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船的历史》教案19(2022新版).docx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63600673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船的历史》教案19(2022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船的历史》教案19(2022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船的历史》教案19(2022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船的历史》教案19(2022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船的历史》教案19(2022新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船的历史【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船的研究单元的第一课。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课将在了解学生关于船 的前认知之后,引导学生在比较船的不同中,认识船只在体积、材料、构造、动力等方面的科学 技术演化特点,借助船发展史的认识,感受到船演化与科技发展的内在关系,这既是单元发展暗 线,也是后续活动的铺垫。测试独木舟环节中“独木舟负载物体”、“船的形状与阻力关系”的体 验活动,为学生后续研究启发疑问、激发兴趣。【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船是熟悉的,有些学生有乘船出行的经历,但是学生对船的发展历程是缺乏了 解的,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料,帮助学生认识船的演化特征与趋势。除了缺乏认识外,学生对 船的研究几乎是

2、空白的,测试独木舟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初步感知船的载重、稳定和水阻特性的探 究实践,帮助学生建立对船实践上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改进独木舟的探究欲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认知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 学生通过认识船的历史,了解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科学探究目标1. 学生通过制作独木舟模型的活动,感受“最初的小船”的样子和船的载重量、稳定性和水 阻特性。2. 学生通过探究“独木舟负载物体”“船型与阻力关系”的亲身实践,认识到船的外形、结 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学生感受船的发展历程,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3、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感受到船的发明和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r拗学函难占】重点认识乖的发展史。难点通过“独木舟负载物体” “船型与阻力关系”的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形、结构和稳定性、 阻力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小组木条(直径5厘米左右)或独木舟模型、船型模型(相同大小形状)、细线、垫圈、 钩码、刻刀、水槽、班级记录表等。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1. 出示船的照片,谈话: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借助它在水面上自 由、方便地行驶,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关于船,你都知道些什么?2. 请学生完成关于船的知识记录

4、表。3. 讨论:这些船在船体形状、材料、构造、动力系统、功能等方面都有哪些异同点?4. 提问:关于船,你还有哪些想要研究的问题呢?二、探索(预设30分钟)材料准备:独木舟模型、船型模型(相同大小形状)、细线、垫圈、钩码、水槽、学习单(一)船的发展史1. 展示不同时期船只的图片,教师介绍船的发展历程,主要如下:(1)独木舟:人们将巨大树干用火烧或用石斧加工成中空的形状,用树干或竹竿作为动力来 造船。(2)摇橹木船:是用橹来推进的船舶,它是一种江河中航行的早期船舶。摇橹船使用方便, 是江河中的运输工具,在江南水乡曾经广泛应用。一些旅游景点,摇橹船用来裁运游客,让游客 进行水上游览。(3)帆船:最大

5、的特点就是能够借助大自然的风力进行远距离航行。(4)蒸汽机船:美国人富尔顿首次在“克莱蒙脱”号船上用蒸汽机驱动船只,从此机械力开 始代替自然力,船舶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5)柴油机船:20世纪,人类进入了柴油机船时代,以柴油作为动力的游轮问世后,发展 迅速,逐渐取代了蒸汽机船。(6)潜水艇:现如今科技飞速进步,我们还出现了可以潜入水底,以核能源作为动力的潜水 艇。造船的技术和水平还在不断提升。2. 学生谈谈对船发展史的感受。(二)测试独木舟的载重性能、稳定性1. 出示独木舟,提问:“这是什么船,它是怎么制作的? ”2. 出示原木条,把一根圆木条中间挖空就可以制成一艘简易的独木舟。(町提前制作完

6、成或现 场让学生制作)3. 提问:独木舟作为最古老的船只,它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如何呢?4. 出示实验材料:独木舟模型、水槽、螺母。(1)提问:如何用这些材料测试独木舟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呢?(2)播放微视频,介绍测试方法,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3)小组汇报测试情况,讨论:“你们小组的独木舟可以负载重物吗? ”、“独木舟在装载 重物时有哪些不足?”。(4)小结:独木舟不稳定,容易侧翻,而且不能承载很多重物。5. 提问: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呢?引导学生提出加大船体等方法,为下一课的学 习进行铺垫。(三)探究船首形状与行进阻力的关系1. 提问:除了稳定和载重,为什么独木舟的船首形状大多是这

7、种尖形?独木舟的船首做成什 么形状可以使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更小呢?2. 出示实验器材,教师介绍方法(PPT演示)。 用两端分别是方形和尖形两种形状来模拟船只。 在一端用细线系上一个垫圈,拉动船只前进。 通过比较船只在水中的行进速度来分析它所受到的阻力大小。3. 提问:这个实验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呢?4. 播放实验微视频,概括实验注意点:相同重物,相同起点,同时释放。5. 学生实验。交流发现: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的阻力。三、研讨(预设:3分钟)1. 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梳理本课知识: 从船的发展历史中,你发现了哪些变化? 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 怎样减小船在行驶中的阻力?2. 提问:如果让你去改造独木舟,你会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四、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船的发明历程以及对我们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变化,我 们发现独木舟在载重量、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多不足,如何改进独木舟呢?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 还将继续改进独木舟,发现更多船的秘密。【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