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课例

上传人:jw****77 文档编号:63760500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乡愁》课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乡愁》课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乡愁》课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乡愁》课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愁》课例(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在诗里喊魂,在歌中怀乡乡愁教学实录执教:常作印 一、创设情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伴着思乡曲,教师充满深情地走上讲台朗读诗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初读感受跟着一起读诗歌。教师提醒师:让我们用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来试着读一遍,注意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进入诗人创造的世界,把诗歌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二、品味赏析,感受诗歌的内涵美师:乡愁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的一种思乡之情,但是诗人笔下的乡愁却让我们触手可及,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你认为诗人借助了哪些具体可感的意象来表达乡愁呢?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师:非常准确!诗人借助这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生:不一样。四个诗节分别表现的是母子之情、

2、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前三个诗节写的是家愁,最后一个诗节写的是国愁。师:你分析得很透彻。小时候想妈妈时,可以写一封信,贴上一张邮票,这张邮票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送到家乡;船票虽窄,但却可以使作者乘上轮船来到心爱的妻子面前。这两个事物都融入了作者深深的乡愁。而坟墓却不同,当作者来到母亲的坟前时,无论怎样也不能和母亲相见,纵有千言万语又能向谁诉说呢?读这一节时,我们一定要把那种“哀”读出来。而第四个“海峡”则又进了一层,如果说“矮矮的坟墓”是死别,那么“浅浅的海峡”则是痛于死别的生离。祖国大陆就在对岸,可“浅浅的海峡”就是过不去,他只能眷恋,至此,诗歌的感情由乡关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恋。

3、师:通过以上分析,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会有新的认识和感受,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认识和感受,再朗读一遍这首诗,注意读出每个诗节所表达的不同的感情。师:同学们的朗读越来越精彩,但似乎还缺点什么。还是让我们从诗人的经历中去寻找答案吧!(展示课件: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县,1928 年生于南京。少时异地求学,1949 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江南到四川,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到最终回转台湾,后来在感到回乡无望时,写下了这首乡愁。余光中说:“对这块土地来讲,曾经缺席了四十年,回来已经很晚了,早就应该回来看看了。”“我庆幸在离开大陆时已

4、经21 岁,我受过四书五经的传统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慢慢地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生:我感觉,我们没有诗人那样的漂泊经历和文化体验,所以朗读中缺少一种人生沧桑感,显得单薄了一些。师:是啊!写出乡愁这样诗句的人是至情至性的,没有深切的体察,没有椎心泣血的经历很难有如此的情怀。余光中说:“乡愁,如果仅仅是同乡会式的乡愁就简单,同乡的乡愁是人的基本常情。但是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乘上沧桑感,这种乡愁就是立体的。”一切文学皆人学。看似

5、简单的文字背后往往蕴藏着作者杜鹃啼血式的悲鸣。“读诗要像演奏家那样把诗的生命激发出来”,这样的朗读才有震撼力。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诗歌,用自己的心灵探测器,细细品读诗歌的精妙之处,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自由朗读、思考,分小组讨论交流。)生:我觉得“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选得好,表明诗人的“乡愁”越来越浓、越来越重,如油画的着色,逐渐加深。师:你抓住了理解诗歌的关键意象,非常好!生:我认为“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几个表时间的词用得好,它们准确地表现了人的成长历程,表达了情感的变化。感情随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浓,逐渐升华。师:你读懂了诗人殷殷的赤子情怀,很好!生:“这

6、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也用得好,用空间上的隔离来表示诗人产生的乡愁。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非常精彩!生:我认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几个词用得好,它们准确地形容了事物的形状,以小而轻的形象承载了浓浓的乡情。而且叠音词的运用造成了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惆怅的基调。师:了不起!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师佩服你!(老师竖起大拇指)生:我认为这首诗的结构安排得很好,寓变化于对称统一之中。全诗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节与节之间整齐均衡,每节内部长短句错落有致,显现出层叠式的建筑美。师:把握住了诗歌的内在联系,你的发

7、现也很有价值!三、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师:好的诗歌是读不尽的,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诗歌营造的意境中飞翔。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节,但是每一个诗节都凝聚了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比如我读到第一节我会想到我小时候离开妈妈到十东小学读书的场景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节,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余光中先生营造的那一幅幅图画,以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生:我选择的是第一节。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晚上,昏黄的油灯下,一位少年正在写家信,信写好后,贴上邮票,手托两腮,想起了母亲送儿去远方的那一幕:少年满脸伤感,手拎着行李箱,走在码头上。在分手的那一刻,母亲

8、的一声:“别忘了,到那边来信,孩子!”少年哭了,母亲也哭了。船消失在天水之间。母亲仍然伫望着,伫望着(学生鼓掌)师:同学们的掌声是对你的最好的评价。你的发言让老师想到一首诗游子吟,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吧!(师生齐背游子吟)生:我选择的是第二节。一个夏天的早晨,“我”,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手拿一张窄窄的船票,步履匆匆地挤到轮船上,在船上他甜蜜地回忆起与妻子的相识、相依,又想到相互离别的情形,潸然泪下。如果能配乐的话,我选送别这支曲子。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创意很好!生:我选择的是第三节。到了后来,“我”终于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冰冷的坟墓,而不是母亲那慈祥的面容,“我”跪在坟

9、前痛哭:母亲呀母亲,你在哪里,不孝儿回来了!(学生哽咽,眼睛里闪烁着泪花。)师:这位同学把自己的感情真正投进去了,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学生热烈鼓掌)师:在这四幅画面中,老师比较喜欢第四幅。每当读到第四节时,我的脑海里还不时地涌现出于右任先生的画像。(课件出示于右任晚年图片)于右任先生1949 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而当时他的妻子和长女却留在了陕西咸阳。于右任先生到了晚年,特别想念大陆,想念他的家乡,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地流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据说狐狸死的时候总是朝向它出生的地方,动物尚能如此,作为万物之灵

10、的人,又怎能忍受这种痛苦的折磨呢!他多么想回家乡看一看,看一看家乡的亲人,看一看故土的一草一木啊!但是,他想回却不能回啊!一湾“浅浅的海峡”却铸成他永远的遗憾!他在去世之前,曾写下一首哀诗望大陆(教师饱含深情地朗诵):“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师:余光中与于右任先生相比,是幸运的。在多方努力下,1992 年,余光中终于跨过这湾海峡,重返阔别43 年的大陆。在此后十多年中,余光中二十多次返回大陆,参加各种文化活动。2003 年当他与到机场迎接的侄儿紧紧地握手时,一向健谈的余光中先生哽

11、咽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唯有两行热泪自腮边滚滚而下,砸在机场的土地上。“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2003 年9 月17 日,余光中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福建永春县洋上村。这一天距他上次回乡已整整70 年。(课件播放余光中回乡图片)同学们,海峡两岸20 世纪的国之乡愁,我们希望早日解决,再也不能让这种历史的国愁延续下去,这需要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华夏儿女共同努力啊!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这首诗,共同企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学生深情地朗读)四、迁移拓展,感受诗歌的创造美师: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思乡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写一写乡愁,体会一下创作的快乐

12、?(学生思考、写作)生:乡愁是深秋的枫叶,飞旋于天地之间的精灵,舞蹈着我的双眸,壮烈着我的文字,超脱成寻根的红色感叹号。师:非常有诗意,意境很美!生:乡愁是一轮明月,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绝唱。师:能和古诗词联系起来,学以致用,不错!生:乡愁是风霜刻下的皱纹,请让我为你擦去未干的泪痕!乡愁是岁月发出的请柬,请让我为你敲响心灵的琴音!师:好凄美的思乡曲!富有音乐美啊!生:乡愁是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吹响的是绿色的乡音;乡愁是串串驼铃,声声叩响游子的心扉(热烈鼓掌)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没想到咱们班有这么多的诗人,把我又一次带入了思乡的愁

13、绪。乡愁是音乐中柔美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凄美的恋歌。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是余光中先生系列乡愁诗中的一首。他还有一首乡愁诗在华人世界也广为传诵,那就是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那酒一样的长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课件展示诗歌)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我愿把它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让我们用一生一世去品味一个游子地理的乡愁、历史的乡愁和文化的乡愁!(课件播放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同学们一起来唱,好吗?(在师生同唱中下课)乡愁教例洪镇涛执教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荐

14、,一男生起立朗读)师: 读得不错, 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 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一女生读)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教师范读。掌声)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一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 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生齐答:深沉的。)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 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板书“ 语调:深沉节奏:舒缓”)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问题一】这首诗一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够改变吗?生:不可以!师:请说说理由。生1 :

15、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生:每一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等标志明显。师:还有没有理由?生2 :我觉得是按照把“ 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师: 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 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生3 :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 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一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一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

16、改变顺序的。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生:同意!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他是大陆人,祖籍福建。21 岁离开大陆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又到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先后在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教授, 从60年代开始写了很多怀乡诗,这首诗是70 年代写成的,据他说,写这首诗酝酿的时间很长,真正写的时候只用了20 分钟。原来,第一小节,写他小时候,读寄宿小学,不能每天回家, 想念母亲,母子之思;后来结婚了,到美国进修,当时大概航空不发达来回坐船,借助船票回家探亲,夫妻之恋;后来母亲去世了,生死之别;最后,是关怀祖国的统一,是对祖国的情感,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统一的

17、关切,对祖国的眷恋。这一点, 他也说过: 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容的整个祖国的眷恋。师:同学们的水平很高,回答问题很好!【问题二】第四节中“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觉得“ 浅浅的”用得不好,我想改为“ 深深的”,好吗?师:请看,我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家赞不赞成? 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100% !)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生1 :因为“ 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台湾可以回归嘛!师:回归?生:台湾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师:特别地纠正一下,“ 回归祖国怀抱”说法不妥。香港、澳门被外

18、国人占领了,后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曾经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后,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是中国人在掌权呢,不是外国人,台湾与大陆是“ 统一”问题,不是“ 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明白吗? 这句话说得不妥当。但是,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 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生2 :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 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都是反衬,“ 浅浅的”反衬出那一代人对回归祖国的乡愁的深度。师:用“ 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 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还有没有? 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是“ 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

19、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问题三】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小时候, 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师:怎么样? 洪老师改得怎么样?众生:不怎么样。师:我觉得还挺不错的。那你们说说怎么“ 不怎样”?(指后排学生)来,那个同学。生1 :改过以后,感觉这首诗显得很浅显, 不像原来那么有韵味,很难得到感情上的共鸣

20、。师: 我觉得我改得不浅显,还没有说服我。还有谁说说?生2 :我觉得原诗表达得更为婉转,让读者更能体会作者深深思念的感情。改写后,虽然也有感情,但是少了那种耐人寻味的东西。生3 :余光中用四种事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洪老师直接说出对乡愁的思念, 这样不耐人寻味,意思太直接了。如果用比喻的方法,更能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那种思念的情感。师: 现在差不多能说服我了。他说余光中借用了四个事物,耐人寻味,老师直接说出来了,反而不耐人寻味。生4 :我说的和他们说的差不多。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韵味,用直白的手法写出来就不叫诗了。而且用比喻的手法,会更深刻。师: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是越含蓄、越形象越好,直白就不是

21、诗了,这是诗歌的特点。是的,我的改句太直白了。刚才那个男同学说得挺好,原诗借助了四个具体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乡愁,显得特别的形象,特别含蓄婉转、耐人寻味,这确实说服我了。【问题四】还有一个问题:每一段第二句都有一个“ 是”,把所有的“ 是”全改为“ 像”,“ 乡愁像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像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像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像一湾浅浅的海峡”行不行? 为什么?生1 :老师上课前说过,作者写这首诗是酝酿了很长时间写的,如果改为“ 像”就感觉作者好像对这种情感不是特别深刻, 可实际上,作者是被这种情感困扰了很久的,所以我认为用“ 是”更好一点。师:这个没有说服我。“ 是”就深刻,改

22、个“ 像”就好像不深刻,这个好像没有道理。谁再说?生2 :我觉得改为“ 像”给人置身事外的感觉,用“ 是”就是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 邮票上”“ 船票上”“ 坟墓上”和“ 海峡上”。师:也没有说服我,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想想,有时“ 是”是可以改为“ 像”的:“ 我是一只小鸟”和“ 我像一只小鸟”是相通的。“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跟“ 邮票”有相似关系吗? 有没有? 有哪些地方相像,是不是个比喻呢? 这里不是比喻,其实是个省略句。应为“ 小时候,乡愁是寄托在一张小小的邮票上的”, 这里不能改,不是暗喻。注意这一点,大家要朗读好,作者的感情发展是有层次的,要读出这种层次来。请刚才这个女同学来读。(女生读)师:不错,基础很好,但是还没有突出出来, 特别是第三小节。(师范读第三节,并且解说作者很悲伤。师反复吟咏第三节的“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全诗,要求放声读,各自读自己的,不要齐读。)师:再读几遍,背诵下来,我要检查。师:会背了,请举手!(两女生分别背诵)师:不仅背得准确,而且朗诵得很好。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