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课堂探究 第六章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 加强国际合作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4021074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校版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课堂探究 第六章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 加强国际合作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校版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课堂探究 第六章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 加强国际合作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校版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课堂探究 第六章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 加强国际合作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精校版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课堂探究 第六章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 加强国际合作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课堂探究 第六章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 加强国际合作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课堂探究探究 海洋权益与我国的海洋国情问题导引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7月30日下午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实施这一重大部署,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结合材料探究:(1)我国基本的海洋国情是怎样的?提示:我国是海洋大国,所管辖的海域面积大,海洋资源丰富,但是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海域面积以及

2、人均海洋资源少。海洋环境问题突出:海洋污染范围在不断扩大,海洋生态破坏在不断加剧。我国的海域也存在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2)维护海洋权益有何重要意义?提示:海洋权益是国家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海洋权益不仅可以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而且能够巩固国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此外,还可以维护我国对外贸易海上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名师精讲1维护海洋权益位置范围或宽度权益内水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享有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领海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宽度不超过

3、12海里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享有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毗连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宽度不超过12海里沿海国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大陆架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超过350海里沿海国家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等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专属经济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沿海国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其他国家的行为必须遵守沿岸国的有关法律和规章公海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

4、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供所有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2图解我国海洋国情及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意义【例题】 读海洋空间的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1)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C海域为甲国的_,甲国可在此行使哪些权利?(2)按大陆架公约第七十七条规定,沿海国对其所属大陆架享有_的主权权利。(3)乙国的渔船未经甲国许可到丙地捕鱼,与甲国发生海洋权益争执。请分析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应如何解决这个矛盾?(4)乙国的某船舶在丁处与甲国船舶私下交易,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为什么?解析:第(1)题,沿海国所属的毗连区宽度不得超过12海里,沿海

5、国对所属毗连区海域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第(2)题,大陆架内沿海国家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等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第(3)题,丙处是甲国与乙国专属经济区的重叠部分,甲、乙两国应对这部分海域的权益进行平等协商解决,既可以采用两国共同开发利用重叠部分海域的自然资源,也可以根据协商划出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分界线,双方各自在分界线的一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本题对此未作明确说明,故乙国渔船在丙处捕鱼,不能认定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第(4)题,乙国船舶未经甲国允许与甲国船舶私下交易的行为侵犯了甲国的

6、海洋权益。答案:(1)毗连区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和邻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2)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等自然资源(3)不一定。因为题目未说明甲、乙两国是如何平等协商解决两国专属经济区重叠部分的权益争议的,所以不能认定是乙国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甲、乙两国应对专属经济区重叠部分海域,协商划出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分界线,双方各自在分界线的一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或者采用两国共同开发利用重叠部分海域自然资源的办法。(4)是。因为丁处是甲国的毗连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他国非军事用途船舶未经甲国允许,在此只享有航行的权利。方

7、法技巧 图示法理解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读图,完成第13题。1上图能正确表示一个沿海国家毗连区范围的是()Aa Bb Cc Dabc2对于沿海国在abc区域内享有的权益说法正确的是()A享有与领陆、内水一样的主权B行使管制权C只行使管辖权D享有部分主权权利及其他管辖权3沿海国在b享有的海洋权益是()A享有的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B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有关法律和规章的管制权C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D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的权利4下列关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说法,错误的是()A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B它提出了人类公平

8、分享海洋权益的新原则C该公约能够保证国际海洋新秩序,而不会出现海洋权益争端D该公约有利于实现人类与海洋的协调发展5我国虽然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我们又主张对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共同开发”,这反映了我国的态度是()A和平利用海洋B友好协商、公平合理解决国际争端C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合作开发海洋资源D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是_海峡,它是我国的_海。(2)红树林海岸是由红树植物覆盖的海岸,红树林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省区均有分布。简述红树林海岸的主要作用。(3)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对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阐述维

9、护我国海洋权益有何重大意义。(4)当前,大规模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随堂练习即时巩固答案13解析:第1题,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水域。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第2题,由图判断a为领海,b为毗连区,bc为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其他国家的行为必须遵守沿海国的有关法律和规章。第3题,b为毗连区,沿海国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有关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答案:1B2D3B4解析:要真正落实海洋的战略地位,实现海洋的生态资源、经济、科研、军事等价

10、值,必须在全球框架下,共同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原则,各国应本着以公约为依据,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来解决海洋争端。答案:C5解析:“南沙”问题并不是国际争端;“共同开发”体现了我国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合作开发海洋资源的态度。答案:C6解析:红树林海岸具有很强的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又是鸟类及潮间带动物的栖息地,物种丰富。因此,红树林海岸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和海洋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所以认识我国的海洋国情,维护海洋权益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职责。海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保护海洋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保护海洋环境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答案:(1)琼州内(2)红树林海岸既为鸟类提供栖息地,也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环境,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具有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有利于海岸保护,在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3)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4)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