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8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3975382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品】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8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8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8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8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8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学业分层测评(八)(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包括黑、吉、辽三省全部,地形上是一个较完整的单元,被称为“东北三省”B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温较高,水热条件配合较协调C春小麦、大豆、玉米为本区三大主粮D本区跨四个温度带,作物均可一年一熟【解析】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小麦、水稻、玉米为本区三大粮食作物;东北地区北部、中部、南部分别属于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答案】B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实际播种面积达到20 913.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 152亿斤,实现了“九连增”。读东北局部地区

2、图,回答23题。2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B4等温线向北弯曲主要受纬度影响C图中河流均不存在凌汛现象D该地区河流一般有春、夏两个汛期3黑龙江省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导学号:73360072】耕地面积广阔粮食单产高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A BCD【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年平均气温可知甲气温最低,根据图中年平均降水量可知丙降水量最大,甲、乙降水量均为400500mm;自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会出现凌汛现象;该地区河流的补给类型以春季的积雪融水和夏季的降水为主,因此一般有两个汛期。第3题,黑龙江省人口少,劳动力不丰富;耕地面积广阔,人均耕地较多

3、;土壤肥沃;由于热量不足,粮食单产不高。【答案】2.D3.A读我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中部分数据表,回答45题。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机耕面积59.973.860.239.377.5喷灌面积1.82.82.90.71.0滴灌、渗灌面积0.80.20.32.00.14.东北地区机耕面积所占比重最大,下列表述与其关联最小的是()A东北地区地广人稀B黑土广布,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D机械化水平较高5东部地区喷灌面积所占比重比西部地区大,但是滴灌、渗灌面积所占比重比西部地区小,主要是因为()A西部地区降水量比东部大B东部地区耕地比西部多C西部地区科技

4、比东部先进D西部地区蒸发比东部强烈【解析】第4题,东北地区机耕面积所占比重最大,与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的关联最小。地势平坦,地广人稀,耕地集中连片均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第5题,在我国,喷灌和滴灌技术的利用存在着地区差异,喷灌在蒸发量大的地区使用会导致水资源浪费。【答案】4.B5.D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完成67题。6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导学号:73360073】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ABCD7有关东北水稻种植业的说法,正确的有()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水稻种植比例,

5、由南向北逐渐增加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A B CD【解析】第6题,农产品品质优劣与机械化水平高低无关。第7题,受气候因素影响,水稻在东北的播种面积较小,故产量受到限制,不如玉米、小麦产量高。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降低,随着技术的进步,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也有种植。【答案】6.C7.C8读“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该区域冬季的气候特征。简析该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的主要条件。 【导学号:73360074】(2)图示区域中位于我国境内的地区是俄罗斯东部城市主要的蔬菜供应地,简析其主要原因。(3)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辽

6、河下游地区成为我国重要重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并分析该工业基地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图示区域中位于我国境内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平原面积广大,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化耕作。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相比,该区域纬度较低,热量相对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答案】(1)寒冷干燥。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开阔,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大。(2)纬度相对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处于中俄边境,距离较近,交通便捷。(3)丰富的矿产资源、较为充足的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化肥等生产资料;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商品化。能力提升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910题。9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

7、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热量丰富,生长期长地广人稀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ABCD10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劳动力充足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大复种指数高交通运输便利A BCD【解析】第9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因而热量条件相对较差;两地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玉米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玉米带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故两地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第10题,两地都是地广人稀

8、,实行农场化经营而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则玉米的市场需求量大;两地交通条件都很便利,但由于冬季较冷而复种指数低。【答案】9.D10.C(2016南充高二期末)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民为充分利用光热和土地资源套种玉米和小麦。其农事活动时间为:6月9月种植玉米,9月次年6月种小麦。据此回答1112题。1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的()【导学号:73360075】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C西双版纳地区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12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低温冻害 B洪涝灾害C灌溉水源D沙尘暴【解析】第11题,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判断,该地区套种玉米和

9、小麦,为我国的北方地区,且9月次年6月种小麦,确定应该是黄淮海平原地区。第12题,黄淮海平原地区春旱严重,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答案】11.B12.C13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不同之处是_。【导学号:73360076】(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4)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美国玉米带的玉米单产高于我国玉米带,试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项目美国玉米带

10、中国玉米带纬度37N45N42N46N地形平原平原土壤有机质3%6%2%降水量(mm)500700450650无霜期(天)160200130145玉米面积比重50%50%60%玉米单产7 500kg/hm26 750kg/hm2【解析】本题以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布局的区位条件、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等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谷物生产基地,我国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两地自然条件相似,农业生产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两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故农业生产也有较大差别。要注意从不同角度比较两地的异同及其成因。【答案】(1)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东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生产外,还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夏季温暖多雨;水源充足(3)热量不足,水源不足(4)自然条件: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美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社会经济条件: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精品地理教学资料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