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盖设计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63573441 上传时间:2022-03-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9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楼盖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楼盖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楼盖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楼盖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盖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单向肋梁楼盖设计书姓 名:傅晓剑学 号:20040463班 级:土木16班指导老师:张 杰目录Contents题目及选材3一.结构平面布置3二.板的设计荷载计算4计算简图4弯矩计算5配筋计算5三.次梁设计荷载计算7计算简图7弯矩计算8剪力计算8配筋计算8四.主梁设计荷载计算11计算简图11内力计算12配筋计算14吊筋计算15抵抗弯矩图16五.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次梁裂缝宽度验算18主梁裂缝宽度验算19主梁挠度验算20题号34:某多层民用建筑,平面尺寸为36.0m22.5m,采用砖混结构,楼盖要求采用单向板肋梁楼盖,墙厚240mm,壁柱截面尺寸为370mm130mm,中柱为钢筋混凝土柱,

2、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可变荷载标准值Qk4.5 kN/m2,1.3。材料选用:C30混凝土;主、次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其余钢筋采用HPB235级热轧钢筋。一.结构平面布置由查表得: c14.36N/mm2, t1.43N/mm2tk2.01N/mm2, Ec3104N/mm2由查表得: HRB400级钢筋:y360N/mm2, Es2.1105N/mm2 HRB235级钢筋:yy 360N/mm2, Es2.1105N/mm2 按照塑性法设计板、次梁,按照弹性法设计主梁。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主梁横向布置,跨度为7500mm,间距为6000mm,次梁为纵向布

3、置,跨度为6000mm,间距为2500mm。区格长短边之比为2.4,按单向肋梁板楼盖设计。图1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二.板的设计取板厚为100mm。1. 荷载计算板自重: 0.1252.0kN/m2楼面面层: 0.0220+0.01250.65kN/m2天棚抹灰: 0.02170.34kN/m2恒载标准值: gk2.5+0.65+0.343.49 kN/m2恒载设计值: g1.2gk4.19 kN/m2活载标准值: qk4.5 kN/m2活载设计值: q1.3 qk5.85 kN/m2设计总荷载: g+q10.04 kN/m21.432. 设计简图 (1)次梁截面高按(l/18l/12)初估,取

4、h450mm,次梁截面宽度按(h/3h/2)初估,取b200mm,板的几何尺寸如图2所示。图2 板的剖面图(单位:mm)(2)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中间跨:l0lnh/2(2500120100)+100/22350mm 边 跨:l0ln12280mm 边跨与中跨相差: 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由此得板的计算简图如下图(图3):图3 板的计算简图3. 弯矩计算Mm(g+q)l02 其中am由查表得;B支座:按塑性方法计算支座弯矩时,取左右两边跨的最大跨度计算。M11/11(4.19+2.85)2.3324.95 kN.mMB1/11(4.19+5.85)2.3324.95

5、kN.mM21/16(4.19+5.85)2.2823.26 kN.mMC1/14(4.19+5.85)2.2823.73 kN.mM31/16(4.19+5.85)2.2823.26 kN.m4. 配筋计算h01002080mm 板的配筋计算如下表(表1)所示:表1. 板的配筋计算截面1B2C3平面位置轴线AD轴线AD轴线AD轴线AD轴线ADMcalM4.954.953.263.733.260.0540.0540.0360.0410.0360.0560.0560.0370.0420.037303.1303.1199.8228.8199.8选配钢筋A8160A8200A8200A8200A82

6、00实用钢筋314251251251251板的配筋示意图如下图(图4)所示。图4 单向板的配筋图三次梁的设计 主梁截面高按(l/16l/12),取为h600mm,主梁截面宽度按(h/3h/4),取b300mm,于是次梁的几何尺寸与支承情况如图5所示。图5 次梁的几何尺寸与支承情况1. 荷载计算 板传来的恒载标准值: 3.492.338.13 kN/m次梁自重标准值: 250.2(0.501)2.00kN/m次梁梁侧抹灰标准值: 0.02172(0.50.1)0.272kN/m恒载标准值: gk8.13+2.00+0.27210.40 kN/m恒载设计值: g1.2gk12.48kN/m 活载标

7、准值: qk4.5 2.3310.48kN/m活载设计值: q1.3qk13.63kN/m设计总荷载: g+q26.11 kN/m1.3V296.72V296.72V296.72V296.72V83.08V83.08V83.08V83.08V箍筋肢数及直径2A82A82A82A82A8101101101101101实配箍筋间距(mm),满足最小配箍率要求次梁的配筋示意图如下图(图7)所示。(a)次梁配筋图 (b)跨中横截面配筋 (c)支座横截面配筋图7 次梁的配筋示意图四主梁设计由题目已知柱的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主梁的几何尺寸及支承情况如下图(图8)所示。图8 主梁的几何尺寸及支承

8、情况1.荷载计算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10.40662.40 kN 主梁自重:25(0.60.1)0.32.59.375kN 梁侧抹灰:0.021722.5(0.60.1)0.85kN 恒载标准值:Gk62.40+9.375+0.8572.62 kN恒载设计值:G1.2gk12.48kN活载标准值:Qk4.5 2.5667.5kN活载设计值:Q1.3Qk87.75kN设计总荷载:G+Q174.9 kN2. 计算简图 由于主梁刚度较柱的刚度大得多,故主梁中间支座按铰接支承考虑。主梁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370mm。计算跨度分别为: (1)中间各跨: l07.5m (2)边跨: l01.025l

9、n1+b/21.025(7.50.120.2)+0.4/27.56m取l07.5m,计算简图如下图(图9)所示图9 主梁的计算简图3. 内力计算 (1)主梁弯矩计算:; ; ; 主梁弯矩计算如表4所示,弯矩包络图如图10所示。 (2)主梁剪力计算: G87.15kN; Q87.75kN 主梁剪力计算如表5所示。表4 主梁弯矩计算项 次荷 载 简 图组 合 值379.2组 合 值349.68175.41图10 主梁弯矩包络图表5 主梁剪力计算项 次荷 载 简 图组 合 值124.34225.0887.15组 合 值139.87209.55194.384. 截面配筋计算主梁跨中截面在正弯矩作用下,

10、按T型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判别T型截面类型:大于以上所得的任意一个弯矩值,故该T型截面为第一类T型截面。 主梁支座截面及在负弯矩作用下的跨中截面按矩形截面:h060060540mm主梁正截面及斜截面配筋计算分别如表6、表7所示表6 主 梁 正 载 面 配 筋 计 算 表计 算 截 面1B2M (kNm )349.68379.2175.41324344.22175.41或 0.0306 0.275 0.01540.011b0.550.329b0.550.0155b0.55或 1744.92117.1869.7选 配 钢 筋4C22+2C18As 2029mm24C22+3C18As 2283

11、 mm24C18As 1017 mm2 ,满足要求。表7 主梁斜截面配筋计算表截 面AB(左)B(右)139.87225.08194.38605.96V568.4V568.4V169.7V159.2V159.2V箍筋肢数及直径101262262590590250250250实配箍筋间距(mm)250250250,满足最小配箍率要求 5. 主梁吊筋计算由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荷载 Fl 1.2Gk +Q1.262.40+87.75 162.63 kN 则 吊筋选用220(628mm2)。 主梁配筋示意图如下图(图11)所示。(a)主梁配筋 (b)主梁跨中横截面配筋图 (c)主梁支座横截面配筋图图11

12、 主梁配筋示意图6. 主梁的抵抗弯矩图 (1)实配钢筋所能承受的极限弯矩,见表8表8 主梁实配钢筋所能承受的极限弯矩计算表控制截面1B2适配钢筋面积4C22+2C18As 2029mm24C22+3C18As 2283 mm24C18As 1017 mm20.0360.3540.0180.0350.2920.018399.4kN.m364.8kN.m205.4kN.m-34.98-(kN.m)399.4399.8205.4 (2)抵抗弯矩图,如图12所示。图12 主梁的抵抗弯矩图五. 裂缝和挠度验算 1. 次梁裂缝宽度验算gk10.40kN/m2 qk10.48kN/m2 (1)有荷载标准值计

13、算次梁的内力,如下表(表8)。表8 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次梁的内力计算表控制截面组合值1(0.07810.40+0.10010.48)5.85262.66kN.mB(0.10510.400.11910.48)5.85280.05kN.m2(0.03310.40+0.07910.48)5.70238.05kN.mC(0.07910.400.11110.48)5.70264.49kN.m3(0.04610.40+0.08510.48)5.70244.48kN.m(2)次梁的裂缝宽度验算,见表9。表9 次梁的裂缝宽度验算表 0.3mm序 号1B2Mk62.6680.0538.0564.4944.48As

14、565615452452452deq1214121212Ate0.5bh4500045000450002250002250000.01260.0027取0.010.0100.0020取0.010.010307.2311.6268.2324.0313.50.7620.6810.6120.6970.683114.21181181181180.281 0.63 0.203 0.280 0.265 故:次梁的裂缝宽度符合要求2. 主梁的裂缝宽度验算 (1)由荷载标准值计算主梁的内力,如表10所示 表10 荷载标准值下主梁的内力计算控制截面组合值1279.20B28.02274.782137.74 (2

15、)主梁的裂缝宽度验算,见表11。表11 主梁的裂缝宽度验算 序 号1B2279.20274.78137.7420292283101720.820.51890000900003100000.0220.0073(取为0.01)0.011279.9244.86275.50.8880.5660.669113.6201.80168.90.2960.2940.327故主梁的裂缝宽度符合要求.3. 主梁的挠度验算主梁作为作用有两个集中力的连续梁,应利用图乘法求挠度。为此,在离端支座1/3跨度的截面是控制截面,在其上加竖直向下的单位力,并绘出弯矩图,将单位力的弯矩图与荷载弯矩图相乘即得该控制截面处的挠度。如图13所示。图13. 主梁的挠度验算图挠度计算:已知; 由图12,采用图乘法可得主梁挠度为:而故主梁挠度满足要求,其余截面不再需要验算。至此,设计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