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P15页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3819626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政治经济学P1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政治经济学P1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政治经济学P1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P1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P15页(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 P1-5 页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变革 一、名词解释 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性的活动。 劳动资料: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对象: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将劳动力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生产力: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能力,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也称社会生 产力。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经济体制: 它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远行机制的统称。 一定的生产关系必须经过一定的经济体制来实现。 经济体制的安排和变革体现着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双重要

2、求。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社会经济形态: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是经济基础与上次建筑辩证 的统一。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及其具体形式的相互联系及数量比例。二、选择题1.C 2.B 3.C 4.D 5.D 6.A 7.D 8.B 9.D 10.A 11.ABC 12.ACD 13.ABCE14.ABCDE 15.ABCE 16.ABCD 17.ABCDE 18. ABCDE 19.ACD 20.ABCDE三、简答题(答案

3、要点)1. 答: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获取所需要的物资生活资料。 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 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 在下去。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只有当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 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 人类才有可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 并且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 程度决定着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等社会活动的的发展水平。因此,政治经济学探索社会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就必须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2. 答: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发明,只有被实际运用

4、于生产,同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相结合,才会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革新,自然资源的开发,新的原材料发明和利用,生产力各 个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等等,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3. 答: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 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或 物质利益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狭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

5、结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社会生产关系包括人们在再 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着它们的性质和特点。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的生产关系,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基础上的、人们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面经 济关系的总和,即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4. 答: 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规律,必须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包括在研究范围内。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革。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据;上层建筑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只有了解了生产力 决定生产关

6、系,才能揭示出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因,按照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及时适当地变革和 调整生产关系。 只有了解上层建筑存在和发展的状况,才能阐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特殊社会历史 条件,对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曲折性做出科学说明。5. 答: (1) 经济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它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人们不能消灭、废除、改造和创造经济规律。 (2)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 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3)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按照经济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不同社会经济条

7、件, 经济规律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 规律,表示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和各个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体现 几个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由于从低到高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规律的作用范围、程度和形式 也会不同;一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表现它们赖以存在的社会生产关系特有的本质特征。6答: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一条支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 基本经济规律。 它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会存在和发生作用, 决定一种社会形态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 发展;决定人类社会新旧生产关系的更迭; 决定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上升演进的全部历

8、 史过程。 科学地认识这一基本经济规律,揭示出它在人类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是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也是人们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需要。7.答:当代生产力发展新趋势可以概括为生产力的集约化、信息化和市场化三大趋势。(1)当代生产力集约化趋势,主要表现在生产力要素的集约化,生产力运行过程的集约化和生产力运行成果的集约化。(2)生产力集约化,基本特征是技术度与组织度的提高,而在技术进步与组织优化的过程中,都须借 助于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处理和选择。因此,集约化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生产力不断信息 化的过程。首先是产业信息化。其次,信息产业化。第三

9、,信息集约化。(3)在当代,生产力的集约化 和信息化都要通过市场化来实现;市场化是当代生产力最明显的特征和最强劲的趋势。首先,资源配置 市场化。其次,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相适应,生产力要素自身表现为商品化。第三,生产力运行成果的市场化。第四,生产力发展空间规模的市场化。第五,生产力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市场化。四、论述题1. 答: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经济形态。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在一

10、定生产关系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 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局部的调整和变化。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质变。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可能变化的程度。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发展要求时,生产关系就能够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 它经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首先 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然后才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变革。2. 答: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 (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首先,各个不同

11、的社会集团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 互关系。其次,各个社会集团内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这种关系的 性质同样是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2)分配关系。广义的分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 生产资料分配关系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包括产品分 配的原则、方法和份额等。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分配关系的性质。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还要受到生产力和其他经济条件的制约。分配关系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3)交换关系。它是指产品交换过程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如果产品属于生产资料, 其

12、交换与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 消费品的交换则是生产、 分配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生产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着交换的性质和形式。 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 交换的广度和深度。 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4 )消费关系。它是指人们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 消费要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消费关系要受到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消费关系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以上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狭义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并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上述四个方面经济关系的统一。3. 答: (1) 科学的方法论

13、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 辩证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还运用了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的方法以及其它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论体系。(2) 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人类社会经济历史过程的研究,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 在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中, 分析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揭示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坚持这种基本方法,就要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坚持以下基本观点:唯物的观点、发展变

14、化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 阶级的观点。 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从具体到抽象。从具体到抽象,即理论研究要从具体的 客观经济现象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占有实际材料,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辩证地分析,探索事物内 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揭示经济运动过程的客观规律。这也就是人们对客观经济事物从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 从抽象到具体。它是理论叙述方法,即安排理论体系的方法。从抽象到具 体,就是理论叙述的逻辑进程从最简单和最一般的经济理论范畴出发,逐步上升到复杂和具体的经济理论范畴,通过经济理论范畴的上升和转化,把客观经济运动和发展过程在理论上再现出来。人们在理论 上阐明经济事物,

15、首先需要对那些最简单和最一般的经济范畴做出理论分析,然后逐步深入分析那些比较复杂的经济范畴,直到最后对社会经济关系做出全面的、完整的、具体的理论阐析,在理论范畴上达 到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4)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这里的逻辑是指阐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从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分析开始, 逐步上升到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的逻辑进程。历史的研究方法则是指,按照历史的真实发展进程来把握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运动规律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这种一致性集中地表现在, 历史进程所遵循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所揭示的客观经

16、 济规律是一致的。 科学理论所阐明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已经被人们认识了的历史必然。真实的历史过程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 而逻辑进程在阐发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时, 则要排除历史进程中的偶然因素和现象 以及各种曲折的过程,使社会经济进程中所包含的客观规律清晰地表现出来。(5) 其他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常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归 纳与演绎的方法。同时,借鉴和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某些分析方法。政治经济学 P37-42 页第八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一、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17、:是指社会全体成员都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进其体力、智力获得全面自由的发 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商品经济中表现为货币收入)的分 配方式。它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社会在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以后,进行的个人 消费品的分配。它的基本要求是把劳动作为惟一的尺度,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 原则进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 指新价值依

18、据生产要素所有权转化为的收入。 各种收入的源泉仍然是生产者的抽象劳 动。二、选择题1.A 2.B 3.D 4.A 5.B 6.C 7.D 8.A 9.B 10.C 11.D 12.A 13.B 14.A 15.C16.ABCDE 17.ABCDE 18.ABCDE 19.ABCDE 20.ABCDE 21.ABCDE 22.BCD 23.BDE24.CD 25.ABCD 26.ABC 27.ABC三、简答题1. 答: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是这种集体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种实现形式规定: 最主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一一土地归集体所有;通过承包合同,将土地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权转归农户; 农田水利

19、基本建设以及整体的生产布局和公积金、公益金的确定,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田间作业及其技术选择,实行农户分散经营管理。因此,这是一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 管理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增加。比较充分地体现 了农民是集体的主人的制度特征。但 80 年代末以来,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受到某些限制,从而 制约了这种制度绩效的进一步发挥。2. 答: 我国国有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民经济的整体来看,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 国有资本愈来愈不足以支撑巨大的国有经济“盘子”; 从国有经济的分布来看, 由于国有资本分散于过

20、多的企业和行业,国有经济的盘子虽大,单个企业的资金却过少,不能实现规模经济;从企业层面来看,政企不分、政府干预企业经营是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改革后,片面地 放权又使激励与约束不对称的矛盾更加尖锐。 国有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 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 让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 在控制力上;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样化,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转变经营机制。3. 答: (1)公有制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生产资料面前都是平等的主人;( 2)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

21、作 关系;( 3)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性质,社会产品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个人消费 品要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4. 答: (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使劳动者成为生产的主人,社会生产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发展,并逐步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 生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2)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是社会生产的落后。由于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技术落后,制约着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3)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奠

22、定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物质技术基 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是由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 的。5. 答: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以后,还必须在全社会的范围进行再分配。再分配是指:在 国民收入进行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国家预算、各种劳务费用的支付、价格杠杆和银行信贷等,在全 社会的范围内,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再分配。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之所以要进行再分配,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第一, 为了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及其劳动者的消费需要。非物质生产部门及其劳动者虽然不创造国民收入,但是,这些部门的存在和发展是生产发展和社会正常运

23、行所不可缺少的。第二,为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协调发展的需要。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加强重点建设,发展新兴产业等需要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第三,为了设立后备基金的需要。国家为了应付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必须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立社会后备 基金,来满足这些需要。第四,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需要。国家对于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残疾人、 孤儿等费用,需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加以解决。 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四点:第一,通过国家预算来进行的。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第二,通过劳务费用来进行的,即服务行业的劳动。第三,通过

24、价格杠杆,即价格的升降 来进行的。第四,通过银行信贷利息,即贷款和存款利息来进行的。四、论述题1. 答: ( 1 )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第二,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标志。第三, 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 控制生产和流 通。第四, 公有制还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 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物质 保证。( 2 )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25、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 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 要有量的优势, 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3 )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 志。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这条原则。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才能防止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任何动摇、 放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做法, 都会脱 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损害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4 ) 国有经

26、济即全民所有制经济, 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国 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具有关键性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 以加强重点, 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5 )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集体经济,2. 答: ( 1 ) 长期以来, 人们往往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共十五大 报告根据改革实践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

27、济不仅包 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只有全面认识公有制经 济的含义, 才能对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十五大报告的这一新思想突破了传统观 念, 进一步拓展了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 2 ) 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的概念。所有制指的是资产的最终归 属, 即归谁所有, 包括所有、 占有、 支配、 使用等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这些经济关系借 以实现的具体形式, 主要是指资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一个是内容, 一个是形式。一种所有制 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不同所有制也可以有同一种实现形式。所有制实现形式是由生产力发展

28、状况和 要求决定的, 它反过来也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 ) 对公有制经济来说, 公有资产归劳动者共同所有, 这是内容, 但公有资产怎样运作, 则可 以有多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 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公有制实现形式”。4 ) 在我国现阶段, 根据情况的不同, 公有制经济可以由国家或集体独资经营, 也可以组织股承包经营等。随着国 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 有利于调动各方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 还可以吸收外资组成中外合资企业, 可以租赁、 有经济、 集体经济改革的

29、深化,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投资主体多元化, 式一定会更加多样化, 股份制将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这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 面的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5 )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有利于提高企业和 资本的运作效率, 资本主义可以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 关 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 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 围, 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6 ) 股份合作制是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为一体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它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为基础, 职工

30、共同劳动,按劳分配;职工又投资入股,实行资本联合, 按股分红。这样, 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共同劳动, 共担风险, 利益共享, 落实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使劳动者与企业利益结为一体, 从而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 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性质属于集体经济, 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其发展。3. 答:我国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不是凭主观意志任意选择的,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 的国情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第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国有经济具有某些特殊的优势,国家需要继续通 过国有制形式发展、壮大工业化基础;二是公有制形式可以避免两极分

31、化;三是在生产力发展很不平 衡的情况下,部分劳动者和落后地区的发展还需要公有制经济和国家的扶助。第二,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要求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共同发展。判断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制是否优越, 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 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生产力十分落后, 1949 年新中国 成立以来,生产力虽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生产力水平总的来说还很低,而且生产力在全国各地 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同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多层次性。同我国目前的生 产力状况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

32、构,必然是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共同发展,这是由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所决定的,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第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 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发 20 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市场繁荣,居民生活质量提高。4. :为了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 经济的布局,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第一,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控制力主要体现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33、。 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适当集中国有资产,重点加强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提 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在此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可以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长期以来,我 国在所有制问题上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搞“一大二公”,使国有经济的范围过宽,比重过大,影 响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了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首先,国有经济必须从过于宽泛的一些竞争性行业 和一般性行业中退出, 国有资产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 加强重点, 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益; 其次, 国有企业之间通过兼并、联合以至破产

34、等形式,围绕优势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组建具有较强 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以实现规模生产,获得规模效益,提高 企业的竞争力;再次,对小型国有企业放开搞活。 采取改组、联合、 兼并、租赁、 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 出售等形式, 使大量的中小企业获得新的生机和发展, 以满足社会的多样化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这些措施都会提高国 有资产整体素质,使国有资产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坚持国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5. 答:按劳分配是指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社会在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以后,进行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它的基本要求就是把劳动作为惟一的尺度,按

35、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 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进行的。 我国现阶段之所以要实行按劳分配,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因为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任何人依靠生 产资料的所有权来占有他人产品的可能性, 从而消除了产品分配中的剥削关系, 为实现按劳分配创造了 前提。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 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产品还不丰富, 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还做不到按需分配, 只能按劳分配。第三,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 三大差别,劳动还不可能成为

36、劳动者的第一需要,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行按劳 分配,才能激励劳动者长期的积极性。 我国现阶段除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外,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性。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按劳分配只是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公 有制以外的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由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 因而存在不同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第二,是由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所决定的。 我国现阶段大致有三种经营方式, 相应的也有三种分配方式: 一是按经济收入、 风险收入分配。 承认这种分配方式, 能鼓励企业家积极投入市场竞争, 勇于开拓创业。 二是按资金收入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便于筹集社会资金,扩大生产规模。三是按剥削收入分配。这种 分配方式,只是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就允许存在,它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生产要 素的广泛结合,从而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第三,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 的广泛发展,都会形成一定的、各不相同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可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