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3826134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莱城区高庄中心中学学案初一历史 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董翠芝 第 周 第 课时 月 日一、尝试导入 引定目标学习目标、了解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掌握文景之治的含义,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网重点难点 重点:“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尝试预检 引导发现(一)文景之治1.背景(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是怎样造成的?)2.措施(汉统治者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或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3.意义(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二)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朝加强中央集权) 客观:汉景帝后期经济繁荣,国力雄厚1.原因(背景) 主观

2、: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2.措施政治-,作用-。思想-,作用-。经济(P83)-, 作用-。军事(P88)-,作用-。3.意义三、尝试探究 引导解惑一、选择题1、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 )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202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206年2、汉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是对以下哪条历史经验的总结( )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实行“马上治天下” C采取高度集权措施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3、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 )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减轻人民的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4、西汉的主父偃曾建议汉武帝:“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

3、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 ( ) A主张推行分封制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施恩于诸侯子弟收买人心 D削弱诸侯王的实力5、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出现于 ( ) A孔子创办私学时 B秦朝统一后 C汉武帝时期 D隋朝6、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家教育,必须到 ( )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7、西汉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是在 ( ) A汉高祖在位时 B文帝、景帝在位时 C汉武帝在位时 D汉元帝在位时8、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大约是在 (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始皇时期 D汉武帝时期9、下列几位皇帝在位的顺序是 (

4、 ) 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汉景帝A B C D10、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 A法家和墨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诸子百家 D道家和兵家1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最突出的积极作用是 ( ) A促进了西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B确立了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C巩固了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 D限制了其他多种思想的传播和发展12、“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最相似的是 ( ) A根本目的 B实施背景 C实施过程 D实施结果13、建议汉武帝允许诸王分封地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的是( ) A董仲舒 B主父偃 C张汤 D李斯14、西汉最高的学府是 ( ) A大学 B太学 C中学 D

5、小学15、秦朝统治者打击儒学,西汉统治者却推崇儒学,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现实需要的变化 B农民战争的推动 C儒学自身的发展 D统治者个人的爱好16、“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二、组合列举题17、根据下列相关提示写出相对应的西汉皇帝。(1)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2)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3)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4)“文景之治”: (5)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在位的皇帝: (6)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

6、想: 18、写出相对应的向汉武帝提出建议的大臣的名字。(1)为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材料解析题19、阅读材料:“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俱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 摘自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引文说明西汉初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2)引文中的“上”指的是哪位皇帝?他针对这种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3)汉初统治者实行这样的政策主要是吸取了什么教训?(4)通过这些措施的制定及以后几位皇帝的努力,汉初形成了一个治世局面是什么?20、阅读材料:“京师之钱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

7、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请回答:(1)此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2)你能说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吗?(3)结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谈一谈你的感想。21、阅读材料: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请回答:(1)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建议?其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二的观点?(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两则材料反映了西汉在哪两个方面完成了大一统?四、

8、综合探究题22、毛泽东曾经在诗词泌园春雪这首诗词中这样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你能说了这句诗词中指的是哪两位皇帝吗?请你结合史实说一说这两位哪位的功劳更大?(要求理由充实,符合史实)我认为汉武帝的功劳最大,因为汉武帝时期实行了以下措施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1)政治上: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样封国越发越小。(2)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太学。(3)经济上: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4)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或我认为秦始皇的功劳

9、最大。原因略23、史书记载,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上朝时找不到纯一色的四匹马,大臣上朝时只能乘牛车。而在汉景帝后期,百姓都很富裕,国家粮仓装满粮食,国库钱币充足。你能向同学们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吗?24、材料1 秦朝的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五十步,南北约五十丈,殿内可纳一万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材料2 汉文帝非常注意节俭,并以身作则。他穿的衣服比较粗糙。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经计算要花费大量的钱。他说:“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台呢?”(1)秦朝的统治者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何不同?(2

10、)你能说出秦亡汉兴的原因呢?(3)对你有什么启示? 25、比较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异: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学术的发展。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对学术文化的巨大打击。)四、尝试练习 引导提升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文景之治是指(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2.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A汉高祖 B光武帝 C周文王 D汉武帝3我国古代最高学府是( )。A太学 B郡

11、学 C国学 D府学4. 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是接受了谁的建议( )。A董仲舒 B刘濞 C晁错 D主父偃5.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人做了大官二、填空题1.西汉初年,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这表明当时经济 ,到处一片 景象。面对这种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包括: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 、 和 负担,注重发展 ;奖励努力 的农民,关心 ;提倡 ,以身作则;重视 。出现了 的

12、盛世局面。2汉武帝雄才大略,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有;政治上允许诸侯王建立 ,削弱 势力。思想文化上实行“ ”;推行 教育,兴办 。西汉王朝在 、 、 和 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 时期3公元 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公元 年,刘秀称帝,定都 ,史称 。 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 ”。能力提升选择题1汉高祖提出:“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这句话告诫当时的统治者( )。A秦朝的统治被推翻 B必须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C尽快停止战争,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 D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王2关于“文景之治”出观的原因,

1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吸取秦亡教训 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3今天我们国家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而西汉时期提出“以德化民”在(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4西汉鼎盛时期出现在谁的统治时期(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5今天的北大和清华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 )。A大学 B儒家 C郡国学 D太学6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推行儒学教育 C破格录用人才 D窒息学术空气7下列政策不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14、)。A推行儒学教育 B.颁布“推恩令”C减轻刑罚,废除肉刑 D把铸币权收归中央,铸五诛钱8我国历史上唯一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二、材料分析题1(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阅读材料回答:这段话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汉景帝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种思想?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之为什么?2“民失作业,而大饱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汉书食货志阅读材料回答: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汉初这样荒凉的景象是怎

15、样造成的?材料中的“上”是谁?他和汉初的其他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这种景象?出现了什么结果?拓展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汉武帝即住时,只有16岁,年轻有为。他下诏,令每个郡县推荐人才,由他亲自出题。通过考察,武帝发现了像董仲舒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对出身低微的人,他也能破格录用。如出身贫寒的主父偃,长期怀才不遇,后来受武帝赏识,立即任他为官,一年内竟将他四次升官。又如,出身于奴仆的卫青,做到了大将军。请回答:(1)汉武帝实现大一统跟他个人的雄才大略有关吗?(2)今天,我国进入了21世纪,国家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汉武帝的做法对今天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五、尝试自结 引导拓展你知道今天讲了几个历史人物吗?你能谈谈对他们的看法吗?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汉朝由“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大一统”,形成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这节课我们主要收获的不仅仅是这样一些基础的知识,还明白了守业更比创业难和祖国统一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我们无论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应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强盛昌荣。学习(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