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判断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3661673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下册科学判断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判断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判断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判断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判断题(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二、 判断题。(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1 . 恐龙是在海洋里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 ( ) 2. 生物进化繁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适应环境的生存, 不适应环境则被淘汰。 ( )3. 地球的引力比月 球表面引力大, 是月 球引力的 6 倍。 ( ) 4. 月 相的变化是没有周期性的。 ( )5. 美国是至今唯一登上月 球的国家。 ( ) 6. 科学家猜测, 恐龙的灭绝一是因为气候变冷使得草食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 二 是因为地壳活动频繁, 地震及火山使得恐龙大量死去。 三是由于新星的辐射或 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爆炸, 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

2、 ) 7. 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 ) 8. 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 ) 9. 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 ( ) 1 0. 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海胜。 ( ) 1 1 . 地球处于太阳系的正中心。 ( ) 1 2. 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大致处于同一平面。 ( )1 3. 发射和制造宇宙飞船造价很高, 并不划算。 ( )1 4. 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 (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1) 第一课化石 一、 填空: 1、 化石可分(实体化石) 、 (特殊化石) 、 (遗迹化石) 、 (模铸化石) 、 (化学化石) 等几种。 其

3、中琥珀昆虫化石是(特殊化石) , 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 , 苔藓化石好、三叶虫化石是(模铸化石) 。 2、 课本第 4 页的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暴龙) 和(圆顶龙) 头骨化石。 牙齿尖锐的动物一般是(肉食性) 动物, 牙齿扁平的动物一般是(草食性) 动物。 从牙齿的特点可以看出(暴龙) 是肉食性恐龙, (圆顶龙) 草食性恐龙。 3、 (中华龙鸟) 是由爬行动物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代表性动物。 4、 人们通过(化石) 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5、 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 借助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 二、 问题: 1、 什么是化石? 在漫长的年代中, 经过自然界的作用, 古代生物的遗体、

4、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 化石有什么作用? 答: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 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答: 、 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 、 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 、 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 4、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列举植物化石或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 答: 植物化石的形成: 原始森林毁灭, 植物倒入湖中堆积; 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 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 经过漫长的变化, 形成了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 古代的鱼死后, 沉入水底, 被沉积的泥沙覆盖。 由于与空气隔绝,

5、鱼的尸体不会腐烂。 经过亿万年的变化, 在高温高压作用下, 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 这就是鱼化石。 第二课时 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一、 填空: 1、 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 到(陆生) ;由(简单) 到(复杂) ; 由(低级) 到(高级) 。 2、 最早的马叫(始祖马) , 出现在(5000 万年) 前, 体型像(狐狸) ,牙齿适于取食(树叶) , 前肢有(四趾) , 中趾长, 后肢有(三趾) 。 生活在(森林) 为食。 3、 约 3000 万年前, 出现了(渐新马) , 前肢都有(三趾) , 中趾较发达, 生活在(森林) 里。 4、 约 2000 万年前, 出现了(中新马) , 它由

6、森林生活改变为(草原生活) , 适于取食干草, 前后肢都是(三趾) , 但中趾特别发达, 第二、 四趾(退化) , 适合在草原上(奔跑) 。 5、 700 万年前, 出现了(上新马) , 前后肢仅剩下发达的(中趾) , 第二、 四趾(只留遗迹) 。 6、 现代马出现在(300 万年前) 。 7、 (化石记录) 表明, 从始祖马带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 曾出现过许多分支, 但在长期(生存斗争) 过程中大都(灭绝) 了, 只剩下现代马这一支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 8、 现代的马是由马的祖先逐渐(发展) 、 (进化) 来的。 二、 简答: 1、 什么是生物的进化? 答: 生物从古到今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7、科学家把生物的这种变化趋势叫进化。 2、 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 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 体型高大健壮, 适合在草原上奔跑, 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第三课时 谁能生存下来一、 填空: 1、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这是生物自然发展的规律。 2、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1859 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一书, 他在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适者生存-生物进化学说) , 他认为: 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 同一 物 种 内 哪 些 个 体更 能 适应 环 境 , 它 们 就 比 其 他 个 体更 容易 生存 和 繁 衍下 来 。 3、 十九世纪自

8、然科学最伟大的三大发现是: 细胞学说、 达尔文进化学说、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 距今 1.3 亿年前, 地球上有称霸一时的动物叫(恐龙) , 它们繁殖很快的主要条件是(当时地球上气候温暖, 动植物丰富, 很适合他们的生存) 。 二、 简答题: 1、 按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学说, 讨论现在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答: 颈长的长颈鹿适应变化的环境, 容易存活, 颈短的长颈鹿不适应变化的环境, 容易死亡。 由于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 一代代选择, 颈部变得更长的长颈鹿更容易存活, 导致现在的长颈鹿的颈部这样长。 2、 说说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答: 因为恐龙不能适应气候环境变化和地质变化。 一是

9、气候变冷 (草食性恐龙饥寒交迫死去, 肉食性恐龙自然随之死去) 二是地壳活动频繁(地震、 火山喷发、 大洪水) 等因素导致 三是宇宙中的新星爆炸, 恐龙又一次大量死亡; 四是小行星撞击地球, 发生爆炸, 恐龙灭绝。 第四课时 月球上有什么 一、 填空: 1、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 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平均距离地球(38.44 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 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 2、 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其中最大的环形山的直径达(235 千米).观察发现, 环形山的形状很像火山口和陨星坑。 3、 月球表面高低起伏, 较高的地方是(高原) , 较

10、暗的地方是(广阔的平原) 。 4、 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 昼夜温差大, 白天的最高温度可达(127), 夜间的最低温度可降到(-183), 因此月球上没有(生命)的存在。 5、 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 , 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1/6) 。 6、 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 测定月球的年龄约有(50 亿) 年, 比地球古老。 二、 简答: 1、 你认为月球上众多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 可能是由小天体碰撞和火山爆炸形成的。 2、 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所举起的重物, 在月球上小学生也能将它举起, 这是什么原因? 答: 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 只相当于地球表面的 1/6。 3、

11、月球上有像地球上的风雨雷电吗? 答: 没有。 因为地球上的各种天气现象是大气和水循环运动的结果, 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 所以不能产生各种天气现象。 4、 月球上有花草树木、 鸟兽鱼虫吗? 答: 没有。 因为月球上不具备生物生存需要的空气和水等条件。 5、 月球上有什么? 答: 月球上有高原、 有广阔的平原、 有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第五课时 观察月球 一、 填空:1、 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规律: 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自东向西) 运动。 但明亮部分的形状(没有) 什么变化;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 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自西向东) 移动。 同时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 也发

12、生了变化。 2、 月相变化与月球的运动规律:月球 (明亮和黑暗两部分的不断变化的状况) 叫做月相,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 29.5 天;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 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7.3)个地球日, 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 公转一圈大约需要(27.3) 个地球日;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 的过程中发生的。 3、 各时间段月相名称: 农历上半月时: 农历初一初二, 地球上看不到月亮叫(新月或朔月)。 初三初四, 月牙缺口(向东) , 圆弧(向西) , 是为(蛾眉月) 。 初七初八明暗各半的月亮是为(上弦月) 。 到了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 为满月(或望月) 。 进

13、入农历下半月时, 月亮出现的时间会每天变(晚) , 并且逐渐出现(缺口) , 缺口(向西) 。 在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下弦月)。 二十七、 二十八时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称(残月) 。 4、 月球明亮部分的变化规律: 上半月在傍晚时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自西向东) 移动, 月亮的明亮部分(向西) , 随着日期的变化明亮部分逐渐(增多) 。 直至(满月) 。 下半月在清晨时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自西向东) 移动, 月亮的明亮部分(向东) , 随着日期的变化明亮部分逐渐(变少) 。 直至(朔月) 。 5、 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与月相的变化都是(周期性) 的, 有(规律) 的。 第

14、六课时 月相的成因 一、 填空: 1、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 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 ,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 2、 月球本身不会(发光) ,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 3、 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的过程中发生的。 4、 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时, 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新月) , 发生的时间是(农历初一) 。5、 当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 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满月) , 发生的时间是(农历十五或十六) 。 二、 问答; 1、 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本身不会发光,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 月球不停地绕地球公转, 日、 地

15、、 月三个天体的位置不断变化, 地球上的人们看到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也随着变化, 这就是月相变化。 第七课 登上月球 一、 填空 1、 (1609 年) 加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对着月球后, 人类就开始了对月球的科学探测。 2、 (1961 年)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并于 1961 年吧宇航员(加加林) 送上近地轨道, 人类便闯入太空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 3、 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 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 枚探测器, 美国向月球发射了(21枚) 探测装置。 4、 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始于(1961 年) , (1969 年 7 月 20 日) , 美国宇航员尼尔 阿 姆斯特朗和埃

16、德温 奥尔德林乘(阿波罗 11 号) 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 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 5、 从 1969 年到 1972 年, 美国共进行了(5 次) “阿波罗” 飞行, 共有(12) 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对月球表面进行了广泛考察。 6、 我国已经启动了一个以(“嫦娥” ) 探月计划为起点的庆大的月球探测计划。 7、 (2007 年 10 月 24 日) 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 发射成功。 (2010 年10 月 1 日 18 时)“嫦娥二号” 顺利发射, (2013 年 12 月 2 日 1 时 30 分)“嫦娥三号” 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8、 2013

17、 年 6 月 11 日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 有聂海胜、 张晓光、 王亚平三名宇航员同时升空, 任务时间 15 天。 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 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二、 问答: 宇航员登月球前要做哪些准备? 答: 乘着宇宙飞船, 带上氧气、 水、 食品(特制的) 、穿上既散热又保暖、 能防辐射的宇航服, 配备通信, 科学考察所需要的各类仪器等。 第八课 太阳 一、 填空: 1、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 直径是地球的 109 倍(约 139 万千米) , 体积为(141 亿亿) 立方千米, 约是地球体积的 130 万倍。 2、 光的传播

18、速度为每秒 30 万千米,太阳离地球大约 1.5 亿千米。 太阳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 8 分 20 秒。 3、 太阳是个会发光发热的(大火球) , 全部由(气体) 构成。 其中主要为(氢气)和(氧气).太阳表面温度大约有摄氏(5500)度, 中心温度高达摄氏(1500 万)度。 4、 为了保护眼睛, 在观察太阳之前, 要准备观察用的(器材) , 注意不要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 , 否则会(灼伤眼球) 。 5、 (太阳黑子)、 (日珥)、 (太阳风)、 (耀斑)等通称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生物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大。 二、 简答: 1、 什么是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是怎样产生的? 答: 在太阳表面

19、, 常常会出现一些黑色的斑点, 人们叫它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巨大的漩涡气流产生的, 由于气流的温度比太阳表面的正常温度低, 所以看起来是黑的。 2、 什么是日珥? 日珥有什么特点? 答: 日珥是一种极为壮观美丽的气柱喷射现象。有的日珥向巨大的喷泉, 有的像拱桥和怪石。 3、 什么是“日冕” ? 答: 发生日全食时, 太阳被月球遮住了外围形成的美丽光芒叫做“日冕” 。第九课 太阳与动植物 一、 1、 太阳提供了生命的能量, 所以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生存。 植物通过阳光获取能量进行光合作用, 获得养料得以生存, 动物主要靠吃植物或其它动物来获取能量维持生命, 由此可见一切生物的能量都来自于

20、太阳。 2、 植物的发芽、 长叶、 开花、 结果等生命活动都是依靠太阳来完成, 没有太阳地球上的温度会降低, 那么植物就永远处于休眠状态。 3、 地球上有日照长短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 这些变化影响着动物的生活、 生长发育、 迁徙、 洄游、 休眠等各种生命活动。 4、 生物之间都是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的, 大多数动物依靠植物得以生存, 植物依靠阳光获取能量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了太阳, 地球上就不会具有生机勃勃、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二、 简答 1、 在植物的一生中生命活动中, 太阳起到了哪些作用? 答: 太阳的能量主要有二种形式: 光(光照) 和热(温度) , 适宜的温度使种子发芽长

21、叶, 温度的高低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促使根吸收水份, 同时植物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形成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 (春季发芽,夏季开花, 秋季结果, 冬季休眠。 光照使植物不断进行光合作用, 自制生长所需的养料和氧气。 2、 如果没有太阳, 植物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 为什么? 答: 植物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 就不能自己制造养料, 并且不能产生氧气, 那么植物会不断消耗氧气, 直到氧气用完为此, 最后植物只能走向灭绝。 没有太阳, 地球上的温度将会降低, 那么植物将永远处于休眠状态。 3、 太阳对动物的生命活动又有哪些影响? 答: 因为地球上有日照长短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 这些变化影响着动物的生活和生

22、长发育、 迁徙、 洄游、 休眠等各种生命活动。 如:鸟、 兽、 虫、 鱼等的繁殖, 以及鸟、 鱼的迁徙、 回游活动都受到日照长短的影响。 4、 有人说, 因为有太阳, 地球上才有生机勃勃、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答: 对。 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光照, 没有光照植物无法生长, 草食动物找不到食物无法生存, 肉食动物没有草食动物作食物也无法生存, 人类也不可能存在, 因此, 生机勃勃、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也就不可能存在。 第十课 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 一、 填表: 1、 太阳照射温度的变化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与太阳有关系的物质变化主要有三种: 岩石风化、 水的循环、 风的形

23、成。 2、 归 纳太阳 与地球上众多 物质变化现象的 关系 , 把这种关系 表示在方框里。 二、 简答: 如果没有太阳, 现有的各种自然现象会有怎样的变化? (列举岩石的风化、 水的循环、风的形成等变化与太阳的关系。 ) 答: 1、 没有太阳就没有热量, 没有热量岩石就不会发生热胀冷缩的风化作用。 没有岩石的物理变化, 就很难进行岩石的化学风化, 没有岩石的化学风化就很难转化为生长植物的土壤。 2、 没有太阳就没有热量, 没有热量就没有自然界水的蒸发, 没有水的蒸发就没有水的循环, 没有水的循环就没有降水的发生。 3、 没有太阳就没有热量, 没有热量空气就不会受热膨胀, 空气不受热膨胀就不会比

24、周围的空气轻, 各 个地方的空气都一样重, 空气就不会流动, 空气不流动就不会形成风。 第十一课 太阳与人类一、 填空: 1、 太阳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地球传递能量, 这些能量以煤、 石油、 天然气等能源方式,或者以风能、 水能、 生物能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 人们直接对太阳能应用的是太阳的光和热, 如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热水器等。 3、 大多数能源的能量都是太阳能通过(能量转换) 而来, 如: 煤、 石油、 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能量是由于远古时期的生物储存了太阳能形成的, 风能、 水能是太阳的光和热促进自然界中空气的流动与水的循环而形成。 4、 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能量转换) 的形式实现

25、的。 5、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 除了(核能) 以外, 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多起源于(太阳) 。 二、 问答: 1、 太阳对人类的活动, 生存和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 人们平常的衣、 食、 住、 行等各方面都与太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太阳的光和热而形成的各种能源正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地球上的风能、 水能、 生物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来源于太阳, 及时地球上正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的煤、 石油、 天然气也都是来源于远古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能, 太阳辐射产生的光能和热能, 这所有的正被人利用的各种能源其实都来源于太阳, 正是人类拥有并利用了这些能源, 所以人类才能在地球上生存、 活动和发展

26、。 2、 如果没有太阳, 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 答: 如果没有太阳, 植物不会生长, 动物也无法生存, 人类将无法获得食物, 没有太阳的光和热促进水的循环与空气的流动, 人类将没有水和风发电, 无法使用电器总之离开太阳人类将无法生存。 3、 把太阳与人类活动的复杂关系用箭头及适当的文字说明表示出来。 (见课本) 第十二课 太阳能热水器 一、 填空: 1、 在生产生活中, 很多方面都直接利用了太阳能, 如(太阳能发电站) 、 (太阳能热水器) 、 (太阳能路灯) 、 (太阳灶做饭) 、 (太阳能电池) 、 (白天看书) 、 晾晒衣物) 、阳光下进行生产生活等等。 2、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有(集热

27、器) 、 (不锈钢蓄热保温水箱)、 (定热热水箱) 、 (水位自控装置) 、 (热水自动供应装置) 、 (上下循环管) 等几部分组成。 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集热器) 、 (保温水箱) 、 (支架) 三部分组成。 3、 热水器中的水热得快主要与(选择的材料) 、 (颜色)和(摆放的方向)有关。 要想热水器中的水热得快就应考虑选择(导热性能好) 的金属作材料、 材料的颜色以(黑色) 为主、热水器的摆放以(正对太阳) 为佳。 另外还可以考虑集热管的(受热面积) 要尽可能大。 二、 问答: 1、 太阳能与水能、 风能等其他能量相比, 具有哪些优点? 答: 太阳能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既是一次性能源又

28、是再生能源, 它资源丰富, 即可以免费使用, 又无需运输, 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2、 说说太阳能热水器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答: 太阳能热水器将吸收的太阳光线转换成热能, 利用冷水的比重大, 热水的比重小的特点, 在热水器内形成冷水自上而下、 热水自下而上的自然循环, 是整个水的温度逐渐升高, 达到一定的温度。 第十三课 太阳系一、 填空: 、 八大行星有关数据 、 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 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八颗行星、 卫星、 矮行星、 慧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 水星: 距离太阳最近, 体积最小, 温度最高, 没有卫星。 、 金星: 第二近行星, 自转最慢, 一圈需 2

29、43 天, 自转方向特殊: 自东向西转, 没有卫星, 夜空中除月亮外最亮的星星。 金星上的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的 100 倍。 、 地球: 距离太阳第三近行星, 绕太阳一周约需 365 天, 自转一圈需 24 小时, 有一颗卫星-月亮。 、 火星: 直径只有地球半径大, 体积只有地球的 15%, 公转周期约两年一圈, 自转一圈为 24.6 小时, 有两颗卫星, 白天最高达 28, 夜间则降至-132。 、 木星: 体积最大, 相当于 1300 个地球那么大, 卫星最多, 有 63 个, 自转速度最快,自转一圈 9.9 小时。 主要由气体和流质物组成。 、 土星: 八大行星中体积居第二位, 卫星个

30、数也居第二位, 有 34 颗。 它有一个美丽的光环, 光环主要由岩石、 尘埃、 气体、 冰块等组成。 : 天王星: 体积在八大行星中居第三位, 自转是躺着的。 : 海王星: 距离太阳最远, 公转周期最长, 60190 天, 相当于地球的 165 年。 、 类地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类木行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有数十亿颗小行星。 、 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 它的公转周期是 76 年。 1、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 其中(木星) 最大, 卫

31、星数目最多有(63) 颗; (水星) 最小, 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没有卫星。 2、 (冥王星) 是太阳系中的矮行星, 曾划规到大行星之列, 经过近 30 年的进一步观测,科学家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 千米, 比地球的卫星-月球还小, (2006 年 8 月 24 日)第 26 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投票决议, 把行星和太阳系里不是卫星的其他天体定义为三个不同的类型, 即(行星) 、 (矮行星) 、 (太阳系小天体) , 并确认太阳系只有(八) 颗行星,把(冥王星) 排除在行星列之外。 3、 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行星排序: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地球) (金星

32、) (火星) (水星) 4、 彗星是由(慧发) 、 (慧核) 和(慧尾) 组成。 二、 问答: 1、 什么是太阳系? 答: 以太阳为中心, 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八颗行星、 卫星、 矮行 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2、 什么是彗星? 答|: 太阳系小天体中有一种形状很特别的星, 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看上去像一把扫帚, 叫做彗星。 第十四课 做太阳系 一、 填空: 1、 太阳系各成员之间的分布特点是以(太阳) 为中心, (行星) 、 (矮行星) 以及(太阳系小天体) 都围着太阳转, (卫星) 围着行星转。 2、 制作太阳系模型时, 由于八颗行星都是以(椭圆) 轨道围绕太阳公转,

33、且行星轨道基本在(同一平面内) , 所以可以用(泡沫板) 或其他平板做八颗行星的轨道平面, 按行星距离太阳系的远近(调整好) 行星轨道之间的距离。 二、 问答: 做太阳系模型之前, 我们先要做好哪些准备? 答: 制作太阳系模型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 合适的材料, 八颗行星的运动轨道大致在一个平面, 要了解太阳系各成员之间的分布特点。 弄清行星的位置、 距离和大小, 注意行星的体积和与太阳的距离之间的比例。 第十五课 天上有条河 一、 填空: 1、 夜空中东起西北, 西至西南, 有一条明亮的光带, 这条光带叫(银河) , 河中没有水, 而是由许多(星星) 组成。 2、 银河大约包含(2000)

34、 亿颗星体, 期中恒星大约(1000) 亿颗, 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 3、 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组成) 的天体系统, 它是一个相当大的(漩涡) 状星系, 直径约为(10 万) 光年, 中心温度约为(1.2) 万光年。 4、 从侧面观察, 银河系形如一个(扁平的盘子) , 银河系中心被一庞大而近于(球状)的晕所包围, 它的直径约为(80000) 光年, 中间部位厚度约为(12000) 光年, , 太阳位于远离银河系中心(33000) 光年的位置上。 5、 光年是计算(天体距离) 的单位, 1 光年等于光 1 年所走的路程, 计算公式为(1光年等于 300000606024365.) =946

35、08 亿千米 6、 银河系直径=94608 亿千米80000=7568640000 亿千米 二、 问答: 1、 什么是银河系? 银河系有多大? 答: 银河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 它是一个相当大的漩涡状星系, 直径约为 10 万光年, 中心温度约为 1.2 万光年。 2、 银河系是什么样子? 答: 从银河系的上方往下看, 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漩涡状星系, 从侧面看, 形如一个扁平的盘子。 第十六课 艰辛的探索 一、 填空: 1、 (1961 年 4 月 11 日) , 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 号发射成功,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登上太空绕地球飞行 108 分钟, 开创了人类历史上

36、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2、 (2003 年 10 月 15 日) ,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 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 被顺利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 3、 (2005 年 10 月 17 日) , 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了飞行任务并顺利返回。 4、 人类在长期探索宇宙的过程中, 也付出了艰辛的代价。 (哥白尼) 的日心说曾被查 封; (布鲁诺) 因探索宇宙神秘被处死刑; 1986 年 1 月 28 日, 美国(“挑战者” ) 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发生爆炸, (7) 位宇航员全部遇难; (2003 年 2 月 1 日) ,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降落时解体爆炸, 机上(

37、7) 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5、 我国的航天大事记: 13 世纪我国发明了火药, 14 至 15 世纪发明了火箭, 1970 年 4月 24 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 1 号发射成功, 2003 年 10 月 15 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宇航员杨利伟被送上太空绕地球飞行。 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2005 年 10 月 17 日“神舟” 六号载人飞船完成飞行任务并顺利返回。 2007 年10 月 24 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 1 号发射成功。 2013 年 6 月 11 日 17 时神舟十号成功发射, 宇航员聂海胜、 张晓光、 王亚平首次开展面向青少

38、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 二、 问答: 1、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经历是怎样的?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 人类为了探索宇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虽然探索宇宙是艰辛而又十分危险的, 但科学家们为进一步探究宇宙的奥秘, 仍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学习他们为了科学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第十七课 人造卫星与飞船 一、 填空:1、 晴朗的夜空, 有时会看到一种移动的星星, 它们就是(人造地球卫星) 。 它是按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的(无人航天器) 。 2、 卫星分为(科学卫星) 、 (技术试验卫星) 和(应用卫星) 之类。 3、 (科学卫星)

39、 是 、 使用各种探测仪器, 探测空间环境和观测天体的卫星; (技术实验卫星) 适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 (应用卫星) 是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卫星。 3、 应用卫星的种类最多, 数量最大, 其中包括(通信卫星) 、 (气象卫星) 、 (侦察卫星) 、 (导航卫星) 、 (测地卫星) 、 (地球资源卫星) 、 (截击卫星) 等等。 4、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东方红” 一号) ,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1957) 年(10) 月(4) 日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 一号) 。 5、 (载人宇宙飞船) 的成功研制是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 它大大(扩展) 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40、, 实现了人类(飞天) 的梦想。 6、 宇宙飞船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用作(天地往返运输器) , 可以空间和月球基地等(接送宇航员) 和(物资) 。 7、 宇宙飞船上有许多特别设置的系统, 以满足航天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多种需要。如(环境控制系统) 、 (报话通讯系统) 、 (仪表照明系统) 、 (逃逸救生系统) 等等。 8、 我知道的宇宙飞船有: “神舟” 五号(中国) , “阿波罗” 号(美国) , “联盟”号(俄罗斯) , “猎户座” 号(美国) , “凡尔纳” 号(欧洲空间局) 二、 问题我国的人造卫星发展状况怎样? 答: 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发射了多种类型的卫星, 初步形成了几大卫星系列

41、, 即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 “东方红” 通信广播卫星系列(广泛用于通讯, 电视转播等) ; “风云” 气象卫星系列(应用于气象观测, 为农业生产, 防灾减灾发挥作重要作用。 ) ; “实践” 科学探测与技术卫星系列; “资源” 地球资源卫星系列; “北斗” 导航定位卫星系列由基本形成。 第十八课 运载火箭 一、 填空: 1、 当水、 空气从一种物体中向某个方向快速喷出时, 这种物体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起来,这种现象叫做(反冲) 。 2、 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运载火箭) 送上太空的。 3、 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 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 4、 火箭是靠(反冲作用) 的力量飞上天空的。 5、 中

42、国的(“长二捆” ) 火箭和法国的(“阿丽亚娜” ) 号火箭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火箭。 二、 问答 根据实验研究, 分析火箭是靠什么力量飞上天空的? 答: 实验证明, 物体间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造成反冲运动现象。 火箭飞行时间喷出燃气形成反冲作用使火箭升空。 第十九课 无限宇宙 一、 填空: 1、 宇宙是一个广阔无边、 无始无终的世界, 天文学家测量宇宙的大小是用(“光年” )作单位的。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有限) 到(无限) 的过程。 2、 银河系的总质量相当于(1400 亿) 个太阳的质量。 3、 哈勃望远镜是一种(太空) 望远镜, 全长(12.8) 米, 镜筒直径(4.27) 米,

43、 重(11)吨。 从哈勃望远镜中看到许多类似银河系的星云, 它们是(河外星系) 。 4、 银河系和所有观察到的数以百亿计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 , 在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也只是一颗小(“沙粒” ) 。 5、 太阳系属于(银河系) , 仙女座星系属于(河外星系) 。 7、 古代, 人们只能凭借肉眼或用肉眼配合古代天文仪器来观测天体, 所能观测到的主要是天体的和(视运动) , 建立了(地心说) 。 现在, 人类利用(人造卫星) 、 (宇宙飞船) 、(航天飞机) 、 (星际探测器) 等手段进入到宇宙空间, 接近遥远的星球, 探索到了更多的宇宙奥秘, 建立了(无限宇宙) 的概念。 8、 人类观测太

44、空天体的工具变化: 肉眼-望远镜-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无人探测器-登上航天飞机、 宇宙飞船或空间站利用太空望远镜直接观测宇宙。 9、 银河系和所有观察到的数以百亿计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 , 在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也只是一颗小(“沙粒” ) 。 现在由于射电望远镜的出现, 人们的视野已经扩展到了一百多亿光年的宇宙“深处” 。 二、 问答 1、 你了解的宇宙是什么样的? 答: 宇宙的时间无始无终; 宇宙的空间无边无际; 宇宙的物质无穷无尽。 2、 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探测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什么关系? 举例说明。 答: 随着探测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类观测到的宇宙空间俞深远,

45、 观察到的宇宙物质更多。 例如: 古时候, 人们只能用肉眼看宇宙, 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 16 世纪, 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看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 看到了木星和它的卫星; 当电磁波发现之后, 人们有发明了射电望远镜, 这种望远镜可以看到 100 亿光年的星体。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把哈勃空间望远镜装上了航天飞机, 使人类观察星空的视线越来越深远。 第二十课 整理我们的科学课学习 一、 填空 1、 我们是按照从(家庭) (学校) (家乡 和祖国) (地球和宇宙) 的顺序使科学课的学习不断深化和扩展。 2、 科学课的知识可分为三大类, 即(地球和宇宙科学) (生命科学) (物质科学) 。 3、 科学课中, 我们学习过的科学方法和技能有(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 (观察、 实验、 制作) (搜集整理信息) (思考和结论) (表达和交流) 等。 4、 我对科学探索的认识是要(观察和发现) (大胆质疑) (认真实验) (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结合) (得出科学结论)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