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对话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4102663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对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对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对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对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对话(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对话 以文化中心建设设计为例摘要:建筑设计应该由内而外,必须反映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的一致性,而建筑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建筑师思想和意图的直接抒发,形式体现建筑空间的外在魅力,如何权衡以及结合两者就显尤为重要!本文即以文化中心建设设计为例,对建筑设计中的功能与形式展开思考与探究。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功能,建筑形式Abstract: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from the inside to outside, It must reflect the consistency of architecture form an

2、d function, and to a great extent ,the modelling of architecture is the expression of thoughts and intentions of architect direct, Form reflect the attractiveness of architectural.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at how to balance and combine both of them. In this paper, I take my cultural center bui

3、lding design as an example to thinking and exploring the function and form in architecture design.Key words:Architecture design, Architecture function, Architecture modeling.正文: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发展,功能主义思潮在20世纪2030年代风行一时。本来讲求建筑的功能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重要观点之一,但是后来有人把它当作绝对信条,被称为“功能主义者”。他们认为不仅建筑形式必须反映功能,表现功能,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必须

4、以功能为依据,而且所有不同功能的构件也应该分别表现出来。但个人认为这种绝对的功能主义思潮无论是从历史纵深来看还是从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来分析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历史上人们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所有的建筑都力求以最美或最宏大的形式展现其迤逦的魅力,现代建筑更是将建筑的形式发挥的淋漓尽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以其独特而富于美感与温情的形式震撼世界。而另一方面建筑的功能与形式从来就是合二为一,功能是建筑存在的意义,形式是其灵魂的体现。本文即以文化中心建设设计为例,分别对建筑功能、建筑形式以及功能与形式二者的关系进行思考阐述。建筑功能对功能的需要产生了建筑的形式,功能是建筑中最根本的决定

5、性因素。建筑的功能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反映,它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功能,简浅的理解就是建筑或建筑中某空间的用途,这也是最传统的认识。建筑功能空间分为主要使用部分,即直接为这种建筑物使用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的用房部分。辅助使用部分,即为保证基本的使用目的而需要的辅助房间及设备用房。交通使用部分,提供联系的交通部分。三个部分之间既独立又相互联系,有时甚至一个空间同属不同的部分。其中,建筑功能空间的组合即是以交通联系空间作为“骨架”,有效的联系各主要使用空间和辅助使用空间。主要使用部分是直接为这种建筑物使用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房间,包括一般的工作房间及群众大厅。文化中心的功能相对比较复杂,使用者涵盖了所有的

6、年龄层,对不同人不同需要的满足度就是一个功能设计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本次建筑设计的分区主要为游弋娱乐用房,学习阅览用房,办公辅助用房三大类,处理好“主”与“辅”, “内”与“外”, “闹”与“静”的关系,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在处理主与辅的方面,我们将直接使用空间推向外,将办公辅助归于内,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同时也为办公人员提供了安静的工作环境。“闹”与“静”则主要采用了垂直分区的方式,将学习阅览布置于二层,与一层的娱乐相隔开而在办公与娱乐之间以庭院为屏障将动静分开。布置完使用空间,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将建筑串连起来,骨架的设置也算得上是功能成败的关键。其分为公共人流交通线即建筑物主要使用者的交通线,内部

7、人流交通线即内部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交通线,以及辅助供应交通线。以围绕两个庭院的环形流线为骨架串起一个个小空间是本设计的水平动线,两流线的交叉处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故将其设为流动展厅空间,在提高展厅利用率的同时也为廊道增添了趣味。垂直动线又分为公共人流与内部管理流线,庭院内部的楼梯为公共人流设置而靠近办公部分的楼梯主要为内部人员设立。我认为一个好的功能设计必须使得使用者进入其中能很快并且便捷的找到自己需要到达的地方,所以交通流线应以简单明了为设计准则。而功能要从表面轻易辨认出就需要形式的设计。建筑形式建筑师利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在满足建筑功能目的的同时,在建筑创作中运用建筑构图的规律进行有意

8、识的组织与加工,综合反映建筑的环境布局、空间处理、外部形象。当然建筑造型首先是为了服务于建筑的基本功能。在设计过程中间,我们组的造型是在功能为前提的条件下完成的,在设计造型之前必须做的是确立设计的主题即设计师所要让建筑表达的语言。地处古城扬州的文化中心,我们希望赋予它的是一种古典韵味,将扬州古建筑通过简洁的造型意像表达来表现,简而言之便是古现代主义。这种想法与深圳的万科第五园不谋而合,从效果图的展示不难看出我们意在营造一种古中国的韵味,简明概括成:环境营造“幽”的氛围,外部提炼“墙”的形象,内部强调“院”的作用,色彩渲染“素”的意味。墙形成建筑外观的基本元素表达建筑气质。在意向表达上我们借鉴了

9、万科第五园这一成功案例。许多处理造型的方法与课上所讲的相契合。(1)在建筑设计领域中无论是整体还是细部、单体还是群体、内部空间还是外部体形,为了破除单调而求得变化,都离不开对比与微差手法的运用。利用差异性来求得建筑形式的完美统一。对比与微差只限于同一性质的差别之间。例如我们在窗户的设计上,运用了在白墙上简单打洞的简洁方式以及圆形冰裂纹窗相结合烘托古典韵味,同时也富有微差的变化,从而使得建筑的元素更加丰富。当然在设计中的此手法也运用于其他多处,展厅与建筑虚实的微差,屋顶形式的微差等等。(2)对称均衡中最简单的一类便是均衡,就是常说的对称。在这类均衡中,建筑物对称轴线的两旁是完全一样的,只要把均衡

10、中心以某种微妙的手法来加以强调,立刻就会给人一种安定的均衡感,南立面的竖向长窗虽说不是完全对称的形式,但整体给人的感觉是竖向的同一,中间大门的处理非但没有打破这种和谐,反倒是有强调了均衡中心的效果。(3) 节奏与韵律是建筑造型中连续变化的规律,我在处理西立面的过程中,考虑到西晒的原因加上了片墙,而为寻求一种韵律美,片墙的造型在统一中略有变化,体现了一种节奏美。变化的外轮廓之中是不变的圆形冰裂纹装饰,使其在统一之中变化。(4)细部的处理也是形式之中的重点,利用不同的细节使形式更丰富,也使功能更加完善,以下列出了本次设计中的一部分细部处理。 入口门厅处的对景 入口半月亮门的引导 儿童游弋室 阅览室

11、天窗形式与功能从建筑历史上看,建筑功能曾经表现为某种相对固定的效用。曾有人说过一幢建筑(或一个空间)具备一种功能,满足一种既定的事件发生模式,单一性和静止性是其主要特征。以教堂为例,千百年间包容的是几乎不变的活动,即按教义规范的各种宗教仪式,人们在这里祈祷上帝求得灵魂的慰籍,这种静止的模式日复一日,与社会的缓慢变化互相适应。对功能过于简单片面的理解,使得设计者头脑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功能只是满足与否的问题,而形式是要设计的。于是,建筑设计基本上被解释为造型设计,学院派将此风气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导致建筑的存在与社会生活相脱节。现代建筑诸大师把被倒置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重新拨正,提倡功能,并把

12、它视为建筑设计当中的根本原则。按照功能进行设计的原则是当代建筑规范中基本的不变准则。然而,提倡功能的老一代建筑师没能继续发展建筑功能学说,反而却被机械的功能观所局限。现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建筑设计为人们提供了物质空间环境。同样,建筑功能与人类社会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看待建筑的功能要用发展的眼光。随着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对建筑功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功能的发展和变化是内在的,主要表现在与空间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而这也成为促进建筑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建筑的发展历史来看,功能作为主导地位确实对形式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也不能成程式和创造模式积累而成的,

13、它蕴涵了各时代先人们的智慧,现代高科技建筑模式则具有新型的文化涵义,而将上述两者理性地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建筑形式,使之成为有延续性、能保持传统韵味和发展前景的建筑文化。将民族文化的“意”和“精、气、神”更多地反映到建筑、室内及环境设计的创意、意向当中,创建有民族、地域文化特点,有创意、创新精神的建筑应是每个设计师的责任和目标。总结:我认为建筑的功能与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是骨与和肉的关系,骨决定其形,肉丰满其状;二者相研究,来实现在实际的创作中发挥追求真理、相互依赖、相得益彰。具体到建筑设计上,功能消除谬误的作用,同时,功能是核心,形式需要简洁,同时形式对功能具有反作讨论,增加对建筑的形式与功能关系的深层次作用。形式最好有二次可塑性或可变性,能符合使用者的身份、审美观及情趣。正如好的作品无需过多的文字来表达一样,好的建筑空间与一篇文章一样,心灵的默默交流已足够,建筑空间总是要有具体功能使用要求的,就像欣赏国画的留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功能和形式的相互关系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尽管有很多,但是功能还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功能去创造好的形式,让形式再很好的反作用于功能,使两者相辅相成才是最好设计。参考文献: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 建筑空间组合论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