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知识要点详解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63723843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静力学知识要点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静力学知识要点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静力学知识要点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静力学知识要点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力学知识要点详解(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简明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版静力学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静力学:即刚体静力学,是研究刚性物体在平衡时的受力状况。 静力学研究三个问题: ( 1)物体的受力分析; (2)力系的等效代换;(3)力 系的平衡条件极其应用。(一)静力学公理:( 1)公理 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三角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 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 2)公理 2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的 等值,相反,共线。( 3)公理 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在已知力

2、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推理 1 力的可传性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一点,并不改 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推理 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 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4)公理 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等值、反向、共线,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5)公理 5 刚化原理若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则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其平衡状 态保持不变。(注:反之不一定成立。因为使刚体平衡的充要条件,对变形体是 必

3、要的但非充分的。)(二)约束和约束力自由体 (free body) :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非自由体 (constrained body) :位移受到某些限制的物体约束 (constraint) :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约束体 (constraint body) :约束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约束力 (constraint force) :约束体作用在非自由体上的力。注:火车是非自由体,铁轨是约束体,铁轨作用在车轮上的力为约束力。1、工程中常见的约束( 1)光滑接触约束 - 具有光滑接触面(线、点)的约束约束力特点:作用点:在接触处方向:沿接触处的公法线并指向受力物体; (故称为法向

4、约束力)(2)柔索类约束 - 由柔软的绳索、胶带或链条等构成的约束约束力方向: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力沿着柔索背向被约束物体。胶带对轮的约束力沿轮缘的切线方向,为拉力3)光滑铰链约束(径向轴承、圆柱铰链、固定铰链支座等)1)径向轴承(向心轴承) 约束特点:约束力作用在接触处,沿径向指向轴心。当外界载荷不同时, 接触点会变,则约束力的大小与方向均有改变。可用二个通过轴心的正交分力 表示。2)光滑圆柱铰链 约束特点:光滑圆柱铰链:亦为孔与轴的配合问题,与轴承一样,可用 两个正交分力表示。其中有作用反作用关系 ,一般不必分析销钉受力,当要分析时,必须把销钉单独取出。3)固定铰链支座 注:以上三种约束(径向

5、轴承、光滑圆柱铰链、固定铰链支座)其约束特性 相同,均为轴与孔的配合问题,都可称作光滑铰链。(4)其它类型约束1)活动铰链支座 (滚动支座 )2)球铰链 约束特点:通过球与球壳将构件连接,构件可以绕球心任意转动,但构件 与球心不能有任何移动。当忽略摩擦时,球与球座亦是光滑约束问题。约束力通过接触点 ,并指向球心 ,是一个不能预先确定的空间力。可用三个正 交分力表示。3)止推轴承约束特点:止推轴承比径向轴承多一个轴向的位移限制约束力:比径向轴承多一个轴向的约束力,亦有三个正交分力约束力小结】1)光滑面约束法向约束力2)柔索约束张力3)光滑铰链(径向轴承、圆柱铰链、固定铰链支座等)(4)滚动支座丄

6、光滑面球铰链空间三正交分力止推轴承空间三正交分力(三)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基本概念(1)受力分析确定构件受了几个力,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力的作用方向 的过程。(2)被动力约束对于物体的约束力,是未知的被动力。(3)主动力除约束力以外的力,也称为载荷 (loads) 。( 4)分离体解除约束后的物体 (Isolated body) 。(5)受力图表示物体受力的简明图形( FBD )。(6)二力杆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构件。2、作受力图的步骤在受力图上应画出所有力,主动力和约束力(被动力) 画受力图步骤:1)取所要研究物体为研究对象(隔离体) ,画出其简图;2)画出所有主动力;3)按约束性质画

7、出所有约束(被动)力。注意:二力杆的判断;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的应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理的运用。【二力构件 / 二力杆】二力平衡原理: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为平衡力系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此 二力等值、反向、共线。若刚体上只有两点受力且不计其质量, 则该刚体称为二力构件或二力杆。 作用 力方向沿两点连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本章主要内容】1 基本定义 平衡、刚体;自由体、非自由体 力系、等效力系、合力2 静力学公理 平行四边形法则、二力平衡、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力的可传递性、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作用和反作用定律、刚化原理3 约束与约束力柔索、光滑面、光滑柱(球)铰链、二力构件4 受力分析根据约束的

8、类型画受力图5 画受力图应注意的问题【注意】1 不要漏画力:除重力、电磁力外,物体之间只有通过接触才有相互机械作 用力,要分清研究对象(受力体)都与周围哪些物体(施力体)相接触,接触处 必有力,力的方向由约束类型而定。2 不要多画力:要注意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因此对于受力体所受的 每一个力,都应能明确地指出它是哪一个施力体施加的。3 不要画错力的方向:约束反力的方向必须严格地按照约束的类型来画,不能 单凭直观或根据主动力的方向来简单推想。 在分析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时,要注意,作用力的方向一旦确定,反作用力的方向一定要与之相反,不要 把箭头方向画错。4 受力图上不能再带约束:

9、即受力图一定要画在分离体上。5 受力图上只画外力,不画内力:一个力,属于外力还是内力,因研究对象的 不同,有可能不同。当物体系统拆开来分析时,原系统的部分内力,就成为新研 究对象的外力。6 同一系统各研究对象的受力图必须整体与局部一致, 相互协调,不能相互矛 盾:对于某一处的约束反力的方向一旦设定, 在整体、 局部或单个物体的受力图 上要与之保持一致。7 正确判断二力杆。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根据力的作用线是否共面可分为:平面力系、空间力系根据力的作用线是否汇交可分为: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任意力系平衡力系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系(一)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1、平面汇交力系合

10、成的几何法、力多边形法则:结论:平面汇交力系可简化为一合力, 其合力的大小与方向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当力多边形最后一力的终点与第一力的起点重合,称为封闭的力多边形 结论: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几何法小结】1)图解法 即按比例先画出封闭的力多边形,再量得所要求的未知量;2)根据图形的几何关系,用三角公式计算出所要求的未知量。 以上两种方法统称为几何法。几何法的不足:1)精度差,误差大;2)对作图精度要求高;3)不能表达各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4

11、)只适用于三个及三个以下力的合成。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定义:力的投影:力在轴上的投影定义为力与该投影轴单位矢量的标积,是代数量如果直角坐标系oxyz的单位矢量为i, j, k,则力F在各轴上的投影为:分别表示力 F 与坐标轴正向的夹角1)力的投影与分解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代数量)特点:1)力在相互平行且同向的坐标轴上的投影相等。2)将一个力平行移动,此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值不变。 力可以沿任意两个方向分解:力沿直角坐标轴的分解(矢量) ,遵循平行四边形 法则。注意:力的投影和力的分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力的投影是代数量, 而力的分量 是沿该力方向的分作用, 是矢量。 在直角坐标系中,

12、力在轴上的投影才和力沿该 轴的分量的大小相等。(2)合成的解析法 合矢量在某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矢量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 FR 等于零。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等于零。(二)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计算1、力对点之矩(力矩) 矩心:力臂: 力对点之矩: 是一个代数量, 他的绝对值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 它的正负 可以根据以下方法确定:“ ” 使物体逆时针转时力矩为正;“” 使物体顺时针转时力矩为负。2、合力之矩定理:平面汇交力系合力对于平面内一点之矩等于所有各分力对于 该

13、点之矩的代数和。3、力矩与合力矩的解析表达式:求力对点之矩的两种方法】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合力矩定理:(三)平面力偶1、力偶与力偶矩:力偶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的力系。力偶臂力偶的两力之间的垂直距离。力偶的作用面力偶所在的平面。注:( 1)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力和力偶是静力学的两个基本要素。2)力偶矩是度量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果;它有两个要素: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矩的转向2、平面力偶的等效定理: 在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力偶矩相等,则两力偶彼此等效。推论 1:力偶对刚体的作用与力偶在其作用面内的位置无关;推论 2: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不

14、变,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而不改变力偶对刚体的作用。3、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本章小结】1)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2)平面内力的解析表达式为:3)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几何法、解析法4)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平衡的几何条件: 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平衡的解析条件:5)平面力对点之矩6)合力矩定理:7)力偶和力偶矩力偶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的力系力偶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零,且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力偶的等效定理:在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力偶矩相等,则彼此等效。力 偶矩是力偶作用的唯一量度。8)平面力

15、偶系的合成与平衡合成结果:平衡条件: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一)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1、力的平移定理:可以把作用于刚体上点 A的力F平行移到任一点B,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这个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来的力F对新作用点B的矩。2、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 主矢和主矩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 O 简化,可得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这个 力等于该力系的主矢,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这个力偶的矩等于力系对于点 O 的主矩。3、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1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偶的情形因为力偶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的矩都相同,因此当力系合成为一个力偶时, 主矩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2 )平面任意力系

16、简化为一个合力的情形合力矩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矩定理 :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矩的代数和合力矩定理的应用:(1)当力臂不好确定时,将该力分解后求力矩;(2 )求分布力的合力作用线位置。(3)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情形(4)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主矢主矩合成结果说明fMo = 0合力Frm 0Mo工0合力合力作用线离简化中心的距d MoF rfFr= 0Mo工0力偶离Mo = 0平衡(二)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所有各力在两个 任选 的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 数和分别等于零,以

17、及各力对于任意一点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 几点说明:(1)三个方程只能求解三个未知量;(2)二个投影坐标轴不一定互相垂直,只要不平行即可;(3)投影坐标轴尽可能与多个未知力平行或垂直;(4)力矩方程中,矩心尽可能选多个未知力的交点。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形式】基本形式二力矩式(x 轴不得垂直于 A、 B 两点的连线)其它各种平面力系都是平面任意力系的特殊情形,其平衡方程如下:力系名平衡方程独立方程的数目称共线力系F 01平面力偶系Mi01平面汇交力系Fxi0Fyi02平面平行力系Fi 0M(F) 02(三)物体系的平衡一一静定和超静定问题物体系统(物系):即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所组成的系统。

18、外力:外界物体作用于系统上的力叫外力(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力)。内力: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力。1、物系的平衡问题物系平衡的特点:物系静止: 刚体系平衡系统中每个刚体平衡;每个单体可列3个平衡方程,整个系统可列3n个方程。(设物系中有 n个物体)解物系问题的一般方法由整体局部(常用);由局部 整体(用较少)。先求局部再求整体时,一定要先选取受力最少的局部!2、物系的静定和静不定问题静定体系:未知量数目等于独立平衡方程数目静定体系:未知量数目等于独立平衡方程数目第四章空间力系一)空间汇交力系1、空间力的投影和分解(1)直接投影法: 在直角坐标系中力在轴上的投影和力沿该轴方向的分力相等(2

19、)二次投影法:力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大小和方向2、空间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参考平面汇交力系)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合力在直角坐标系中分解:由合矢量投影定理: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用分力来表示) :平衡条件: 1)几何法:2)解析法:平衡方程: 1)几何法 :空间的力多边形封闭:2)解析法:二)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1、力对点的矩力矩矢确定空间的力对 O 点之矩作用效果的三要素:1)力矩的大小;(2)力矩的转向;(3)力矩作用面 须用一矢量表征 结论:力对点的矩矢等于矩心到该力作用点的矢径与该力的矢量积。2、力对轴的矩代数量 力对轴的矩的绝对值等于该力在垂直

20、于该轴的平面上的投影对于这个平面于 该轴的交点的矩。 力对轴的矩的正负号 力对轴之矩用来表征力对刚体绕某轴的转动效应。 当力与轴在同一平面时( 1.平行; 2.相交),力对该轴的矩等于零。3、力对点的矩与力对通过该点的轴的矩的关系 力对点的矩矢在通过该点的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力对该轴的矩。4、合力矩定理: 力系的合力对任一点(或任一轴) 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 点(或同一轴)之矩的矢量和(代数和) 。(三)空间力偶空间力偶(力偶矩矢)的三要素: (1) 力偶矩矢的模; (2) 力偶矩矢的转向;(3)力偶矩矢的方位,与力偶作用面垂直。 力偶矩矢是自由矢量,无需确定矢量的初端位置。空间力偶的等效条

21、件:两个力偶的力偶矩矢相等,则它们是等效的。空间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合力偶矩矢: 合力偶矩矢:合力偶矩矢的解析形式:由合矢量投影定理:平衡条件平衡条件(四)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主矢和主矩 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称为力系的主矢,各力对简化中心之矩的矢量和称为力 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结论: 空间任意力系向任一点 O 简化,可得一力和一力偶。这个力的大小 和方向等于该力系的主矢, 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 O ;这个力偶的矩矢等于该力系 对简化中心的主矩。主矢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主矩则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按照空间汇交力系求合力的方法求主矢 )几点说明:1)6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求解 6 个未知量2)

22、每个方程最好只包含一个未知量 3)投影轴尽量与其余未知力保持垂直。4)取矩的方程尽量与其余未知力平行或相交。5)投影轴不必相互垂直,取矩的轴也不必与投影轴重合。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1)空间任意力系简化为一合力偶的情形由于力偶矩矢与矩心位置无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置 无关。2)空间任意力系简化为一合力的情形 合力的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3)空间任意力系简化为力螺旋的情形4)空间任意力系简化为平衡的情形空间力系的简化结果总结主矢主矩最后结果说明Fr=OMo= 0平衡Mo工0合力偶此时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FrM 0Mo工0Fr 丄 Mo合力合力作用线离简化中心0的距离dMo

23、|FrMo工0Fr / Mo力螺旋力螺旋的中心轴通过简化中心Fr 与 Mo成角力螺旋力螺旋的中心轴离简化中心0的距离为d |Mo|sinFr(五)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平衡方程:平衡条件:结论:空间任意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所有各力在3个坐标轴中每一个 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等于零,以及这些力对于每一个坐标轴的矩的代数和也等于 零。每个空间平衡物体仅六个独立平衡方程, 证明其独立条件很困难,但一个方程 中仅一个未知量,这6个方程是独立方程。三力矩平衡方程:四力矩平衡方程:五力矩平衡方程 :六力矩平衡方程 :几种特殊的空间力系平衡方程1)汇交力系2)间力偶系3)间平行力系(六)重心1、平行力系中心由合力矩定理可确定合力作用点 C: 平行力系的合力作用点的位置仅与各平行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的位置有关,而与各平行力的方向无关。称该点为此平行力系的中心。由合力矩定理,得结论:合力的作用点只与各个力的大小及作用点有关, 而与平行力系的方向无关。2、心的概念及其坐标公式由合力矩定理,得:均质物体的重心就是几何中心,通常称 形心3、定物体重心的方法1)积分法:简单几何形状物体的重心2)用组合法求重心(a) 分割法(b )负面积法(负体积法)悬挂法3) 用实验方法测定重心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