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4029230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0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聚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

2、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

3、材料收容泄漏物。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废弃注意事项2 聚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 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 入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4、加热分解产生易燃气体有害燃烧产物酸、醛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必要时

5、,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白色、无臭、无味固体。熔点()165-170引燃温度()420(粉云)爆炸上限%(V/V)无资料爆炸下限20(g/m3)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弃注意事项3 高密度聚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放出易燃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

6、物。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有害燃烧产物酸、醛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接

7、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臭、无味、无毒性的白色颗粒。熔点()130-145引燃温度()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弃注意事项4 二氧化钛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

8、炸特性。有害燃烧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

9、火种、热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沸 点()闪点()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安全掩埋法处置。废弃注意事项5 丙酮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

10、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11、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

12、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6。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

13、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沸 点()56.5闪点()-20爆炸上限%(V/V)13.0爆炸下限%(V/V)2.5其它有害作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6 柴油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消防措

14、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

15、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

16、,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沸 点()282-338闪点()38引燃温度()257相对密度(水=1):0.87-0.9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建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破坏水生生物呼吸系统。对海藻

17、应给予特别注意。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7. 2-丁酮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危险特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

18、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19、,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

20、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似丙酮的气味。沸点()79.6闪点(-9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废弃注意事项8 二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21、,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

22、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

23、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沸 点()39.8闪点()无资料避免接触条件光照。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

24、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9 环己酮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

25、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26、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27、。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沸 点()115.6闪点()43其它有害作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10 环氧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有害

28、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若是液体。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

29、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

30、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臭、无味的黄色透明液体沸 点()无资料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490(粉云)爆炸下限%(V/V)12其它有害作无资料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弃注意事项11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31、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不宜用水。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32、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

33、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淡黄色油状液体,稍有气味。

34、沸 点()340闪点()218(O.C)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12 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35、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轻装轻卸。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

36、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白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晶体。沸 点()371闪点()199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13 四氢呋喃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

37、、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与酸类接触能发生反应。与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反应剧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

38、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

39、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

40、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易挥发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沸 点()65.4闪点()-20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把废液浓缩,再在一定的安全距离之外敞口燃烧。14 碳酸钙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有害燃烧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

41、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储存注意事项应与酸类分开存放。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理化特

42、性外观与性状无臭、无味的白色粉末或无色结晶。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废弃注意事项15 液压油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物。用水冲洗暴露的部位,并用肥皂进行清洗。如刺激持续,请求医。在使用高压设备时,有可能造成本品注入皮下,如发生此种情况,请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不要等待,以免症状恶化。眼睛接触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如刺激持续,求医。吸 入晕眩或反胃不太可能出现,如果发生了,将患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若症状持续则要求求助医生。食 入不要催吐,用水漱口并就医。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燃烧可能形成在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

43、及气体的复杂的混合物,包括一氧化碳,氧化硫及未能识别的有机及无机的化合物。有害燃烧产物不适用。灭火方法泡沫及干化学粉末、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于小规模火灾。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避免沾及皮肤及眼睛。PVC、氯丁或丁腈橡胶手套。橡胶长筒安全靴、PVCA上衣和裤子。如可能飞溅,戴上安全眼镜或全面罩。溢出后,地面非常光滑。为避免事故,应立即清洁。用沙、泥土或其它可用来栏堵的材料设置障碍,以防止扩散。 直接回收液体或存放于吸收剂中。用粘土、沙或其它适当的吸附材料来吸收残余物,然后予以适当的弃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若存在吸入蒸汽、喷雾或烟雾的危险,请使用局部排气通风系统。为防起火,应适当地处置任何

44、受其污染的拭抹布料或清洗材料。将本资料单所含的信息包括进本地情况风险评估中,将有助于为本品的搬运、储存及弃置制订有效的控制系统。避免长期或持续与皮肤接触。避开吸入其蒸汽和(或)烟雾。装卸桶装产品时,应穿保护鞋 ,并使用恰当的装卸工具。储存注意事项密闭容器,放在凉爽、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适当加注标签及可封闭的容器。储存温度:长期储存(3个月以上)-1550;短期储存-2060。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一般不需戴呼吸保护用具。良好的工业卫生惯例说明应采取能防止吸入本品的措施。如果工程控制设施未把空气浓度保持在足以保护人员健康的水平,选择适合使用条件及符合有关法律要求的呼吸保

45、护设备。请呼吸保护装备供应商核实。如需戴安全过滤面罩时,请选择合适的面罩与过滤器组合。选择一种适用于颗粒/有机气体及蒸气沸点65 C (149 F)的混合物的过滤器。眼睛防护如可能发生溅泼 ,请戴安全护镜或全脸面罩。身体防护一般而言,除了普通的工作服之外不需特殊的皮肤保护措施。手防护聚氯乙烯、氯丁或丁腈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必需的保护级别和控制措施类型依潜在的接触条件而有所不同。适当的措施包括:通风充足,足以控制气体浓度。本品在加热、喷洒或成雾后更有可能集结在空气中。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琥珀色,室温下液体沸 点() 290 C闪点()211 C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应尽可能回收或循环使用。切勿弃置于环

46、境、排水沟或水道之内。依照目前在施行的条例的规定,并尽可能应该由获认可的废物收集商或承包商予以处置。16 硬脂酸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

47、苏打灰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

48、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纯品是带有光泽的白色柔软小片。沸 点()383闪点()196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弃注意事项17 硬脂酸钙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脱离现场

49、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钙。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50、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眼睛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身体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手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其他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 普通品是白色略带黄色的粉末物质。引燃温度()400

51、闪点()无资料爆炸上限%(V/V)无资料爆炸下限%(V/V)25(g/m3)其它有害作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弃注意事项18 有机锡安全技术说明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如有起泡须就医诊治 眼睛接触眼睛受刺激用水冲洗并就医诊治 吸 入食 入误服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液体有机锡用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灭火,而固体有机锡用水、砂土、二氧化碳扑救。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泄漏处理: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砂土混合,倒至空旷地方掩埋;

52、污染地面用5漂白粉或高锰酸钾(1:1000)洗刷,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IMDGCODE 6214页,61类。包装标志:毒

53、害品。包装方法:类,玻璃瓶外木箱内衬垫料或涂树脂铁桶装。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热源、火种;与氧化剂、食用原料隔离储运。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身体防护手防护其他防护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有机锡化合物通常有一烃基、二烃基、三烃基和四烷基锡化合物。此类化合物多数为具有挥发性的油状液体或固体,常温下容易升华或蒸发,密度较空气重,具有腐败的青草气味,有刺激性,极易扩散。沸 点()56.5闪点()-20爆炸上限%(V/V)13.0爆炸下限%(V/V)2.5其它有害作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

54、用焚烧法处置。废弃注意事项19 二乙烯三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能与硝酸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酸或酸雾能引起反应。能腐蚀铜及其合金。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

55、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

56、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

57、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或黄色透明液体,略有氨的气味。沸 点()207闪点()94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20 氯化聚乙烯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水冲洗皮肤所接触的地方。污染的衣服,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清洗。 如果有熔化的材料接触到皮肤,立即用冷水降温接触部位。不要急于从皮肤上去除物体。应遵循医学上对热灼烧的治疗方法。眼睛接触

58、万一接触了产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并请医生。吸 入如果吸入的话,应转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如果无法呼吸的话,就要马上给予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困难的话,就得输氧,并请医生。食 入这是一个不可能的接触途径。然而,万一发生意外吸入的话,请立即请医生。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像绝大多数的粉状或结晶的有机物一样,在严重粉尘的条件下,该材料有可能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混合物。固体的聚合物不容易被燃烧。氯化氢是一种分解/燃烧的产物。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一氧化碳、有机酸、乙醛、酒精。灭火方法水雾、泡沫、干的化学品、二氧化碳。使用自给式的呼吸装置和防护服使之不接触到氯化氢和其他气体产物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

59、在进行清除之前要了解灭火的措施和处理方法(人员)的部分内容。在清除过程中请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设施。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储存注意事项储藏在通风和干燥的地方。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一套由NIOSH/MSHA(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卫生研究所/煤矿安全和卫生委员会)批准的有机空气滤芯内配有灰尘/雾过滤器的空气净化器, 在空气浓度预期超过接触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但提供净化空气呼吸器的保护是有限的。假如在无法控制释放的潜在性或对接触程度不了解或其它别的情况下,空气净化呼吸器也许可能提供足够的保护。请使用正压空气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眼镜和护脸面具。由于熔化材料的飞溅或喷射对眼睛和脸部存在接触的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