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探讨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64137023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探讨【摘要】 : 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问题的优化设计能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课堂生动活泼, 促使学生主动性、 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初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 须注意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 照顾到全体学生;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开放性;要善于创设真实情境。【关键词】:课堂问题设计初中化学正文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他创造的“问答式教学” 就是教学的雏形。 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常常会使用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起着重要的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对问题的讨论中, 学生既可以表现自己,

2、又可以接受他人的评判并评判他人。 在这种合作学习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 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 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 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 表述时逻辑混乱等, 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 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 那么, 如何才能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出恰当的问题呢?1问题的设计需结合学生的实际,照顾到全体学生。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3、: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得好,设得巧,不仅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 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而且能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走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灵, 与学生产生共鸣。 因此, 化学课堂中 “设疑” 就是问题设计的本质所在。问题的提出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让学生感到有探究的必要, 提出的问题难易要适当, 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那些适应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才能让学生通过探究尝到跳起来摘取果子的甜头, 主动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投入探究性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是

4、“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本校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五十多位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为了在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提高, 在问题的设计上, 必须根据课标、教材,符合学生实际。因此,化学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如: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时,教师从超市买来学生很熟悉的蛋黄派, 每组发一个给学生传着看。 这时可趁热打铁问: 袋里充的是什么气体?它有什么用?该气体应具备什么性质?你能通过实验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吗?这些问题把学生带入了 “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 的心理困境。通过这样,唤醒学生问的意识,让学生思考所看到生活中的

5、现象,使学生产生“问”的欲望。2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合理的梯度和开放性。学生的能力、智力不一样,对同一知识点的认识、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要把握好层次, 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衔接及过渡,循序渐进的设问,注意提问的坡度,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辅助性提问,即设计问题跨度要小,即由浅入难,步步引导学生,例如: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实验时,提出问题:“镁条、铝片、铁片、铜片同时与稀硫酸反应都有什么现象?反应速度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如:学习分子时,提出问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时微粒变化情况?从微粒角

6、度说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模仿氧化汞分解微观本质分析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微观过程。 通过这一连串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的提问, 可以照顾到班上的每一位同学,使后进生能“摘到桃子”,也能够使优等生“吃饱”,同时也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所谓的复杂问题就是由一个个简单问题组合而成, 要解决复杂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问题分解, 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 再逐个的解答。 这样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达成对学习主题的深入, 全面的认识,便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开放性问题是指一类不具备完整初始条件、 目标状态和转换手段的问题。 它没有唯一正确的解释或简单的答案。 解决开放型的

7、化学问题, 可以使学生感悟化学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从而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路。如 : 在上到“常见的酸和碱” 这一内容时, 教师通过将石蕊和酚酞分别与酸溶液、 碱溶液作用的试验出现的颜色变化情况来创设问题。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的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 、 B、 C 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 时,滤纸上无明显变化 ; 再喷洒 B 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色小猫,最后喷洒C 时,红色小猫又逐渐消失。通过这一实验,教师提出 ( 1) 白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用什么画的 ? ( 2) 无色液体 A 、B、 C 分别是什么 ? 让学生对观察到现象进行独立思考, 再按学习小组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学生分组讨

8、论后进行提问、解答,通过这一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问题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让学生在思考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形成交流、 讨论、 探究知识的良好学习氛围,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3、问题的设计要创设好问题情境,促进有效教学。课堂提问中, 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 让学生从情境中感悟到一定的道理, 得到一些启发, 学到某种知识, 并且能够准确持久的加以记忆。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促进和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问题情境

9、创设的途径: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日常观念和科学概念的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 “开放性” 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学生的自学阅读创设问题情境。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回答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 学习水资源时, 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以 “水” 为话题, 谈谈自己对水的认识。这样的问题情境开放度大, 学生发挥的空间大, 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 提升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学生从水的性质、水的存在、水的变化、水污染、水资源的保护多方面多角度介绍水,课堂气氛活跃。这样的问题情景为学生提

10、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和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发散和收敛”的交替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4. 问题的设计要注意相关性。先行问题的答案应是后继问题的前提, 不同问题环环紧扣, 形成对知识对象全过程考察的思维态势, 构成问题链。 例如, 在探究空气的成分 一节中, “空 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这一演示实验的讨论问题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针对此实验,设计的问题一是“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二是“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全部是氮气吗?”三是“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其容积1

11、/5 的水?”,这样通过问题链,使学生从观察到的直观现象“红磷燃烧后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其容积1/5 的水” 上升一定的高度, 结合所掌握的知识, 思维一步步向纵深发展: 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 消耗的就是氧气, 最后结合教师的解释推断出: 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其容积 1/5 的水就是因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 1/5 。又如充分利用“问题串”: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59 页图 10-13 ,请你从微观粒子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微粒的变化情况, 比如反应前有哪些离子, 反应后有哪些离子, 有哪些离子消失了?有没有新的微粒出现?能够推理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善于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用宏观体

12、会微观、用微观解释宏观)这样一来,不仅使他们学会动脑思考,还学会交流评价;不仅学会独立思考, 还学会与他人合作。 尤其是, 当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感化和召唤,其心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总之, 在化学教学课堂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并设计好问题, 让学生跳起来就可以摘到果子, 从而在学习过程中, 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解决化学问题, 产生新问题。 形成良好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适应终身学 习的需要。参考文献:1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王祖浩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 差异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10)3 构建探究型初中化学课堂的思考 中学教学参考 2011 ( 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