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豆栽培技术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63727588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红小豆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红小豆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红小豆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红小豆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小豆栽培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红小豆栽培技术1 选地整地红小豆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土壤都可种植,尤其在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最为适宜。应避免选用过碱性土壤,前茬以玉米、谷子、小麦为最好,忌与豆科作物重茬,因为重茬可使病虫害加重,根系发育不良,根瘤减少,植株长势弱,杂草丛生,降低产量和品质,造成大幅度减产。一般采用23 年轮作。整地可为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可消灭多年生杂草。春季整地一定要抓早,当土壤冻融交替时进行整地,整地包括耕地、耙地及耱地。耕深以2030 cm 为宜。耕地后及时进行耙、耱,使土壤表层细碎平整,防止土壤失墒,有利于播种,保全苗。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在小豆生产中

2、,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选择优质、高产品种是关键。应选用品质好、稳产、抗病、优质的红小豆新品种, 播?N 前对种子进行精选, 选择饱满、整齐、色泽好的籽粒作种子,剔除不饱满、有病虫、霉变的籽粒。选择晴天晒种2 3 d。3 适时播种适时播种是保证红小豆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北方春红小豆播期主要受地温和土壤水分条件制约,一般当5cm 深的土温稳定在10 14 时,即5 月中旬至下旬播种为宜。切忌过早、过晚。可采用垄上开沟条播或点播的方式播种,播种量为30 45 kg/hm2 ,播深 3 5 cm,肥地适当少播,瘠薄地多播。播后及时镇压,播种同时施农家肥15t/hm2 左右,种肥三料或二

3、铵100 kg/hm2 左右。4 田间管理4.1 苗期管理苗期要结合除草进行间苗,保证幼苗健壮生长。以2-4片真叶时间苗为宜, 留苗过密易造成田间郁蔽.使红小豆花期延长、成熟期拖后。要根据地力状况选择适当株距,有利通风,一般公顷保苗15-18 万株为宜,拨除病苗、弱苗,留壮苗、大苗。4.2 中耕红小豆是喜温作物,由于春季气温低,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要及时中耕锄草、铲趟、松土,提高地温保墒,促根系发育,加速幼苗健壮生长。开花前进行3 次中耕,第1 次在 2 片对生真叶完全展开时进行;第2 次在第1 片三出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第3 次在第 3 片三出复叶完全展开、封垄前进行,以利于防旱、排涝、防倒

4、伏。4.3 适量追肥红小豆具有固氮能力,适量追肥可提高单产。在红小豆初花期,以磷酸二氢钾3-5kg/hm2 进行叶面喷雾,可促进红小豆花芽分化,提高结实率。在红小豆末花期,根据红小豆长势公顷追施尿素90-120kg 或喷施金牌655 等叶面肥,可促进红小豆生殖生长,使花荚数增多。 多雨年份应控制追肥量,适当喷施硫酸亚铁,以防止出现缺铁黄苗症。4.4 杂草防除播后苗前药剂处理可选用以下配方:5%普施特水剂1.5L/hm2 (专用于防治龙葵,可用5%普施特 1.0L/hm2 )。48%仲丁灵乳油3.00 3.75L/hm2 。 72%都尔乳油 2.02.8L/hm2或 72%都尔乳油2.02.8L

5、/hm2+70%赛克津0.30.4L/hm2 (也可根据杂草基数酌情加入72%2.4一滴丁酯0.81.0 升/公顷)进行化学除草。苗后药剂处理可选用以下配方进行茎叶处理: 在禾本科杂草4 叶期前用12.5% 拿捕净 1.21.5L/hm2 兑水 300 kg/hm2 (对禾本科杂草有很好的防效)。每公顷用 5%普施特水剂 2.0 3.0L 。化学除草的地块,要在幼苗出齐后及早进行人工铲地2 3 遍,在封垄前结束。在 7 月中旬和 8 月上旬各进行1 次人工拿大草。4.5 病虫害防治红小豆常见的病害有锈病、叶斑病、茎腐病、枯萎病和病毒病等。在防治上,应采用合理轮作、更换品种、选用抗病品种、增施肥

6、料等综合农业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化学防治。锈病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用80 %三唑酮乳油2000 倍液,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交替喷雾防治,每隔6 7 d 喷 1 次,连喷 34 次。叶斑病主要有灰斑、褐斑、黑斑、轮纹斑等,发病初期可用 50 %甲基托布津 1500 倍液,或 50 %多菌灵 500 倍液,或 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防治。茎腐病生长期药剂防治,可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 +50 %多菌灵粉剂喷雾。5 适时收获红小豆花期很长,豆荚成熟也不一致,收获过早粒色不佳,籽粒不整齐,秕粒增多,降低品质;收获过晚易裂荚落粒,因此为防止由于落粒损失而造成的减产,应在大多数植株上有 80 %以上的荚变黄成熟时,及时收获。 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