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的音乐课教学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3834271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智力障碍儿童的音乐课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智力障碍儿童的音乐课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智力障碍儿童的音乐课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智力障碍儿童的音乐课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力障碍儿童的音乐课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智力障碍儿童的音乐课教学音乐作为弱智儿童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对调解智力障碍学生的情感,矫正、补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缺陷,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情趣,开启智力,发展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一、弱智儿童音乐课教材的特点 (一)教学目的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浅显的音乐知识,学习简单的音乐技能,发展想象力,培养初步的感受、听赏和表现简单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活泼乐观的情绪,使学生在和谐欢娱的气氛中,矫正感知的障碍和动作的不协调,补偿生理、心理的缺陷;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

2、感情;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音乐视野,使学生在美的感染中,陶冶情操,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材特点 音乐教材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确定教学内容。教材采用简谱记谱,均按单元编写,包括歌曲、唱游、简单的读谱知识、打击乐器、听赏五方面内容。低年级按“唱唱”、“练练”“听听”三个栏目组合各部分教学内容;中高年级按“学唱歌(或学弹琴)”、“练习”、“听歌曲(或听乐曲)”三个栏目来组合各部分教学内容。 音乐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学生是通过艺术实践来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突出了唱游教学和简易乐器教学,将唱游教学贯穿于九年教学的全过程,从低年级

3、开始就加强了节奏乐器的教学。读谱知识的学习与唱歌教学、简易乐器教学密切结合,用“小坡度、多重复”的方法,反复训练,强化记忆。这些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可以收到补偿生理、心理缺陷的效果。 (三)音乐教学的训练任务 唱歌:通过唱歌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唱简单歌曲的能力;学习掌握良好的唱歌姿势、唱歌方法和较正确的咬字、吐字。矫正言语障碍,补偿缺陷。唱游:唱游是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中唱歌、游戏,从而感受、学习、表现音乐。唱游教学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集体舞等,在唱游活动中,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启迪思维活动,培养节奏感、韵律感和动作的协调性,补偿缺陷,提高能力。 简易乐器:简易乐器教学包括儿童节奏

4、乐器和简易乐器(儿童电子琴、铝板琴、竖笛)两部分内容。通过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奏姿势和方法,补偿学生音调不准、节奏感不强等缺陷,发展手指的灵活性,调节大脑神经,培养整体配合意识,提高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听赏:听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听赏以中外优秀儿童歌曲和乐曲为主,通过音乐形象感染,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阔音乐视野,提高他们感受音乐的能力,使其受到美的陶冶。 读谱知识:通过学习简谱的感性知识,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音乐知识,学习简单的音乐技能。二、弱智儿童学习音乐课的特点 音乐课以其独有的组织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活泼的教学方式比较受学生欢迎,大部分学生都喜

5、欢上音乐课。但由于其生理、心理的障碍,在学习音乐课时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对音乐的感受性普遍较差 音乐主要借助听觉器官进行,是建立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的。由于弱智儿童感知觉迟钝,主动选择功能较差,他们在学习音乐时,对于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比较差,对于“听音”(音高、音质、音色)、“节奏”(声音的轻重、速度快慢、节拍的强弱)准确辨别的难度大。由于他们言语发展缓慢,学说歌词时,漏添现象严重,言语表达连贯性不强,即使是跟唱熟悉的歌曲,发音也口齿不清。学习演唱歌曲时,演唱的速度忽快忽慢,不合节拍,声调直而且尖,音调把握不准,走调现象严重。 (二)对音乐的记忆、表现能力差 音乐是在时间持续过程中展开其

6、形象的,音乐记忆能力是人们进行认识活动时所不可缺少的基础能力。一个人只有具有音乐记忆的基础,才可能追踪音乐的发展,才可能对音乐形象进行审美感知。弱智儿童由于兴趣狭窄,理解力差,记忆的再现水平降低,记忆过程慢,容量小,音乐记忆效果很差。旋律记忆和节奏记忆难以掌握,一段旋律、一句歌词、一个动作,一段节奏都须反复训练,不断强化。而且,由于他们情感不稳定,理解力差、知识面狭窄,对歌词的内涵缺乏理解,体会不出曲调的优美、抒情、活泼、动听。很难有表情、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或欣赏歌曲。 (三)注意力薄弱,合作意识差 音乐作为一种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特别强调要保持注意力的稳定,要随时跟随乐音的运动和变化,来了解

7、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形成对乐曲的整体感受。但弱智儿童的注意范围狭窄,注意力不易集中,上课容易走神,稳定性差。学校的音乐活动多是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个人不仅需要调节自身与音乐的关系,还要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歌唱和集体活动时他们常常不能有意识地跟随教师的伴奏也不能和他人一起开始和结束,整体配合意识差,不会接纳、欣赏他人。 (四)运动、协调能力差,对技能技巧掌握困难 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人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而对于弱智儿童而言,他们要么表现为过于兴奋,如跺脚、跳跃、故意跌倒或推搡别人;要么表现为反应冷漠、表情麻木机械,或打哈欠、伸懒腰、玩弄衣角、头发等。多数学生对有节

8、奏的进行舞蹈、律动、器乐演奏的能力比较差,随意性强,表现力、调节能力差,运动不平衡、动作僵硬,感官、肢体的反应迟钝,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掌握比较困难。三、弱智儿童音乐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情激趣兴趣与好奇是儿童接受音乐的动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美的启迪,体验学习的欢乐。例如上课开始,教师弹奏不同的音乐旋律让学生模拟动物的动作进入教室:节奏低沉缓慢的音乐让学生模仿狗熊、大象的动作;节奏快速活泼的音乐让学生模仿小鸟、小兔子的动作。音乐交替变换,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会稳定情绪进入

9、情境。再如学习附点四分音符,引导学生模仿知了的叫声,洒水车鸣笛的声响,学习前十六分音符让学生模仿母鸡下蛋的叫声等等。这样的设计,学生感兴趣,学习热情高,理解知识快,效果好。 (二)鼓励学生参与,享受成功喜悦 音乐课常规练习中,课堂上要安排如发声、节奏练习、视唱、练耳等基础训练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枯燥而且难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现状巧妙设计让学生参与的内容和要求,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参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进参与的兴趣。如发声训练,可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旋律设计成模拟动物发声、趣味问答等形式;听音训练中的“乐句接龙法”、“谁的耳朵最灵敏”;唱歌教学中比一比“争当小老师”;律动、歌表演中赛一

10、赛“我是表演小天才”等等。学生虽然智商低,但他们相对也都有较好的一面,有的歌曲演唱比较好听,有的乐器伴奏比较合拍,有的舞蹈动作比较优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捕捉学生兴趣的激情点,鼓励学生参与。使他们有更多的成功欢乐和感受,促使心理品质健康发展。 (三)教学活动多样化 教学活动富于变化,不仅有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注意力,而且有利于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如学习读谱知识时,学生经常与数学中数字的读音混淆,为让学生掌握牢固,教师可设计儿歌:1是do,2是re,3是mi,4是fa,5是sol,6是la,7是si,do、re、mi、fa、sol、la、si,七个小朋友做游戏。根据儿歌编

11、排手指操,说儿歌做手操,再配上乐曲唱一唱,学生记忆牢固,不易忘记,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把听、视、触、动等各种感觉活动和音乐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多重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享受音乐的乐趣。如教学春天里这首歌时,教师可根据歌曲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一组动画:晴朗的天空、飘动的白云、红红的太阳、嫩绿的小草、美丽的花朵、呢喃的燕子。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一幅美丽的春天画卷,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说一说歌词,让学生看动画学习唱一唱歌曲,在学生熟练掌握演唱的基础上,配上各种打击乐,如串铃、碰钟、双响筒等乐器让学生给歌曲伴奏,引导学生发挥各种想象,创编动作表演歌曲,最后与美术学科整合,带领学生画一画美丽的春天。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必须遵循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大脑容易疲劳等特点,采用动静交替和活动多样化的原则设计教学,以确保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有较丰厚的学习收获。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