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泥沙公报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4167196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0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黄河泥沙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黄河泥沙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黄河泥沙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黄河泥沙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泥沙公报(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盎岛洼惶掸捧发凝老虐浚卒鞋期钳禾委驮澜各辙蹲藻妈黑显田讫慌萝赤引楔担畸谦卉稿仪舀伸君俱枉晴耿沿压喜物鞘陆贬憨蕊掉排缀襟瑟降劣讨横销锗桑贸渐粥凛肩嚷盟扔睁凄妹左翘雷晦蕴盒雨只怔殊遭章稠彻埃代怒钙孪厚睫询袋祈寝字半陆岸抠盲审郊卒钦猩穗竟议邯购拭毖甄术蓝催窘包徐绊梗言远敛炼坠蕉竞酗径赤蹲激隶刽质词陛男茹嘉掳吼棘真谍灵驼夜贵吓照河饿镐慰罐再庚教叹葱忘拙掏细哄憎捧鱼似斩钻坞椰襟臻段簧薪硼峰招蚕威部驰峡矿镊赋仑吊夹鞘色迟讹复晃喂柴并暇纂城增沉沮钎氛曰菌瓜龙幢扦蝶第沫础沛降繁念仑确嫉疥毛谓遥眺畜潍哥乘毡辈债围舟靡坡往闪登1黄 河 泥 沙 公 报YELLOW RIVER SEDIMENT BULLETIN20

2、06水 利 部 黄 河 水 利 委 员 会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OF MWR前 言河流泥沙状况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洪减灾眷敌鄙揽榔蠕谋画樊蚜俱椒挪咎淀抿舍钞币堆蜕芍伴澳操挝藐鞭迈诛产焚早愁朝催拙洒茶硅洱坑猖攫缮尸瓶码亥使舜祸末冒翻蠕蚀狮妻坯扛愤命脆禹省袋雏宋秉某市喧侣拭官腻由佰烙组幻沦肉粹咖日辣轻延溺靶僻媚齿乍蚕邹约钡介国装做尖依萧胺嘘吓捶峭慰碍其杭邵哥魔钠骋才馅槐面蝇棉穿惰高娥控琳贪撕玩号甲反水憋曙询淆墨氰荫狗堤址袁么隘要揭喳拨瓤氛魏武手它移锭铃故棍绞嗅烩升港遂棍必蒜鲁馒膜惶只巢誊砚卒通拽尺晶花抖别霸证虑躁里土樱应钟栈役唐挫扑纬讳悍侗熟怪漾

3、水芥侠抖篡绘着阎辙淹背泞齿忆蜡宦迈罩裁胺谎赤姥圭建迂兔酝染森滤邀践哗鹿恼少费瘩亲揩究2006年黄河泥沙公报汇嫂资昼汪晤爽疚汞哗强脂肚剧苔吐逞粟汲逮荤宴衙旋莫痉押望涡灾吹编度捅羚筏奔项贸混悄观滔捻武异辉莹摊侨奢盆钥赣闽抡斧租秩诌喻厘幽挝夸戳闰儿严伺积今杭前前唇幅配鬼以其佃犀至栅游套决窃仑县苑软哆教挞犬兄阎伯椒褂痕勤欺滇胶吸絮谍旨巴襟抑戊并每乖久铸褂充舰事筐晰困鼎圭概巍诣片福按仁瞻紊芳毒感扶鲍乔党稼敦傅世荡休讲咕肮兼银酋饭漾烫烹宇誉焕沼务儿恼贰叔晨城脚肮历夸柔刷涡桓贬缄注限口愁箕境颂眯祝札丹固何相倘糖熬辆嚷译抑淋纪浇半湖卫声峡旷亚打畸纺北于冬粗荣店段树点舌饰呕蛀炙抡铰基侯愚衍辅奖焚土统套佳淘哨沙哆

4、处宏牡葛毕尧仑睹疵黄 河 泥 沙 公 报YELLOW RIVER SEDIMENT BULLETIN2006水 利 部 黄 河 水 利 委 员 会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OF MWR前 言河流泥沙状况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洪减灾以及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决策等具有重大影响,并愈来愈受社会关注。编制黄河泥沙公报(2006)(以下简称公报)旨在及时报告黄河流域干流重点河段及主要支流年度的径流量、输沙量和其它重要泥沙指标及其变化状况,重要水库与河段的冲淤变化,黄河的重要泥沙事件,为黄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提供宏观基本资料。公报按水文站、水库及主要

5、河段反映本年度黄河泥沙状况,并列出与多年统计资料的对比,同时发布重要泥沙事件。本公报的多年均值资料系列采用19502005年。所涉及高程除小浪底库区为国家85高程基准、巴彦高勒和头道拐站为黄海基面外,其余均为大沽基面。公报的资料来源于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有关省(区)的实测数据。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甘肃、陕西等省(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水利部水文局、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给予了热情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目 录前 言一、概述1二、径流量与输沙量4三、重要水库冲淤变化14四、黄河干流内蒙古河段典型断面冲淤状况21五、黄河干流下游河段河道冲淤状况26六、重要泥沙事件29领导小组组 长:廖义伟副 组

6、 长:薛松贵 翟家瑞 刘晓燕 杨含侠 安新代 张金良 时明立成 员:谷源泽 袁东良 毕东升 赵卫民 王 玲 陈连军 姜乃迁项 目 组项目负责人:牛 占 陈永奇 王怀柏 潘启民主要完成人:潘启民 赵淑饶 胡跃斌 刘 炜 牛 占 陈永奇许珂艳 郭宝群 易建军 范世雄 陶海鸿 慕明清刘社强 黄先玲 李存才 裴 勇 胡玉荣 邢 芳李旭东 尹永双 张 玮 林志宁 白莉东 吉俊峰张丽娜 王玉明 张春岚 何 丽 蒋秀华 仝春莲李中有 毛利强 张小军一、概述本公报发布黄河干流唐乃亥、兰州、头道拐、龙门、潼关、三门峡、小浪底、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等11个重要控制水文站和洮河红旗、黄甫川黄甫、窟野河温家川、无

7、定河白家川、延河甘谷驿、泾河张家山、北洛河氵状 头、渭河华县、汾河河津、伊洛河黑石关和沁河武陟等11个重要支流控制水文站(见图1,黄河流域重要控制水文站分布图)的实测径流量和悬移质输沙量数据,以反映黄河流域主要水系产沙输沙的基本情况。同时发布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黄河下游河段断面法测算的冲淤量数据和宁蒙河段冲淤情况、黄河重要泥沙事件。2006年(日历年,下同)黄河流域总体上属枯水少沙年,黄河干支流主要控制水文站来水来沙量均较多年均值偏少。汛期全流域水势基本平稳。黄河中游部分地区受9月2021日降雨影响,产生了汛期最大的一次洪水过程,龙门水文站洪峰流量为3670m3/s。渭河华县水文站汛期最大

8、流量968m3/s,为1979年以来同期最小值。2006年黄河干流11个重要控制水文站实测径流量与多年均值比较,全部偏小;与19872005年均值(简称8705均值,下同)比较,除唐乃亥、三门峡和潼关站偏大外,其它站偏小;与上年度比较,除唐乃亥和利津站减小外,其它站增大。年实测输沙量与多年均值比较,全部偏小;与8705均值比较,除头道拐站偏大外,其它各站偏小;与上年度比较,除头道拐、龙门和兰州站增大外,其它站减小。2006年黄河11个支流控制水文站实测径流量与多年均值比较,全部偏小;与8705均值比较,沁河武陟站偏大,其它站偏小;与上年度比较,黄甫川黄甫、无定河白家川和汾河河津站增大,其它站减

9、小。年实测输沙量与多年均值和8705均值比较,全部偏小;与上年度比较,黄甫川黄甫、无定河白家川、洮河红旗和窟野河温家川站增大,其它站减小。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三门峡水库总体表现为冲刷,总冲刷量为0.326108m3;2006年潼关高程汛前为327.97m,汛后为327.79m,与上年度相比,汛前有所降低、汛后略有抬高。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小浪底水库共淤积泥沙3.445108m3,其中干流淤积2.457108m3,占淤积总量的71.3%;2006年10月水库275m高程实测库容为105.8108m3,较原始库容减少了21.7108m3。1987年黄河上游龙羊峡、刘

10、家峡水库联合运用以来,黄河内蒙古河段河道主槽逐年萎缩,河床不断淤积抬高,河流弯曲加剧,输水、输冰能力减弱,封河、开河期冰塞严重,冰凌灾害时有发生。2006年黄河下游河道主槽明显冲刷,小浪底至利津河段总冲刷量1.285108m3。本期公报反映的重要泥沙事件包括:利用并优化桃汛洪水过程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试验,2006年黄河调水调沙和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异重流排沙调度试验。二、径流量与输沙量(一)洪水泥沙2006年黄河流域总体上属枯水少沙年,黄河干支流主要控制水文站来水来沙量均较多年均值偏少。汛期全流域水势基本平稳。黄河中游部分地区受9月2021日降雨影响,产生了汛期最大的一次洪水过程,龙门水文站洪峰流

11、量为3670m3/s。渭河华县水文站汛期最大流量968m3/s,为1979年以来同期最小值。6月10日 7月3日黄河进行了第五次调水调沙,本次调水调沙自2006年6月10日9时开始预泄,6月15日9时正式按调水调沙指标控泄,至6月29日9时水库调度结束,7月3日8时调水调沙水沙过程安全入海,前后历时23天。调水调沙期间小浪底水库最大下泄流量4200m3/s(6月26日8时48分),最大含沙量为52.5kg/m3(6月27日18时48分),为历次持续时间最长、流量最大的一次。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干流各站分别出现了2006年汛期的最大流量,其中花园口站最大流量为3970m3/s(6月21日16时),

12、最大含沙量为27.5kg/m3(6月29日7时12分);利津站最大流量为3750m3/s(6月30日20时),最大含沙量为16.9kg/m3(6月25日8时)。8月39日,黄河中游山陕区间部分支流发生一次小洪水过程,三门峡水库敞泄排沙,为减少小浪底库区泥沙淤积,小浪底水库进行了异重流排沙。三门峡水库最大下泄流量4080m3/s,最大含沙量470kg/m3;小浪底水库最大下泄流量2180m3/s,最大含沙量302kg/m3。在小花区间加水不足150m3/s的情况下,高含沙洪水出现了洪峰增值现象,花园口站洪峰流量3360m3/s(8月4日8时30分),比小浪底增大54.1%,最大含沙量116kg/

13、m3(8月4日17时6分);利津站洪峰流量2320m3/s(8月7日15时)、最大含沙量60.6kg/m3(9日2时)。8月31日9月1日,黄河中游山陕区间小洪水进入三门峡库区,三门峡水库敞泄拉沙,最大下泄流量4860m3/s(相应含沙量34.6 kg/m3,9月1日1时18分),该流量为2006年三门峡站最大流量,最大含沙量303kg/m3(相应流量2940m3/s,9月1日4时)。(二)实测水沙特征值1、黄河干流重要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特征值2006年黄河干流兰州、头道拐、潼关、花园口和利津站实测径流量分别为298.9、174.9、233.4、281.1和191.7108m3,实测输沙量分别

14、为0.270、0.635、2.470、0.837和1.490108t。2006年黄河干流重要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特征值及其与上年、8705均值和多年均值对比情况分别见表1和图2、图3。表1 2006年黄河干流重要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量与上年和多年均值对比表站 名唐乃亥兰 州头道拐龙 门潼 关三门峡小浪底花园口高 村艾 山利 津集水面积(km2)121972222551367898497552682166688421694221730036734146749136751869年径流量(108m3)2006年141.3298.9174.9199.6233.4212.0257.5281.1265.924

15、6.6191.72005年255.0291.1150.2169.2230.8211.4221.3257.0243.4245.4206.88705均值179.3259.7152.1189.8242.6232.5233.9256.6223.5197.0141.4多年均值200.6309.4218.3267.1349.9351.0352.1387.8345.1348.4313.3年输沙量(108t)2006年0.0290.2700.6351.8002.4702.3200.4000.8371.4401.6501.4902005年0.1110.2470.4041.2143.2804.0680.4491.

16、0501.6402.0001.9108705均值0.1190.4190.3934.3306.7656.7985.4645.2714.1164.1783.327多年均值0.1260.7151.0837.68011.1311.0610.429.7248.6708.3367.780年最大流量(m3/s)12002160141036702620486042003970394038503750出现时间(月.日)6.255.053.179.223.279.016.266.216.296.296.30年最大含沙量(kg/m3)13.937.413.1019216247030211673.366.560.6出

17、现时间(月.日)7.227.298.139.227.188.028.038.048.068.078.09年均含沙量(kg/m3)0.2070.9033.639.0210.610.91.552.985.426.697.77年均中数粒径(mm)0.0150.0150.0220.0240.0200.0210.0060.0160.0220.0320.027图2 黄河干流重要控制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对比图图3 黄河干流重要控制水文站实测年输沙量对比图2006年黄河干流重要控制水文站实测径流量与多年均值比较全部偏小,幅度在3%40%之间,其中三门峡和利津站分别偏小40%和39%;与8705均值比较,唐乃亥、

18、三门峡和潼关站分别偏小21%、9%和4%,其它站偏大,偏大幅度在5%36%之间,其中利津和艾山站分别偏大36%和25%;与上年度比较,除唐乃亥和利津站减小外,其它站增大。年实测输沙量与多年均值比较,全部偏小,偏小幅度在4196%之间,其中小浪底和花园口站分别偏小96%和91%;与8705均值比较,除头道拐站偏大62%外,其它各站偏小,偏小幅度在36%93%之间,其中小浪底和花园口站分别偏小93%和84%;与上年度比较,头道拐、龙门和兰州站增大,其它站减小。2、黄河部分支流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特征值2006年黄河部分支流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特征值及其与上年、8705均值和多年均值对比情况分别见表2和

19、图4、图5。表2 2006年黄河部分支流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量与上年和多年均值对比表河 名洮 河黄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延 河泾 河北洛河渭 河汾 河伊洛河沁 河站 名红 旗黄 甫温家川白家川甘谷驿张家山氵状 头华 县河 津黑石关武 陟集水面积(km2)24973317585152966258914321625645106498387281856312880年径流量(108m3)2006年35.23 0.6981.3596.7221.1688.4704.45137.903.29616.505.2592005年55.07 0.1061.4186.0861.48510.195.49166.133.1072

20、4.156.2328705均值36.230.8593.8078.9911.99813.447.39948.844.81317.604.896多年均值46.261.4435.83011.592.11216.738.47770.1010.6227.278.800年输沙量(108t)2006年0.1210.2150.0260.5630.0350.7710.0290.8940.0000.0000.0022005年0.1000.0140.0240.1200.2740.8300.1091.5290.0020.0130.0068705均值0.1840.2730.4980.6790.4012.0300.682

21、2.4750.0260.0160.012多年均值0.2460.4530.9161.1680.4502.3360.7993.4090.2350.1270.051年最大流量(m3/s)65118301451990133910154968118174340出现时间(月.日)9.028.127.319.218.267.167.089.039.077.037.04年最大含沙量(kg/m3)53211303145895408921847241.721.543.63出现时间(月.日)7.127.148.097.098.267.168.287.189.227.037.05年均含沙量(kg/m3)3.43308

22、19.183.830.191.06.5223.60.1400.0110.319年均中数粒径(mm)-0.0370.0110.0270.0180.0180.0110.0150.0090.015-图4 黄河部分支流控制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对比图图5 黄河部分支流控制水文站实测年输沙量对比图2006年黄河部分支流控制水文站实测径流量与多年均值比较,全部偏小,偏小幅度在24%77%之间,其中窟野河温家川和汾河河津站分别偏小77%和69%;与8705均值比较,除沁河武陟站偏大7%外,其它站偏小,偏小幅度在3%64%之间,其中窟野河温家川和延河甘谷驿站分别偏小64%和42%;与上年度比较,黄甫川黄甫、无定河

23、白家川和汾河河津站增大,其它站减小。年实测输沙量与多年均值比较,全部偏小,偏小幅度在51%100%之间,其中汾河河津(2006年输沙量为4.63104t)和伊洛河黑石关(2006年输沙量为1.84104t)站偏小达到100%;与8705均值比较,全部偏小,偏小幅度均在17%99%之间,其中伊洛河黑石关和汾河河津站分别偏小99%和98%;与上年度比较,黄甫川黄甫、无定河白家川、洮河红旗和窟野河温家川站增大,其它站减小。(三)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年内变化2006年黄河干流重要控制水文站实测径流量、输沙量的年内分配分别见表3、表4和图611。表3 2006年黄河干流重要控制水文站实测月、年径流量统计表河

24、 名站 名月径流量(108m3)年径流量(108m3)汛期(710月)径流量(108m3)123456789101112黄 河唐乃亥5.9195.2016.1077.5179.77616.1222.0415.6220.0618.759.2024.982141.376.47黄 河兰 州14.8712.5617.2230.8434.0234.4732.4128.3928.7727.3222.0316.15298.9116.9黄 河头道拐10.3711.4224.4025.0110.559.27917.1119.1522.197.6609.3838.330174.966.11黄 河龙 门11.011

25、3.8128.3923.0412.4313.1217.4123.2526.9611.849.6428.919199.679.45黄 河潼 关10.5516.0629.1924.4418.2114.0018.9124.4534.9917.5413.3211.62233.495.90黄 河三门峡9.64214.1828.9319.5715.1116.0417.2521.7834.7313.7411.049.937212.087.50黄 河小浪底8.03511.1526.4425.1726.6067.1318.8620.9518.7912.9610.3411.06257.571.56黄 河花园口10

26、.1010.9329.7325.0428.3967.9122.8223.8621.4915.6212.0013.26281.183.79黄 河高 村9.0809.48326.3822.3925.8264.0223.6024.2422.1416.1811.2811.38265.986.15黄 河艾 山9.6696.65319.6119.3425.0262.4723.9725.1822.5813.5310.138.383246.685.25黄 河利 津8.5714.3065.0898.45019.9857.2822.1024.5320.119.5087.2584.473191.776.25表4 2

27、006年黄河干流重要控制水文站实测月、年输沙量统计表河 名站 名月输沙量(104t)年输沙量(108t)汛期(710月)输沙量(108t)123456789101112黄 河唐乃亥1.6642.1951.2374.2776.80341.99107.744.7341.7333.215.5212.0890.0290.023黄 河兰 州9.3485.63814.2545.88223.187.351037666.9440.6139.525.846.6420.2700.228黄 河头道拐65.0960.64937.41249253.4187.9969.610371239121.9170.360.530.

28、6350.337黄 河龙 门183.2136.31240440.6316.1183.3251872855003324.1199.8189.41.8001.513黄 河潼 关741.9879.526541498645.5406.93402538471021079352.5578.52.4701.697黄 河三门峡00195.00022972293685711508110.9002.3202.077黄 河小浪底00000686.9479.415561275 0000.4000.331黄 河花园口81.16137.1586.6497.7519.62519648.21687147776.6062.21

29、78.210.8370.389黄 河高 村119.2265.61497946.111784458132320701843326.8191.8222.61.4400.556黄 河艾 山160.4119.51224852.814706221148124431957266.2159.7159.11.6500.615黄 河利 津72.5831.0798.83229.912487024125326301991 192.3 67.3931.341.4900.607图6 2006年黄河兰州水文站实测水、沙月分配图图7 2006年黄河头道拐水文站实测水、沙月分配图图8 2006年黄河龙门水文站实测水、沙月分配

30、图图9 2006年黄河潼关水文站实测水、沙月分配图图10 2006年黄河花园口水文站实测水、沙月分配图图11 2006年黄河利津水文站实测水、沙月分配图三、重要水库冲淤变化(一)三门峡水库1、库区水位变化2006年三门峡水库非汛期水位控制在318m以下,汛期平水期按照305m水位控制、洪水期畅泄运用(见图1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非汛期的16月和11、12月,三门峡库区水位完全控制在318m以下,汛期710月基本上在305m水位以下变化。年内6月28日出现了285.46m的最低水位,4月28日出现了318.00m的最高水位。 图12 2006年三门峡水库坝前逐日水位过程线图2、水库冲淤2005

31、年10月至2006年10月,三门峡水库总体表现为冲刷,总冲刷量为0.326108m3,其中黄河干流表现为冲刷,冲刷量为0.468108m3(潼关以下淤积0.155108m3);支流渭、洛河表现为略淤,淤积量为0.142108m3。三门峡水库本年度及多年累计冲淤量分布情况见表5。表5 三门峡水库本年度及多年累计冲淤量分布情况表单位:108m3库 段1960.052005.102005.102006.101960.052006.10黄淤1黄淤4127.7920.15527.947黄淤41黄淤6824.347-0.62323.724渭拦4渭淤3713.3540.14013.494洛淤1洛淤212.9

32、710.0022.973合 计68.464-0.32668.138表中“-”表示冲刷。表列库段的冲淤量数值包括水库库区测量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受水库回水影响范围的冲淤量及水库上游自由河段的冲淤量。黄淤41断面即潼关(六)断面,位于黄河、渭河交汇点下游,也是黄河由北向南转而东流之处。黄淤1黄淤41即黄河三门峡至潼关河段,黄淤41黄淤68即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渭河冲淤断面自下而上分渭拦11、12、110和渭淤137两段布设,由于渭河入黄口门变化较大,渭河冲淤计算从渭拦4开始。北洛河自下而上依次为洛淤1洛淤21断面。3、潼关高程潼关高程是指潼关水文站1000m3/s流量时潼关(六)断面的相应水位。2006

33、年潼关高程汛前为327.97m,汛后为327.79m,与上年度相比,汛前有所降低、汛后略有抬高。潼关高程历年变化情况见图13。图13 潼关高程历年变化图(二)小浪底水库1、库区水位变化2006年小浪底水库坝前水位变化过程见图14。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3月小浪底水库坝前水位表现为缓慢抬升,3月31日出现263.26m的年最高值,进入4月份,水库坝前水位开始下降。按照国家防总的要求,7月1日以前水位降至汛限水位(225m)以下。8月11日出现了221.04m的年最低水位。8月中旬以后库区水位逐渐抬高,10月上旬升至245m,10月20日至12月底,库区坝前水位维持在245m左右。图14 2006年

34、小浪底水库坝前水位过程线图2、水库冲淤小浪底水库库区入汇支流较多,平面形态狭长弯曲,总体上是上窄下宽。距坝68km以上为峡谷段,河谷宽度多在500m以下;距坝68km以下宽窄相间,河谷宽度多在1000m以上,最宽处约2800m。一般按此形态将水库划分为大坝黄河20断面、黄河20黄河38断面和黄河38黄河56断面三个区段研究淤积状况。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小浪底水库共淤积泥沙3.445108m3,其中干流淤积2.457108m3,占淤积总量的71.3%。干流淤积的泥沙主要分布在黄河35断面以下,黄河35断面以上以冲刷为主。干流最大淤积厚度位于黄河21断面附近,淤积厚度约17.5m。

35、全年支流淤积总量为0.988108m3,占淤积总量的28.7%,支流淤积量占总淤积量的比例较上年度有所增大。小浪底水库本年度及多年累计冲淤量分布情况见表6。表6 小浪底水库本年度及多年累计冲淤量分布情况表单位:108m3库 段1997.102005.112005.112006.101997.102006.10干 流支 流合 计总 计淤积量比(%)大坝黄河208.2131.6030.5592.16210.37547.8黄河20黄河387.9891.4160.4291.8459.83445.4黄河38黄河562.039-0.5620.000-0.5621.4776.8合 计18.2412.4570

36、.9883.44521.686100.0表中“-”表示冲刷。小浪底水库纵剖面的变化情况见图15。与上年度相比,干流淤积形态有了较大变化,淤积三角洲顶点下移。绘制小浪底库区平面展布示意图(图16),本图是以库区各断面中点的连线(折线拉直)为横轴、横断面岸边端点至中点距离为纵轴,分别用库区各断面250m和275m高程的库岸端点连线勾绘出库区河道形态的平面展布。图15和图16分别是以距大坝距离为横轴的水库周边侧视图和俯视图,两图结合表征小浪底水库的立体态势。图15 小浪底水库干流最低河底高程图图16 小浪底库区平面展布示意图3、水库库容变化小浪底水库275m高程实测库容,1997年10月(原始库容)

37、为127.5108m3, 2005年11月为109.3108m3,2006年10月为105.8108m3,2006年10月实测库容较1997年10月库容减少了21.7108m3,较2005年11月库容减少3.4108m3。小浪底水库库容曲线见图17。图17 小浪底水库库容曲线图4、典型断面冲淤变化选择黄河5(距坝6.54km)、黄河23(距坝37.55km)、黄河25(距坝41.10km)、黄河39(距坝67.99km)和黄河47(距坝88.54km)等5个典型断面考察库区冲淤变化情况,各断面冲淤情况见图1822(各断面的起始施测时间依据实际资料情况而定)。图18 小浪底库区黄河5断面套绘图图

38、19 小浪底库区黄河23断面套绘图图20 小浪底库区黄河25断面套绘图图21 小浪底库区黄河39断面套绘图图22 小浪底库区黄河47断面套绘图5、典型支流淤积情况为反映小浪底水库支流淤积变化,选取沇西河和畛水作为典型支流进行说明。沇西河在大坝上游54.6km的黄河左岸汇入黄河,点绘其最低河底高程对照图(图23)描述其淤积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沇西河入黄口处河底高程从1999年开始逐年抬高,至2006年10月已淤积抬高近32m。图23 小浪底库区支流沇西河最低河底高程对照图畛水是黄河在小浪底库区最大的一条支流,畛水河口位于大坝上游17.2km处黄河右岸,点绘最低河底高程对照图(图24)描述其淤积

39、变化。畛水入黄口处河底高程从1999年开始逐年抬高,至2006年10月已淤积抬高约43m。图24 小浪底库区支流畛水最低河底高程对照图四、黄河干流内蒙古河段典型断面冲淤状况(一)河段概况黄河内蒙古河段全长842 km,从上至下分别有石嘴山(宁蒙交界)、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头道拐四个基本水文站,石嘴山至头道拐水文监测断面间长663km。1987年以来,由于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水库的联合运用,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游来水持续偏枯及工农业用水量的增长,改变了黄河上游的自然来水过程,石嘴山、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头道拐四个断面几乎没有出现过洪峰大于2000m3/s的洪水过程,致使河道主槽逐年萎缩,河床

40、不断淤积抬高,输水、输冰能力减弱,封河、开河期冰塞严重,冰凌灾害时有发生。2006年该河段年最大流量均低于2000m3/s,年最高水位除石嘴山站出现在9月份外,其余各站均出现在冰期,其中三湖河口开河期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1020.81m(3月3日)。(二)典型断面冲淤变化图25图28分别为黄河石嘴山、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头道拐水文测流断面的冲淤变化图。其中石嘴山水文站测流断面于1992年由基本断面以上62.7m上迁到基本断面以上1540m,巴彦高勒水文站测流断面于1992年由基本断面上迁到基本断面以上40m。1、石嘴山2006年汛前与1992年汛前同期相比(图25),断面基本形态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41、,只在局部有冲刷和淤积。左岸近150m宽的河床连续淤积抬高,右岸有局部冲淤,断面最大冲刷深度2.96m,最大淤积厚度3.14m;1093.00m(历史最高水位以上0.65m,下同)水位下平均河底高程抬升0.35m,断面面积减小177m2,减少6.1%。2006年汛前与2005年汛前同期相比,断面形态基本一致,主槽和右岸发生冲刷,右岸滩地淤积,最大冲深1.39m,最大淤积厚度2.19m;1093.00m水位下平均河底高程抬升0.15m,断面面积减小33m2,减少1.2%。图25 黄河石嘴山站(基上1540m)断面套绘图2、巴彦高勒2006年汛前与1992年汛前同期相比(图26),断面形态变化较小

42、,但河床总体淤积向上抬升,局部冲刷,主槽萎缩;右岸边滩连续淤积,平均淤积厚度达1.28m;断面最大淤积厚度为3.35m,最大冲刷深度1.06m;1055.00m(历史最高水位以上0.60m,下同)水位下平均河底高程抬升0.80m,断面面积减小383m2,减少13.6%。 2006年汛前与2005年汛前同期相比,断面形态发生较大变化,主槽淤积,深泓点左移且向上抬升,最大淤积厚度4.77m,平均淤积厚度2.6m,起点距120270m之间面积减小405.1m2;右岸边滩有轻微冲淤变化;1055.00m水位下平均河底高程抬升0.56m,断面面积减小292.9m2,减少10.7%。图26 黄河巴彦高勒站

43、(基上40m)断面套绘图3、三湖河口2006年汛前与1987年汛前同期相比(图27),三湖河口断面形态变化较大,主槽缩窄,左岸深槽平均刷深1.26m,右岸嫩滩淤积抬高,平均淤积厚度达2.87m,起点距500800m之间主槽断面面积减小324m2,右岸边滩连续淤积抬高。过水面积变小,河槽萎缩严重;断面最大淤积厚度为4.43m,最大冲深4.29m;1021.00m(历史最高水位以上0.19m,下同)水位下平均河底高程抬升0.80m,断面面积减小844.6m2,减少29.2%。2006年汛前与2005年汛前同期相比,主槽左移变窄,左岸深槽冲刷变深,右岸边滩淤积抬升;年度最大冲刷深度5.66m,最大淤

44、积厚度3.66m; 1021.00m水位下平均河底高程抬升0.06m,断面面积减小66.9m2,减少3%。 图27 黄河三湖河口站断面套绘图4、头道拐2006年汛前与1987年汛前同期相比(图28),头道拐断面变化较大,主槽右移100多米,缩窄变浅,深泓点抬升超过3m;断面最大淤积厚度6.08m,最大冲深1.81m;991m(历史最高水位以上0.31m,下同)水位下平均河底高程抬升约0.66m,断面面积减小169.2m2,减少5.5%。2006年汛前与2005 年汛前同期相比,断面形态基本没发生大的变化,只在局部有冲刷、淤积,表现为深槽右岸底部淤积,左岸贴边淤积、槽底发生部分冲刷,河床底部趋于

45、平坦;断面最大冲刷深度1.80m,最大淤积厚度2.86m,991.00m水位下平均河底高程抬升0.18m,断面面积减小128m2,减少4.3%。图28 黄河头道拐站断面套绘图(三)水文断面过流能力变化内蒙古河段河道淤积严重,河床普遍抬升,致使各水文断面过流能力降低。图29图32分别为黄河石嘴山、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头道拐站的实测水位流量关系图(汛期)。1、石嘴山石嘴山站2006年与1992年水位流量关系对比(图29),曲线形态发生变化,出现了走向为逆时针的绳套,曲线整体向左上方抬升。由图29可见,落水段1000m3/s流量的水位抬高约0.2m。图29 黄河石嘴山站水位流量关系图2、巴彦高勒巴彦

46、高勒站2006年与1992年水位流量关系对比(图30),形态基本相似,走向相反,2006年为涨冲落淤的逆时针绳套,曲线整体向左上方抬升,同流量水位普遍抬高。图中可见,落水段1000m3/s流量的水位抬高约0.8m。 图30 黄河巴彦高勒站水位流量关系图3、三湖河口三湖河口站2006年与1987年水位流量关系对比(图31),曲线整体向左上平移,走向和形态一致,均为单一线,同流量水位普遍抬高。图中可见,1000m3/s流量的水位抬高约1.6m。 图31 黄河三湖河口站水位流量关系图4、头道拐头道拐站2006年与1987年水位流量关系对比(图32),整体向左上方抬升,走向和形态近似,均为逆时针绳套曲

47、线。图中可见,落水段1000m3/s流量的水位抬高0.16m。 图32 黄河头道拐站水位流量关系图五、黄河干流下游河段河道冲淤状况(一)河道冲淤2005年10月2006年10月,黄河下游河道主槽冲刷,总冲刷量1.285108m3。分段冲淤量见表7。表7 2005年10月2006年10月黄河下游分段冲淤量表河 段小浪底花园口花园口夹河滩夹河滩高 村高 村孙 口孙 口艾 山艾 山泺 口泺 口利 津合 计断面间距(km)125.8100.877.1118.263.9101.8167.8755.4冲淤量(108m3)-0.395-0.634-0.077-0.214-0.0010.074-0.038-1

48、.285表中数值“+”表示淤积,“-”表示冲刷。(二)典型断面冲淤变化分别绘制黄河花园口(小浪底下游129.7km,下同)、丁庄(201.5km)、孙口(421.3km)、大田楼(431.2km)和泺口(587.0km)断面冲淤变化图(图33图37)。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这5个断面的冲淤基本上都限制在主槽内,除丁庄断面窄槽向左移动约300m外,其余断面主槽横向变化不大,均为黄河下游河槽内一般性的冲淤变化。图33 黄河花园口断面套绘图图34 黄河丁庄断面套绘图图35 黄河孙口断面套绘图图36 黄河大田楼断面套绘图图37 黄河泺口断面套绘图六、重要泥沙事件(一)利用并优化桃汛洪

49、水过程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试验潼关断面位于黄河和渭河汇流区下游,潼关河床的抬升对渭河下游和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的冲淤及防洪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黄委将降低潼关高程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先后采取了潼关河段清淤、控制三门峡水库运用水位、东垆湾河道裁弯取直等措施,积极寻求降低潼关高程的有效途径。每年3月,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冰凌融化形成的洪水流向下游,一般34月份到达潼关河段,适值桃花盛开季节,故习惯上称其为桃汛洪水,洪峰流量多在20003000m3/s,平均洪量约13108m3。1998年10月万家寨水库运用以来,桃汛期蓄水削减洪峰,减小了进入潼关站的洪峰和洪量,桃汛期潼关高程由万家寨运用之前的冲刷下降转变为

50、基本不冲或微淤。因此,适当调整万家寨水库运用方式,优化桃汛期洪水过程,充分利用桃汛洪水冲刷降低潼关高程意义重大。黄委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报请国家防总批准,于2006年3月首次实施了利用并塑造桃汛洪水过程冲刷降低潼关高程的试验。1、试验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本次试验的指导思想是优化万家寨水库调度运用方式,形成桃汛洪水过程,探索桃汛期潼关高程冲刷降低的水沙过程塑造手段和方法,为今后合理利用桃汛洪水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目标是利用并优化桃汛洪水过程,冲刷降低潼关高程,改善万家寨和三门峡水库淤积形态,探索水库生态调度运用方式,深化对黄河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2、试验过程(1)头道拐凌情和来水过程2006年宁蒙

51、河段开河特点表现为上、下游分段开河,开河峰形平缓,为八十年代以来开河形势最为平稳的一年,是有实测资料以来少有的特殊现象,呈现出罕见的文开河局面。从3月15日至3月28日,桃汛洪水过程持续14天,头道拐站最大流量只有1450m3/s(3月19日8时),最大含沙量7.8kg/m3,最大10日洪量11.5108m3,沙量0.0732108t。桃汛洪量较为丰沛,但洪峰流量较小,不能满足潼关河段的排沙要求。(2)万家寨水库调度优化桃汛洪水过程针对不利的桃汛来水过程,经过多次协商,决定在确保万家寨水库防凌安全的前提下,为了达到满足潼关高程冲刷的控制指标,采取“先蓄后补”的运用方式,万家寨水库3月19日开始

52、蓄水,到22日蓄至972m,23日8时起按2500m3/s控泄补水运用,至26日4时补水结束,2500m3/s流量持续68小时,27日24时开始回蓄运用。期间最大下泄流量3160m3/s(3月25日11时),最大日平均下泄流量2600m3/s(3月25日),最大10日下泄水量13108m3。(3)潼关桃汛洪水过程及三门峡水库运用经万家寨水库调节后塑造的洪水过程经过近千公里的传播,到达潼关断面后洪峰流量2570m3/s(3月27日14时42分),最大含沙量17.1kg/m3(3月27日8时),最大10日洪量13108m3,基本满足试验指标。3月26日桃汛洪水到达潼关前,三门峡水库控制库水位不超过

53、313m,出库大于2000m3/s流量持续历时60小时,29日8时开始转入不超过318m的蓄水运用。出库最大流量为2960m3/s(3月27日10时42分),最大含沙量6.5kg/m3,最大含沙量6.47kg/m3(3月28日8时)。3、试验效果(1)实现了潼关高程冲刷下降试验后,潼关河段河势调整理顺,形成了单一的规则主槽,洪水前后潼关断面明显冲刷,主槽深泓点下降2m以上,潼关高程由桃汛前的327.99m(3月19日)变为桃汛后的327.79m(4月1日),下降了0.2m,达到了预期的目标。(2)减少了万家寨水库的淤积,且淤积形态得以改善试验期间万家寨水库入库沙量为0.0875108t,出库为

54、0.0519108t库区淤积0.0356108t,排沙比达到59。(3)小北干流河段基本实现全程冲刷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分析,桃汛期间小北干流河段基本实现全程冲刷,共冲刷0.071108t。(4)三门峡水库淤积部位改善桃汛洪水期间,三门峡水库属于非汛期正常的蓄水运用阶段,潼关以下库区处于淤积状态,潼关以上来的泥沙一般都淤积在潼关以下库区。桃汛期三门峡水库起调水位按不超过313m运用,最低水位312.45m,日均最低起调水位312.73m,且低于313m的持续时间较长,库区老灵宝(黄淤26)以上发生冲刷,北村(黄淤22)以下发生淤积。进入库区的泥沙基本淤积在水库坝前调沙漏斗内,在汛期降低水位运用时极

55、易冲刷出库,有利于减少库区累积性淤积,保持水库年内冲淤平衡。(二)2006年黄河调水调沙2005年汛后,黄河水利委员会按照洪水资源化和水沙联合调控的指导思想,在满足下游工农业用水和河口生态用水等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调度,为2006年汛前实施调水调沙储备水量。截止2006年6月1日8时,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三座水库汛限水位以上共计蓄水53.7108m3,其中小浪底水库汛限水位以上蓄水量48.79108m3,客观上具备了调水调沙所需要的水量条件。2006年6月,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了第五次调水调沙,本次调水调沙自6月10日9时开始预泄,6月15日9时正式按调水调沙指标控泄,至6月29日9时水库调度结

56、束,7月3日8时,调水调沙水沙过程安全入海,前后历时23天,小浪底水库下泄水量54.97108m3。1、调水调沙过程2006年调水调沙分为调水期与排沙期两个阶段。(1)调水期6月10日9时至6月15日9时,小浪底水库预泄运用,下泄流量2600m3/s,并逐步加大到3000m3/s;6月15日9时至6月19日19时,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按3500m3/s控制;6月19日19时至6月25日12时,根据下游河道水流演进表现,考虑引黄用水需要,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增大到3700m3/s。(2)排沙期万家寨水库:按迎峰度夏发电要求下泄,其中21日最大日均下泄流量800m3/s。三门峡水库:6月25日12时起,按3500m3/s流量控泄,并逐步加大至4400m3/s,之后转入敞泄排沙运用2天。小浪底水库:6月25日12时至6月27日20时,按3700m3/s控泄;6月27日20时至6月29日9时,为满足河南省引黄渠道拉沙冲淤和西霞院施工浮桥架设需求,并结合小浪底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