【最新】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5全球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4195415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5全球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5全球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5全球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最新】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5全球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5全球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地理课时作业(十五)第15讲全球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一、选择题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和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图(图K151),回答12题。图K1511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A冀 B鄂 C甘 D吉2下列关于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B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C春小麦种植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种植范围缩小D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范围扩大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2月15日电: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5日终于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确定了今后加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领域。据此完成34题。3以下

2、现象按其因果关系排序正确的是()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CO2增多海平面上升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保温效应加剧A BC D4为减缓气候变化,人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对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与预报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太阳能、核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海洋和沿海滩涂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公众进行气候变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ABCD图K152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图K1525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A BC D6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海平面上升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城市形成光

3、化学烟雾短期内,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ABCD图K153为西藏怒江流域19712007年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图(细线为历年值,虚线为多年平均值,粗线为变化趋势值)。读图,完成78题。图K1537由图可知西藏怒江流域()A19712007年年降水量逐年增加B19712007年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C19711977年年降水量均小于多年平均值D19972007年年平均气温均大于多年平均值8西藏怒江流域近几十年的气候变化趋势会导致该流域内()A永久冻土层厚度变薄B雪线高度下降C生物量减小D蒸发量减小读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程度对比表,回答911题。温室气体1750年1990年年增长率(

4、%)生存期(年)温室效应强度(CO21)对全球气温变暖的现有贡献率(%)浓度(mg/m3)CO22803530.550200155氟氯烃00.000 852.250102340015 00024CH40.81.720.912171115N2O0.000 290.000 310.2512027069.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主要原因是()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10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B使

5、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C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D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11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合理措施是()A大量进口石油,杜绝使用煤炭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二、非选择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世界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冻冰加快融化。这不仅令北极丰富的资源有了被开采的机会,也给俄罗斯等北冰洋沿岸国家提供了新的北极航道。石油公司可能将会是最大受益者。材料二北极圈里的因纽特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

6、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永远再难见蓝天。(1)为什么因纽特人“手舞足蹈”,图瓦卢人却“日夜难眠”?(2)有媒体报道,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俄罗斯的很多建筑面临巨大威胁,但粮食产量会增加。这是为什么?(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公众积极参与。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做些什么?132013年2月1日至5日,一股强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席卷全国。我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如图K154所示。中央气象台及相关省市气象台连续发布寒潮警报。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图K154(1)寒潮是指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_、_、_等天气现象的过程。(2)此次寒潮会给我国华北

7、地区带来哪些危害?(3)图中A、B两地纬度相同,降温幅度却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什么?(4)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防御寒潮的措施。 课课时作业(十五)1C2.D解析 第1题,从气候变化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可能位于甘肃。第2题,该地区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气候变暖使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扩大,春小麦、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均会升高,但由于气候变暖幅度不大,农作物品种不会发生明显变化。3C4.D解析 该题核心是全球变暖,燃烧矿物燃料、CO2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强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的影响。第4题,为减缓气候变化,人类应针对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采

8、取措施,如: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植树造林;加大宣传力度等。5C6.A解析 第5题,为火山喷发释放二氧化碳,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为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目前人类影响到的环节主要是植被破坏,以及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第6题,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向大气排放的废弃物在强烈的光照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温室效应加剧将导致大量冰川融化,短期内,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增加。7B8.A解析 第7题,由图可知,怒江流域19712007年年降水量的变化呈上升趋势,但并非逐年增加;在该时段内,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

9、的趋势。第8题,西藏怒江流域近几十年总体上年降水量增大、气温升高,这会使得该流域内永久冻土层变薄。9D10.D11.B解析 第9题,CO2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最大,这是由于在几种温室气体中,CO2的浓度最高。第10题,温室气体能够强烈地吸收地面辐射,然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还给地面,故温室气体有较强的保温作用。第11题,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今后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小矿物能源的消费比重,减排温室气体;而限制工业、杜绝使用煤炭都会对经济产生重大的消极影响。12(1)全球变暖使北极地区矿产资源易于开采,将会带给因纽特人更加富裕的明天;而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拔较低的图瓦卢

10、被淹没。(2)俄罗斯地处高纬,冻土广布,很多建筑物建在冻土上,全球气候变暖后,冻土融化,导致建筑物受到威胁。全球气候变暖后,俄罗斯的热量条件改善,降水量增加,作物生长期变长,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生长条件改善,粮食产量增加。(3)节约能源;保护森林(或植树造林);不用一次性木筷;乘公交车(或步行)出行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 全球变暖给北极地区的矿产开发、高纬地区的粮食生产带来积极的影响,而使沿海地区及岛屿面临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的危险。13(1)大风雨雪冻害(2)降温使农作物受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阻断交通;等等。(3)A地处于四川盆地中,冷空气受盆地北部山地阻挡,难以影响到该地;B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冷空气可以影响到这里。(4)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和警报,使海上船只提前返港;提醒有关部门做好对农作物、牲畜的防寒准备工作。解析 第(1)题,从寒潮的含义考虑该题。第(2)题,寒潮使农作物受冻害,并影响交通通讯和输电安全等。第(3)题,A、B两地不同的地形特点使其受寒潮的影响不同。第(4)题,防范寒潮除做好预报外,不同行业也应做好防寒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