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观光汽车的总体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4160269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9.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动观光汽车的总体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动观光汽车的总体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动观光汽车的总体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电动观光汽车的总体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观光汽车的总体设计说明书(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电动观光汽车的总体设计 目录摘要1Abstract2第一章 绪论 31.1 选题的意义1.2 电动车的历史1.3 电动车的现状以及技术水平1.4 电动车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5 电动车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二章 本次设计题目的要求及设计参数选择与分析2.1 设计目的和要求以及总体构想2.2 设计参数的选择与分析 第三章 电动汽车各总成的布置和参数的确定3.1 电动车电机的选择3.2 电动车电池的选择3.3 电动车前后悬架的选择3.4 电动车车桥车架以及车轮的选择3.5 电动车的转向系和制动系3.6 电动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和驱动桥的选择第四章 参数的校核第五章 小结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摘要 本文写的

2、是一辆八座电动观光汽车的总体设计。首先是对大量电动汽车资料的查阅,然后从电机的选择,电池的选择着手,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最后得出满足行驶要求的电机和电池。在选好电机和电池后,和设计燃油汽车的底盘一样,并同时综合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对汽车的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进行一一分析和设计。在这为电动汽车设计底盘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不同的地方。在我所设计的这辆低速的观光电动车上,它的传动系很简单,没有传统的离合器和变速器,也没有万向传动系统,是电机直接和主减速器用齿轮啮合直接连接,这样使得整个底盘的空间大大增加,整个底盘的布置也可以变的更加自由了。最后在这些的

3、基础上,利用计算所得数据,对汽车进行总布置设计。关键词:电动观光汽车 总体设计 电机 电池 底盘布置 Abstract This article writes an eight tourism electric automobile design. First is to the massive electric automobile material consult, then from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choice, the battery choice begins, according to the topic request, carries on

4、a series of computations finally to obtain satisfies the travel request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and the battery. After chooses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and the battery, is same with the design fuel oil automobile chassis, and simultaneously synthesizes the electric automobile the unique feature, to

5、 the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travel system, the steering system, the braking system carries on 11 analyses and the design. Designs the chassis in this for the electric automobile in the proces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electric automobile and the fuel oil automobile different place spe

6、cially. Designs in me on this low speed tourism electric automobile, its power transmission is very simple, does not have the traditional coupling and the transmission gearbox, also does not have the rotary transmission system, is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direct and the main gear box with the gear m

7、eshing direct connection, like this causes the entire chassis the spatial big increase, the entire chassis arrangement also might change is more free. Finally in these foundations, the use computed information, carries on to the automobile always arranges the design.Key words: tourism electric autom

8、obile design electrical machinery battery chassis arrangement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意义曾经有人说过决定21世纪发展的是能源,上世纪70年代全球三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各跨国汽车公司先后开始研发各种类型的电动汽车。我国经过“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计划,在研发电动汽车的专项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但是,迄今为止,这些科研成果真正能转化为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项目并不多。国外大汽车公司投入远比我国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已投入批量生产的电动汽车产品也寥寥无几。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

9、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二个技术难点的最佳途径。从汽车工业的发展来看,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是不可逆的趋势。因此,我国作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加快电动汽车这一块的发展。就在前不久目前,我们的城市武汉刚获批了国家综合配套实验区的头衔.其中最大的意义就是要合理利用资源.尤其在环保方面.可以看出,环保现在是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在汽车方面,发展电动汽车刻不容缓.在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运作上,无论从产品技术还是从市场开发方面。都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加快

10、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出台对节能、 环保汽车的税费减免和补贴措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提供便利条件等电动汽车技术及产业的广泛关联性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开发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产学研大联合、技术大突破和产业大创新的系统工程。在世界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政府组织,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作用,通过产、学、研大联合,实施政府组织的国家汽车创新工程,实现新一代汽车和技术的新突破。1.2电动车的历史 电动车的发展史比燃油汽车更长,世界上第一辆机动车就是电动车。后来,由于燃油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电动车在能源技术和行驶里程的研制上长期未能取得突破,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60年代末,电动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

11、沉寂期。进入70年代以来,由于中东石油危机的爆发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注,电动车才再度成为技术发展的热点。 近几十年来,主要工业化国家为电动车的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电动车的各项相关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尽管电动车在能源和行驶里程的研制方面,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电动车的美好前景仍然激励着人们锲而不舍地开发新型电动车,改善其性能。 处于世纪之交的今天,能源和环境对人类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尽快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世界各国的政府、学术界、工业界正在加大对电动车开发的投资力度,加快电动车的商品化步伐。虽然目前电动车在能源和行驶里程方面还未 能尽如

12、人意,但已足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之后,电动车正面临着重大的技术突破,有望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交通工具。 自从汽车诞生的那一天起,环境问题就一直伴随其左右,世界人口和汽车的增长趋势如下图所示。今后50年,世界人口将由60亿增加到100亿,汽夺数量将由7千万增加到2亿5千万。如果这些车辆都采用内燃机,那么所需的燃油从何来?而其排出的废气又如何处置,那样我们的天空将永远是灰色的而不是蓝色的。因此我们必须开发出清洁、高效、智能的交通车辆,才能使2l世纪的交通可持续发展。 从当今世界的能源与环保的现状来看,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电动车。因为

13、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是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即使计入发电厂增加的排气,总量上看,它也将使空气污染大大减少。从能源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将使能源的利用多元化(例如可使用各种再生能源)和高效化,达到能源的可靠、均衡和无污染地利用的目的。在改善交通安全和道路使用方面,电动汽车更容易实现智能化。电动汽车的发展将使集中考虑能源、环保利交通成为可能,而且,它对于促进高科技的发展、新兴工业的兴起以及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电动车并不是一个新兴的科技产品,它其实比内燃机汽车的历史都要久远。早在1834年,Thomas davenport制造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它由组不可充电的干电池驱动但只能行驶一小段距

14、离。四年后Robert davidson也制造厂一辆用干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1881年在法国巴黎街上出现了第一辆以可充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它是法国工程师GustaveTrouve装配的以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1886年,Frank Sprague设计生产了有轨电车。从此,电动汽车变得流行起来,并在车辆运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的美国每年销售的4200辆汽车中有38是电动汽车,22是燃油汽车,40是蒸汽机汽车。那时,电动汽车是金融巨头的代步工具及财富的象征。一辆电动汽车的价格相当于今天的一辆劳斯莱斯。 图1-2 Morrs和Salom电动客车和货车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进入无马车时代以后,电功

15、汽车就进人了个商业化的发展阶段,此时的电动汽车有辐条车轮、充气轮胎、舒适的弹簧椅和豪华的车内装饰。到1912年美国有34000辆电动汽车注册。1899到1916年期间Baker电气公司一直是美国最重要的电动汽车制造厂之一。在1901到1920年,英国伦敦电动汽车公司生产了后轮轮毅电动机式、后轮驱动、斜轮转向和允气轮胎的电动汽车1907到1938年期间,底特律电气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不仅具有无噪声、清洁可靠的优点,而且最高时速达到40Km/h,续驶里程为129Km。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敌人同时也是他的伙伴”,这句话用于描述电动汽车的发展尤为合适,因为电动机是电动汽车驱动的关键部件同时它又帮助燃油汽

16、车与电动汽车竞争对抗。1911年,Kettering发明了汽车起动机,使得燃油汽车比依赖于方便驾驶的电动汽车来说更具吸引力,从此打破了电动汽车在市场的主导地位。而福持的想法彻底结束了电动汽车的生命,他大批量生产福特T型车,使其价格从1909年的850美元降到了1925年的260美元,因此加速了纯电动汽车的消失。而燃油汽车的续驶里程是电动汽车的23倍,且使用成本低,因而使得电动汽车的制造商想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已不可能。到20世纪30年代,电动汽车几乎消失了。而直到近30年,能源危机和石油短缺才使得电动汽车重获新生。 1.3 电动车的现状以及技术水平 今天,汽车制造商在不断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并

17、开始始将电动汽车商业化,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美国、日本和欧洲,许多汽车生产商开始生产电动汽车或者涉及电动汽车领域。美国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美国电动汽车公司以及Solectria为了响应加州的法规,在电动汽车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日本几乎所有的汽车生产商,如丰田、尼桑、本田、马自达、大发、三菱、铃木、五十铃汽车公司等都制定了自己的商业化电动汽车的发展计划。欧洲的许多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都发起了进入电动汽车市场的电动汽车发展计划,其中较活跃的汽车公司有雪铁龙、雷诺、宝马、奔驰、奥迪、沃尔沃、大众、欧宝、菲亚特等。除了汽车生产商以外,还有一些电力公司和电池生产商在电动汽车的

18、示范中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以充电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最终获得商业利益。通常他们和汽车生产商合作来发展电动汽车,或者选购电动汽车用于电他评估和演示,电动汽车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多样性和环保的特点,为了对电动汽车的使用做出相应的反应,能源和环保机构也积极参与促进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商业化的活动中。另外、一些研究所和大学不断研究电动汽车新技术,以使电动汽车能与燃油汽车相竞争。 电动车分为三大类型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20世纪70年代,汽车保有量呈几何级数增长,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光化学污染等环境污染的发生,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开始注重环境保世纪

19、 年护,一些著名的汽车公司转向研究和开发电动汽车。从20世纪70年代代起,世界发达国家均投入巨资进行电动汽车的商业化开发和应用。到 20世纪90 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并严格执行。 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电动汽车研发工作在我国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十五”期间,国家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设立“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通过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国家、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为此,从2001年10月起,国家共计拨款88亿元作为这一重大科技专项的经费。 1.4 电动车目

20、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续驶里程有限: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的续驶里程一般为100-300 km,并且这个数字通常还需要保持适当的行驶速度及具有良好的电池调节系统才能得到保证,而绝大多数电动汽车在一般行驶环境下的续驶里程只有50100 km。比起传统燃油汽车而言电动汽车的较短续驶里程成为其致命的弱点.(2)蓄电池使用寿命问题: 普通蓄电池充放电次数仅为300400次,即使性能良好的蓄电池充放电次数也不过700900次,按每年充放电200次计算,一个蓄电池的寿命最多为4年,与燃油汽车的寿命相比太短。另外,不同类型的电池在性能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例如,铅酸电池成本低,原材料丰富

21、且易于回收,但续驶里程短、加速动力差且寿命短。镍镉电池加速动力足、寿命较长但其成本高、可回收性差。钠硫电池的比能量较高,能够提供较长的续驶里程。但它要求的工作环境较苛刻且其沽性物质具有强腐化性并易爆炸。就整体来看成熟电池的寿命都相对较短。(3)蓄电池尺寸和质量的制约: 现有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都不能在储存足够能量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尺寸和质量。如果电动汽车自身装备质量大就会影响加速性能和最大车速的提高。例如,现有电动汽车电池的外体积一般要达到550 L当把这么大体积的电池用于家庭轿车上时,就必然要挤占轿车的行李厢空间。(4)电动汽车价格昂贵 主要是电池技术复杂,成本太高,另外也由于采用一系列新材

22、料、新技术,致使电动汽车的造价居高不下。电动汽车蓄电池的价格约为100美元kWh,甚至有的高达350美元kWh,成本太高,用户难以承受。(5) 间接污染严重电动汽车本身虽无排放污染,但其间接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如铅酸电池中的铅,从开采、冶炼到生产的排污,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再如所用电能,相当大一部分来自火力发电,煤炭燃料也会造成大气污染。1.5 电动车的未来发展方向自上世纪爆发石油危机后,不少跨国汽车公司都开始研制电动汽车。其中不乏福特,丰田等知名大型汽车厂。可以预见到电动汽车的发展将会是本实际汽车工业的重点和主流。电动汽车具有无排放污染、噪声低、易于操纵、维修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在环保和节能

23、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是解决人类巨大能源和环境压力的最有效途径。上文已经提到电动车问世以来,主要有三种形式,即纯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车。下面就详细的来说说这几种形式的电动车。纯电池电动车是完全由二次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的汽车。纯电池技术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国外汽车发达国家和我国都进行了小批量生产。近日,北京公交线上推出的两辆以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车已投入商业运行,表现出了较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纯电池电动车具有无污染,零排放等优点,但其缺点也十分突出,能量低,质量大,充电时间长,成本高,折旧快,还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其应用范围

24、有限。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动力,克服了纯电池电动车行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致命弱点,虽然混合动力车不能实现零排放,但其兼俱环保与节能,同时又能实现规模生产,因此,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推出这种车型日本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如丰田汽车公司推出的PRIUS汽车,本田推出的 INSIGHT汽车均早已上市。PRIUS汽车尾气排放水平仅相当于日本现行法规的1/10,耗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普通汽车的1/2,最高时速达 140公里。我国的混合动力汽车研究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1999年,清华与厦门金龙展出了联合研制的混合力客车,今年4月,一汽展出了刚生产的混合动力

25、红旗轿车。专家指出,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日本媒体认为燃料电池技术,将成为21世纪汽车工业的核心技术,谁掌握了这种技术开发主导权,谁将成为汽车业的领袖。燃料电池,这是一种能与燃油发动机相比的电池,可以使用包括再生燃料在内的所有含氢元素的燃料。燃料电池车的工作原理是,作为燃料的氢在汽车搭载的燃料电池中,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电能启动电动机进而驱动汽车。由于大量的纯氢难以贮存在汽车上,而且加氢站也没有那么多,因此,汽车制造商们正试图使用汽油或甲醇,不过要在汽车上安装燃料重整装置,从这些物质里提出氢。但是这将会产生极少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总的来说,这类化学反应除了电能,就只

26、产生水,因此,燃料电池车被称为“地道的环保车”。曾研发出“氢动一号”(液氢燃料电池概念车)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最近推出了汽油燃料重整技术燃料电池,新研制的CENIII型车载燃料重整器比起前期产品体积、重量大大减少,预计其能量利用,污染物排放几乎为率可达.40%,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加油站等设施,它为燃料电池车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我国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动公共汽车也已在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问世,它的研制成功,缩短了中国汽车工业在这一领域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的汽车工业几乎没有结构调整的沉重包袱,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以电动车为新契机,集中力量解决以电池为中心的关键技

27、术问题,在21世纪凭借国内仍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在国际汽车市场上以电动汽车与工业发达国家展开竞争。 在上世纪我国已经错失了汽车工业的黄金发展期。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汽车,不管是电动还是其他能动的汽车上这一块,我们都应该加倍努力的去把握住。在今天我也将要毕业,希望能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帮住我国占领新能源汽车业的高地。第二章 本次设计题目的要求及设计参数选择与分析2.1 设计目的和要求以及总体构想(1)本次毕业设计我的题目是八座电动观光汽车的总体设计。老师所给出的要求和大致数据如下:1. 电动车的驱动方式为电力驱动,并且是以电池作为动力源;2. 所设计的电动车的最高车速不得高于25km/h;3. 所设计

28、的电动汽车座位数为8座;4. 续行驶里程:90km;5. 外廓尺寸:(长*宽*高):3750*1248*1830 。(2) 对于本次的总体构想。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八座电动观光汽车的总体设计。此次要做的是一个总体布置设计,对象是一台低速的八座纯电动汽车。而根据已知的条件和要求,我打算设计一辆类似于旅游观光的车(比如校园用或者游乐园用的那种),座位数为8座,最高车速为25km/h,以电池作为动力源。电动车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这是因为它行驶的路线比较特殊,只是在某一区域行驶,路况比较好,行驶速度较低。 作为电动车最关键的当然是电动机和电池的选择。目前一般电动车用的电池有三种,铅酸蓄电池是技术最

29、成熟的一种,成本也最低,对于我所要设计的观光车来说,选铅酸蓄电池最合理。具体到选择哪一型号的蓄电池,就要经过计算了,在后面会有计算来对铅酸蓄电池型号的选择。 另外就是电机的选择了,大概估计了下所要设计的电动车的总重量,(按8个人的体重加上车重)依据这个总重量和最高车速来初选电机的功率,然后在进行计算验证,最后再得出符合要求的电机。选择好最重要的东西后,就要开始进行整车布置了。上面说了,电动车要的是结构简单,所以布置的时候也会以这个为原则。座位数是8座,分四排座位,一排坐两个,其中中间的一排座位下面是用来安装电池的,其下面的电池框架是经过另外设计的,使其能更好的固定电池。电机和固定速比减速器,差

30、速器是连接在一起,固定在后轴,这样就省去了传动系统,使整个结构简单明了。2.2 设计参数的选择与分析 尺寸参数项目基本类型产品规格ZC型八座产品类型纯电动观光车总长(单位:mm)3750总宽(单位:mm)1248总高(单位:mm)1830轴距(单位:mm)2750前轮距(单位:mm)1070后轮距(单位:mm)1053质量参数整车装备质量(单位: kg)780满载总质量(单位:kg)1300载客数(含驾驶员)(单位:人)8性能参数最高车速(满载)(单位:km/h)25最大爬坡度(满载)(单位:%)15驻车能力(满载)(单位:%)20最高车速制动距离(单位:m)4一次充电续驶里程(单位:km)9

31、0第三章 电动汽车各总成参数的确定3.1 电动车电机的选择 高密度、高效率、宽调速的车辆牵引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既是电动汽车的心脏又是电动汽车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已被列为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共性关键技术课题。20世纪80年代前,几乎所有的车辆牵引电机均为直流电机,这是因为直流牵引电机具有起步加速牵引力大,控制系统较简单等优点。直流电机的缺点是有机械换向器,当在高速大负载下运行时,换向器表面会产生火花,所以电机的运转不能太高。由于直流电机的换向器需保养,又不适合高速运转,除小型车外,目前一般已不采用。 近十年来,主要发展交流异步电机和无刷永磁电机系统。与原有的直流牵引电机系统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32、其突出优点是体积小,质量轻(其比质量为0.5-1.0kg/Kw)、效率高、基本免维护、调速范围广。其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 (1).异步电机驱动系统 异步电机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成本低廉、运行可靠,低转矩脉动,低噪声,不需要位置传感器,转速极限高。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技术比较成熟,使得异步电机驱动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被较早应用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目前仍然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主流产品(尤其在美国),但已被其它新型无刷永磁牵引电机驱动系统逐步取代。 最大缺点是驱动电路复杂,成本高;相对永磁电机而言,异步电机效率和功率密度偏低。 (2).无刷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 无刷永磁同步电

33、机可采用圆柱形径向磁场结构或盘式轴向磁场结构,由于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以及宽广的调速范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电动车辆牵引电机中是强有力的竞争者,已在国内外多种电动车辆中获得应用。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也称为混合式永磁磁阻电机。该电机在永磁转矩的基础上迭加了磁阻转矩,磁阻转矩的存在有助于提高电机的过载能力和功率密度,而且易于弱磁调速,扩大恒功率范围运行。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理论正在不断完善和继续深入,该机结构灵活,设计自由度大,有望得到高性能,适合用作电动汽车高效、高密度、宽调速牵引驱动。这些引起了各大汽车公司同行们的关注,特别是获得了日本汽车公司同行的青睐。当前,美国汽车公司同

34、行在新车型设计中主要采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表面凸出式永磁同步电机也称为永磁转矩电机,相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而言,其弱磁调速范围小,功率密度低。该结构电机动态响应快,并可望得到低转矩脉动,适合用作汽车的电子伺服驱动,如汽车电子动力方向盘的伺服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也是当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研究的一个热点,将成为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具有潜在的竞争优势。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低速时常采用矢量控制,高速时用弱磁控制。要选择合适的电机,首先要知道电动车所需要的功率。电机的功率计算所需的公式如下,汽车的总重量是估算的,后面会进行验证。.(1):机械效率(一般取0.9

35、2):汽车总重(N):良好路面上的汽车的行驶阻力系数(取0.015):汽车车速(Km/h):空气阻力系数(这里取0.5):汽车迎风面积对于我所设计的电动汽车总重量,我估算总质量为1300kg,即12740N最高车速为设计要求的25km/h迎风面积A=车宽车高 其中车宽暂定为1248mm 车高暂定为1830mm 则A=12481830=2283840=2.28带入上述数据由(1)计算得:=1.70KW从这可以知道电机的功率至少为1.70KW,但是所选择的电机功率肯定要大一些。我所选用的是无刷永磁同步电机,是深圳大地和有限电气公司的电机。我所选择的电机的一些参数如下:型号:ZY-CD-2.5 额定

36、功率2.5kW峰值功率4.5kW额定电压48V额定电流60A最大转矩150Nm额定转速1100r/min最高转速2000r/min绝缘等级F防护等级IP54冷却方式自然风冷重 量50kg外观尺寸 216 3403.2 电动车电池的选择 纯电动汽车的储能动力用的蓄电池(又称二次电池),主要是铅酸电池,已有150年历史。可算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发明。电池的近代进步相当惊人,在电池的家族里,拥有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钠硫电池、锂电池、锌空电池、硅盐电池、飞轮电池等几十种系列,这些产品的出现改善了它的应用广度与性能。但是尽管这么多的性能先进电池出现,要使纯电池的电动汽车商业化,却存在着许多差距,它面临

37、着能量储备,使用寿命,比功率和成本低廉等关键技术问题。但有趣的是,经过一个多世纪之后,到1990年,最适用的电动汽车,仍然不少应用很原始的铅酸电池,这说明电池还要去挖掘它的潜能。 考虑到成本与我所设计的电动车的实际性能,我决定使用铅酸电磁作为该电动车的动力源。电池的电压由电动机决定,容量由电动车的续行驶里程决定。因为电动机已经暂时定了下来,于是电池的电压也定了下来。那么下面就要根据电动车的续行驶里程来决定电池的容量。 根据设计要求和已知条件,我所要设计的电动车的续行驶里程为90km,最高车速为25km/h。电机功率为2.5KW.。则电动车能够续行驶的时间为:电动车电池的容量应为:从上面的计算可

38、知,所选电池的容量至少为187.5,我选择的是200Ah的铅酸蓄电池,该电池的具体参数如下:额定电压:12V额定容量:200Ah外型尺寸(mm):长宽高=520240 220总高(mm):255重量:73Kg充电特性曲线:图3-1放电特性曲线:图3-2 每个电池的电压为12V,电机的额定电压为48V,故需要4个这样的蓄电池来驱动电机。3.3 电动车前后悬架的选择 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典型的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

39、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架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根据汽车两侧车轮运动是否相互关联,汽车悬架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大类。 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安装在一根整体式车桥上,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元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图a)。车身的相对稳定性较差。但这种悬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在载重汽车上被广泛应用。 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各自单独地通过弹性元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并且采用断开式车桥。若一侧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车身)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另一侧车轮不受影响(

40、图b)。这种悬架结构复杂,但车身的平稳性和高速行驶的稳定性较好,因此在轿车和小客车上得到普遍采用。我所设计的电动观光车,其所行驶的路况比较好,并且车速很低。故为使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于是我决定,前轴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因为它结构简单,应用最为广泛,成本也较低,又能满足车一定的舒适性;后轴采用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最简单最便宜而又实用的悬架。3.4 电动车车桥车架以及车轮的选择(1)车桥 车桥(也称车轴)通过悬架和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两端安装汽车车轮。其功能是传递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各方向作用力。 车桥可以是整体式的,有如一个巨大的杠铃,两端通过悬架系统支撑着车身,因此整体式车桥

41、通常与非独立悬架配合;车桥也可以是断开式的,象两把雨伞插在车身两侧,再各自通过悬架系统支撑车身,所以断开式车桥与独立悬架配用。 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车桥也分成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四种。其中转向桥和支持桥都属于从动桥。大多数汽车采用前置后驱动(FR),因此前桥作为转向桥,后桥作为驱动桥;而前置前驱动(FF)汽车则前桥成为转向驱动桥,后桥充当支持桥。 转向桥的结构基本相同,由两个转向节和一根横梁组成。如果把横梁比做身体,转向节就是他左右摇晃的脑袋,脖子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销,车轮就装在转向节上,仿佛脑袋上带了个草帽。不过,行驶的时候草帽转,脑袋却不转,中间用轴承分隔开,脑袋只管左右晃动。

42、脖子主销是车轮转动的轴心,这个轴的轴线并非垂直于地面,车轮本身也不是垂直的,我们将在车轮定位一节具体论述。 转向驱动桥与转向桥的区别就是一切都是空心的,横梁变成了桥壳,转向节变成了转向节壳体,因为里面多了根驱动轴。这根驱动轴因被位于桥壳中间的差速器一分为二,而变成了两根半轴。两个草帽也不是简单地套在脑袋上,还要与里面的两根半轴直接相连。半轴在“脖子”的位置也多了一个关节万向节,因此半轴也变成了两部分,内半轴和外半轴。 我所设计的电动车,前轴是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所以选用的前桥是断开式的,而后轴采用的是钢板弹簧的非独立悬架,故选用的后桥是整体式的。前桥为转向桥,后桥为驱动桥。(2) 车轮 我所

43、设计的电动观光车选用的是子午线轮胎。因为现在用的最为广泛的就是子午线轮胎,综合起来,其性价比也是最高的。 子午线轮胎的优点是: 地面积大,附着性能好,胎面滑移小,对地面单位压力也小,因而滚动阻力小,使用寿命长。胎冠较厚且有坚硬的带束层,不易刺穿;行驶时变形小,可降低油耗3%8%。因为帘布层数少,胎侧薄,所以径向弹性大,缓冲性能好,负荷能力较大。 它的缺点是:因胎侧较薄,胎冠较厚,在其与胎侧的过渡区易产生裂口。侧面变形大,导致汽车的侧向稳定性差,制造技术要求高,成本也高。我所设计的校园电动车,所选择的汽车轮胎是:万通195/65R 1588H 195:轮胎宽(mm) 65 :扁平率(胎高/胎宽)

44、 R :子午线结构 15 :轮胎直径 88 :载重指数 H :速度代号(最高安全极速是210Km/h)(3) 车架 就像人的身体由骨架来支持一样,汽车也必须有一幅骨架,这就是车架。车架的作用是承受载荷,包括汽车自身零部件的重量和行驶时所受的冲击、扭曲、惯性力等。现有的车架种类有大梁式、承载式、钢管式及特殊材料一体成型式等。 在港台汽车刊物中常称作“阵式车架”,是最早出现的车架类型(从全世界第一部汽车开始一直沿用至今)。大梁车架的原理很简单:将粗壮的钢梁焊接或铆合起来成为一个钢架,然后在这个钢架上安装引擎、悬架、车身等部件,这个钢架就是名副其实的“车架”。 大梁式车架的优点是钢梁提供很强的承载能

45、力和抗扭刚度,而且结构简单,开发容易,生产工艺的要求也较低。致命的缺点是钢制大梁质量沉重,车架重量占去全车总重的相当部分;此外,粗壮的大梁纵贯全车,影响整车的布局和空间利用率,大梁的厚度使安装在其上的座厢和货厢的地台升高,使整车重心偏高。也称作整体式或单体式车架。针对大梁式车架质量重、体积大、重心高的问题,承载式车架的意念是用金属制成坚固的车身,再将发动机、悬架等机械零件直接安装在车身上。这个车身承受所有的载荷,充当车架,所以准确称呼应为“无车架结构的承载式车身”(采用大梁车架的汽车车身则称为“非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架由钢(较先进的是铝)经冲压、焊接而成,对设计和生产工艺的要求都很高,这

46、也是中国目前的车身设计开发难以突破的大难点。成型的车架是个带有座舱、发动机舱和底板的骨架,我们所能看到的光滑的汽车车身则是嵌在骨架上的覆盖件。 承载式车架是目前轿车的主流,因为这种结构将车架和车身二合为一,重量轻,可利用空间大,重心低,而且冲压成型的制造方式十分适合现代化的大批量生产。但是除了开发制造难度高外,刚度(尤其是抗扭刚度)不足也是承载式车身的一大缺陷。 近年还出现了采用承载式车身的大型客车(称为“无大梁车身”或“无阵车身”),由于取消了大梁,旅游大巴可以在车底腾出巨大且左右贯通的行李空间,用于市区的公共汽车则可以将地台降至与人行道等高以便于上下车(要配合特殊的低置车桥)。低地台是客车

47、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前面曾说过承载式车架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工艺都复杂,只适宜大批量生产。但是对于少量生产的轿车又如何呢?虽然可以采用共用平台策略,但所谓的“共用平台”能共用的只是悬架、传动系统等底盘部件,承载式的车架由于必须与车身形状吻合,对于不同的车身造型是不能共用车架的。于是钢管式(又称“框条式”)车架便应运而生。顾名思义,钢管式车架就是用很多钢管焊接成一个框架,再将零部件装在这个框架上。它的生产工艺简单,很适合小规模的工作坊作业,50-70年代英国有很多小规模的车厂生产各式各样的汽车,都是用自行开发制造的钢管车架,是钢管车架的全盛时期。我所设计的电动车车架也是钢管式车架,它结构简单,便于自由

48、设计,生产工艺简单,有利于降低汽车的制造成本。3.5 电动车的转向系和制动系(1)转向系 我设计的是电动观光车,是结构比较简单的微型车,前悬架是麦弗逊式的独立悬架,鉴于上面所叙说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特点,所以我选择的是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分两端输出式和中间(或单端)输出式两种。 下图是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几种转向输出方式,根据我所设计的电动车的机构以及车架和前悬架的特点,我选择的是图c 的那种转向输出方式。 图4-2 输出方式(2) 制动系 汽车制动器中有两种形式,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是最早形式的汽车制动器,当盘式制动器还没有出现前,它已经广泛用于各类汽车上。但由

49、于结构问题使它在制动过程中散热性能差和排水性能差,容易导致制动效率下降,因此在近三十年中,在轿车领域上已经逐步退出让位给盘式制动器。但由于成本比较低,仍然在一些经济类轿车中使用,主要用于制动负荷比较小的后轮和驻车制动。典型的鼓式制动器主要由底板、制动鼓、制动蹄、轮缸(制动分泵)、回位弹簧、定位销等零部件组成。底板安装在车轴的固定位置上,它是固定不动的,上面装有制动蹄、轮缸、回位弹簧、定位销,承受制动时的旋转扭力。每一个鼓有一对制动蹄,制动蹄上有摩擦衬片。制动鼓则是安装在轮毂上,是随车轮一起旋转的部件,它是由一定份量的铸铁做成,形状似园鼓状。当制动时,轮缸活塞推动制动蹄压迫制动鼓,制动鼓受到摩擦

50、减速,迫使车轮停止转动。 在轿车制动鼓上,一般只有一个轮缸,在制动时轮缸受到来自总泵液力后,轮缸两端活塞会同时顶向左右制动蹄的蹄端,作用力相等。但由于车轮是旋转的,制动鼓作用于制动蹄的压力左右不对称,造成自行增力或自行减力的作用。因此,业内将自行增力的一侧制动蹄称为领蹄,自行减力的一侧制动蹄称为从蹄,领蹄的摩擦力矩是从蹄的22.5倍,两制动蹄摩擦衬片的磨损程度也就不一样。 为了保持良好的制动效率,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要有一个最佳间隙值。随着摩擦衬片磨损,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增大,需要有一个调整间隙的机构。过去的鼓式制动器间隙需要人工调整,用塞尺调整间隙。现在轿车鼓式制动器都是采用自动调整方式

51、,摩擦衬片磨损后会自动调整与制动鼓间隙。当间隙增大时,制动蹄推出量超过一定范围时,调整间隙机构会将调整杆(棘爪)拉到与调整齿下一个齿接合的位置,从而增加连杆的长度,使制动蹄位置位移,恢复正常间隙。 轿车鼓式制动器一般用于后轮(前轮用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除了成本比较低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与驻车(停车)制动组合在一起,凡是后轮为鼓式制动器的轿车,其驻车制动器也组合在后轮制动器上。这是一个机械系统,它完全与车上制动液压系统是分离的:利用手操纵杆或驻车踏板(美式车)拉紧钢拉索,操纵鼓式制动器的杠件扩展制动蹄,起到停车制动作用,使得汽车不会溜动;松开钢拉索,回位弹簧使制动蹄恢复原位,制动力消

52、失。 盘式制动器在液力助力下制动力大且稳定,在各种路面都有良好的制动表现,其制动效能远高于鼓式制动器,而且空气直接通过盘式制动盘,故盘式制动器的散热性很好。但是盘式制动器结构相对于鼓式制动器来说比较复杂,对制动钳、管路系统要求也较高,而且造价高于鼓式制动器。 我所合计的电动观光车是一辆低速的电动车,行驶路况较好,为了降低成本,后轮将采用鼓式制动器,前轮采用盘式制动器。3.6 电动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和驱动桥的选择(1)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我在设计中采用后置后驱RR:即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在大型客车上多采用这种布置型式,少量微型、轻型轿车也采用这种型式。发动机后置,使前轴不易过载,并能更充分地利用车

53、箱面积,还可有效地降低车身地板的高度或充分利用汽车中部地板下的空间安置行李,也有利于减轻发动机的高温和噪声对驾驶员的影响。缺点是发动机散热条件差,行驶中的某些故障不易被驾驶员察觉。远距离操纵也使操纵机构变得复杂、维修调整不便。但由于优点较为突出,在大型客车上应用越来越多。 我所设计的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是电力式传动系统,它和燃油汽车的静液式传动系统有些类似。我采用的也是后置后驱RR,电动机固定在后轴上,省去了传动装置,离合器和变速器也都用不着,使整个传动系统大大简化,同时也降低了汽车的自重,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性能。(2)驱动桥的选择 汽车驱动桥壳是汽车上的主要承载构件之一,其作用主要有:支撑并保

54、护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使左右驱动车轮的轴向相对位置固定;同从动桥一起支撑车架及其上的各总成质量;汽车行驶时,承受由车轮传来的路面反作用力和力矩并经悬架传给车架等。驱动桥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质量小,并便于主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由于桥壳的尺寸和质量比较大,制造较困难,故其结构型式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便于制造。驱动桥壳分为整体式桥壳,分段式桥壳和组合式桥壳三类。整体式桥壳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且便于主减速器的装配、调整和维修,因此普遍应用于各类汽车上。 我所设计的电动汽车采用的是整体式后轴驱动桥,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是做成一体的,而电机固定在后轴上,利用齿轮连接直接与主减速器啮合,

55、省去了万向传动装置。第四章 参数的校核在参数校核的第一步要进行的是汽车总质量的估算:电机的质量为50kg,铅酸蓄电池一共4个,共计734=292 kg,乘客8名,共计865=520kg,除了这些电动车上面其余的质量预计为400 kg。预计汽车总质量:;计汽车的最高车速是已知的, 公式:.(2)由(2)式,即可得出,故取=5.8其中:电动机最高转速 :车轮半径 :汽车减速比下面要验证取5.8是否满足要求:根据设计所要求的,汽车至少要能克服爬坡度为15%的坡道,即在坡度角为的坡道上也能正常行驶。下面根据公式来确定减速比的大小公式.(3)由(3)式经计算汽车爬坡所要克服的阻力大小为:公式: .(4)

56、其中:滚动阻力 :坡道阻力 :坡度角要使汽车能正常行驶,减速比需满足一定要求,此时汽车的驱动力所要达到的要求为:即 2.9其中:电动机最大转矩 :机械效率 :车轮半径由以上计算可知,取5.8符合要求。取5.8后汽车的最高速度发生了变化,要重新计算:由公式(2)可得,最后要验证的是汽车的续行驶里程: 即汽车的续行驶里程也符合要求,通过以上的验证,可知所取参数都符合要求。整理一下上面的计算以及验证,下面是最后确定的参数:汽车主减速比:5.8汽车总质量:1300kg汽车最高车速:24.765km/h汽车电机额定功率:2.5kw汽车所使用电池容量:200Ah汽车的续行驶里程:95.10km第5章 小结

57、过去的两个多月里我都一直在做这个毕业设计。我非常想要做好它,因为做完这次的设计就意味着大学的结束了。我很希望有个很满意的结局。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自己对于汽车知识的匮乏。还好在大学的学习当中曾完成过多次课程设计。对于设计的大概流程还是比较清晰的。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整个人都埋在汽车资料里。但是对于汽车的了解一样在很表面的程度。这次我的设计题目是电动观光汽车,可能由于是近几年才比较普及的关系,相关的资料非常的少。我就在各个图书馆和网络论坛上找资料,最后能够做出这份毕业设计,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也更加巩固了我的汽车知识,不仅仅是知道是怎么样,还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另外

58、在这之中学到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会有巨大的影响和帮助。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我都能保持刻苦钻研的精神,永远把自己当作初学者来对待。在不久的将来,希望以一个中国的成功汽车人的身份来帮助祖国发展民族汽车工业。 致谢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我最要感谢的就是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田老师。因为是第一次做这样重要的设计,所以在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然后我们就会去请教田老师。不管多忙,田老师都会抽出时间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解答问题。最后在田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这次设计,因此我非常的感谢和敬佩田老师在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几个毕业设计在一个小组的同学都会互相帮助,想尽量以自己

59、的能力解决问题。在此之中,我们不仅仅学到了知道,也从中得到了团结协作的快乐。这次毕业设计之中留下了许多的回忆,在以后想起来也会不禁的会心一笑。毕业设计已经快要结束了。在过程中有很多人都帮助过我,指导过我。在此,我对你们衷心的说声谢谢。谢谢兄弟姐妹们!谢谢大学之中教导过我的老师们!谢谢毕业设计导师田老师! 参考文献(1)朱正礼. 殷承良 张建武 基于遗传算法的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参数优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4, 38 (11)1907-1912.(2)于金风 .电动汽车动力性初步研究D. 洛阳: 河南科技大学,2003.(3)余志生 .汽车理论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

60、)万沛霖 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 1998.1-14 ,34-42.(5) 徐东辉. 论发展限定范围的电动汽车J . 专用汽车 , 1999(1): 5 - 7.(6) 李春霞. 电动汽车用先进电池的现状及发展J. 电池 , 2003(2): 83 - 85.(7) 曹秉刚. 电动汽车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J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2004 (1): 1 - 5.(8)陈家瑞. 汽车构造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9)Alvarez-Ramrez J,Sols-Daun J,FEMAT R.A note on bounded-input feedback global stabilization of robot manipulators.J.Appl.Math.Lett.1997,10(5):115-119.(10)Cawthorne William R. The Allison Transmission Hybrid ElectricDrive Simulation Development ,SAE 2000 - 01 - 347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