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十二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习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3573445 上传时间:2022-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十二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习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十二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习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十二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习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十二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习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十二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习题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第十二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基础题组 1.下图示意的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应该出现在()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后工业文明时期读2014年与2013年相比河北省各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年蓄存量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2.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A.水体污染B.水土流失C.水系生态环境破坏D.水资源短缺3.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气降水偏少地面沉降过度开采地表蒸发旺盛A.B.C.D.生态环境质量反映人口、经济、环境三者的协调关系。读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4.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区域分布在()A.东部

2、沿海地带B.中部内陆地带C.西北内陆地区D.西南青藏地区5.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防护林建设B.气候变化C.经济发展水平D.环境污染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6.(2016浙江选考测试一)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A.砖瓦厂B.钢铁厂C.玻璃厂D.化工厂7.(2016浙江选考测试一)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A.减弱噪声B.减少酸雨C.保持水土D.绿化环境提升题组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有深厚的砂砾堆积层,下图为该区域某地平行于海岸线的一段剖面图,其中实线为该区域地表海拔,虚线表示潜水埋藏深度。读图完成下面两题。8.(2016湖南六校

3、4月联考)最可能出现海水入侵,地下水变咸的是()A.丁B.丙C.乙D.甲9.(2016湖南六校4月联考)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述说法最可信的是()A.地下水从丙流向乙B丙处地下水质最差C.甲为湿地D.丙为城市区域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10.(2016福州适应考试B卷)图中M、N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盐碱化C.洪涝灾害D.气候变暖11.(2016福州适应考试B卷)如果M、N两地过度用水,可能会导致该河流下游地区断流,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环保性原则12.(2016重庆文综适应性考试二)阅

4、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雾霾是当前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雾霾的形成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地形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下图所示甲区域以农业为主,是全球雾霾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1)指出甲区域大气污染颗粒物的主要来源。(4分)(2)从地形的角度分析甲区域雾霾形成的原因。(8分)(3)推测冰面降尘增加对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的可能影响,并说明理由。(6分)(4)提出甲区域治理雾霾的主要措施。(4分)13.安徽省固镇县以当地种植的红薯,用传统工艺加工粉丝已有200年的历史。2007年成立了“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申报了“金香丝”商标。其生产的“金香丝”粉丝保持原汁原味的山芋芳香,是

5、原生态绿色食品,在第十一届上海农展会上显露风采,深受上海市民喜爱。其生产工艺现已成为蚌埠市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读下图,回答问题。(24分)(1)归纳固镇县发展粉丝生产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8分)(2)分析粉丝生产对固镇农业生产的影响。(8分)(3)固镇粉丝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8分)答案全解全析基础题组1.D图中反映的是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这个时期应该是后工业文明时期,即现代文明时期出现的。2.D结合图示信息知,河北各市地下水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具体体现,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资源短缺。3.B导致人们过度利用地下水

6、的原因是大气降水偏少、蒸发旺盛等自然原因和人们过度利用等人文原因。4.A图中显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总体上向东移动,表明东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5.C结合我国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可判断答案。6.A本题考查工业联系。读图,根据图中箭头顺序,指向H厂的废渣是来源于石膏板材厂的废弃物,不能作为玻璃厂、钢铁厂、化工厂的原料;可以作为砖瓦厂的原料,经过处理后制作成砖瓦。7.B本题考查工业区位的环境因素。发电厂的生产模式对保持水土意义不大;火力发电厂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酸性气体的排放造成的酸雨危害,此循环经济有脱硫过程,所以此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减少了酸雨;图中没有显示噪声问题;酸雨危害减少,环境绿化

7、效果可能提高,但不是直接影响。提升题组8.A根据潜水埋藏深度绘出潜水水位线(见下图),可知丁处地下水位异常偏低,为地下水漏斗区;而当地位于沿海,地下水漏斗容易导致海水入侵,从而使地下水变咸。9.C由图可知,甲处地下水出露地表,最可能为湿地。地下水是从水位高处向低处流,由乙流向丙;城市区域因为开采或者地面硬化影响下渗使得地下水位偏低,丁为城市区域,且可能有海水入侵而水质最差。10.B结合图示经纬网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由于其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不合理灌溉可能产生土地盐碱化问题。11.C图示地区位于黄河上游,如果当地大量引水,会导致中下游地区供水

8、紧张。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12.答案(1)甲区域产业以农业为主,作物收割后农民焚烧秸秆导致大量颗粒物进入到大气中,成为当地大气污染颗粒物的主要来源。(2)甲区域地处河谷平原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较高;北侧受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南侧为德干高原,河谷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利于污染物集聚;夜间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易形成逆温,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3)可能影响:促进冰川消融。理由:冰面降尘的增加会降低冰雪的反射率(提高吸收率),冰面获得较多的热量会加剧冰川融化。(4)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科学管理;调整农业结构等。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知,甲区域位于恒河平原,以农业为主,秸秆焚烧是导致

9、当地大气污染颗粒物的主要来源。第(2)题,从图中看甲区域地处河谷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较高;北侧受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南侧为德干高原,河谷平原地区地势低洼,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夜间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易形成逆温,导致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第(3)题,冰面降尘增加会降低冰雪的反射率,冰面获得较多的热量会加剧冰川融化。第(4)题,因为污染物的来源是秸秆燃烧,因此要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科学管理。13.答案(1)当地盛产红薯,原料丰富;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原生态绿色食品,品质优;深受市场欢迎,有市场;皖北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交通便利,与经济发达地区联系方便。(2)有利:促进

10、红薯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加快红薯品种的改良和种植技术的革新;推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不利:管理不当,可能导致农业结构单一化;长期单一的红薯生产,可能导致土壤肥力的降低,影响农业生态环境。(3)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开发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申报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完善配套建设,开发农业旅游。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信息,从原料、历史经验、市场、劳动力、政策和交通等方面进行归纳。第(2)题,从该地发展粉丝生产促进红薯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加快红薯品种的改良和种植技术的革新,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推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等方面分析有利影响;从可能会导致农业结构单一化,土壤肥力的降低和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不利影响。第(3)题,固镇粉丝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开发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拓展市场销售渠道;申报建设农业示范园区,争取优惠政策;完善配套建设,开发农业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