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古诗词鉴赏题分析与解答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3434758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古诗词鉴赏题分析与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古诗词鉴赏题分析与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古诗词鉴赏题分析与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古诗词鉴赏题分析与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古诗词鉴赏题分析与解答(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精品文档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分析与解答古诗词鉴赏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能力层次很高的创造性活动。诗歌赏析题已成为中考语文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点阐述】诗是以具有乐感的语言借助意象抒写情思和美的艺术。诗歌赏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文学趣味。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理解、感悟、欣赏等方面。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中考考试说明:“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2、。”【命题例析】中考古诗词考查一般以课内和“课标”附录一推荐的古典诗词为主,以唐诗宋词为主,以爱国诗、离愁诗、送别诗、边塞军旅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等题材的诗词为主。从2008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来看,命题形式和命题角度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一、命题形式1.分别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观点、态度等角度设问,出两道主观题。如南通市古诗阅读春雪:诗歌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两首同题材诗词比较评价,这种题型往往要求比较阅读两首诗词,对其内容、情感、观点、手法等异同进行比较,如扬州市将李白的闻王昌龄左

3、迁龙标遥有此寄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诗作比较赏析,既体现了开放性,又体现了选择性。二、命题角度1概括内容主旨、感悟诗人情怀。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 “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古人云“诗言志”,这里的“志”主要指诗人的情怀。诗人的情怀有直接抒发和间接抒发两种,但诗贵含蓄,所以,考思想感情绝大多数考那些耐人寻味的情怀。如:连云港市陆游的游山西村: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南通市春雪: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无锡市杜甫绝句:最后两句诗人写自己漂

4、泊在外,归期遥遥,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黄冈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在备考中应注意选用从不同角度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诗词材料,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2把握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的巧妙使

5、用。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方面指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即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另一方面指各种表达方法的运用,因为诗词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借助于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示,比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衬托对比、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如昆明市的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请对本诗后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简要赏析,就涉及到拟人的修辞手法。由于被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3理解整首诗意、体味意象意境。任何作品都会表达一定

6、的主题或情感,而诗歌中主题或情感的表达,则大多依赖于意象、意境的营造。所谓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如杨柳、明月、梅花的表意物象;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巧妙结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内在情思的统一。这类题型往往要求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和形象,体会作品的情景、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如盐城市游山西村:品读诗歌,展开想象,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温州市送友人: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什么样的景象?4体会炼字炼句,品味语言特色。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诗是语言的艺术,“语不惊人死不休”道出了炼字炼句追求的最高境界。品味语言类试题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句

7、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等,要求学生能体味诗词语言的精妙。如无锡市杜甫绝句: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湖北恩施市赵师秀约客:第四句诗(“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同样是陆游的游山西村赏析,徐州市从炼字入手: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而连云港市则从炼句入手:简要分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的哲理。黄冈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这一问没有规定回答问题的角度,考生需要从语言欣赏、情感体悟、内涵探究这三方面中的任两方面作

8、答。这类试题命题常见的角度有: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领会诗词中某个词的表达效果、欣赏其中最有意味、最具特色的一句或一联。下篇:解题指津及实战演练【解题指津】一、明确题材类别根据诗词内容,古诗词题材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七大类:送别类 主要是写亲友分别时的不舍之情,或者写分别后的思念。如扬州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两首诗就分别表达了这两种情感。思乡类 主要写对家乡的思念,或写对亲人的牵挂。如无锡卷中杜甫的绝句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写的就是诗人思归又不能回的伤感情绪。感怀类 或表达缅怀古人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之叹,或表达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如泰州卷考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

9、北楼,诗中可见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战争类 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前者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后者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闲适类 或表达恬淡的心境,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者如恩施中考卷赵师秀约客,后者如陆游的游山西村。写景类 主要是描绘美好风光,抒发喜爱或向往之情。如南通中考卷韩愈的春雪,借白雪盼春之景,表现对春天的向往之情。爱情类 主要是表达对爱人的思念或怨恨之情,在中考题中出现较少。在诗歌赏析中,明确诗歌题材可以让赏析者很快地进入角色,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为进一步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作好准备。如无锡中

10、考卷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只要你确定这首诗属于思乡类题材,对第二问(最后两句表达他怎样的情感)的回答就等于答对了一半。明确诗歌题材要看诗歌的内容,但更主要的是看诗歌的主旨句或诗眼。二、遵循合理流程1赏析流程在赏析中,要注意三个关键词:意象、意境、思想感情。其中赏析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诗的意境,而意境的基础又是意象。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意象构成意境,意境表达思想感情。如果意象是花朵,那么意境就是春天,思想感情就是对春天的喜爱。所以诗歌赏析要遵循这样的思维流程:意象(诗的基础)意境(诗歌画面的氛围)思想感情(诗的内涵)连云港市卷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11、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试题的两问均涉及到了诗的内涵,遵循上述思维流程,这两问很容易回答。第一问要求考生分析诗句的哲理,即思想内涵。首先应明确诗句中涉及的意象,一是重叠萦绕的山水,一是柳暗花明的村庄;然后对意象进行分析,重叠萦绕的山水表现的是迷茫的境界,柳暗花明的村庄表现的是明朗的境界,两者放在一起,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那“绝处逢生”的惊喜之情;最后也就不难领悟到蕴含其中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第二问要求考生体会诗句抒发的情感。诗句中的意象是:月色,拄杖的诗人(是悠闲的),农家的门,叩门的动

12、作(甚至有声音)。这些意象是在诗人的愿望(从“若许”一词可见)中组合在一起的,传达出闲适美好的气氛,可见诗人对农家生活(田园生活)非常喜爱(向往)。2答题流程品味语言类题目的答题流程这类题目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品味词语(以字为常见),一是赏析诗句。先看品味词语的考题。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的妙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答题时一般要体现下面几个流程(根据具体情况,可作适当调整):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并说出自己的观点;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说

13、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比如,恩施卷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根据上面的流程,最佳答案是:不能换;“闲”是空闲的意思,在句中则是“闲得慌”的意思;诗人约客久候不至,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可见,“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再看赏析诗句的题目。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理、艺(表

14、达技巧)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所以经常被用来设置成考题。根据具体的句子,可四者皆说,也可有所侧重。答题时一般要体现下面几个流程(根据具体情况,可作适当调整):结合诗句或具体词语作分析,准确指出抒情方式或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或妙词效果;明确诗中具体形象,概括形象的特点;说出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比如,南通卷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根据上面的流程,最佳答案是: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同时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15、;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领悟思想感情类题目的答题流程诗歌凝练的语言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情操,给人有益的启示。考生答题时一般要体现下面几个流程:阐述诗中具体形象(不能简单地看作诗句翻译问题,而应适当融入自己的想象),概括形物的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比如,杭州卷张渭的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根据上面的流程,最佳的答案就是:这两句是写诗人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这一发现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凸现了诗人探索寻觅的惊喜之情。 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