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对策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63641968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施工现场1、正确戴好安全帽;坚持文明施工,现场边角废料定时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2、现场的坑、沟、孔洞加设临时围栏。3、严禁随意触摸电源开关箱,配电柜等,安排专业电工进行管理和作业。二、高处作业及交叉作业安全1、在无防护设施的单梁上设置护栏;平台、通道等装设标准的防护栏杆及挡脚板,孔洞设置盖板。2、在配备足够的临时性或永久性照明后经甲方验收后进行施工,并在施工点配置一定数量的应急照明。3、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停止作业。4、不指派患有不宜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上高作业。5、在施工前先系挂好安全带高挂低用后方可进行施工,挂设时应挂在牢固可靠处。6、衣着应灵便,衣袖、裤脚扎紧;扣子扣

2、牢。7、高处作业人员使用绳梯或钢筋爬梯上下攀登时,使用攀登自锁器。8、脚手架上堆放物料不超过270kg/m2,施工用料做到随用随吊。9、使用前,对架子进行仔细检查,特别是首次使用应进行全面验收;使用时,应将安全带挂设在其它牢固处;定期进行检查。10、上下脚手架设置走斜道或梯子,方便上下施工。11、传递时,采用工具包或麻绳传递工具。12、所有高处作业工具配置安全保险绳,使用时,较大工具应将保险绳挂设在牢固处,较小工具可将保险绳子绕在手上。13、作业间休息不得坐在平台、孔洞边缘,不得骑坐在栏杆上,设立施工人员休息板房。14、搬运小型物件采用工具包,搬运较大物件时,应用绳子加以保险。15、切割小型工

3、件时,放置在无坠落可能的区域或切割时采用铁丝扣牢,或下方增设防坠设施。切割后的小型工件或边角余料,放置在安全可靠处,下班前及时清理。17、在作业点下方的平台或地面设置安全隔离围栏,悬挂安全警示牌和防护网,严禁非工作人员通过或逗留。18、交叉作业时,错开垂直方向的交叉作业;无法错开时,搭设严密、牢固的层间隔离设施。三、施工临时用电安全1、现场所有内部需接电的铁制工具箱安照标准接地及装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组装平台接地,若组装平台较大多设置几点接地线;各类带电设备也需有接地措施;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由专业电工作业操作。2、电气设备接线时,做到绝缘良好;布线整齐,导电的裸露部份用绝缘胶带保护或其它隔

4、导电措施。3、导线剥头长度根据实际接线要求,以接线后无导线裸露在绝缘体外为宜;操作部件位置不得有带电体明露。4、严禁用单相三孔插座代替三相插座;严禁将电线直接勾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设置施工专用配电箱及插孔。5、对现场110V以上的临时照明线路进行固定;照明灯具的悬挂高度不低于,不得任意挪动;低于的增设保护罩。6、采用非导电体物件作为支架,支架稳固;若需采用金属支架时,采取接地或接零保护,并对支架进行固定。7、电源线路不得接近热源或直接绑挂在金属构件上;开关布置在火线上;使用螺丝口灯头时,零线接在灯头的螺丝口上。8、各类用电电压达110V或220V及以上的设备、机械及照明用电装设漏电

5、保护器;每次使用前,进行有效性检查;定期进行灵敏性试验。9、行灯电压不超过36V,金属容器、潮湿场所及管道内使用的行灯电压不超过12V,且行灯使用防护罩,电源线采用软橡胶电缆。10、配电室、开关柜及配电箱挂设警告标志并加锁。12、临时电源电缆老化,接头过多,接头处理不当,容易发生触电或火灾。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电源采用合格铜芯电缆,长度不够不使用老化电缆代替,接头处用高压胶带缠绕,做到防雨防潮。13、现场集中控制的开关柜,配电间不得堆放杂物,防雨、防潮不当,易发生触电。配电间设置在平整、干燥处,不得放材料、工具及杂物,保持地面干燥。一四、防火1、现场严禁吸烟;2、焊接、切割5米范围内,清除易燃易爆

6、品,并要有隔离或防范措施,做好应急措施。3、上方切割、焊接时,要对可能有火星溅落的孔洞、缝隙进行封堵,格栅上垫设橡胶竺隔离措施,并配备灭火器,设立监护人。4、严禁用汽油进行设备清洗;清洗点10m内严禁焊接、切割等工作;清洗地点设在上方无焊接,切割火星溅落可能的区域,并在规定的区域做好明显的警示标志。5、在电缆桥架上铺设足够挡火星面积的铁皮或防火物件,现场设立监护人,配备适量灭火器。6、使用碘鸨灯时,距离竹、木架子距离不得低于1米,距离油布、编织布等不得小于,并要固定牢固。7、内部照明使用行灯;不一次性携带大量的清洗油;严禁带火种入内;在外部按防火规定要求设置隔离区;保持通风。五、工器具使用安全

7、1、使用前仔细检查,发现机具已形、破损、有故障的立即停止使用,及时返库维修。2、使用前检查工具的接地情况;无接地措施的机工具,引入电源线要经过二级及以上漏电我女命。3、在运行中不进行检修或调整;必须在切断电源待其在停止状态下方可进行检修或调整。4、每周一次工器具使用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5、连接电动机械及工具的电气回路单独设开关或插座,并装设漏电保安器,金属外壳应接地,按标准一机一闸;操作开关设置于操作人员伸手可及的部位;当休息、下班或工作中突然停电时,切断电源总开关。6、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操作场所贴有安全措作规程且司机必须熟悉;运行中出现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机检修。六、脚手架及梯子作业安全1、脚手

8、架经验收合格并挂牌后使用。脚手架的搭设、验收符合安规相关规定。2、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搭设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组成的防护栏,上杆离地高度-,下杆离地高度。并设18cm高的挡脚板。3、搭设脚手架按要求搭设供人员上下的爬梯或斜道。梯裆间距不得大于30cm。若搭设斜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执行。直立爬梯高度超过2m时,使用攀登自锁器。14、脚手板满铺,绑扎牢固。脚手板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对头搭接处设双排小横杆,且间距不大于20cm。5、使用中的脚手架不得随意拆卸。若施工中必须要拆除时,必须申请专人拆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解除绑扎脚手板的铅丝。6、钢管脚手杆用外径4851mm,壁厚3的钢管,凡弯曲

9、、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的钢管,严禁使用。木脚手板采用5cm厚的杉木或松木板,宽度为2030cm,长度不超过6m。板的两端8cm处采用镀锌铁丝箍绕23圈或用铁皮钉牢。竹片脚手板的厚度不小于5cm,螺栓孔不大于10cm,螺栓拧紧,长度为、宽度为40cm。7、悬吊式脚手架除立杆和横杆的扣件必须牢固外,立杆的上下两端还加设一道保险扣件。立杆两端伸出横杆的长度不小于20cm。8、梯子使用要搁置稳固,脚底部采用麻布绑扎,与地面的夹角为60。,梯脚有可靠的防滑措施,顶端应与构筑物靠牢。在使用中,遵守安规的相关规定。七、焊接切割、热处理作业安全1、着装不符合劳动保护要求:焊接、切割时,操作人员穿公司规定的劳

10、保服、劳保鞋、手套等,衣着不得敞领卷袖。2、电焊作业:在进行焊接工作时,焊工正确佩戴和使用电焊面罩,配合钳工佩戴电焊护目眼镜。在室内,采取可靠的通风排气扇。3、焊接、切割工作结束后处理不妥:焊接、切割工作结束后,切断电源,仔细检查周围及防护设施,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进行登记可离开。4、在狭小或潮湿场所进行焊接工作:垫以木板或采取其他防止触电的措施,并设监护人。5、焊接预热件时:焊接时,严防手臂或脸部过于靠近或触碰预热件;采用石棉或挡板等隔热措施。6、高处进行焊接、切割工作:工作开始前清除下方的易燃物,或采取可靠的隔离、防护措施,并设专人监护;不随身带着电焊导线或气割软管登高或从高处跨越,应切断电

11、源和气源后用绳索提吊。7、在金属容器内进行焊接、切割工作:金属容器要进行接地,行灯变压器严禁带入;施工人员所穿的衣服、鞋、帽等必须干燥,脚下垫绝缘垫;在金属容器的入口处设专人监护并设焊机二次回路的切断开关,中断焊接工作时,切断焊接电源。8、交叉作业时:焊接作业前,先检查周围环境,尤其上方作业状况,避开垂直方向的作业点;在焊接作业点上方设置隔离措施。9、高处焊接工作:焊接作业时,将焊接配备的工具放置于安全可靠处;保温筒配备安全绳,并系挂牢固处,筒盖盖严;凿子由工具包盛放;焊条头不得置放梁上、架子上及设备上,要回收盛放筒内。10、在平台格栅上进行切割:切割时,在格栅上垫以橡胶、石棉布或其它隔离物。

12、11、在梁上或设备上进行小型工件的切割工作:切割螺栓、螺帽、吊耳等小工件,在切割部位的下方设置隔离桶或隔离盘,防坠落伤人或引起火灾。12、未按安全规范使用割炬:点燃割炬时,应先开乙快阀,关闭时,应先关闭氧气阀;点燃或切割时,严禁将割嘴对人;严禁将点燃的割炬置放于工件或地面上,设专门放置处。13、直流焊机的启、关:电焊机裸露的导电部位和转动部位装设防护罩;调节器摘下后,在机壳的孔洞上设防护罩。14、热处理、预热场所:进行热处理、预热前,仔细检查周围环境,及时清除易燃、易爆品等,并在明显、方便处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工作时,经常性地进行巡查;工作结束后,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15、热处理工作

13、时:热处理场所设置隔离区域,拉设红白安全绳,并在明显处挂设“当心触电”安全标志牌;必要时,设立监护人进行监护。16、热处理工具箱内、外:工具箱内各电源接点接线要规范,导线集中引出、引进,处于人员行走路线之外;导线集中处挂设明显的安全标志牌。17、热处理、预热与工作地点的线路布置:线路以集中布置为原则,不得阻挡通道,应沿通道二侧栏杆挂设通过;不与钢丝绳、葫芦等接触;破损处应按规范修补,经常性地开展检查。八、起重作业安全1、必须先办理安全施工作票,并有施工技术负责人在场指导,否则不得施工;规定:重量达到起重机械额定负荷的95%。2、物件起吊、松钩时:起吊物应绑牢;吊钩悬挂点与吊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线

14、上,吊钩钢丝绳保持垂直,严禁偏拉斜吊;落钩时应防止吊物局部着地引起吊绳偏斜;吊物未固定时严禁松钩,并设专人指挥。3、千斤绳的夹角不大于90度,最大不超过120度。4、起重作业区域内严禁无关人员停留或通过;机械吊臂及吊物下方严禁任何人员通过或逗留。5、吊起的重物不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在空中短时间停留时,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均不得离开工作岗位。6、用一台起重机的主副钩抬吊同一重物时:其总载荷不超过当时主钩的允许载荷;绑扎时,根据主、副钩的允许载荷分配负荷,受力后,主、副钩的钢丝绳尽量保持垂直;升降时保持同步。7、严格遵守起重规定“十不吊。8、当工作地点风力达到5级时,不进行受风面积大的起吊作业;当风力

15、达到6级及以上时,不进行起吊作业;遇有大雪、大雾、雷雨等恶劣气候,停止施工作业。9、操作人员在每日工作前,定时检查起重机的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及安全装置等,发现异常在操作前排除。10、下班前或突然停电时,先将所有控制手柄置于零位后,闭合主电源开关;露天的轨道式起重机,在工作结束后将起重机锚定住,必要时,加设缆风绳固定。一|11、操作人员按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若指挥信号不清或将引起事故时,操作人员应拒绝执行并立即通知指挥人员;操作人员对任何人发出的危险信号均必须听从。12、起重机严禁同时操作三个动作,在接近满负荷的情况下不同进操作两个动作。起重机的主副钩换用时,在主、副钩达到相同高度后,

16、只应操作一个动作,不进行双钩同进操作。13、行车、卷扬机等起重机械应各限位器限制的范围内操作;不利用限位器的动作代替正规操作。14、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要清晰、准确并装佩扬声器;站在操作人员能看清指挥信号的位置;起吊前,指挥人员确认绑扎无误后方可指挥起吊;开始起吊时,应先用微动信号指挥,待离开地面10-20CM并稳定后,再有正常速度指挥。15、装、卸物件工作时:开始工作时,吊钩中心要确认物件重心成一线;所有人员不得处于物件可能晃动、撞击方向的附近或处于无处可退的死角。16、起吊的物件在上升、回转、就位过程中:指挥要正确,加强全过程监护;在其它设备附近或将就位时,放慢吊机动作速度,不同时指挥操

17、作二个动作。垢17、在起吊的物件上或进行悬空起重作业时:在作业点的上方设置速差器,每个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同时在作业点附近牢固处,严禁将速差器或安全带挂设在物件或吊机吊钩上。18、在挂设软梯的同时,挂设速差器;上下时,使用速差器;软梯上进行作业时,在系吊速差器的同时,将安全带挂设在软梯或其它牢固处。19、设备、物件即将就位时作暂停,检查各人员的位置处于安全位置;就位时,不断相互招呼、提醒。20、有专用工具的按专用工具使用方法吊装;用钢丝绳直接吊装的,捆绑时绕2圈以上;就位后确定吊杆固定牢固后方可脱钩。21、起吊、临抛垂直管子时,捆绑钢丝绳必须缠绕2圈及以上,吊点设置在可防滑脱的阻挡件以下。22、

18、空中接钩时,使用速差器,且速差器应挂在固定设备物件上,不挂设在起吊设备上或吊机吊钩上;传递物品时,利用麻绳或工具包。23、在物体的棱角处垫以半圆管、橡皮、木板或其他柔软物。一24、钢丝绳端部用绳卡固定连接时,绳卡压板应在钢丝绳主要受力的一边,绳卡间距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数量不少于规范规定的要求。25、钢丝绳编结长度应大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300mm。26、钢丝绳在使用前仔细地进行检查,严禁使用有锈蚀、磨损或断丝的钢丝绳。27、在使用时应认真检查,确保销子的螺纹部分已拧紧。九、有毒有害物1、进行除锈工作:施工人员戴口罩,防止粉尘通过呼吸道和消化系统进入人体。2、通球及吹扫:施工人员戴防尘口罩、站在管口侧面、轮流休息。3、使用磨光机等接触噪声:使用棉花或耳塞等进行防护,间歇休息。4、进行油漆作业:施工人员戴防毒口罩、在室外通风场地调制油漆。5、焊接过程接触焊接烟尘:施工人员站在上风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