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3704572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2.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经济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经济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经济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经济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经济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简介经济史学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进行描述和阐释,发现经济规律,以便更好地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未来进行预测。我校经济史专业主要以中外经济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市场发展与国家干预的相互关系、经济制度变迁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外企业经营的特点与经验借鉴等。本专业于2006年3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单独招生。经济史专业教师的科研领域广阔,学科齐全。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资金和教育部课题,相关科研成果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是教育部“马工程”第三期教材建设的主要成员。现有研究成果涉及中国经

2、济史上的农工商业经济、商品货币经济、经济制度等许多重要领域,尤其在市场发展与国家统制的互动关系、金融史、中外企业经营史等问题的研究方面,重点突出,成果集中,特色鲜明,形成了别开生面的群体优势。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目前经济史专业已培养了多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就业去向为国家机关、大型央企、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到国内名校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等。2007年,开始在世界经济博士点下设立“经济制度变迁比较”研究方向。二、培养目标培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复合型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党的基本

3、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胜任本专业较高层次的不同工作岗位,能够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奉献力量。 2、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独立从事本专业方向的科学研究,了解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有一定的发现、研究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够较熟悉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准确、娴熟地搜索、阅读和使用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文献资料。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公司企业或其他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经济管理等工作。 3、具有国际通用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国际视野,并扎根于中国的实际,能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将理论与实际

4、、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志存高远。三、研究方向(一)中国经济发展史本研究方向主要是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规律进行研究,涵盖古代、近现代、共和国三大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史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学术研究领域。正如哈佛大学教授德怀特帕金斯所说:中国今日的经济奇迹是20世纪世界上所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只有从历史的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了解这个奇迹。(二)外国经济发展史本研究方向主要是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的历史规律进行研究,涵盖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重点研究工业化以来各国经济发展的路径、特点、经验和教训,探索全球化和低

5、碳经济时代的发展规律、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根源,以及各国应对危机的举措和效果,更好地解读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全球性联动和相互依存。(三)经济制度变迁比较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制度变迁的经验和规律进行比较研究,包括时间维度的纵向、空间维度的横向比较,重点涉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等。(四)中外企业经营史本研究方向主要是对中外企业的兴起、经营演进的过程和特点进行研究,探索其不同的发展经验和规律,重点研究各类企业治理模式的变化、经营理念的演进、发展战略的调整,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开拓经济史研究在微观和中观层面的新领域。四、学制及学习年限学制三

6、年学习年限二至四年五、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学分要求(见附表)六、培养方式1、以科研为主导,实行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方式。一方面采取校内导师个人负责制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另一方面成立由校内导师负责、聘请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外有关专家参加共同组成的教学指导小组。由导师或导师组指导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业务实习、社会调查和科研论文写作,以便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刻苦攻读、勤于思考和认真钻研的学术品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沟通交流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专业课教学,要按教学大纲进行,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编写出适合研究生教学需要的教学用书。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追国内外

7、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充实教学内容和科研信息,要注重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学术训练,培养其科研思维和习惯,以及扎实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研究生参加本学科学术或业务问题的研讨会和报告会,参加本学科科研课题的调查研究和论文写作,参加本专业教研室的科研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向报刊投稿。对研究生的学年论文要严格要求,悉心指导,进行考核或讲评。4、学位课程可以灵活运用专题研讨课、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教学方式。以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七、质量标准以培养目标为基础,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各项规定完成培养方案的研

8、学任务,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各个培养环节的各项要求,以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为主要内容,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具体标准指标,进行衡量,作为研究生考核的依据,也作为激励与分流或淘汰的依据。八、考核方式在课程考核方面,按国家和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学位课必须考试,选修课可以根据课程特点,改变传统单一考核形式,以面试、论文、答辩等多种方式着重进行能力考察,可采取考察方式。中期考核是研究生按照培养计划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规定环节获得规定学分后,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对研究生品质、专业情况进行的全面考核。它是检查、督促研究生加强自身修养,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培养质量的有效机制,则严格按照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中期

9、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九、学位论文选题与撰写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理论水平、专门知识掌握程度、科研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创新能力的主要体现。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引导下进行,同时鼓励研究生自主选择学科前沿课题和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选题。学位论文的选题要从所学专业研究方向出发,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重点研究本学科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选题要尽可能与本人历年的学年论文具有相关性和连续性。应在第四学期末初步确定学位论文选题,然后开始进入论文开题,以及研究和撰写阶段。学位论文应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开题报告,导师应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给予实际的帮助和指导,由研究生

10、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研究与撰写的内容力求富有创见,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或实用意义,应达到国家学位条例对硕士论文的要求,严禁抄袭剽窃,格式要符合规定,字数应达3万字左右。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也可以是高质量的专题调查研究报告。十、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1、学位论文应在第六学期初完成,然后进行学位论文的原创性检查和评审,合格后方可申请授予学位。为保证论文质量,也可以实行预答辩制度。2、 申请学位必须符合国家学位条例规定的条件。3、 学位申请材料必须齐全,内容翔实。研究生各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并符合各项规定条件者,方可获准参加硕士论文答辩。4、 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必须严肃认真地组织和进行。答

11、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应符合法定要求。5、 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及学位授予全过程,均需按有关规定进行。十一、参考文献(一)中文书目1著作类(1)一般著作1、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13册,人民出版社 1980年。2、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3、马克垚著: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4、顾准著: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5、李志敏:中国古代民法,法律出版社1988年6、赵德馨等: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7、李京文等:国际技术经济比较:大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2、8、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9、罗荣渠: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0、罗志如等:当代西方经济学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1、张仁德:比较经济体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12、黄安年著:美国社会经济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13、叶孝信:中国民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4、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5、樊亢、宋则行等主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6、蒋晓伟:中国经济法制史,知识出版社1994年。17、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

13、9年,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18、刘云龙编著:欧美近代经济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19、朱寰主编:亚欧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5 年。20、陈曦文:英国16世纪经济变革与政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21、田昌五、漆侠: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齐鲁书社、台湾文津出版社1996年。22、刘佛丁等: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3、胡代光等:当代国外学者论市场经济,商务印书馆1996年。24、孔庆明等:中国民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25、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26、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4、1997年。27、马克垚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 1997 年版。28、巫宝三主编:欧洲中世纪经济思想资料选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29、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30、宋则行等:世界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31、吴易风等: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商务印书馆1998年。32、黄范章:外国市场经济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商务印书馆1998年。33、晏智杰等: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史,商务印书馆1999。34、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35、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36、刘佛丁等: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15、,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7、宁可、漆侠、方行、经君健、魏金玉等:中国经济通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38、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9、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40、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41、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0年。42、王玉茹等: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43、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三联书店2001年。44、吴敬琏:转轨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45、晏智杰: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46、韩毅:历史的制度分析:西方制度经济史学的新进展,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47、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48、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49、郑学蒙主编:中国企业史(古代卷),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50、刘海燕主编:中国企业史:典型企业卷(上、中、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51、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52、张晋藩:中国民法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5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修订版),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54、许新:转型经济的产权改革,社会科

17、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5、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6、段文斌著: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57、何自力著:比较制度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58、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史(1949-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59、杜恂诚: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60、杨哲英等:比较制度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61、马丽娜、支小青、王一民: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宏观调整和微观重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62、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通史(上、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3、马克

18、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中、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4、马克垚著: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5、张隆高、张晖、张农编著:美国企业史,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66、吴友法、邢来顺著:德国:从统一分裂再到统一,三秦出版社,2005年。67、王加丰著:西班牙、葡萄牙帝国的兴衰,三秦出版社,2005年。68、高德步著: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9、厉以宁著: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下),商务印书馆,2006年。70、章迪诚著: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编年史,工人出版社,2006年。71、高德步著: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19、历史的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72、吴承明著: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73、刘晨光等合著:希腊四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4、黄仁宇著: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三联书店,2006年。75、吴承明著: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76、樊亢著:资本主义兴衰史,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77、韩毅著:美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78、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世界经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79、虞和平等:中国现代化历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80、萧国亮、隋福民编著:

20、世界经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81、2007年。巫云仙著:汇丰银行与中国金融发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82、王玉茹主编 中国经济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3、韩喜平,邵彦敏,杨艺主编:欧盟社会经济结构与制度变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84、高德步著:西方世界的衰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5、吴承明、董志凯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86、韩毅:外国近现代经济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7、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史纪事本末,中华工商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88、汪海波:中国现代产业经济史,山西经济

21、出版社,2010年。89、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90、董志凯、武力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53-195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2)译著类1、马克思著:资本论(1-3),人民出版社各版本。2、(美)约翰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3、(美)福克纳著:美国经济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64年。4、(英)埃德蒙惠特克:经济思想流派,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5、(英)克拉潘著:现代英国经济史(上、中、下),商务印书馆1975年。6、(法)乔治勒费尔著:拿破仑时代(上、下),商务印书馆1978年。7、(英)埃里克罗尔:经济思

22、想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8、(德)马克斯韦伯著:世界经济通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9、(法)保尔芒图著: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3年。10、(德)哈德赫著:20世纪德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11、(美)格鲁奇著: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2、(美)埃冈纽伯格、威廉达菲等著:比较经济体制从决策的角度进行的比较,商务印书馆1985。13、(法)米歇尔博德著:资本主义史:15001980,东方出版社1986年。14、(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15、(英)约翰希克斯著:经济史理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16、(美)格

23、雷戈里斯图尔特著:比较经济体制学,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年。17、(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18、(美) 内森罗森堡等著:西方致富之路,三联书店1989年。19、美费维恺:中国早期工业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20、(意)奇波拉著:欧洲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21、(美)熊彼特著: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1991、1992、1995年。22、(法)布罗代尔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92年。23、(美)V奥斯特罗姆著: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2年。24、(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

24、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25、 (美)R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26(法)布罗代尔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93年。27、(美)道格拉斯诺思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28、(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著: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29、(美)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30、(美)H钱纳里著: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3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著: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25、。32、(挪)A.伊萨克森著:理解市场经济,商务印书馆1996年。33、(澳)海因茨阿恩特著:经济发展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34、(英)罗德里克弗拉德著:计量史学方法导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35、(日)依田憙家著:日中两国现代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36、(美)Y巴泽尔著: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37、理查德R纳尔逊,悉尼G温特著: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38、(日)速水融著:日本经济史,三联书店1997年。39、(法)保尔芒图著: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40(美)汤普森著:欧洲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26、上、下),商务印书馆1997年。41、(美)WW罗斯托著: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97。42、(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43、(美)王国斌著:转变的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44、(美)埃瑞克菲吕博顿著: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45、(英)约翰希克斯著:经济史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46、(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47、(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48、(美)罗宾麦乐怡著:法与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

27、999年。49、(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50、(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51、(美)亨利斯皮格尔著:经济思想的成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52、(美)戈登塔洛克著: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53、(瑞)汤姆伯恩斯著:结构主义的视野:经济与社会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54、(美)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55(美)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著:新美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6、(德)柯武刚著:制度经济学,

28、商务印书馆2000年。57、(南)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著产权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58、(日)大河内一男著:过渡时期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59、(美)加里利贝卡著:产权的缔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60、(日)青木昌彦著: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61、(美)戴维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2001年。62、(德)贡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008年。63、(美)小罗伯特埃克伦德著:经济理论和方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4、(美)戴维罗默著: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

29、。65、(英)迈克尔佩罗曼著:资本主义的诞生: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德一种诠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6、(美)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托马斯K麦克劳、理查德S特德洛著:管理的历史与现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67、(美)奥利弗威廉姆森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商务印书馆2002年。68、(美)约翰克劳奈维根著: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69、(印)阿马蒂亚森著: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0、(美)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著: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成长的若干篇章,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71、M.M.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1-7卷)

30、,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003、2004年。72、(美)道格拉斯诺思著: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73、(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74、(美)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75、(美)斯坦利布鲁著:经济思想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76、(美)小罗伯特卢卡斯著:经济发展讲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77、(日)速水佑次郎著:发展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78、(美)约翰康芒斯著: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商务印书馆2003年。79、(法)马克布洛赫著:法国农村史,商务印书馆2003

31、年。80、(英)爱德蒙柏克著:美洲三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81、(冰)思拉恩埃格特森著:经济行为与制度,商务印书馆2004年。82、彭慕兰著: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83、(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84、(美)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主编:大企业和国民财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5、(美)高伯著:日本经济的悖论繁荣与停滞的制度性根源,商务印书馆,2004年。86、(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7、(美)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瑞)彼得哈格斯特龙、厄尔扬瑟尔韦编:透视动态企业:技术、战

32、略、组织和区域的作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88、(美)M. 罗斯托夫采夫著: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下),商务印书馆2005年。89、(法)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上、下),商务印书馆,2005年。90、(美)西蒙库兹涅茨著: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2005年。91、(美)西蒙库兹涅茨著: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2005年。92、(日)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编著: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93、(日)滨下武志著: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94、(美)鲁迪多恩布什著:通向繁荣之路,中国人民大学

33、出版社,2006年。95、(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通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96、(美)鲁迪多恩布什著:通向繁荣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7、(美)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著: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华夏出版社2006年。99、(美)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著:现代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的非凡历程华夏出版社2006年。99、(美)托马斯K麦克劳著: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00、(美)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101、(比)皮雷纳著:中世纪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史评论,商务印书馆,2006102、(法

34、)勒高夫著: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03、(法)福西耶著:中世纪劳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04、(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群言出版社,2007年。105、(美)约翰S戈登著:财富的帝国,中信出版社2007年。106、(美)本S伯南克著:大萧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07、(美)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詹姆斯W科塔达编:信息改变了美国:驱动国家转型的力量,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108、(美)弗兰克道宾著:打造产业政策:铁路时代的美国、英国和法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09、(俄)盖达尔著:帝国的消亡,社会科学文献出

35、版社,2008年。110、(美)沃尔特亚当斯,詹姆斯W布罗克主编:美国产业结构(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11、(美)科林斯著:基业长青,中信出版社2009年。112、(美)克拉克著:应该读点经济史,中信出版社,2009年。113、(美)约翰L坎贝尔等编著:美国经济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1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5、(美)多恩布施,费希尔,理查德斯塔兹著:宏观经济学(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16、(美)哈尔R范里安著: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8版),格致出版社,

36、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二)外文书目1、Alfred D. Chandler, Jr., The Visible Hand: The Managerial Revolution in American Business,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1977. 2、John Chamberlain,The Enterprising Americans:A Business History ofthe United States,Institute for Christian Economics, Tyler, Texas,1991.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任签

37、字: 年 月 日36五、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学分要求经济史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选修课、补修课和其他教学环节。其中必修课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共20学分;选修课包括专业限选课(6学分)和专业任选课程(6学分),共12学分;其他教学环节包括文献阅读与综述、科研环节、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共8学分。学生应修满40学分,才能达到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最低要求。经济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学分要求一览表类 别课程名称课程门数课程代码学分学时开课学期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备 注必修课程学位公共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12300001042361讲授考试马克思主义

38、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12300001031182讲授考试基础外语14721-2讲授考试经济学方法论1新课2361-2讲授考试学位基础课新制度经济学110201014033543讲授考试学位专业课中国经济发展史3102010320110201036019162123讲授考试外国经济发展史10201032021020103602经济制度变迁比较10201032031020103603选修课程专业限选课中外经济思想史专题研究3102010330161082讲授考查应开出一定数量的课程供学生选修,每门课程36课时,2学分。所修选修课学分应不少于8学分。转型经济专题研究10201033024现代企业制度研

39、究新课3任选课高级微观经济学任选4门新课8144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新课中级计量经济学1020205602当代经济学说前沿专题研究新课现代市场经济学专题研究1020101602发展经济学专题研究1020101401资本论与当代1020101604世界经济专题研究1020105604中级产业经济学1020205601货币金融学专题研究新课财政学专题研究新课财务管理研究1120201602博弈论1020205407应用统计分析1020205303第二外国语补修课程政治经济学2106000070172学院安排研究生补修有关课程,每门课36学时,各记2学分。西方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思想史1060

40、0007021060000703新课其他培养环节1.文献阅读与综述(导师考核)文献阅读与综述是研究生掌握本学科的学术传统和研究脉络,训练研究生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为研究生的学习研究奠定一定理论基础的重要环节。汇报方式应能达到考察上述要求和训练学生语言逻辑能力的目的。所有类型的研究生均应进行该训练。硕士研究生第1至第4学期,每学期精读专著不少于2本,具体书目由导师指定,可以通过读书报告或书评形式考核。2考查硕士研究生所修学分不低于6学分。2.科研环节(导师考核)硕士研究生第1至第4学期,每学期应提交学期论文1篇,每篇不少于3000字。2考查3.课题研究(导师考核)课题研究是研究生进行科研实践、训

41、练科研能力的重要方式,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硕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学校的科研项目或实践部门的科研项目以及学院自设的科研项目等参加一定的课题研究,并提交相应的科研成果,作为考核依据。两年内主持或参与的课题研究项目不少于2项。2考查4.社会实践(导师考核)属于应届生的必修环节。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后,应参加为期36个月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可以通过专业实习、挂职锻炼、产学研基地联合培养和社会调查等走入社会的方式进行。各学科专业可以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类型等情况,在实践内容和考核方式上提出具体要求(一般应提交实践单位鉴定意见和实践总结报告)。2合计4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