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4028500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长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长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长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长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长春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编制单位:长春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8年11月15日长春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土壤、地下水自行检测方案长春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美丽的松花江畔,是大成集团的子公司。建于2003年9月,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累计建设投资27亿元,年可实现产值25亿元以上,现拥有员工2000余人。在2015-2017年期间通过体制改革成为一家由吉林省农投集团控股的国有控股企业。公司建有12个生产车间、一个实验中心、一个质检中心。是集生产、中控、成品检验为一体的加工体系。从玉米粗加工,生产淀粉糖以及玉米副产品,到进一步精深加工,氨基酸发

2、酵及成品生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年加工玉米总量达60万吨,主要产品L-赖氨酸硫酸盐、L-赖氨酸盐酸盐、L-苏氨酸、玉米蛋白粉、喷浆玉米皮、胚芽粕等;公司产品60%内销,产品覆盖全国各地;40%产品出口到家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越南、伊朗、土耳其、巴西、智利、哥伦比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有稳定的生产及研发技术人才队伍做支撑,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充足的人才储备作为生产保障。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于我公司,有着世界最先进的、成熟的氨基酸发酵生产技术。拥有复合饲料颗粒的生产方法、设备及复合饲料颗粒料自主品牌专利及氨基酸污水处理工艺专利; 公司生产控制采用DCS生产自动

3、化监控系统,以先进的生产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并成功导入ISO9001体系、欧盟FAMI-QS饲料预混料安全体系,保障生产及质量系统的可靠性。产品通过专业的检验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以及企业标准对产成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出厂合格率100%,并定期对产品送往国家权威机构进行全项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公司以先进的管理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2006年“大成”牌饲料级赖氨酸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8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荣获优秀进出口企业荣誉;2010年荣获“高薪技术企业”证书;2011年“70预混料专用型L-赖氨酸硫酸盐的开发”项目荣获中国饲料重大技术进步项目奖。2

4、012年获得吉林检验检疫局颁发的质量安全一等奖。2014年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2017年7月获得大气新颁发的排污许可证,具体信息见下表。 企业基本情况1单位名称长春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2通讯地址吉林省德惠市菜园子镇姚家村3生产区所在地吉林省德惠市菜园子镇姚家村4法定代表人张永兴5技术负责人周庆峰6联系人赵淑影7联系电话137563451538传真0431-868633099邮政编码13011110投产日期2004年12月11行业类别饲料级氨基酸12同一社会代码91220101748435207w13主要生产工艺赖氨酸生产工艺14排污许可证编号91220101748435207w00

5、1P15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17年7月1日-2022年7月1日16现有人数150017主要污染类别废气、废水18污水排放去向松花江19主要污染物种类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AN、20大气污染物排放形式有组织、无组织21废水排放形式连续排放2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23大气污染物执行标准GB13223-201124主要生产设施干燥机、发酵罐、袋滤器、树脂罐25生产规模年产20万吨氨基酸为了贯彻实施吉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关于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的要求,落实企业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完成土壤污染防治年度工作任务,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于20

6、18年9月印发了吉林省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暂行),规范和指导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土壤环境自行监测。2、编制目的 在长春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运行中正常或非正常情况下可能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进而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导致区域内的人群及动植物受到侵害,进行自行监测的目的是初步的排查生产厂区内是否存在环境影响因素,为环境影响的识别提供依据。3、编制原则(1)遵循国家爱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和规范原则。(2)基于特定的生产单元进行布点监测原则。(3)科学性原则(4)安全性原则。(5)经济型原则4、编制依据4.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7、)(2)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第三次修订)(4)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16年5月2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6)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1640号)(7)吉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吉政发201640号)(8)吉林省环境保护条例(2010年)(9)吉林省土壤环境质量与污染现状调查报告(2010年)(10)吉林省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吉环农字201828号)4.2相关导则和规范(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2

8、)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1-2014)(3)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36600-2018)(4)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5)土壤环境监测规范(HJ/T166-2004)5、企业基本信息调查 企业废水主要为12个生产车间,归纳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发酵部、成品部、淀粉糖部、污水车间。生产废水主要为工艺废水和二次凝液,污水车间负责接收全部废水进行处理。分别对上述四个部分的所属车间进行采样分析。共采取土壤样品9个,其中1个参比对样品,取地下水样6个,其中1个参比样品。6、监测方案根据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吉林省

9、土壤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暂行)的通知(吉环农字【2018】28号)要求,参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拟按一下方案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采样监测:1、土壤(1)监测点位本次布设9个土壤监测点位,见附图。表1 土壤监测点位布设位置序号监测点位监测点位描述采样深度1万家店了解项目背景土壤环境质量现状2厂区内发酵车间周边1#了解项目厂区内土壤环境质量现状3厂区内发酵车间周边2#了解项目厂区内土壤环境质量现状4厂区内成品车间周边1#了解项目厂区内土壤环境质量现状5厂区内成品车间周边2#了解项目厂区内土

10、壤环境质量现状6厂区内淀粉车间周边1#了解项目厂区内土壤环境质量现状7厂区内淀粉车间周边2#了解项目厂区内土壤环境质量现状8厂区内污水处理厂周边1#了解项目厂区内土壤环境质量现状9厂区内污水处理厂周边2#了解项目厂区内土壤环境质量现状(2)监测项目PH、砷、镉、铬、铜、锌、铅、汞、镍及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共11项。具体见图表2。序号污染物名称手工监测方法执行标准风险筛选值(mg/kg)风险管控值(mg/kg)1pH土壤检测 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1121.2-2006无无2砷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 680-201338823镉土壤质量 铅、镉

11、的测定 KI-MIKB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0-1997651724铬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095.7785铜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18000360006锌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无无7铅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KI-MIKB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0-199780025008汞土壤质量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6-199738829镍土壤质量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

12、7139-1997900200010硝酸盐氮土壤 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测定 氯化钾溶液提取-分光光度法HJ 634-201211亚硝酸盐氮土壤 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测定 氯化钾溶液提取-分光光度法HJ 634-2012采样设备:实验设备: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离子发射光谱仪、pH计。(3)监测频次:监测1次,每个采样点分3个土壤深度采样2、地下水(1)监测点位本次布设4个地下水监测点位,见附图。表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布设情况序号位置名称井深(m)布设目的水位备注1万家店上游 2厂区内发酵车间周边水井1#重点区域3厂区内发酵车间周边水井

13、2#重点区域4厂区内成品车间周边水井重点区域5厂区内淀粉车间周边水井重点区域6厂区内污水处理站周边水井重点区域(2)监测项目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氮、挥发性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总大肠菌群、硫酸盐、氯化物、铁、苯、甲苯、砷、镉、铬、铜、铅、汞共计20项。采样设备:深水采样器实验方法:见图3图表3序号污染物名称手工监测方法指标(无机物mg/l、有机物ug/l)类类类类类1pH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2氨氮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3硝酸盐水质 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PO43-、SO32-、SO4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14、4亚硝酸盐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 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5挥发性酚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7总硬度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8高锰酸盐指数水质 高锰酸钾指数的测定9总大肠菌群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 (B)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第五篇 水和废水的生物监测方法 第二章 水中的细菌学测定10硫酸盐水质 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PO43-、SO32-、SO4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11氯化物水质 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

15、、PO43-、SO32-、SO4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12铁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3苯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14甲苯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15砷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16镉水质 铜、铅、锌、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7铬水质 总铬的测定18铜水质 铜、铅、锌、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9铅水质 铜、铅、锌、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0汞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7、样品采集、保存、流转及分析测试7.1土壤样品7.1.1土壤样品采集(1)土壤样品的采集为了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减低监测费用,除有机物外采取采集混合样的

16、方案。土壤采样的基本要求为尽量减少土壤扰动,保证土壤样品在采样过程不被二次污染。表层土壤的采集一般采用挖掘方式进行。深层土壤的采集以钻孔取样为主也可采用槽探的方式进行采样。(2)有机物土壤样品必须单独采样,禁止对样品均质化处理,禁止采集混合样。采样后立即将样品装入密封袋的容器,以减少暴露时间。(3)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易分解有机物污染土壤的采样,应采用无扰动式的采样方法和工具。钻孔取样可采用快速击入法、快速压入法及回转法采集。7.1.2土壤样品的保存和流转7.1.2.1保存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土壤样品应用密封性的采样瓶封装,样品应充满容器整个空间;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可采取适当的封闭措施

17、(如甲醇或水液封等方式保存于采样瓶中)。样品应置于4以下的低温环境(如冰箱)中运输、保存,避免运输、保存过程中的挥发损失,送至实验室后应尽快分析测试。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样品装瓶后应密封在塑料袋中,避免交叉污染,应通过运输空白样来控制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交叉污染情况。7.1.2.2流转样品需流转的,应在样品装运前必须逐件登记,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进行核对,保存核对记录。实验室样品接收人员应确认样品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方式是否符合要求。收样实验室应清点核实样品数量,并在样品运送单上签字确认。7.2地下水样品7.2.1地下水采集地下水水质监测通常采集瞬时水样。如需监测水位,应在采样前进行,从井中采集水样必

18、须在充分抽吸后进行,抽吸水量不得少于井内水体积的2倍。各监测因子采样要求参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进行。7.2.2地下水样品的保存与流转样品装箱前应与采样记录逐件核对,并对样品采取隔离防震措施,气温偏高或偏低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实验室样品接收人员应确认样品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方式是否符合要求。收样实验室应清点核实样品数量,并在样品运送单上签字确认。7.3分析测试监测样品应由取得计量认证(CMA)资质,具备土壤和地下水分析测试能力的实验室分析测试。检测室实验室应在实验室环境、人员、仪器设备和检测能力方面进行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以保证检测数据结果的准确可靠。样品的监测分析方法选

19、用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其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能达到质控要求。 7.4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7.4.1监测人员为实现质量目标,根据开展的检测项目和管理要求配备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应至少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具有10年以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关键检测技术人员,如进行检测结果复核、检测方法验证或确认的人员,除满足上述学历要求外,还应有3年以上本专业领域的检测经历。应掌握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能就所负责的检测项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7.4.2检测设施和环境制定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控制程序明确职责,规范检测环境测量和监控

20、过程。1、检测环境和设施的建立(1)应有符合检测标准要求和满足仪器设备使用条件的检测环境条件,其中温度、湿度、通风、采光、供电、振动、噪声、粉尘等予以重视。对检测构成影响的上述参量应予以有效的控制。(2)制定安全作业和人员健康管理程序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及设施。如个人防护装备、洗眼装置、灭火器等,并能够定期检查其功能的有效性。2、环境和设施的维护(1)对进入影响检测质量的区域进行严格控制,在入口处建立明显的控制标志。(2)外来人员进入该区域,需经批准,并在确保其他客户机密信息的前提下由管理人员陪同进入。7.4.3 监测仪器设备和实验试剂(1)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使用要求配置仪器设备及软件、辅助

21、设备和标准物质,其误差、准确度、分辨力、稳定性等技术指标均严格进行控制确保符合使用要求,且保证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的实验室关键检测设备为自由设备。(2)如果在检测过程必须使用其他单位的仪器设备时,应仅限于使用频率低、价格昂贵或特定的检测仪器设备,同时要对其进行符合性检查确认。(3)如果要使用未经定型的专用仪器设备时,提供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4)配制的所有试剂(包括纯水)将加贴标签,并根据适用情况标识成分、浓度、溶剂(除水外)、制备日期和有效期等必要信息。7.4.4 监测质量控制1、检测结果质量控制要求(1)根据每个项目的工作类型和工作量分别选用监控和验证方法,形成质控文件和计划,计划

22、应包括空白分析、重复检测、比对、加标、控制样品的分析、内部质量控制频率、规定限值和超出规定限值是采取的措施,以确保并证明检测过程受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尽可能采用统计技术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和方案。质量控制计划应覆盖到认可/认定范围内的所有检测项目。(3)根据CNAS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的要求建立计划,尽可能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4)在开展新的检测项目或新用方法时,应规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案。(5)质量控制计划包含内部质量监控和外部质量监控两个部分。(6)制定内部质量监控计划是应考虑以下因素:检测业务量;检测结果的用途;检测方法本身的稳定性与复杂性;对技术人员经验的依赖程度;

23、参加外部比对(包含能力验证)的频次与结果;人员的能力和经验、人员数量及变动情况;新采用的方法或变更的方法。(7)制定外部质量控制计划是应考虑以下因素:内部质量控制结果;实验室间比对(包含能力验证)的可获得性,对没有能力验证的领域,应有其他措施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CNAS、客户和管理机构对实验室间比对(包含能力验证)的要求。(8)一些特殊的检测活动,检测结果无法复现,难以按照准则5.9.1进行质量控制,应关注人员的能力、培训、监督以及与同行的技术交流。2.定期质控方法如果检测方法中规定了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和程序,包括规定限值,应严格执行。如果检测方法中无此类计划,应采用以下质控方法:(1)

24、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2)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内部质控样品进行内部质量控制;(3)利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项重复检测;(4)由同一操作人员或两个以上人员对存留样品进行再检测;(5)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6)分析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7)空白试验、控制样品的分析、加标等。3、日常质控方法(1)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结果核查;(2)同一操作人员对样品进行平行检测等。4、质控结果的确认(1)所有质量控制的数据和结果均应详细记录,记录方式应利于能够发现检测质量的发展趋势。适用时,应使用控制图监控检测能力。质量控制图和警戒限应基于统计原理

25、,同时应观察和分析控制图显示的异常趋势,必要时采取处理措施。(2)适用时,应尽可能采用统计技术并和测量不确定度结合起来,对监控和验证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所采用监控措施的可行性、实施效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审。(3)对于非常规检测项目,应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必要时进行全面的分析系统验证,包括使用标准物质或已知被分析物浓度的控制样品,然后进行样品或加标样品重复分析,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4)对不能保证检测质量的措施应当及时予以调整,使其不断完善、改进。7.5 监测结果监测结果的计量单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注明监测方法及检出限。8.监测频次:每年监测一次。9.公开时限:监测结果(以监测报告形式)在2018年12月31日前向社会公开。2018年12月12日长春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