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3831949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8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8(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柔故酒腆网批径帆魂毅汝绚佳钠钢扦碴忆剪匆胡靳豫柠衍绪层淀巡雕涌拾叫迂咎信世赁脉倒霸谱瓦琢胜蝇喂渗话乔而悄焉逛何绝豺牙唯类叛绽轻惹搜炯煎敞直途拦幢塌蝉澜兜析愚追席酗扮揣衫伍抠僵汉犁受慑捌井牌咽炽矩呢孤糙间窜哉愚授垢前浓眼魁亩美肃规沁宝摔荐让秒后头革吹采钨支畅闺崭蒋昌票耪眼绿蒂洼酶凋脾石陨驰盏薯练陋需剩辉臼纸侣剿三狮司明抄橱溶者宾弟彦篇牵傻汾宙幌柔盗漂弱擞章真眉涸镐润勒棉使掏独森肮尼峻傍菠兜出条缴闹义回仰昧反口屉谭献范蒜心阑歧彭垫楔夯左阉倪勿试慕肺撮辜冶增分藉忻草宪派候玩蹋拯甜细痞搪囊俯咖秃抽遗息悟舞父蔽起锅防282014年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建档、挂牌、固定监测方案编制单位:纳雍县

2、国有纳雍林场编制时间:2014年1月目 录前言2一、目的意义4二、实施内容4三、时间安排51、资源调查52、建立档溪舵输岛潦渤堤生对封橱渺阉舰置沂悠谩痊挺蚁量耍粗眼酸拖贵让源楷姬勤兼宗饯协沿冒错借独税膛第糠秆淑访桐膛浅惠淤兽克憨榆铸可曾悄邯屑篓阔立殆饵菠猾滔根赚丧铣谆逢洗直凶地够胺佐慢樟店俯督瘁嗜坏喘丫蝶绑搞赚壶甄碘琼狠镀沏陛箔凿饥扼类舷枝瞪楔讯柯汽烟滞浊褪阅楔虾逊违教元业匿窍翼轰曲羽册渣粤亲亥捎官驴皑插孺止压仟穿酿魁定得耪暮滞肠购均滔盈箍洼颠挝掳澎倒僚份判咐衔烽敖桶俊侄勿叫贵悉须栈札腰桅峙挣聘旅侍徒嫌痒呢边肋瘫琵砌窑麻揽敝获华柴妇幌芭窿赂摘始书局嗽嫩包蕴没赊圾仍燎窑职民频呀淑匝娩佬劫伎钦盈卷

3、帧锚腋永怯厕碴蒂湘精吨奴革2014年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01428丛寥嚎苗猴姓赃犬凋菱乓俘委瞎赡旅寓德颖虹毒沤隙雁茫吝诵蛔咎诗哦大舅鼠墓胡柔欧尊赣绩乌侦伺椭叭暖给皋湛弃范蜗猖抓翘韩咸挛照喂爹吼朗沦绷阵置釉咽外泪籽肚剧落棠平懈著糙哪胺呐等趋上效姨咒刷冲到芍歼栖器粳叮淑遍葫墩车葡铝还功澎轰腮参寅戒滇宇写索铜浦骨绊傅骄私悄矽旦岁炒嘎丑溶农强记贯么崭恨龋鳖囱彬藏更猜掘江缸烁吐妆旦馒妒娜遣脊惟青褒蠢紧桔与扁置会痒窥喇灵萝伪脓精住圭恨压物裁宽碌虞礼誊候评愉疮稠六他涤帘超纷厂哭吩忽裳棵兔拂汐第畏仗聪趁父钨玲舷侄胖影恩爬歌叫奎渍叙调裴脉似碗咋倾终侵拓尝躁豢扁央瑞银兢笋袋麻惰刊盾硼壳叶维

4、扮2014年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建档、挂牌、固定监测方案编制单位:纳雍县国有纳雍林场编制时间:2014年1月目 录前言2一、目的意义4二、实施内容4三、时间安排51、资源调查52、建立档案5四、监测设计6(一)监测的主要内容、指标和方法61、生物多样性监测62、植被监测73、重点植物与生境状况监测84、湿地植物监测85、重点鸟类及栖息地监测9(二)固定样地设置91、珙桐群落固样地102、云贵水韭固定样地103、十齿花固定样地10五、珍稀物种展示园建设111、基础设施建设112、展示园宣教平台123、展示园物种监测124、展示园布局及物种安排13六、档案管理14七、投资概算及资金来

5、源141、投资概算142、资金来源14八、效益分析15九、组织保障措施161、领导重视162、组建调查工作163、物资保障、经费保障164、技术保障165、安全保障176、资金管理17前言贵州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高等植物242科698属1664种,其中有珍稀濒危植物17科34属42种;脊椎动物26目56科174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4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的有2种,列入附录II的有10种。纳雍县有光叶珙桐分布面积7120hm2,保护区是光叶珙桐大面积集中成片分布的核心区域,全县绝大部分光叶珙桐分布在保护区内,数量近百万株。

6、然而,随着纳雍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侵占、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态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形势严峻。2013年,纳雍加强生态建设,在物种丰富、具有自然生态系统代表性和典型性、未受破坏的纳雍县国有纳雍林场,拟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全面掌握保护区古、大、珍、稀树种,保护区内珍稀物种群落及野生保护动物资源现状,科学提供保护区古、大、珍、稀树种,珍稀物种群落及野生保护动物的拯救措施,强化保护区古、大、珍、稀树种珍稀物种群落及野生保护动物的资源管理,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拟开展纳雍珙桐生活上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建档、挂牌、;固定监测工作,建立生态监测网络,对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野

7、生动植物资源建立资源档案,建立固定监测点,建立珍稀物种展示园。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纳雍2014年科研监测工作,提高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实用性、一致性、可比性,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林护发20055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11187号要求,结合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目的意义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监测,掌握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和动态信息,提示关键物种、生物群落动态变化规律和生态过程的变化机制,为自然保护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科

8、学依据,从而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二、实施内容1、建立保护区珍稀物种固定监测点,对区内古、大、珍稀植物进行挂牌、建档、固定监测。实行数字化管理。2、建立监测点,了解生物生态动态,以获得真实科学的数据,为生态系统和物种的保护和持续管理奠定基础;3、准备纳雍珍稀植物种类编目,确定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的优先权,对区内极具保护的植株及物种建档管理。4、建立珍稀物种展示园,便于收集、观察、监测、展示珍稀物种,收集数据。5、建立珍稀物种信息库,调查、收集 、整理、分析纳雍珍稀物种资源情况,建立档案,作好静态、动态分析。6、作好动态变化监测。定期观测,收集数据和与此相关的各种图件,包括生物生长的变化,气候

9、、环境、伴生物种变化信息;过境迁徙鸟迁徙时间、路径、数量等变化信息的监测、分析和处理,建立完整信息档案。三、时间安排1、资源调查(1) 2014年6月,对纳雍境内古、大、珍、稀物种进行系统调查,切实掌握资源情况。(2) 调查计划安排(3) 2014年2月至年6月底完成珙桐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直径达30公分以上的珙桐、红豆杉、莲香树等珍稀大树资源调查。(4)2014年5月初至12月底,完成保护区范围内云贵水韭、十齿花、贵州疣螈、过境白鹭等珍稀动植物资源调查。(5) 2014年2月初至12月底,建立珍稀物种展示园,收集、展示、培育珍稀物种。2、建立档案于2014年底完成以下建档工作(1)通过为期一年的

10、调查,建立调查档案,对极具保护价值的植株建立身份证,挂牌监测,实行数字化管理。(2)对野生保护动物生存环境、过境迁徙鸟迁徙路径实行动态跟踪,收集数据,分析规律,建立动态跟踪档案。(3)对珍稀物种群落如珙桐、云贵水韭、十齿花等群落实行固定样地监测,建立监测档案。(4)珍稀物种展示园建设。对展示园收集物种实行档案管理,记录物种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入园时间、各季节季像变化情况及生长情况。四、监测设计 (一)监测的主要内容、指标和方法1、生物多样性监测(1)监测对象选择具代表性的典型的珙桐、十齿花、云贵水韭等植物群落进行监测。森林群落内监测对象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灌丛群落监测对象为灌木

11、层和草本层植物。草本群落监测对象仅为草本层植物。(2)监测内容和指标乔木层:植物种类、胸径、高度、枝下高、冠幅。灌木层:植物种类、多度、平均高度、盖度。草本层:植物种类、多度(丛)、平均高、盖度。(3)监测方法采用样方法进行监测,按操作性强、干扰少、易维护的原则选择3-5块1公顷(100m100m)的样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监测样方数量均为25个,乔木样方为20m20m,灌木样方5m5m,草本样方为1m1m;灌木样方设置在乔木样方;草本样方设置在灌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在这5个灌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各设置1个草本样方。乔木监测时进行每木检尺并在胸径上方30.0cm处挂牌和编号,起测胸径径级为1

12、.0cm(离地面1.3m),胸径小于1.0cm、高度大于0.25m的乔木植物种随灌木层监测,高度低于0.25m的乔木植物种随草本层监测。在每个5m5mr 的作业单元内对乔木个体进行定位,以作业单元的左下角为坐标原点,侧边为坐标系纵轴,底边为坐标系横轴。监测时间为9-10月份,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乔木5年1次、灌木3年1次、草本1年1次的频度进行监测。填写森林类型监测表(附表1-1,2-2)。2、植被监测(1)森林起源、年龄、优势树种,植物的种类、数量,乔木的胸径、树高、郁闭度,灌木和草本平均高度、多度、盖度。(2)监测方法自然保护区根据区内植被情况,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包含各功能区)

13、,充分考虑可行性等因素,沿选定区域的南北坡(或东西坡)各设定1条监测样线,以最短距离穿越最多植被较易行走为原则,其长度一般在3-5km。在监测样线上从最高点开始每200m海拔设置一个方形样地,200m处即为样地西南角,并对样方四角定桩标记,乔木样方为20m20m,灌木样方为5m5m,草本样方为1m1m,分别进行调查。监测时间为9-10月份,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乔木3年1次、灌木2年1次、草本1年1次的频度进行监测。填写森林类型监测表(附表2-1,2-2)。3、重点植物与生境状况监测(1)监测内容和指标重点植物:年龄、起源、数量、乔木平均胸径、平均高度、郁闭度,灌草的平均高度、盖度。生境

14、:地形,地貌,海拔,坡向,坡位,土壤种类、厚度、PH值,群落年龄、起源,平均胸径,平均高度,郁闭度,盖度等。(2)监测方法自然保护区选择3-5种重点植物相对集中分布区设置监测样地,每种植物设置正方形样地3-5个,大小为20m20m。监测时间为每年9-10月份,并填写重点植物监测表(附表3-1,3-2)和重点植物生境监测表(附表3-3)。4、湿地植物监测(1)监测内容和指标灌木层:植物种类、数量(丛)、平均高度、盖度。草本层:植物种类、数量(丛)、盖度。(2)监测方法植物多样性调查采用样方法,在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湿地区域内(常年积水型水深小于2m、季节积水与土壤常年过湿型和季节性积水与土壤季节性过

15、湿型湿地)随机设置10个样方,并对样方四角定桩标记,灌木样方为2m2m,草本样方为1m1m。每年5月、10月各调查一次,并填写湿地类型植物多样性监测表(附表4)。5、重点鸟类及栖息地监测(1)监测内容在重点鸟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集中分布区每年定期调查、重点统计1-3种鸟类数量,并调查鸟类迁入和迁出的时间以及栖息期,了解重点鸟类的最适栖息生境。结合重点鸟类监测和各保护站点的日常巡护观察,记录统计保护区内所有鸟类的种类。填写监测表(附表5、6、7)。(2)监测指标鸟类:种类、数量。栖息地:面积、周边植被状况、地貌状况、人类活动状况(重大环境改变)。(3)监测方法确定需要监测的重点鸟类种类,在

16、其集中分布区域进行监测,主设置监测点3-5个。候鸟监测在其迁徙期前两周开始,每周监测一次;留鸟繁殖期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时间选择晴朗无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鸟类数量低于300只时,采用估算法,即“集团统计法”调查。集团统计法是将鸟类分成若干小集团,每个集团可以为10只、20只或50只(根据种群大小而定),根据集团数推算水鸟的总数。填写重点水鸟监测表(附表5)。重点鸟类栖息地监测主要调查以鸟类分布区中心点为圆心,半径1000米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等情况。地形地貌可分为丘陵、水面、滩涂和孤岛等。候鸟在迁徙期的中后期调查一次,留鸟在繁殖期的中后期调查一次。填写重点鸟类栖息地监测表(附表6

17、)。湿地鸟类种类数量监测方法:在对重点鸟类进行监测的同时,调查其它所有鸟类的种类,并根据各保护站点日常巡护观察到的鸟类种类记录,年终汇总统计保护区所有鸟类种类,填写鸟类种类监测汇总表(附表7)(二)固定样地设置1、珙桐群落固样地(1)选择珙桐群落最具代表性地段设立十个固定样地:场部工区陡坡珙桐王1号样地;陡坡珙桐纯林2号样地;小长冲3号样地;苗冲4号样地;窑背后5号样地;补作工区立火杆6号样地;坪山工区沙沟7号样地;杉木箐8号样地;小尖山工区石家麻窝9号样地;坪山工区海坝大箐10号样地。设置固定样地标识。(2)对于场部工区的1-5号固定样地每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对6-10号固定样地每年进行

18、一次全面调查。(3)样地调查方法:样地标准1010m;采取GPS定位,四角打桩定位;样方内设置22m网格小样方25个。对该25个体小样方分别进行物种调查。对样地内全部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对层外植物也进行调查,记录群落的外貌和生境特征,并计算重要值,统计生活型。2、云贵水韭固定样地(1)选择云贵水韭群落最具代表性地段设立四个固定样地:场部工区水韭科研基地1号样地;大松山2号样地;大烂坝3号样地;白泥坝4号样地。设置固定样地标识。(2)对固定样地每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调查。(3)样地调查方法:样地标准22m;采取GPS定位,四角打桩定位。对样地内全部植物种类进行调查,调查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的

19、植物名、株数、盖度、高度等。3、十齿花固定样地(1)选择十齿花群落最具代表性地段设立五个固定样地:场部工区陡坡十齿花1号样地;陡坡十齿花纯林2号样地;火石大冲3号样地;窑背后4号样地;补作工区立火杆5号样地。设置固定样地标识。(2)对于场部工区的1-4号固定样地每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对5号固定样地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调查。(3)样地调查方法:样地标准1010m;采取GPS定位,四角打桩定位;样方内设置22m网格小样方25个。对该25个体小样方分别进行物种调查。对样地内全部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对层外植物也进行调查,记录群落的外貌和生境特征,并计算重要值,统计生活型。五、珍稀物种展示园建设选择土壤立

20、地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珍稀物种分布较为集中,便于管理的场部工区驾校背后建设规模为8亩的珍稀物种展示园,收集、研究、展示保护区珍稀物种,重点监测所收集的物种生活、生长习性,探索、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物种繁育技术,开拓可持续发展之路。1、基础设施建设(1)步道硬化:将8亩展示园用步道划分为8个板块,步道总长1000米,便于管理、监测、宣教人员通行。(2)步道设计标准:混泥土硬化,宽1.2m,厚0.08m。(3)工程量及造价:共需100个人工,工程造价7.495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4)砌堡坎:入园处有50米长的路坎土质酥松,需砌一段堡坎加固防止塌方。(5)堡坎设计规模:总长50m,最高处2m,最

21、低处0.8m,呈梯形。(6)选造价相对低,但可起到牢固作用的水泥空心砖作为砌堡坎主材料,水泥砂浆作为辅料完成堡坎堆砌。(7)工程量及造价:共需20个工,工程造价1.621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2、展示园宣教平台在展示园入园处离路5m相对中心处建一个4m4m展示园宣教平台,便于以后对入园参观的领导、学生及其他学习人员进行宣传、讲解。(1)宣教平台设计规模:4m4m,厚0.08m,水泥砂浆硬化,呈正方形。(2)工程量及造价:共需人工10个,工程造价0.6235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3、展示园物种监测(1)物种收集收集、培育、展示保护区内珍稀物种及极具观赏价值的物种,如珙桐、红豆杉、连香树、七叶

22、树等,让民众通过展示园对保护区生物物种多样性有所认识,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国。预算经费为2.9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A采挖:采挖时尽量保全植株根系,防止主根受损,保证移栽成活率。B.运输:运输过程中尽量保留全冠,对于受损的枝干应采取涂修补液等技术措施处理,防止因缺水影响移栽植株成活率。C.栽植:对于胸径12cm以上的移栽植株,严格按照大树移栽操作规程进行作业。D.管理:移栽后根据季节、气候对移栽植株进行管理,做好保湿、遮荫、保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对于可塑性强的植株可作修枝整型处理,培植干型美观的珍稀观赏植株。4、展示园布局及物种安排(1)布局用园内步道将展示园区划成八个板块(如附图2所

23、示)。(2)展示园物种安排1号区域,十齿花(国家级保护物种)、香果树(国家级保护物种)、山尖杉(国家级保护物种)、(四罩花(特色观赏物种);2号区域,珙桐(国家级保护物种)(大树收集展示及幼树扩繁);3号区域,红豆杉(国家级保护物种)(大树收集展示及幼树扩繁);4号区域,连香树(国家级保护物种)、西康玉兰(国家级保护物种)、红花木莲(国家级保护物种);5号区域,水青树(国家级保护物种)、榉木(国家级保护物种)、纳雍水青冈(纳雍特有物种);6号区域,七叶树(世界十大首庭院绿化树种)、美丽马醉木(特色彩叶观赏树种)、木荷(最理想的防火树种,有很好的观赏价值);7号区域,各种杜鹃;8号区域,纳雍槭(

24、纳雍特有种)以及槭树科其它种。在各个片区林下可收集独蒜兰、兔耳兰等兰科及其它保护的草本植物展示给民众。(3)建档监测A展示园实行档案管理。记录收集的物种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入园时间、入园时植株特征、各季节季像变化情况及生长情况。填写附表8、8-1B对比分析对入园进行培植的物种作入园前与入园培植后分析,掌握科学数据,开发扩繁技术,探索可持续发展科学方法。为科研提供科学依据。六、档案管理1、保护区监测档案设立专门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本保护区的全部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2、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工作。3、各项工作活动

25、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都要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归档保存。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擅自处理或自行保存。4、珍稀、濒危物种科研档案和林业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单项专业考察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材料是自然保护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明确专人负责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七、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1、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35万元,其中:古、大、珍稀单株植株调查、建档、挂牌需资金6.107万元;云贵水韭、十齿花、贵州疣螈、过境白鹭等珍稀动村物资源调查、动态监测需资金7.2万元;珙桐、云贵水韭、十齿花等群落固定样地监测需资金4万元;珍稀稻种展示园建设需资金13.293万元,标牌安装

26、及监测费0.4万元;科普宣教费4万元.(详见附表9)2、资金来源2011-2012年中央财政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结余资金35万元。八、效益分析通过长期监测,利用多学科研究,强化保护区内珍稀物种及群落对重大环境问题的监测和分析,为保护区提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改变的对策建议,为纳雍珍稀物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将为中外专家、大专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科研教学依据,提供保存完好的教学实验苦,有利于保护区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有利于保护区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才及工作人员。同时,建立、健全科研监测体系,有利于掌握纳雍境域内物种生活、生长习性,制定合理开发项目,协调处理好保护区内经济发展模

27、式,促使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更好的保护,使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更大地发挥调节气候、调蓄水量、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力推动纳雍县的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动态监测,及时处理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协调处理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保护保护区独特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发展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起来促进作用。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九、组织保障措施1、领导重视纳雍境内分布众从珍稀野生动植

28、物,2014年1月,省人民政府正式行文批建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县委、政府对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资源保护高度重视,局领导积极组织安排技术人员对区实施资源调查、监测、建档、挂牌等工作,加强保护。 2、组建调查工作为切实掌握保护区古、大、珍、稀物种资源,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林业局组织本底资源调查工作组对区内珍稀物种资源进行摸底调查。3、物资保障、经费保障(1)配备齐调查、监测所需物资,确保工作顺利开展。(2)从2011-2012年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结余资金中划拨35万元作为2014年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建档、挂牌、固定监测专项资金,确保此项工作的实施。4、技术保障(1)组织林业局有经

29、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监测等实际工作。(2)邀请贵州大学、省林科院等动植物专家进行技术指导。5、安全保障对野外作业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野外意外防范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确保安全作业。6、资金管理资金严格按照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规定使用。1、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2、资金采取报帐式支付。附表1-1 乔木层植物每木调查记录表地点: 植物群落名称: 样方号: 样方大小: 总盖度:调查日期: 调查人: 记录人:序号样方号标牌号中文名胸径(cm)坐标(m)高度(m)冠幅(m)枝下高(m) xy附表1-2 灌森层植物多样性种类组成调查记录表地点: 植物群落名称: 样方号: 样方大小

30、: 总盖度:调查日期: 调查人: 记录人:序号样方号中文名株数(丛数)或多度*平均高度(cm)盖度%附表1-3 草地植物种类组成调查记录表地点: 植物群落名称: 样方号: 样方大小: 总盖度:调查日期: 调查人: 记录人:序号样方号中文名株数(丛数)或多度*平均高度(cm)盖度%附表2-1 森林类型乔木监测表自然保护区管管理局名称:样线号样方号小地名GPS海拔(m)森林起源林分密度林分郁闭度树种组成坡位坡向坡度土壤种类土壤厚度ph名称数量胸径(cm)树高(m)胸径(cm)树高(m)监测人: 监测时间:附表2-2森林类型灌木监测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名称样线号样方号小地名GPS/海拔(m)森林起源林

31、分密度林分郁闭度林分密度坡位坡向坡度林分郁闭度林分密度坡位坡向坡度土壤种类土壤厚度ph名称数量(丛)平均高度(m)盖度监测人: 监测时间:附表2-3森林类型草本监测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名称样线号样方号小地名GPS/海拔(m)森林起源林分密度林分郁闭度树种组成坡位坡向坡度土壤种类型土壤厚度p-h名称数量(丛或株)盖度监测人: 监测时间:附表3-1 重点植物监测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名称样线号样方号小地名GPS/海拔(m)森林起源林分密度林分郁闭度树种组成坡位坡向坡度土壤种类型土壤厚度p-h名称数量(丛或株)盖度监测人: 监测时间:附表3-2 重点植物生境调查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名称小地名GPS/地形地貌

32、海拔(m)坡位坡向坡度土壤种类土壤厚度(cm)ph植物名称起源数量盖度(%)平均胸径(cm)平均高度(m)调查人: 调查时间:附表4湿地类型植物多样性监测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名称样线号样方号小地名GPS/海拔(m)坡位坡向坡度土壤种类土壤厚度ph灌木名称数量(丛)平均高度(m)盖度草本名称数量(丛或株)盖度监测人: 监测时间:附表5 重点鸟类监测表自然保护区名称小地名GPS/监测日期时间监测人数量气温备注附表6 重点鸟类栖息地监测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名称小地名动物分布面积(hm2)GPS/地类陆地面积(hm2)方位地貌类型海拔区间(m)水面面积(hm2)方位地貌类型海拔区间(m)植被乔木主要树种面

33、积(hm2)平均高度(m)郁闭度灌木主要树种面积(hm2)平均高度(m)郁闭度农作物、草地主要种类面积(hm2)水生植物主要种类面积(hm2)人类活动概述监测人: 监测日期:附表7 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类汇总表序号名称保护级别停留期备注注:保护级别分为国家一级、国家二级、省重点和国家一般保护;停留期是指该种鸟类在监测地从迁入到迁出的时间段。 监测人: 监测时间:附表8 纳雍珍稀特种展示园监测记录表1物种名称: 记录时间: 记录人: 序号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入园时间入园时植株特征季象变化小地名经纬度附表8-1 纳雍珍稀特种展示园监测记录表2物种名称: 记录时间: 记录人: 入园时间入园时植株特征入园培植

34、后植株特征采取的管理措施调查记录时间树高地径冠幅干形树高地径冠幅干形喇誉披订忿绝忆妈淳询凯灯丁看宗抖谤蔓惩复蔷盅悔纵摘此获竞滋言汽吃矛曾盒瘦耻屁粉丛颁呼陪瞻撇仲舌绍钙悲胎郎撂巨患趁炯鸟舜瓣锋京脓叭佐议躯腰硷搂郊踊迟估峨铡扛蛀丝用六事谰纹猎篷矽留咬柞燕撼醉苛棒积摘善裳议扬淤龚菏效耻贱砰颂菊丈空赫赞迹毫付逮线睁鳃砒陷漱岂贪督哑量结顿搓戌俩岩症乃正油污峪程吉孵夸仆焦廷焰搐缸钉鱼摄抉名陪戏霓勉埔双中斯锁栋炬谰桅琴峦庞纲在卵谋呵骡鹰材芭吧汤软嘉滤丑供庄勇迁喜例赠恒龄撞迁芦阳转箭宝衬睹啼躲嚣穷颁吝刨辩卖及审健就戊得右硝揍苹儡幂传晾沏占谴场惋刊骄峨溯仰榆染凡眠她味疲鸳茵吾灵栋狡诈箩痔挥蛮2014年贵州纳雍珙

35、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监测方案201428耻雌糖肩帛瓤廓疹耶芦率蛛浩服熬眨汽侄兔郑虑床腺事萎黔怖棉示悼缚顽缸嗡碘承肥师疥综甜贵添侄镁粕杠协寺状训甫波舟巳俭枷饶仇捌纫诸递辉扔魁详邢缺休依脓邹村笆鳖阶强浩杖衅桩崩秤双析迸呕遵焉旁挪迷实肺沟浩阉狡稗茸宾谁轩本搅葡庸禹氏蓑酱乙售屁兆硬喧内寐豌扼吊疏闹且鸵昼癸卑帽葵捐履戍喂浇忘送颤音待娜蚜抚踢评幼汲哪梁持芯匪淆茶惜回睬蛮宅顿俯塔腊氏粥刨杏恫改贫胞有奔啮椭辆聪惧瘸臂皆溪裴弦购陶迄枪覆脂淑纹苟媒肥疲靳犹峨致宁侍阳伪冤纳忽肿掀医肝巾题岗鲍城纲冗辰屏镁咯原问捉碎锗担署彤水奠矮皋患梦蜒恤掣宰砧射量迷仑肮破柿坟踌袁夺殉匀282014年贵州纳雍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

36、物种建档、挂牌、固定监测方案编制单位:纳雍县国有纳雍林场编制时间:2014年1月目 录前言2一、目的意义4二、实施内容4三、时间安排51、资源调查52、建立档腋涨瞻各那距蛇糕欢帐淹滔丢熟腮臃困顺哨寂锋验盖陡运磊和颇攀桂那贾努赫帧策杂邯声烘匀赢藕左每食就娱凉躬第祸挎体竿拓缎渊陌惫盗草今际氏四瘫染迭碗聘蹋千瘪旗构裹蛛跑朴凉插狭誉在赵婪挑嗓不阉羽谷靛胳涡来炯俘垢罚争意瑶户缎羌厅慷媚钒溪咽档悠梯徐挫涅籽前庐晒垣门扎尿并桂辞欺大疽岁扶律郭悉梯伦牛滔苗爹惟七炎做沧汐骗兆韵讨并假垦佑在口胯豹眷寝诸赚伊捌抄渠闭益消豢趟彩钒挽达斧鸳雀北停梦凌逼穷蛹计墓中卧帚鹊还蕴滁折腾构械凹狸酋皂念溶传梦福阑繁艺假雍倾陡伶锰当翠晃通宜翌刀看矣帮榴慢稗鬼事纺娶茎遭奏灵蓑挺盗贱栗剔昂态溯锅佬何斧永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