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考化学备考 专题14 铁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3599418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编高考化学备考 专题14 铁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编高考化学备考 专题14 铁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编高考化学备考 专题14 铁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新编高考化学备考 专题14 铁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高考化学备考 专题14 铁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编高考化学备考资料(满分42分 时间20分钟)姓名: 班级: 得分: 1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CFe2O3 与Fe3O4互为同素异形体D常温下三者加入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答案】D考点:考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2常温下,能在铁制容器中贮存的物质是A、浓盐酸 B、氯化铁溶液 C、浓硫酸 D、硫酸铜溶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浓盐酸是弱氧化性的酸,能和铁反应生成氢气,A错误;B氯化铁有氧化性,能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B错误;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把铁的表面氧化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2、,这层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的反应,C正确;D铁和硫酸铜能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金属铜,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铁的化学性质 3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要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ABCDXFeCl2溶液FeCl3溶液FeNa2SO4溶液YFeCl3CuCl2AlNa2CO3ZCl2FeNaOH溶液HCl溶液【答案】C.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4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B若滤出

3、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Cu2和Fe3C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3和Fe2,一定不含Cu2D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依次发生2Fe3 Fe = 3Fe2 、 反应。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Cu2,一定没有Fe3,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5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说明不含Fe2B用酸性KMn

4、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只能说明含Fe3,故A错误;FeCl2中Fe2、Cl-都能使KMnO4溶液褪色,故B错误;Fe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故C正确;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能证明是否含有Mg2,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检验。6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

5、的是( )A纯铁为灰黑色,所以铁属于黑色金属B铁在硫蒸气中燃烧生成Fe2S3C纯铁的抗腐蚀能力非常强,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被氧化D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Fe(OH)3【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铁的性质。7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2+而可能含有Fe3+,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加入足量氯水 加入足量碘水 加入少量KSCN溶液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Fe3+与KSCN溶液反应,溶液变红色;Fe2+具有还原性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8“秦砖汉瓦”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是由黏土烧制的砖瓦,有的是黑色

6、的,有的却是红色的,你猜测其中的原因可能( )A土壤中含有铁粉、二氧化锰等B黑砖瓦是煅烧过程中附着了炭黑,红砖则是添加了红色耐高温染料C土壤中含有的铜元素经过不同工艺煅烧,分别生成了黑色CuO和红色CuD土壤中含有的铁元素经过不同工艺煅烧,分别生成了黑色Fe3O4或FeO和红色Fe2O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土壤中含有铁,在灼烧时,经过不同工艺煅烧,分别生成了黑色Fe304或FeO和红色Fe2O3,灼烧时不会存在铁粉、铜等,只有D正确,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铁、铜等化合物的知识。9某金属首饰可能含有铜或银,欲检验其是否用纯金制成,可把样品浸入某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根据

7、质量是否变化即可判断。可以选用的溶液是A稀硫酸 B盐酸溶液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稀硫酸、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不与铜、银反应,稀硝酸与铜、银反应,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金属的性质。10由氧化铜、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ag,加入2molL-1的硫酸50m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若将ag该混合物在足量的一氧化碳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固体质量减少为A1.6g B(a-1.6)g C(a-3.2)g D无法计算【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金属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水,根据硫酸的物质的量可知金属氧化物中O元素的物质

8、的量,金属氧化物的质量减去氧的质量即为金属的质量。本题注意根据反应的特点,确定金属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的关系式,从而得出硫酸的物质的量与金属氧化物中O元素的物质的量相等,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1AE是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 )A单质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2O32FeFe2O32AlB检验D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反应:Fe33SCN=Fe(SCN)3C单质X和单质Y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D由于化合物B和C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两者均是两性化合物【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物质转化关系的推断,物质性质的应用,反应特征是推断【

9、名师点晴】熟练掌握物质转化关系和特征性质是解题关键,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12下表各组物质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铁与氯气化合生成氯化铁,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转化为氯化铁,A正确;B氯化铵加热可以得到氨气,氨气催

10、化氧化得到NO,NO经一部反应得不到氯化铵,B错误;C碳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燃烧生成CO2,CO2与碳反应转化为CO,C正确;D氧化铝和盐酸反应得到AlCl3,氯化铝和碱反应得到Al(OH)3,Al(OH)3加热分解得到氧化铝,D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常见化学物质间的转化13将179 g 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336 L(标准状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672 L NO(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人过量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A332 g B254 g C224 g D196 g【答案】B考点:化学计算,涉及化学反应原

11、理、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及电子守恒等的应用 14常温下,在某200ml的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量地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设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原混合酸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B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COA段与BC段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取20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L后溶液的pH=1【答案】C混合酸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A项正确;B最终消耗铁的质量是22.4g,物质的量22.4g56g/mol0.4mol,因此最终生成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是0.4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硫

12、酸的物质的量是0.4mol,则硫酸的浓度0.4mol0.2L2.0mol/L,B项正确;COA段消耗0.2mol铁,转移0.2mol30.6mol电子,BC阶段消耗铁的质量是22.4g16.8g5.6g,物质的量是0.1mol,则转移0.1mol20.2mol电子,所以OA段与BC段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C项错误;D原混合酸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2mol和0.4mol,其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0.4mol21.0mol,则氢离子的浓度1.0mol/L0.2L5mol/L,所以取20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L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2010005mol/L0.1mol/L,则溶液的pH1,D项正确,答案选C。【考点定位】考查硝酸及铁的化学性质,图像的分析与判断。【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硝酸及铁的化学性质,图像的分析与判断等知识。硝酸是氧化性酸,因此首先与铁反应,即OA段表示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Fe4HNO3=Fe32H2ONO,当NO3完全被还原后继续加入铁粉,铁离子开始氧化铁粉,即AB段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最后加入铁粉,氢离子与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即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据此可以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