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开展叙事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3733205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师如何开展叙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如何开展叙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如何开展叙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开展叙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开展叙事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师如何开展叙事研究改变教师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良华 当一个教师感到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合时宜”并打算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时,教师真的能够实现这种改变吗?当教师按照专家的建议或者按照某种教学理论的说法去操作、应用,教师就能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吗?当教师打算以“研究”、“反思”的方式去寻求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教师往往却不知从何处入手时,一度流行的“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者”等时髦的口号便成为一个值得追究的问题。“叙事研究”正是追究“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者”等时髦口号之后的一个备择方案。 一、为什么转向“叙事” 以往的教育研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教育实验”。“教育实验法”

2、确实是有价值的教育研究方法,但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这个方法似乎并不“够用”。 “教育实验法”的基本特征是强调“控制”和“假设”等研究策略,但实际上中小学教师自称使用了教育实验法时,往往既没有“控制”,也少有“假设”。这使“教育实验法”显得名不副实。 在拒绝了名不副实的“教育实验”之后,人们经常愿意采纳的研究方式是“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法”的基本特征是教师叙述自己教育生活中的“经验事实”。教师谈论个人的“经验事实”原本是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因为教师所谈论的是具体的、个人化的、生活化的“问题解决”,而不是空泛的、以教训的口气发出来的大道理。遗憾的是,教师在使用“经验总结法”时,往往将“总结”转

3、换为一种“概括”,基本没有了“经验事实”,没有了“问题解决”,而只剩下一堆似是而非的教育大“道理”。 教师在使用“经验总结法”时一旦追求“大道理”的谈论,“经验总结”要么沦落为一种抄录教育理论文章的“剪贴”活动,要么成为一个论点配一个案例的“戴帽子”游戏。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提交的“经验总结”往往大同小异,都在谈大道理,恰恰没有教师个人化的“问题解决”以及相关的“经验事实”。 针对经验总结法的问题与障碍,我们在合作研究中越来越多地重视教师对自己的“经验事实”本身的“叙述”,包括口头的“叙说”与书面的“记叙”。教师自己成为研究的“叙说者”和“记叙者”。 对“经验事实”的“叙说”或“记叙”将关注整

4、个问题的提出过程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以这种“叙述”的方式形成的研究报告显然不同于以往的“教育论文”。有人称之为“叙事研究”(narrative),但我们更愿意称之为“叙事的行动研究”(narrative action research),因为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坚持引导中小学教师成为一个自己的教育经验事实的“叙述者”。当我们将叙事研究理解为由中小学教师自己“叙述”的研究方式即“叙事的行动研究”时,叙事研究的基本追求是:教师“叙述”并“改进”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换言之,叙事研究的基本理想是:“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教师的日常生活”。 二、“叙事”作为一种“行动”方式教师“讲

5、教育故事”实质是以“公开发表”作为研究的突破口。而“公开发表”又不同于一般所谓的“发表文章”。它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的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这里的“发表”实质上是一种“叙述”,“叙述”之后形成的文章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教师写教育“记叙文”或者说教师做“叙事研究”并不排斥教师写“教育论文”,但教师最好在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故事之后,再去讲教育道理。 但是,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叙述“教育故事”时,有时感到

6、无话可说。我们与教师一起讨论之后,发现叙说的关键,是叙说之前的行动。所以,我们提出一条补充的策略:“教师的写作实质是一种行动方式”。反过来说:“教师写作不只是为了公开发表”,或者,“如果教师不改变自己的行动,教师将无话可说”。 这样说的理由是:“写”教育故事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师“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的“反思”总是以某种教学理念的眼光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个人化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行为将经由这种“反思”发生转化。 可见,教师“写”教育事件实际上是转化教师的或从教学事件中提升出“学校课题”,旨在兑现一种“问题从学校产生”的叙事研究

7、尤其是叙事的行动研究的基本精神。 三、“教学叙事”的写作方式 我们建议教师在撰写“教学叙事”时,提出一些基本的“教学叙事”的写作建议。具体包括: “教学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 每个“教学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了某种意外的“教学冲突”。由于它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它的叙述必须相应地显示出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它既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 每个教学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典型性,体现“有

8、效教学”的相关教学理念,有较强的说服力。教学叙事可以反映教师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教学遗憾。教学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 在叙述“教学事件”时,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这使教学事件的叙述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论、个人教育信仰“附着”、 “涂抹”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它促使

9、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或转换自己的个人教育理论以及个人教育信仰。 另外,一份完整的教学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这个“主题”常常是一个教学理论中已经被提交出来讨论的问题,但它与理论研究中的“主题”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是从“实事”中“求是”,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资料来源:参考书目:1.王枬.教师印迹:课堂生活的叙事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钟乐江,钟发全.在写自己的故事中成长:教育叙事采撷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3.华国栋.教育研究方法M.南京

10、: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4.周国韬.教师叙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郑金洲.行动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参考案例】教案:下课之后才完成的故事 一个叙事的教学研究案例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时出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自己做了教师之后

11、,我一直按“备教材”和“备学生”这两个要求来设计我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备教材”与“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构”。有一段时间,我很为我自己的这个想法和做法得意。学校曾在全校范围内检查教师的教案,我写的教案作为优秀教案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和赞赏。但做教师的时间长了,我感觉我的教案越来越没有个性、越来越没有生机。像周围其他老师一样,我发现我的教案不过是在不断“重复”昨天的、过去的故事。教案也越来越简单,有时甚至懒得做教学设计,懒得写教案。我开始为教案的问题感到困惑。前两天接到学校通知,说有大学的专家来听我的语文课。学校领

12、导提醒我“要注意教学设计”、“专家可能要看教案的”。我对这个任务并不陌生,我已经习惯于上所谓的“公开课”了。但是,在为这节“公开课”准备教案的过程中,在我自己提醒自己“要注意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我自己以往的“公开课”的得意与失意。我意识到我所有的得意与失意,似乎都与“教案”、“教学设计”相关。而且,关键的问题似乎还不在“上课前”我如何设计教案,关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状况调整我的原先设计好的“教案”。如果这样来看,“教案”可能不完全是在上课之前设计好的,真正的教案,是在教学之后。我不知道我这个想法是否正确,但我很愿意按照这个想法来展开这次的“公开课”。

13、今天语文课的主题是忆读书,这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尤其要理解“读书”的好处。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明确应多读书,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这节课从介绍作者开始。我结合课本的“注解”,大致介绍了有关冰心的情况,然后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知道的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有学生说“琼瑶”,有学生提“三毛”。后来有一位学生说到“石涓”。我问:“你能介绍几篇她的作品吗?”那位同学一时说不出,显得有些尴尬。我建议说:以后大家读书时可以留意一下石涓的作品。这算是对这位同学的宽慰和鼓励,其实这条建议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因

14、为我只是听说过这位女作家的名字,但未读过她的作品。在分析课文内容前,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我很自信地发出指令:“读吧!”但全班学生安静地“守候”了大约两秒钟,然后开始整齐地朗读:“一谈到读书”我感到有些不对劲,马上纠正说:“不要齐读,自由读。”教室里再次沉默将近2秒钟的时间,但很快由原来“朗朗书声”变成了一片嗡嗡的“众声喧哗”。这种嗡嗡的“喧哗”虽然显得没有秩序,但它不像全班学生齐读那样速度慢,而且不至子限制学生感情的体验。我喜欢这种嗡嗡的声音。几分钟后学生自动停下来。我问学生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讨论。一位学生问“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有同学举手回答:“宴桃园豪杰

15、三结义”是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说刘、关、张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回答。有同学问到“分久必合”的意思。一位学生站起来讲: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西晋最终统一了三国。我插嘴说“这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以前我一直留心让学生自由”插嘴”,现在学生被调动起来后,我的发育反过来成为一种“插嘴”。不用说,老师也有“插嘴”的权力。不过事后想想,我今天“插嘴”说“分久必合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这样说好像并不准确。历史发展是否是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过程,倒是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讨论的问题。如果再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打算建议学生“可以向历史老师请教”。后来

16、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荡寇志这本书的内容?”我对这个学生的提问很满意。部分因为这位同学的提问方式很有趣,似乎认定了其他同学不会了解荡寇志的内容,所以“点名”请老师介绍;部分因为我在备课时早预料到这是一个难点,很愿意被学生“点名”做相关的介绍。不过我还是忍住不说,环视教室,问有没有人知道荡寇志的大致内容。等到班上学生一律沉默不语时,我“当仁不让”,大致介绍说:荡寇志的作者俞万春曾随其父镇压过农民起义,他对农民起义非常仇恨,并亲眼看到水浒传对农民起义的影响。他想抵消水浒传的巨大影响,写成了此书。在小说中,他对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当时我说走嘴,讲成十八好汉,同学立即给予纠正

17、)极尽诬蔑丑化之能事,说他们是强盗,罪大恶极,最终的结局是被斩尽杀绝。我这样介绍时,学生似乎对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很感兴趣。我个人虽然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过多地“讲授”,以免落人单调乏味的“讲授教学”的陷阱。但当年轻的学生用清澈澄明的眼睛注视自己时,我总忍不住尽量延长这种“被注视”的享受。事实上,对这个问题我至今仍然相信,如果教师的“讲授教学”能够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这种“讲授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在我大致介绍了荡寇志的内容之后,学生已经无人举手提问了。我开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对课文的主题,我打算从整体人手。我提的问题是“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很快有学生提出冰心想说的话就是课文

18、最后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在黑板上写下这几句话,并问学生:读书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对这个问题好像感到有些为难,教室里安静下来。有时候老师感到容易回答的问题,在学生那里会成为一个难题。作为老师,我在备课的时候估计这个问题不会太难,因为文章中到处都有冰心说“读书好”的句子。怎么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为了打破“僵局”,我提示学生: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学生似乎有所醒悟,开始寻找相关的“句子”,教室里响起学生翻动书页的声音。看来我的提示是有效的,但我心底也感到一丝悲凉:我备课时是希望引导学生能从整体上感受“读书的好处”,可是学生似乎只习惯于从课本中寻找固定的“句

19、子”。当我问“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时,显然是一个需要从整体上考虑的问题。面对这种需要整体把握的问题,学生似乎感到无从下手。当我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时,学生似乎对这种“提问方式”很熟悉,我猜想这种“提问方式”在学生那里已经被转换为一种填空题,就是“课本中提出读书的好处有”。学生一旦将这个问题转换为一种“课本中提出读书的好处有”的填空题,学生就能够很“内行”地在课本中寻找出相关的句子。几分钟后,学生开始回答问题。第一位学生找到读书的好处是:“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我在“读书好”的条目下板书“品德修养”。如果有学生先说“读书

20、有利于提高品德修养”,然后说:“比如冰心说,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这是我在备课时对学生的期待。也许我对学生的期待是高了一些。我现在仍然在琢磨究竟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整体理解”。接着,有学生说“读书对写作有很大帮助”,并找出文中的语句作证:“老师在她的作文本上批下了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我在“读书好”的条目下板书“有助于写作”。我总想让学生超越课本中的具体句子来谈自己的感受,所以后来我问学生:在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呢?没想到有一位学生迅速反应,他说:“好笑的感觉。”全班同学笑了起来。我不知道这位学生为什么说“好笑的感觉”。现在想起

21、来,他可能是想说“有趣的感觉”。我当时只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读一本书时不只觉得它好笑,还会有其他感受。今天我们的家庭作业就谈读书的感受:从你所读过的文章中选一个你认为最好的谈你的感受,可就整篇文章谈,也可就一个人物、一个方面谈,写成一篇随笔。接着,我由读书的好处“多”引到应“多读书”并要“读好书”,因时间关系,这两点讲得比较简略。我感到快要下课了,赶紧对本节课的要点作了小结。今天学校的下课铃声很“善解人意”,刚做完小结,下课的铃声响了。但我在宣布“下课”时,忽然想起一件事,问哪位同学家里有满江红的曲。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家里有,我还会背呢!”我知道他误解了我的意思,再一次讲清我要的是“曲”,

22、而不是“词”。这位学生有些失望地坐下了。下课后,我有些后悔因时间紧而没有让这位学生背满江红。这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如果这位学生愿意,我在下节课会让他背满江红。下课了,当学生说“谢谢老师”时,我真想说“谢谢同学们”。孩子们今天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他们在课堂上的“插嘴”使我不断地调整、改写我原先设计好的“教案”。所以,今天我最想说的是“教案是在下课之后才完成的”。而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尽管我一直在努力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插嘴”调整上课前设计好的“教案”,但仍然留下很多遗憾,要是再有机会教同样的内容,我想我的“教案”会重新改写。叙事幕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博士)这是广东省

23、茂名市实验中学任英老师根据我们的建议用“叙事”的方式将自己上的一节课整理出来的一篇文章。 当时我们建议老师用“叙事”的方式“说课”,我们作为大学的研究者也以“叙事”的方式“评课”。然后由上课的老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根据自己以“叙事”的方式所做的“说课”、根据大学研究者以“叙事”的方式所做的“评课”,整理成一篇“教学叙事”。(资料来源:刘华良:校本教学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106页。)网络视频资源:一个教师的科研之路(一个小学教师教学叙事音像资料,10分钟左右)互动对话对话主题:教师如何开展叙事研究主持人:王小英参与座谈的嘉宾:张洪波、王艳玲、丁艳、杨建宇座谈的具体内

24、容:主持人:请各位老师就叙事研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张老师:叙事研究在近几年很流行,也深受教师们喜欢。我认为这种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寓“研”于乐,案例灵活、整理简单、独立成体、完成容易。因此它成为教师喜闻乐见的一种研究方式。而它的缺点在于侧重于对教学方法的描述,不适合教学问题的总结,对学科知识本身的提升、发展不适合。因此,我认为它只能作为研究方法之一,不能替代其他研究方法。王老师:我认为叙事研究更多是教师描述研究成果的一种载体。叙事内容宽泛,可以是教学中的问题,也可以是其他问题。但目前关于叙事研究的运用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就是“叙事太多,研究太少”。主持人:顾名思义,叙事就是讲故事,而

25、研究则需要理性的反思。但现在一些教师只会讲故事,不会做理性的反思、总结和提升,这也说明教师研究能力的欠缺。王老师:是这样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给教师布置了作业,要求教师阅读各种书籍,多做反思,而且要求教师之间做叙事交流。杨老师:我就自身例子谈一下我对教育叙事研究的感受。在一次指导学生写“秋天来了”的作文活动中,我带领孩子们去大自然感受秋天,和孩子们在一块空地上捉昆虫,捡树叶,尽情的玩耍,孩子们兴致很高,我当时认为,孩子们写出来的作文一定会很精彩,但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的作文依然空洞无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次活动,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发现是观察前的指导出案例评析案例1案例2案例3教师

26、叙事研究案例评析XXXX年3月10日 最近女儿生病住院了,我下班天天要赶往医院。财务室通知我顾兵未交400元学费。我找来顾兵,他告诉我,400元学费交给母亲了。我一听大惊,莫不是他母亲毒瘾又犯,把钱用了?越想越有可能,赶紧拉了顾兵找他母亲去。路上,顾兵一直不吭声,快到母亲家门口了,他叫住了我。“老师,您不要生气,我告诉您,那400元钱我打游戏机用完了。”这回我真生气了,想着医院里的女儿,再看着眼前这不懂事的、教也教不会的顾兵,我转身就走。 X XXX年3月15日 接连几天,我没理顾兵。再也不管他早饭,再也不问他的作业,再也不想为这种学生操心了。 早晨来到办公室,看着桌上放着一本语文笔记本,是顾

27、兵的。他把笔记本从第一课做至第十六课,字迹端正,还用不同颜色笔写,很干净很漂亮。在笔记最后,我看见贴着一个自制的信封。打开信封,里面有一封信: 宋老师: 以前几天的事我已多次犯错,但我确信,我以后不会再发生了,老师对不起! 老师,您别伤心了,我会以全新的面貌站在您面前。请让我们从头开始。老师,求您了! 我还能说什么,眼泪止不住地流下。XXXX年5月19日 拖着沉重的脚步,带着一身疲倦回到家。一打开门,整个身子瘫倒在床上,脑海里还浮现出刚才一幕,我感觉我的世界末日来到! 下午4点多钟,我正在补课。(6)班一学生传话说李老师找顾兵,顾兵便走出教室。没多久,走廊里传来一阵吵闹声,接着便是“兵兵”声。

28、我嫌吵,随手关上门。突然,顾兵冲进教室,大嚷“救命!”,只见(6)班丁某喊:“我砍死你!”手持菜刀追杀进来。从教这么多年。从教这么多年从未目睹这种场面,一场夺命之战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公开上演 事态被及时制止,幸未酿成大祸。经查,原来前几天为了一个篮球顾兵打了(6)班丁某,丁某认为大失脸面,一口气怄了好几天,今天实在想不通,回家拿了菜刀就来砍顾兵。看着顾兵煞白的脸,惊魂未定,我欲言又止。前些日校长刚找过我,说我班现在进步很大,叫我准备材料申报优秀班级。为此,我还特意进教室给同学们打气,要他们珍惜这一机会,别节外生枝。想不到不该来的还是来了,又是顾兵惹的祸,把我辛辛苦苦建立起的功绩毁了,这下没份了!

29、 “唉!”带着这份哀怨,我要睡了 XXXX年5月21日 走出校长室,心情很坏。刚被校长“谈过话”,“菜刀”事件还未处理完。回到办公室,看见桌上有一块蛋糕,邻桌老师说你们顾兵过生日给你吃生日蛋糕。一听这话,火冒三丈:“这小子,还有闲情逸致开生日party!某某同学,帮我把蛋糕退回去!” 临下班时,一位女生怯生生地递给我一张纸条跑了。 宋老师: 今天中午是我们几个七拼八凑给顾兵买的蛋糕。本想缓和一下几天来沉闷气氛,大家闹一闹。刚要切蛋糕,顾兵直嚷第一块给宋老师,他切下了最漂亮的那块放在您桌上。 我们闹的正欢时,您托人把蛋糕退了回来。顾兵哭了,这还是我们第一次见他哭 读着读着,我已意识到自己又一次伤害了一个孩子的心。兴冲冲买了一只蛋糕,我要去顾兵二伯家,向顾兵说声:“对不起,祝你生日快乐!” (上海市三好中学宋瑾老师撰写) 思考与练习:1.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撰写一篇个人教学生涯自传。2.用叙事的方式将自己上的一节课整理出一篇文章。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