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3523121 上传时间:2022-03-1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一、论语十三则:(一)论语宪问(二则)目标定向:1. 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 “德与言,仁与勇 ”的辩证关系。2. 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学生做一个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3. 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入境生趣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事实上:一种文化也孕育着一种文明。 “泱泱大国,礼仪之 邦”的东方文明,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铸就的辉煌。当我们掀开那悠久的历史,深入那灿烂的文化,研读那深邃的思想时,展现在我们面前 的是屹立于

2、世界东方的古代强国, 领略到的是堪称世界奇葩的灿烂文化, 惊叹的是凝聚着民 族智慧的伟大发明。让美国人名年鉴手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孔子,其思想博大精深;享有世界 级艺术奇观之称的敦煌莫高窟光彩照人; 被日本人顶礼膜拜的是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僧鉴 真。不仅如此,我们的诸子百家的 “大争鸣 ”比欧洲的 “文艺复兴 ”早了两千多年;我们的元杂剧比莎士比亚的剧作早了几个世纪;我们的 芦沟晓月”让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叹为观止。所有这一切都堪称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奇葩、世界艺术的精华。伟大的祖国:不朽的文化、深刻的思想、精辟的学术,穿越历史的隧道,跨越无垠的时 空,影响着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全世界诸多

3、的人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让他们的思想点燃我 们思想的火花、心灵的明灯。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1、有德者必有言: 子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2、以德报德:或曰: ,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1、孔子说: “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 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这一章解释的是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 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 所以, 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

4、养其他各种道 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2、有人说, “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 ”孔子说: “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正直 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1、为什么说 “有德者必有言 ”呢?一个人有德行,有修养,就一定会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可是反过来,一个有好 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的人却不一定就很有道德、 修养。 勇和仁的关系也一样。一个有仁德 的人一定有勇气,这种勇气是指大智大勇,而不是打架斗狠的匹夫之勇。反过来说,一个有 勇气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 “有言者不必有德 ”一句。 它成了后世说 “文人无行 ”的理论依据。 一个 文人,一个著名作

5、家,他当然是非常 “有言 ”的了,有的甚至是 “著作等身 ”,但却并不一定有 好的道德修养。这就是所谓 “文人无行 ”的现象。当然,说“文人无行 ?”并不是说所有的文人都没有德行。 这正如说 “有言者不必有德 ”的“不 必”是不一定一样。不一定有德,也就不一定没有德,所以,也有 “有言者 ”又有德的情况。勇与仁的关系也是这样, “勇者不必有仁 ”,也不排除勇者也有仁的情况存在。从愿望来说,我们当然是希望有言者又有德,有勇者又有仁的了。2、“以德报怨 ”是道家思想,孔子主张 “以直报怨 ”,你赞同哪一种抱怨方式?为什么?社会需要宽容,但是不能一味的宽容,而应该区别对待,这个社会上总是有很多阴暗的

6、人与事, 但是同样这个社会上还存在着善良与正义。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依靠着陌生人的善 良,那么我们就用善良来回报这个社会。还要用 “以直报怨 ”的态度来对待这个社会上的丑恶与黑暗,而对于那些微不足道的伤害, 统统一笑风云过吧,冤冤相报何时了,太过于计较的话岂不是很累。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1、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有精妙的言论,这是言行一致;但有精妙言论的人未必都是有道德 的人,因为生活中难免有心口不一的奸佞之人。 一个仁者一定有大勇, 无私无畏, 见义勇为; 而勇者却不一定有仁,有的人惊世骇俗, 一朝之忿而不顾身家性命,这只是匹夫之勇, 是血 气方刚之辈。 “德与言,仁与勇 ”的辩证关系在这里被

7、孔子一言道破。2、报德、抱怨是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做人的原则问题。孔子主张“以直报怨 ”以直道而行,是主张明辨是非的。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1、读下列诗歌: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这两首诗壮怀激烈、气贯长虹、曾激励国人志士的悲壮诗,让后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和中 国人人所不齿的卖国贼, 大汉汗 汪精卫联系起来。谁能够知道,这样的大汉奸,却能够 写出这样的爱国诗?历史就是和我们开了这样一个大大的玩笑,也佐证 “有德者不必有言 的正确性,质疑了 “文如其人 ”的正确性。在生活中,你能分辨言行一致、或心口不一的人吗?怎

8、样才能成为言行一致的人?2、蒙牛乳业这两年通过成功的事件营销,行业地位逐渐建立起来了。但当年牛根生和同事 们创立的过程却是九死一生, 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各种困难, 而且, 其中大多数困难还是 竞争对手人为制造出来的。 所以, 在采取什么竞争哲学这个问题上, 牛根生应该是很有发言 权的。他在阐述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的座右铭时,讲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话:“其实就是 ?与自己较劲 ?!发生任何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改变自己容易, 改变别人难。假使矛盾双方的责任各占50%,那么,你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当你主动改变后,你会发现,对方也会跟着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不是同比例的,往往你改变10%后,他

9、会改变 30%,真所谓 ?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 ?。万一你改变了 50%以后,对方还是一点不 变,怎么办呢?你还是要坚持 ?与自己较劲 ?,因为 95% 的情形不是这样的。当你无数次地 ? 与自己较劲 ?后,回头再看, 大数定律的效能就显现出来了: 你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了世界! (人力资本)这不仅仅是不主动做坏事,而且是主动让步,近于主动做好事了,牛根生这个说法, 其实是对以直报怨或以德抱怨战略的最好注解。 每天抱怨自己的经营环境恶劣, 以至于无法 让他们在经营中保持基本的诚信原则的人潜心读一读蒙牛创业的历史,应该会有所启示。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以直报怨”或“以德抱怨”,宽容地对待别人

10、?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论语十三则:(二)论语卫灵公(四则之1、2则)目标定向:1. 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教诲,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2. 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培养学生 “仁爱孝悌 ”、“重义轻利 ”、“谦和礼让 ”、 “真诚守 信”等各方面的美德。3. 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入境生趣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 体和对话文体为主,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 德观念及教育原

11、则等。由于孔子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含哲理 性和启发性的语句。它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很喜欢论语,曾经借用 论语中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给他的女儿们取名为李敏、李讷 ,希望她们成 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1、子曰: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通“智 ”)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1、孔子说:可以跟他交谈而不跟他交谈,这是失去了可以交谈的人。不可以跟他交谈而跟 他交谈,这是浪费言词。明智的人既不失人又不失言。(可

12、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2、孔子说: “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我们应当怎样理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杀身成仁 ”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解呢? 其实, 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 “仁”为最高原 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 “仁”。 “杀身 成仁 ”,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 “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 少仁人志士为国

13、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重仁义是儒家的重要思想。这关系到个人的修养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当生与义矛盾时,孟子也说要 “舍生取义 ”,对 “杀身成仁 ”你是怎样看的?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孔子说:可以对一个人直言不讳,那人便是自己的朋友。如果看到他发生错误,宁可对 他下一个警告, 即使他现在因此对自己不谅解都可以, 但等到他失败了, 就会想到我对他说 的话是有益的,那就是对得起人。你能做到 “不失人吗 ”?从人生经验中知道,朋友之间这样,在家庭中亲人之间也是这样,正在对方不如意的时 候,去提出问题来谈,谈了也是白谈,这是时机不对。所

14、以,人与人之间,说话真难。学校 里同学之间相处,经常会碰到这种事情。你能做到不失言吗?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一、论语十三则:(二)论语 卫灵公(四则 之3、4则)目标定向: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教诲,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2.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培养学生“仁爱孝悌 ”、“重义轻利 ”、“谦和礼让 ”、 “真诚守信”等各方面的美德。3. 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入境生趣讲述令狐荐贤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唐宣宗教界时,令狐绹任宰相,他想向唐宣宗推荐 李远,因为唐

15、宣宗听了别人的话,死活也不答应。令狐绹认定李远有真才实学,对宣宗说: “我们不能因为谁言辞动听而提拔他,也不能因为一句话埋没了人才啊! ”唐宣宗连连点头, 李远去了杭州后,果然把杭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什么事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听了花言巧语就上当,更不能因 为一句话埋没了人才。孔子认为,在评价和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只是看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 孔子最初对人是听到人家说的话, 就相信他的行为,但是后来,他从弟子宰予白天睡懒觉这 件事上认识到这种看法的偏颇,于是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他说,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 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认为,对一个人,

16、不仅要听他说的,而且更重 要的是“观其行”,也就是要考察人的实际行为。历史上“以言举人”结果却坏了大事的例子很多, 比如战国时的赵孝成王以言取人, 任用了 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老将廉颇, 结果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 四十万赵军被俘活埋。 三 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素有知人之名,但也同样犯了以言取人的毛病,用了言过其实、 不懂实战的马谡当大将,结果失了街亭,最后不得不挥泪斩马谡”明代学者王夫之评价孔子所说的“以言取人,失之宰予”,这句话是千古以来言语虽简短,却是非常重要的一句 话。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3、 子曰: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4、子贡问为仁。子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

17、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 仁者。”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3、孔子说: “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 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有价值的言 论。”4、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1、什么是君子呢?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 “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 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凡是有建设性的语言,不管是什么 人的,都应当采用

18、。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话在民间已为人们所熟知,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其实,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在本章中,孔子以此作比喻,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 就是要事奉贤者,结交仁者,这是需要首先做到的。思想品德修养也是一样。选择品德高尚 的人交往,与他们做朋友,受他们的影响熏陶,潜移默化,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就会 在无形在得到提高。其实,这也正是颜渊篇里曾子说君子“以友辅仁”的道理。从另一个角度说,便是“近 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以,选择交往的对象是非常重要的。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孔子注重因材施教,对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提问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如颜渊问仁, 孔子说:“为仁由己” ;

19、仲弓问仁。则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结合颜渊、仲弓、子路等 人的性格、经历,想一想孔子为什么要对“为仁”这个问题做不同的解释。六、引导实践,拓展延伸1、你是如何“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的?2、课外阅读论语,积累关于君子之德的言论,看看那些是自己应当具备的美德。子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译文】 孔子说: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 的忧患。”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躬:这里解释为亲自、自身的意思。厚:忠厚、厚道。【译文】孔子说: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评析】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事应该多替别人考虑

20、,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 一旦发生了矛盾,人们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译文】孔子说: “整天聚在一块,子曰: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说的都达不到义的标准,专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子曰: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 别人。”子曰: 君子矜 而不争,群而不党。”【注释】 矜:音j m,庄重的意思。【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子曰: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译文】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

21、了。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一、论语十三则:(三)论语 季氏(四则之1、2则)目标定向:1. 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交益友与损友的利害关系。2. 明确何谓有益的乐趣,何谓有害的乐趣。3. 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好的孩子们在一起,攀比的不是梳妆打扮,吃喝玩乐,而是成绩,大家暗中较劲,你追 我赶,看了就叫人舒心。且不要说恶友,即使交上一个不对路的朋友,麻烦也就接踵而至。 初中的孩子,世界观尚未形成,这种年龄的孩子尤其有逆反心理,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 父

22、母的话很难听进去。 在这种情况下, 不同家庭环境、 生活习惯, 不同审美观点、 生活情趣, 不同处世原则,不同学习态度的朋友,便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重视交友,就是传统的文化也非常重视交友的重要。俗话说: “鱼有 鱼伙,虾有虾伴。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就是正统的儒家思想也十分重视交友的选择。 孟母三迁接芳邻,是重视孩子耳濡目染的教育典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是理学思想的 重要内容。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1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注释】 损:损害。谅:信实。便辟:阿谀奉承。善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

23、。便佞:花言巧语。2、孔子曰: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 佚游,乐晏乐,损矣。 ”【注释】节礼乐:孔子主张用礼乐来节制人。骄乐:骄纵不知节制的乐。佚:同“逸 ”。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1、孔子说: “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 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 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2、 孔子说: “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 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

24、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 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1、人生不可无友,交友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该交怎样的朋友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交友问学的快乐。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不能与忠信不 好的人交朋友。交友的快乐,择友的慎重,孔子都已反复告诫。本章又告诫我们 “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帮助你成就仁德,直者 能正言直谏, “以友辅仁 ”,谅,诚信。诚信的朋友是你的依靠,谅者能忠信不欺, “信则人 任焉 ”。见闻广博的朋友,讨论学问帮助你获取知识和智慧,多闻者能识政治之要, “以文会 友”。朱熹说: “友

25、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 ”便“辟 ”,便,偏也;辟, 偏也。偏爱,偏嗜,偏好,凡事偏颇,不公正,不正直,不能修身者。大学说: “所谓 齐其家在修其身: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 之其所哀 矜而辟焉, 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 恶而知其美者, 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 “人 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亩之硕。 ”因亲爱而偏私,因贱恶而偏恶,因畏敬而偏敬,因同情而 偏怜,因傲慢而偏激,一言以蔽之, “便辟 ”之谓。善柔,善于柔媚,谄媚,阿谀逢承,巴结 讨好,向则不若,前则谩之。 “工于媚悦而不谅 ”。“便佞 ”,便言,巧言,便佞但能品辩,非

26、 有学问,与多闻相反, “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 ” 2、人生须有快乐,人们对于快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养成自己的快乐观呢?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去寻找快乐。可越过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一位 农夫告诉他: “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 ”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着这么重的珠宝,老 怕别人抢,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当然不快乐!于是富翁用钱财接济穷人,慈悲为 怀。人生的快乐在于懂得选择与放弃,如果总是抓住一些无谓的东西, 只会是负担。只要你 心无挂碍,心胸豁达,有一颗理解和宽容的心,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 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

27、绽放。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我们应怎样培养 “道人之善 ”的乐趣?乐道人之善”,喜欢讲人家的好处,优点。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点,也很难做到的,有正反面,暂时不去讨论它。一般人喜欢批评人家的坏处, 是普遍的现象,尤其中国民族性, 喜欢对人问长问短, 像调查户口一样,太关心人, 很多外国来的同学就不习惯,觉得你在妨 碍他的自由。这有一个故事,有个法国学生,我曾经问他,在法国是不是有许多女孩子,被 劫持到中东卖作女奴?他说确实有这种事,每年都有很多女孩子被卖到中东去,都是十几岁的女孩子,他们晚上在街上走,后面常会突然跑出一个人,将女孩一掳就抢走了。我问他这情形如被别人看见怎么办, 他说:老师这句话问

28、对了,我初到中国来的时候, 所不喜欢的事, 现在很习惯:中国人在街头讲话多站片刻,就有第三者围拢来打听是什么事,一只死老鼠会有一大堆人围着看, 西方人没有这一套, 各走各的路,你们两人打架是你们的自由,与别人 无关,所以女孩子被抢走,是他们两人的事,别人不知道这两人干什么,根本不管就走了。我再问他:你们的治安人员呢?他说,过去中国有句成语,什么天下乌鸦”。我笑了不接他的下文。这是真实的事,我们讲到中国人这许多习惯,人与人之间一碰到就谈论别人, 这就是乐道人之恶,这就要讲到以前我们必读的两本书,一本是太上感应篇,一本是文昌帝君阴文,这两本书,中国过去读书人,为了功名,第一要隐恶扬善。朋友有错误,

29、要 关起门来劝,在外面总是替人掩盖丑恶的事,这是道德。但是只是过去争取功名的教条,人的习惯并不是这样, 而是喜欢道人之恶。 所以应该培养道人之善的乐趣。尤其朋友之间,谁 无短处?但要多讲别人的长处,宋代的名宰相王曾就能作到。扬善公庭,规过私室”。是必要的修养。一个成功的人物,在修养上自有他的长处,就是现在数十年来,看到各界成功的朋友,都各有他们的长处。所以这一节提出道人之善,是真正的好处。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孔子曰:“乐多贤友”,你是否以交了贤明朋友为快乐?读读房龙著的与世界伟人谈心,谈谈你是否经常与古往今来的为人谈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论语十三则:(三)论语季氏(四则之3、4贝V)目标定向:

30、1. 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君子有三戒。2. 明确没有私心是孔子教育的真谛。3. 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入境生趣于丹女士说: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去用理性的侵绳去约束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的 野马,达到中和调适,使人生更有意义,使社会更加和谐。 孔子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对人 慎戒, 生命的成长虽是连续不断的历程, 但呈现阶段性, 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与 危机,惟有透过学习,才能顺利度过危机,找到生命的意义。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1、子曰: “君子有三

31、戒 :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 ,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2、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 “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 学诗 乎? ?对曰: ,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 ,学礼乎? ?对曰: ,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注释】陈亢,字子禽,是孔子弟子。伯鱼,名鲤,孔子之子。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1、孔子说: “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

32、对女色的迷 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 得无厌。”2、陈亢问伯鱼: “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孔鲤)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我父亲独自站在院子里,我 “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 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 “趋”,低着头,很快地走过去,这叫 “趋”。 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快步从庭院里走过),父亲说: “学诗了 吗? ”我回答说: “没有。 ”他说: “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 ”我回去就学诗。 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院子里, 我快步从院子里走过, 他说:“

33、学礼了吗? ”我回答说: “没有。 ”他说: “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行事。”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 “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 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陈亢对同是学生的老师儿子孔鲤有所羡慕,理所当然,于是侧面向孔鲤了解孔子在家中 是否为他开小灶,而孔鲤回答的也同样听老师说过, 但陈亢没有失望,反而能“问一得三” 知道老师表理如一、言行一致,对学生一视同仁,并未因孔鲤是自己的儿子而留有私心。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思想文化意识的并存。再读孔子的三戒, 有什么现实意义?

34、窗子打开了,什么都会飞进来。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已经非孔子时代了,说到底,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都已被刻上了时代的烙印。青春年少,如水中浮萍,一切都还没有定根,对于人生的把握还不具备完全能力。理想、 幻想、梦想、甚至是瞎想,我们都曾有过,也都或多或少犯过一些错误。更有一些失足青少 年,因为 “色”被判刑,因为 “斗 ”而漠视生命;因为 “贪”而铤而走险,可以说,由于年少,受 太多的影响和局限,一切皆有可能。人到中年,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些急噪,但是对于人生的把握还不能达到十全十美。 婚外恋者,多少有点 “色 ”的成分;腐化堕落者,不能不说没有 “贪 ”的本质;不惜一切实现欲 望者,

35、更有 “斗 ”的品性。与年少相比,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步如老年, 可谓 “离天远、隔土近了 ”。本已达到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如此境界的有 些老人,却觉得世界如此不公不平。诸如 “以前的政策硬,身体也硬,不敢 “色”;现在的政 策软,身体也软, “色不了 ”此类的言论和 “59”现象,从他们一声声的叹息中,不难看出人生 的许多 “遗憾 ”,这能逃脱 “色、斗、贪 ”的嫌疑和心灵轨迹么?其实,孔子所谓的 “色、斗、贪 ”归根结底是两个字 -欲望。一个人,因欲望生 “色 ”,因欲 望好 “斗”,因欲望而 “贪”。孔子的三个阶段的三个告戒,有着其侧重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依 据人的特性而提出的,

36、 洞察我们的一生, 已经不能简单的将其定位于哪个特质阶段了, 更不 能简单的根据这些特质而去只注意些什么, 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 都要用理性去约束自己 的情感和欲望的野马,使人生更有意义,使社会更加和谐。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人生活在社会里, 无欲无求似不可能, 但怎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绪呢?中医教导人们的做法是 ,恬淡虚无 ?。,恬淡 ?是指内心安静, ,虚无?是指心无杂念。唯其心 无杂念,心里安静,抛开一切超越现实的想法,少欲不贪,方能, 皆得所愿 ?,满足比较实际的心理需求,所以应避免急躁、烦恼、焦虑、紧张、激动、不满、厌恶等不良的情结。孔子 曾提出的人生三戒可作为 ,恬

37、淡虚无 ?的处世良方了。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什么事对他们来 说都是新鲜的、 陌生的, 只有通过家人和老师来教育,他们才会认识事物。 你告诉他这是什 么,他便认识了什么,不会故意认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 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时代, 人们尔虞我诈, 互不信任,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再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 是用心用脑去

38、认识这个世界。 有些人站在这山, 发现那山更高; 沐在此水, 又想到那水更净, 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一天。有些人为名、为利、为美色绞尽脑汁,活的很累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重境界是针对老年人的。步入老年,从岗位上退下来,许 多人都能认真反省自己的大半生, 忙忙碌碌, 最后得到了什么?有些人实现了理想, 却失去 了健康;有些人积累了财富,却失去了诚信。记得有一句箴言: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就是真 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现实中的 “人 ”因其尚在中途,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命中的自然欲望 的操纵。 “欲 ”使其生命的能自动的顺着动物界生存竞争的积习所形成

39、的心理定势流淌。而为仁的功夫就在于逐步化解这一定势并拨转能之流向, 因势利导,使其升华为人的强烈的动力。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诗礼传家讲了“庭训”的来历。后来,“庭训”专指父亲的教诲。父亲对儿子的教 育,在古代就叫“庭训”,有时也泛指家庭教育。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你读过知道哪 些关于庭训家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曾子杀猪教子、孟母三迁等故事至今耳熟能详。曾子杀彘 : 曾子(前 505前 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 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 ”的主张和 “吾日三省吾身 ”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

40、容的大学是他的 作品)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哭闹。她说: “你回去,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从 集市回来,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制止说: “只是跟孩子的戏言嘛。 ”曾子说: “不能对孩子戏 言啊。孩子什么都不懂,他是向父母学习的,听父母的教导的。今天你欺骗他,是教导他欺 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孟母三迁: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接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开始时,他们住在墓地旁边。有一次,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 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 在这里了!于是,就

41、带着孟子搬到集市旁边去住。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 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 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 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等,都留有家训。还有许多形式的家书、教子诗等。在这些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训家规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 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2、的文化与美 德,被不厌其烦的叮咛后世子孙。北齐士族颜之推,为了告诫子孙不可自恃门第、骄逸怠惰,同时也希望子弟能将士族门风维系不坠,于是写下洋洋洒洒二十篇,约四万多字的颜氏家训。这本家训在其后的一千三、四百年间传诵不息,被后世尊为家训之祖。颜之推的苦心没有白费,颜家子孙果然争气。他的孙子颜师古是唐朝注汉书的大学问家,五世孙又出了誉满书林的颜真卿和著名政治家颜杲卿。重德修身”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宋代大儒朱熹即在家训中指出: 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 我,我必远之。”意思是说,有德的人虽然年龄比我小,我也会尊敬他;不肖的人,虽年龄 比我大,我也必定疏远他。从中可以看出朱熹对德的

43、重视程度。在朱熹看来,重视道德修身 就同 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朱熹进一步指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意思是指善事多么小也要积极去做,恶事多么小也不能去做。不要以为自己曾经做过善事而忽视小恶,就不拘小节。忽视小恶,让其存在和发展,就会变成大恶。不拘小节也会发展至变节; 注意小节,细心修养, 才能达到高风亮节。清朝时期曾任大理寺卿的王昶在家规里也告诫子弟:见利不能忘义,不能产生贪心;对 待别人,不能产生漠视心、欺诓心、徇情心,更不能产生自私自利占便宜心;待人要宅心宽 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家训中首先强调的是 修身”,其次是 齐家”,包括与老人

44、、孩子、妻子、兄弟、仆人的相处 之道。再外围是 睦族”,旁及个人在庞大家族中的本分。出了亲族的范围后,为官之道,志 在君国,也是家训中念念不敢忘的。也就是儒家经典大学里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从内容上看,各家家训中讲孝道的篇章极多,还不厌其烦的列举各项实践细节。家训中一再训诫,取得功名的子孙要分外谦卑感谢,因为若没有祖先德泽庇荫,哪轮得到你有今天这份侥幸?同样道理,子孙努力奋发,为的不是彰显个人价值,而是光宗耀祖;多做善事, 则是积德以遗子孙”。家训中份量排名其次的,要算 勤俭”二字了。宋朝司马光的 训俭示康就是一篇经典 名作。在这篇家训中,司马光强调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45、”。再怎么幸运的家族,都不可 能每一世都做大官,何况落拓不羁的世家子最容易败坏先人家业, 因此骄奢习气是绝对要不 得的。一粟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中传诵很广的两句话,全篇训诫的也是勤俭”二字。虽然强调 勤俭”,不过许多家训中可并不赞成 遗厚财给后世子孙”。相反的,他们认为这 样有害无益,因为子孙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司马光对此说道: 难 道圣人就不管子孙的贫困了吗?过去那些圣贤留给子孙的是廉洁、俭朴的优良品德。”家训中再强调的一点就是 恭默”一一堇言慎行,宽厚忍让,不招摇惹事。像诸葛亮诫 子书强调的, 静以修身,俭

46、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点出儒者最向往的崇高境界。最戒慎恐惧的,则是子孙骄傲怠慢,好勇斗狠,结果招人嫉恨,甚至惹祸上身,罪殃 家门。恭默的德性,还可以表现在慎交友上, 富家子弟唯恐交上酒肉朋友, 不要和奸佞之人、 刻薄之人、行为怪诞之人交往,以致沾染不良习气,等等。众多家训中, “修齐之道 ”谈得多,勉学读书的篇章反倒不算最多。这些自己有着赫赫功 名的写训者,在家训中却常劝子孙不必介意功名,反而视 “耕读传家 ”为理想目标。读圣贤书的目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并非是为了做官富贵。 颜之推在 “教子 ”篇里提到,齐 朝有一个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孩子讲鲜卑语和弹琵琶,还很得意孩子能 “伏事公卿

47、,无不 宠爱 ”,颜之推对此表示深恶痛绝。清朝石成金写的传家宝全集也说到,如果把子孙教成 “希图前程,指望富贵 ”的人, 结果当了官贪赃坏法,弄到家破身亡,遗累父祖, 这可不是子孙不肖, 而是父母当初教得差 了。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一、论语十三则:(四)论语 阳货(三则之1)目标定向:1 积累文言词语,2 归纳析孔子及其弟子有关观点;3 能结合实际,对孔子观点作出自己的评析。教学方法: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入境生趣同学们谁知道 “割鸡焉用牛刀 ”这一成语的意思及出处?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出处论语阳货: 子之武城,

48、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示例4”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 首级,如探囊取物耳。(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 ?”示例“4”?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 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 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阳货接着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 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 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

49、,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时 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评析】阳货是孔子在政治上非常鄙视和反对的“乱贼臣子”,孔子不愿意与其 交往,更不愿意去他手下做官。 但是却屈于礼制的要求, 不得不在接到阳货送来 的礼物之后回拜他。 可见这样的礼制本身就是有缺陷的, 孔子明明知道这是阳货 的计策,还要去,是为不明智。孔子内心根本就不想去见阳货,所以故意选择阳 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这样种行为本身是不诚实,是一种虚伪。 “邦无道则不 仕”是孔子学术的一个重大原则, 可是面对阳货对这一原则的批判, 孔子居然被 驳斥得哑口

50、无言,连声称是,可见,孔子主张的这一原则是多么软弱无力。事实 上,从孔子为管仲的行为辩护, 以及孔子面对弟子的反对和质疑还要坚持去为谋 反的公山弗扰的手下去做官,都可以看出孔子对“邦无道则不仕”这一原则,是 自相矛盾的。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由孔子的观点我们亦可以看出, 儒家思想作为个人修身养性提高道德水准的思想 则可,要想作为治国安邦的思想,也许以前曾经有效过,但是在今天,是已经完 全落伍和不适用了。六、拓展延伸 丰厚文化底蕴1 “诗三百首 ”为什么可以 “一言以蔽之 ”?2 孔子认为 “好学 ”者必须具备哪两点?为什么颜回死了,孔子就说没有了“好学 ”者?3 孔子说 “诵诗三百 ”“虽多

51、,亦奚以为 ”其实质是在强调什么?4 陈亢为什么要质问孔子的儿子伯鱼?5 伯鱼的回答说明了除了说明孔子强调学诗学礼的重要性外,还是说明了什么?6 陈亢为什么而 “喜”,这个 “喜”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7 “割鸡焉用牛刀 ”是一个比喻,那么其中的 “鸡”和“牛刀 ”在文中具体指什么?8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这话原本是谁说的?它与上一段是怎样关联的?你是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强调突出什么?它对社会发展将产生怎样影响?)9 孔子最后说这句话时应该是怎样的神态?子游和其他同学又应该是怎样的情状?10 “六言 ”是指哪六种品德?11 说这 “六蔽”其用意是强调什么?12

52、学诗对于自己有什么好处?对于做人又有什么意义?至少也有什么作用?13 孔子告诫儿子如果不学 周南 召南 ,就“犹正墙面而立 ”,这个比喻是要说明什么?14 子游为什么瞧不起子夏的学生弟子?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观与孔子与什么关系?15 子夏为什么又说子游的话是错误的?他与子游的分歧点在什么地方?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论语十三则:(四)论语 阳货(三则之2)目标定向:1. 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恭、宽、信、敏、惠的儒家思想。2. 明确孔子教育的真谛。3. 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53、教学过程:一、入境生趣于丹女士说: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去用理性的侵绳去约束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的 野马,达到中和调适,使人生更有意义,使社会更加和谐。孔子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对人 慎戒, 生命的成长虽是连续不断的历程, 但呈现阶段性, 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与 危机,惟有透过学习,才能顺利度过危机,找到生命的意义。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 “恭、宽、 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1、【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仁。 孔子说: “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

54、 就是仁人了。 ”子张说: “请 问哪五种。 ”孔子说: “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 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理解恭、宽、信、敏、惠的含义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评析】 “庄重、 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些确实都是人类的美德, 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 能够具备这些自然好。 但是如果认为具备了这些美德就一定能有怎样的好处, 那就不很妥当 了,甚至也是非常靠不住的。比如, 一个人庄重固然可以避免受到庄重的人侮辱, 但却不一 定能避免受到不庄重的人的侮辱。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一个人诚信, 自然会比不诚

55、信的人优先受到任用, 但是诚信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仅 仅做到诚信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被任用的要求的, 被任用的主要因素还是要有才能。 至于做到 慈惠,原本是做人的本份, 如果是为了方便使唤人才去故意慈惠, 那未免失去了慈惠的本意。六、拓展延伸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 据学者们研究, 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 后来 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 ”的文化观念。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 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 但是,孔子以前, 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 只有到了孔子这里, 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第

56、一单元 经典驿站一、论语十三则:(四)论语 阳货(三则之3)目标定向:1. 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孝的儒家思想。2. 明确孔子教育的真谛。3. 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 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我们提倡爱的回报,古人讲善有善报,看看孔子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宰我问: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女安 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

57、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译文:宰我问: 三年守孝期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行礼,礼必坏;三年不奏乐,乐必崩。陈谷吃完,新谷又长,钻木取火的老方法也该改一改了,守孝一年就够了。”孔子说:三年内吃香饭,穿锦衣,你心安吗?心安。 你心安你就做吧。君子守孝,吃鱼肉不香,听音乐不乐,住豪宅不安,所以不做,现在你心安,那么你就做吧。”宰我走后,孔子说:宰我真不仁德, 婴儿三岁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的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期。难道他没得到过父母三年的怀抱之

58、爱吗? ”重点字词:期(一词多意)女(通假字)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从以上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 在孔子的心目中,三年之丧这一礼制, 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一种 形式,实际上,它是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恰当的方式。 一个真正热爱和怀念父母的 人,会自觉地遵守这一规定,否则便于心难安。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孔子称之为仁。仁既是礼所由生的内在根据,也是人们自觉守礼的内在动力。只有仁发于心,则行才能合于礼,仁心不动,礼就失去了根据,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虚文。既然是虚文,当然就可以随意 改动,也可以随意废弃了。宰我欲改三年丧制,孔子便斥之为不仁”,原因即在于此。由此可见,所谓礼的本质内涵不是别的,正是仁。

59、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侑)五、拓展延伸的确, 为人而不仁, 如何能理解礼乐制度的本质内涵呢?不能理解其本质内涵,又如何能尊重其仪文形式呢?毫无疑问,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显然超越礼而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论语八佾如下一段记载,可以证明这一点: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曰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二、诗经卫风淇奥目标定向:1. 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2. 明确君子的真正内涵。3. 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60、教学过程:一、入境生趣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重视交友,就是传统的文化也非常重视交友的重要。俗话说:“鱼有鱼伙,虾有虾伴。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就是正统的儒家思想也十分重视交友的选择。 君子只叫淡入水,君子坦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下面走进君子形象。、朗读选文,自学生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 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 ? 秀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 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 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翻译原文看那淇水河湾,翠

61、竹挺立修长。有位美貌君子,骨器象牙切磋,翠玉奇石琢磨。气宇庄重轩昂,举止威武大方。有此英俊君子,如何能不想他!看那淇水河湾,翠竹青青葱葱。有位美貌君子,耳嵌美珠似银,帽缝宝石如星。气宇庄重轩昂,举止威武大方。有此英俊君子,如何能不想他!看那淇水河湾,翠竹聚合竞茂。有位美貌君子,好似金银璀璨,有如圭璧温润。气宇旷达宏大,倚乘卿士华车。妙语如珠活跃,十分体贴温和!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1、人生不可无友,交友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该交怎样的朋友呢? 2、君子具有哪些内涵?3、描述一下心目中君子的形象?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1、诗人要赞美君子。却先咏叹翠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体会比、兴手法的作用。3

62、、背诵全文。易经系辞二则(一)书不尽言目标定向:1. 聆听圣贤关于欣赏艺术作品的教诲。2. 明确书不尽言真正内涵。3. 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提供资料,入境生趣易经也叫周易、易,有人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源头,易在夏朝名为连山、在商朝名为归藏,周朝才叫做周易。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基础理论,便是根植于易经。易经这本书,在我们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有几句名言可以形容,就是 “经典中的经典”、“学问中的学问”、“哲学中

63、的哲学”。最该最高的思想,四书五经等一切中华文化思想,都来 自于易经。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子曰: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之乎? ” 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翻译原文孔子说: “书是不能完全表达作者所要讲的话, 言语是不能完全表达我们的心意的。 ”那么圣 人的心境,难道就不能被了解了吗?孔子说: “圣人设立卦象来说明未能完全表达的心意, 设置六十四卦以竭尽宇宙万事万物的情态, 有用卦辞来说清语言无法表达的思想, 并加以变 通来得到全部好处,再加以鼓励激扬来收到神奇奥妙的作用。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1、你怎样理解“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2、应怎样欣赏艺术作品?3、应怎样创作艺术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