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竹教师用书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63521372 上传时间:2022-03-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空竹教师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空竹教师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空竹教师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空竹教师用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竹教师用书(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一、课程一般知识介绍1二、课程开发背景1三、课程设计3(一)课程目标3(二)课程内容 3四、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4(一)、实施的原则 4(二)课程评价5五、课程案例9课例1:抖空竹的“起动”和“上劲” 9课例2空竹的起动(拖动法、抖动法) 12课例3:上下翻飞1416编后记个人收集整理_仅供参考学习玩转空竹一、课程一般知识介绍空竹,是我国民族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空竹古称“胡敲”,也 叫“地铃、“空钟”、“风葫芦”,济南俗称“老牛”。空竹在中国民间流行的地域很广,在不同方言中的叫法五花八门,如在中国北方叫 空竹,在江南一带和台湾叫扯铃或扯陀螺,在四川省叫响簧,等等。空竹原是中国的一种用竹木

2、制成的民间玩具,在竹制圆柱的一端(单头)或两端(双头)安上周围有几个小孔的木制圆盒,用绳子抖动圆柱, 圆盒就迅速旋转,发出嗡嗡的声音。有关这种游戏的最早记述见于1,700年前的文学作品中,一般认为至少已有 2,000年的历史,跟踢毽子、放风 筝同为起源于中国的三大民间传统游戏项目。空竹最初为宫廷玩物,后传 至民间并广为流行。特别在我国北方地区曾风靡于城乡百姓之中,成为家 喻户晓的健身娱乐玩具。空竹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关于空竹的记载,最 早见于北宋汴京宣年年间,定名于南宋杭州,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 宋代、明代、清代都有所记载。建国后,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和 小康社会的建设,人民的物质文

3、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提高,对于文化品位的 提升和强身健体也有了更高要求。抖空竹作为一项古老而又年青的体育活 动又焕发了青春活力。它可以用来消遣或健身,在节假日里做游艺节目,或结合杂技或民族舞蹈成为一种表演艺术,抖空竹的花样之多让人眼花缭 乱。二、课程开发背景1、学校概况及办学理念根据我校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特点,我校大力支持学生开展抖空竹的课程,并从民间聘请一名抖空竹专家来校亲临指导。抖空竹是我国独有的民族健身运动之一,这一运动不仅有益身心,而且 还能促进智力发展,主要通过眼、手、脚、身体的运动,使身体的四 肢、躯干、眼得到良好的锻炼,从而使身体得到锻炼。新的课程标准 已将民族体育项目列入体

4、育课的选修内容,学校教育中包含民族传统 体育的内涵,这不仅是教育目的的要求,也是民族文化本身的特性所 要求。因此,把空竹的技巧进行提炼,创新,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作 为一种资源进入校本课程,既可以锻炼体格,提高健康水平,又可以 让传统项目继承下来,也正是我校“促全面发展,育阳光少年”的教 育理念所在。2、学生需求。我们学校不少学生喜欢抖空竹,对其有很浓的兴趣。所以我们要挖 掘抖空竹教育资源,因地制宜,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抖空竹特色文 化之路,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兴趣并成为其特长,更好地营造抖空竹特 色建设的氛围,积极进行学校特色文化,提升学校特色品味。3、课程对学生的滋养。空竹课程对学生而言,是进行

5、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的好 题材。另外,发展抖空竹运动,还对其他体育项目如体操、跑步等也 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辅助运动练习,特别是中小学通过抖空竹训练,其 发育也大有益处。抖空竹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也是一种优美的艺 术表演,很具观赏性,它同武术一样,应该加以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尤其是青少年经常参加此项活动效果更佳,可不断的增强精神 集中的能力,更快地接受新事物,提高学习成绩。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1能熟练完成抖空竹的十项初级动作。2、通过抖空竹的学习,能增强身体素质,发展身体灵活性,养成良好的体 育与健身的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从中体会到快乐。3、能把抖空竹的兴趣发展成自己的特

6、长。(二)课程内容:课程类型实施年级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术 运 动 型四年级分享课程纲要1空竹文化1空竹的起步提速(偏提、拉提、对杆提)2掏绳2平衡(压大头压小头)2金猴翻杆2水中捞月2张飞骗马2凤凰点头2直上青云2上下翻飞2肘上生花2鲁班拉锯2回头望月3金珠盘丝3四、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一)、实施的原则(1) 、安全原则:抖空竹虽然是一项表演项目,没有身体的接触和剧烈的 运动量,但是在一些花样组合上如高空抛接存在一定的危险隐患,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由易到难,练习手段由简到繁,不急于让学生进行配合 练习,练习难度逐渐增大,在多人组合练习中,注意应用正确的技术动作。经 常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

7、外伤害事故的发生。(2) 、寓教于乐原则: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 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练习中体会快乐,抖空竹本是在春节庙会上出 现的游戏,它的哨鸣声体现了欢快喜庆的气氛。在教学中要发挥它的优势,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适当降低技术要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 练习,提高技术,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3) 、循序渐进原则:抖空竹无论个人技术和多人组合技术,动作难度较 大,在初级动作学习中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都有要 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的讲授练习,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逐步增加难度。、培养创新原则: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

8、意识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根据空竹传统的组合,举一反三创编简单的组合和花样,可让学生 自己评判新组合的实用性美观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综合性原则:抖空竹有个人表演也有多人的组合,要求在配合上 要有一定默契,在学生练习中要充分体现集体的团队合作意识。2、实施的方式(1)、学生学习的方式: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参与、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探 究、直观感受等学习方式,熟练抖空竹的基本技巧和方法。(2)、教师教学的方式:教师讲解演示,然后分小组练习,发现学生出现 的问题,老师给与个别指导,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老师再进行有针对性 的指导,学生再进行巩固练习,最后选拔出优秀的学生进行展示,特别优 秀的

9、学生可作为小老师,进行“兵教兵”结对子辅导。(二)课程评价1、对教师的评价(1)过程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对教师进行随堂、随时和随机评价。 通过听课教师填写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对课堂教学各环节实施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教师评价反馈表授课教师: 听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达到水平学习目标的确定1. 学习目标与校本课程目标是否统一。2. 学习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和学校实际。甲乙丙丁学习环节的设计1. 通过自主练习学习,掌握抖空竹的基本 方法和技巧。2. 以动手实践为主,提高学生熟练程度。3. 关注学习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方法的选择1.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的特点,

10、学 生乐于接受。2. 加强基础动作的练习,重视初级动作的 要领。3. 侧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使学生对本课程有更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1.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盎然。2. 学生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能熟练完成 八项初级动作。课后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及反复练习,你有何感受?2. 您对本课程有什么疑惑和建议?(2)终结性评价:学校通过校本课程综合评价表自评和校评项目的填 写情况及学生获奖情况对教师进行评价。校本课程教师综合性评价表教师姓名:任教班级: 评价时间: 项目内容分值自评校评课程设置1. 课程目标是否清晰。2. 内容选择是否有针对性和综合性。3. 是否彰显学校或师生个性特色

11、。4. 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5. 评价方法是否具有激励性与可操作性。40课程实施1. 制定课程实施计划,撰写课时教学计划。2. 按学校的课程安排上课,达到规定的课时与 课程目标。3保存学生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资料。4.对任课教师进行考核。60总评等级总分备注:90分以上为“优秀” ,80-90为“良好” ,60-79为“合格” ,60分以 下为“待合格”。2、对学生的评价(1)对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评价:教师予以口头的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热 情和兴趣。(2)动手实践技能评价: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对学生动作要领的熟练程度 给予量化等级进行评价。(3) 总体评价:针对学生对初级动作的熟

12、练度,选取动作连接到位的学生 在全校师生中进行表演。(4) 终结性评价:参加区、市比赛。校本课程实施学生自评反馈表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达到水平甲乙丙丁知识与能力1、八项初级动作能按前后顺序一 次完成。2、动作标准能流畅潇洒。3、动作连接能到位。4、盘丝能大盘、反抄过顶。5、时间不超过三分钟。过程与方法1、能认真听讲,有初步的观察能 力,能发现每项初级动作的要 点。2、有独立思考的能力。3、有自觉性,能积极动手实践练 习,合作或独立完成初级动作 的要领。情感与态度1、对这门课有浓厚的兴趣。2、在练习中表现踊跃。3、接受合理的建议并改正。4、能主动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 掌握初级动作。5、不怕失败,能自

13、我激励。6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7、能把抖空竹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充分展现出来。五、课程案例课例1:抖空竹的“起动”和“上劲”学习目标:1 我对抖空竹这一民间艺术运动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 我会初步掌握抖空竹的“起动”和“上劲”的技术要领。 教学重、难点:初步知道抖空竹的“起动”和“上劲”的技术要领。 教学过程:一、专家演示一“抖空竹”表演。使学生对“抖空竹”有一个感观的 认识。1 学习“抖空竹”的“起动”技术要领:两脚并拢,两手持抖杆将空竹置于脚前,首先向右侧拉动空竹, 然后向左侧拉动空竹,当空竹滚动到左肩垂直面时,右手迅速向上提拉空 竹,左手顺势放送,使抖绳与空竹中轴磨擦,从而使空竹旋转起来

14、。重点:抖绳在拉动中要绷直难点:左右手的收放配合注意:空竹轴面的方向(有长城标志的一面朝向练习者的身体)2、练习“上劲”技术要领:“起范”后,右手快速将抖绳逆时针方向在空竹中轴上缠绕一周, 然后拉动抖绳,从而加大抖绳与中轴的磨擦来提高空竹转动速 度。重点:上劲后左右手拉抖绳的速度要适中,抖绳要绷直,防止卷绳。难点:上劲时抖绳缠绕中轴的时机二、教法:1教师讲解技术要领并示范形. * * * * * * * * *2学生集体练习形. * * * * * * * *3. 分组练习(小组长负责)形. * * * * * * * *4找两名练习好的同学示范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易犯错误:A左右手配合不协调

15、B抖绳没有绷直C空竹左右晃动纠正方法:A两臂放松,上臂靠近身体,两小臂上下拉绳B注意收放抖绳时机C要让空竹的轴面始终朝向练习者身体1 教师讲解技术要领并示范2练习方法A学生集体练习B学生分组练习C找做的好的同学示范要求:1仔细观察2认真练习3互相帮助三,总结1 放松练习2总结本次课学习情况3 布置课后作业4 归还器材队形:四列横队要求:课下同学间多进行交流、练习课例2空竹的起动(拖动法、抖动法)学习目标:1我能积极参与到抖空竹的教学中,并且能掌握基本动作。2、我会掌握基本动作方法,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教学重点:启动快而稳教学难点:空竹上杆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教学过程:(一)、课的开始,通过提问

16、,“同学们都喜欢哪些体育项目?”为准备 活动埋下伏笔。(二)、准备活动。(三)、主教材(1)、学习新课指导学生了解空竹起动的基本方法。(拖动法、抖动法)(2)、抖空竹的注意事项(使用一只手发力,抖动中保持空竹线与空竹轴 尽量在同一平面内。)(3)、掌握平衡的方法:空竹抖动过程中双手空竹线与空竹轴应尽量保持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出现前后倾斜的现象可以通过空竹线调节。前(后) 轮抬头,右手线向前(后)轮靠拢抖动,两手的空竹线抖动时夹角越大, 调整平衡的效果越好。(4)、游戏春种秋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行为,让身体练习和大脑 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孩子一直是边思考、边尝试、边体验、边练习。(四)、结束部

17、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抖空竹上杆的方法, 发展了身体各机能,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课例3:上下翻飞教学内学习花样技法一上下翻飞学习目标1. 我能能描述空竹的动作术语和名称, 明确空竹基本 功练习的重要性。2. 练习抛接及反超接技法,掌握花样技法-上下翻飞容的技术方法。流教学内容教、学、练步骤次数时程间调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组织:四列横队4X 8拍3动学习花样空竹技法-+分情上下翻飞+钟绪OOOOOOOO3OOOOOOOO分统一口令指挥,集体练习。钟激1.复习咼抛1.提示学生回忆动作要领4发要领:手臂弹动绳将空2分组复习分兴竹抛起,接空竹时抻直3集体按节奏统一进

18、行练习。巡3次钟趣线,右手咼左手低视指导10次3掌2.复习反抄接技巧4.教师表演。归纳小结3次分握要领:将空竹加速到一5.教师讲解反抄接方法,并做示10次钟技定转速时,摘扣,再将范14巧两臂伸展开,左手略高6.学生做静态的模仿练习。分OO 习 练 组 分 兄 负 长 组 各 7.钟合作 探 究红名动起队步再次为 十一起抛到几,依成 第、力、咼 前竹人完 戏分组地高开上空的先 游班每定竹离人起面最 龙全 ,指空方个抖后组 : 人 在 将上一 , ,哪 。 抛法四先,左下竹抛。方 高、方组学竹从,空高也胜 4 每同空后尾接次接获项 悉 呼 事熟 J 作深 + + 002心叱叶性 + + OO肌狠 + + 00如|加、, I 卄3030痢戏血!礼 I-DODO比游。入梁b I IDODO解行法投乐仇 + + o O师生戏身放妇 织 教学游全播。 组 1223 4 吸次48分钟恢复身心心 耳 吉 果 用 y 纟 、 放教总 下1 .2 3 4找纟 5 勺 唱。 挡 边 舞 训 下请失。示 领,者结展 形 带戏 请小 人 T师 邀 一一口 家 成教予仁共向 围 /: 拍 内 ,: O 班蹈边圈议业 别 全舞沪 人评作 互 松力述主a置。生 织放朋人师布作师 组1.2 3 动 45 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