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必修课堂强化复习题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64130776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0.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生物必修课堂强化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必修课堂强化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必修课堂强化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必修课堂强化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必修课堂强化复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选择题1. 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答案C解析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可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短时期内该病毒若再次感染,其免疫应答速度更快,也更强烈。2. (2009重庆,4)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吞噬细胞接

2、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的有关知识。效应B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抗体进行体液免疫,而不是使靶细胞裂解。吞噬细胞的作用是使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而不能产生抗体。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形成记忆细胞,而不能吞噬病毒,记忆细胞也不能产生和释放白细胞介素,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3. (2011温州)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疾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类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

3、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鼠疫杆菌合成、释放类毒素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C.类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答案C解析鼠疫杆菌是原核细胞,其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该免疫过程有抗体的产生,属于体液免疫。4下列免疫反应中,属于体液免疫反应的是()A.泪液中的溶酶菌可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C.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从而抑制病菌的繁殖D体液中的免疫活性物质干扰素可抵抗病毒感染答案C解析A项中的溶菌酶的杀

4、菌作用不具有特异性;B项中吞噬细胞在第二、三道防线中都起作用;D项中的干扰素是由效应T细胞分泌,属细胞免疫作用。5. (2009山东,5)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通过题目中的信息获取相关知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故正确的治疗措施是抑制抗体的产生。6. (2009广东,28)关于甲型H1N1流感

5、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正确的是(多选)()A.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D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与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关的知识。病毒作为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A选项不对,其它选项均合理。7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暴发期间,一些医院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注射胸腺素,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胸腺素的作用是()A.促使B淋巴细胞形成B促使T淋巴细胞形成C.促使B淋巴细胞转化为效应B细胞D促使T淋巴细胞转化为效应T细胞答案B解析本题以特异性免疫为核心命题点,考察了有关淋巴细胞分化

6、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解答过程: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一部分进入胸腺并在胸腺内发即T细胞,另一部分在骨髓中成为B细胞,所以注射胸腺素的作用是促使T淋巴细胞的形成。选B。8体液免疫反应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表现在()作用的机理和方式分布位置作用的结果化学性质所产生的细胞作用对象A.B. C.D 答案C解析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都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化学本质都是球蛋它们的作用机理和方式也相同,都是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引起免疫反应。它们的区别在于分布位置、作用对象和作用结果不同。9 (2011安阳)下列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抗体

7、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B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中遗传物质一般未改变,而mRNA种类不同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答案B解析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T淋巴细胞是造血干细胞随血液流经胸腺时,在胸腺分泌的胸腺素的作用下分化、发育形成的。B淋巴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10 某种淋巴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该细胞解体死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指导穿孔素合成的

8、基因在浆细胞中也存在C.穿孔素是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抗体D淋巴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要依赖膜的流动性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该免疫为细胞免疫,而穿孔素是效应T细胞分泌的是一种淋巴因子,不是抗体。11.哮喘是世界性顽症,最新研究发现哮喘的生化接触点潜伏在淋巴细胞中。下图为人的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抗康丁细胞h部胞f胡胞一轴胞JUII|VA.细胞为B细胞8 .细胞产生的物质为球蛋白C.细胞为靶细胞D.阶段IV、V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答案B解析细胞为T细胞,细胞为效应B细胞,其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为球蛋白;阶段W、V为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12 .以下关于艾滋病

9、(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艾滋病的发病原理与治疗等相关知识。艾滋病的病原体为HIV,其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T淋巴细胞,最终使免疫功能丧失,其他病原体等乘虚而入,故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感染HIV但没有发病的人不称为艾滋病患者,而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潜伏期HIV因大量增殖而浓度增加,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1

10、3 .麻风杆菌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作用()a.特异性免疫b.非特异性免疫c.体液免疫d.细胞免疫A.acB.adC.bcD.bd答案B解析麻风杆菌属胞内寄生菌。14 .(2011嘉兴)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8 .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

11、代表抗体答案B解析如果表示反射弧,信息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突触通过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的;激素分泌的调节是一个负反馈调节的过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增加可以抑制下丘脑(a)和垂体(b)的分泌活动;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翻译是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完成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产生的。、非选择题15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2)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免疫的阶段。与过

12、程相比,过程的应答特点是。(3)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白膜性细胞器有等。(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答案(1)细胞分化(2)体液感应和反应更快、更强(3)球蛋白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4)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a(T细胞)解析(1)a为T细胞,b为血液中的血细胞,c为B细胞;细胞的分化可使细胞的种类增多。(2)X为抗原,d为浆细胞,e是记忆细胞,Y为抗体,所涉及的相关过程为体液免疫,其中过程中抗原的刺激和T细胞参与的是感应阶段,由B细胞增殖分化

13、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为反应阶段。过程为二次免疫反应,其应答后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量更大,作用效果更强。(3)抗体的化学本质为球蛋白,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注意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但没有膜,故不考虑;而线粒体能为相关过程提供能量,应该考虑;另外分泌与细胞膜有关,但细胞膜不是细胞器。(4)禽流感病毒营寄生生活,侵入宿主细胞内部后要通过细胞免疫来消灭和清除,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又称为靶细胞。HIV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16 .(2011北京理综,31)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排放到周围

14、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为研究环境激素H对小鼠产生精子数的影响,用玉米油和环境激素H分别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雄性小鼠(每千克体重注射12.5mL,每天1次,连续21天,n=20)o实验结束后,对每只小鼠产生的精子计数。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对照组实验组12注射物玉米油H(浓度100mg/L)H(浓度200mg/L)精子数均值(X107个)7.135.094.35请分析并回答:(1)表中数据显示,环境激素H浓度增高,小鼠生成精子数。(2)小鼠脑中的调节释放的相关激素能刺激睾丸分泌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并生成精子。精子是由睾丸中细胞(2n)经发育来的。(3)正常雄鼠体内性激素浓度偏高会抑制脑中相关激素的

15、释放,该调节方式称为(4)有的环境激素可造成精子染色体缺失,这是精子DNA分子发生和DNA片段所致。(5)环境激素可沿着传递进入人体,被靶接受后干扰精子生成,从而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答案(1)减少(2)下丘脑垂体精原减数分裂(3)负反馈(4)断裂丢失(5)食物链细胞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见H浓度高,精子生成数量少,说明H浓度高抑制精子生成。(2)在激素调节中,下丘脑是激素调节的中枢,通过分泌促激素的释放激素来调节垂体产生促激素,从而作用于靶器官(如性腺、甲状腺和肾上腺)生成相应激素。精子来源于曲细精管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而形成。(3)在激素调节中,多数为负反馈调节,即当性激素浓度较高时,反作

16、用于垂体和下丘脑,以抑制下丘脑促激素的释放激素和垂体促激素分泌从而减少性激素的分泌。(4)环境激素系指外因性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模拟体内的天然荷尔蒙,与荷尔蒙的受体结合,影响本来身体内荷尔蒙的量,以及使身体产生对体内荷尔蒙的过度作用;或直接刺激,或抑制内分泌系统,使内分泌系统失调,进而阻碍生殖、发育等机能,甚至有引发恶性肿瘤与生物绝种的危害。环境激素可造成精子生成过程中染色体缺失,而导致精子染色体变异,其原因是形成过程中DNA断裂或片段缺失。(5)环境激素作为影响内分泌的外界环境物质,是从食物链进入人体,被特定的靶细胞接受起作用,从而干扰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17 .(2011

17、杭州)世界各地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其遗传物质为RNA。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部分患者会出现突然高热等症状。我国已研制出甲型流感疫苗,该疫苗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疫苗生产株)接种于鸡胚,经病毒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浓缩、纯化、裂解后制成;卵清蛋白过敏者等人群不适宜接种。请阅读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的病毒,这种可遗传变异来源于。该病毒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2)甲型流感疫苗属于类型。如果卵清蛋白过敏者接种该疫苗,该

18、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有可能会把疫苗当作,从而引发过敏反应。(3)如人的体细胞膜表面嵌有,则表明甲型流感病毒已侵入该细胞,则消灭该病毒首先要通过。(4)成功接种疫苗后,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一般不会患病,用简单的图示表示人体免疫系统发生二次免疫作用的全过程。答案(1)基因重组核糖核甘酸(2)灭活的微生物或灭活疫苗过敏原(3)甲型流感病毒抗原一MHC复合体细胞免疫(4)见下图/精册性T佃胞甥学隈卑IW也亦漱-士用I巾l原r.、记出H瓶阐一域细胞抗体解析(1)甲型H1N1流感病毒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故其可遗传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甘酸。(2)甲型流感疫苗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接种于鸡胚,经病毒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浓缩、纯化、裂解后制成,故该疫苗属于灭活疫苗;如果卵清蛋白过敏者接种该疫苗,该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有可能会把疫苗当作过敏原,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