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制造企业纳税评估模型及案例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3290345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0.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轴承制造企业纳税评估模型及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轴承制造企业纳税评估模型及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轴承制造企业纳税评估模型及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轴承制造企业纳税评估模型及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承制造企业纳税评估模型及案例(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梁山县地方税务局轴承制造行业评估模型及案例第一章 行业介绍 1.1行业概况轴承制造行业是我县配件制造业中较有代表性的行业,目前我县共有轴承制造企业30户,其中所得税属地税管理户有13户,产品多销往本地及江苏、浙江、安徽等地。2010年轴承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入库地方各税522万元,在地方税源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该行业以电能为主要动力,机械化程度较高,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技术指标属中等档次,原材料以外购为主,主要产品为球轴承、滚柱轴承、滚针轴承三大类,产品型号繁多,我县轴承制造行业主要生产滚柱轴承和滚针轴承。1.2工艺流程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器四大件组成。主要

2、原材料有:钢管(锻件)、钢球、保持器;辅助材料有:防尘盖(密封件)、油品(主要用于机床保养与维修、清洗轴承及配件)、砂轮(用于磨沟道、内径)、油石(用于超精)等。生产设备主要是锻造设备(冲压机床等)、车加工设备(液压机床、数控机床等)、热处理设备(气体保持连续淬火炉等)、磨加工设备(平面磨床、内磨床、外磨床等)、装配设备。现行国内轴承行业通行在100壁厚8毫米以内,通常采用轴承钢管制造,如有特殊要求也采用锻造制造,100壁厚8毫米以上采用锻造制造,加工过程为:锻造、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装配等.1、锻造工序:外圈:钢材加热临界温度断料加热临界温度压饼冲孔热碾成形正火(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保温

3、一定的时间)2、车加工工序:外圈:车端面、内径车端面、外径磨两端面磨外径倒两面角车滚道车防尘槽等。内圈:车端面、内径车端面、外径磨两端面磨外径精车内径倒两面角车滚道等。3、热处理现行热处理普遍采用网带式淬火炉,淬火后进行硬度及金相抽检。4、磨加工工序外圈:磨两端面磨外径至工艺尺寸要求磨滚道退磁超精研滚道终磨外径内圈:磨两端面磨外径磨内径磨滚道退磁超精研5、装配加工工序内、外套圈退磁单件清洗零件终检分选沟道配套,填入滚球 装入保持架(铆合)成品清洗转手感全检游隙检外观开式打字闭式注脂压盖匀脂检振动防锈包装。1.3产品及行业特点 (1)轴承制造属于流程式生产,从锻造到加工到热处理,操作工艺很复杂,

4、并且技术含量很高。锻造、热处理温度很重要,特别热处理温度要求非常精密,如果温度有偏差,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寿命,加工方面尺寸要求精确细微,否则会直接影响到组装。 (2)轴承制造业主要与其他厂家配套,以订单安排生产,没有很强的季节性,但交货要求快。该行业多采用计件发放工资方式。 (3)轴承企业生产的产品型号有数百种,与之配套的零部件规格、型号二千多种,各企业根据购货方的合同要求进行生产,产品型号经常变化,且同一型号的轴承因所用原材料不同,销售价格也不同。1.4行业主要涉税风险点(一)经济性质为私,自身约束差。我县的轴承行业纳税人全部为私有性质,自身约束差,财务管理意识较低,纳税随意性较

5、强,多数轴承企业没有专职会计,而是聘请一个会计,月底到企业集中做账一次,账目设置不够健全,记账不够及时,记账凭证不规范,成本核算不准确。(二)发票使用“断链”,现金交易多。在轴承交易市场,购销双方多实行现金交易,不索要发票。即使是一般纳税人,有的也只是在进销货时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销售下脚料、将货物销售给小规模纳税人时也存在不开具发票、不入账的问题。(三)存货管理较乱,有效监控“难”。相当部分纳税人存货核算不规范:有的不设保管账;有的虽设保管帐但记载不全、不详细,有的只核算金额,或只记载数量,有的品种记载只记到大类,不按型号细分;有的计量单位不统一,时而用“套”、“件”,时而用“吨”;有的进

6、、出库核算程序倒置,仓库根据会计需要填制入库单、出库单,账、实不符。(四)下脚料、废品销售收入不入账。配件制造业工序繁多,会产生一定下脚料、废品、残次品。企业有时会将这些废品、残次品、废料销售不在账上反映,收入进入小金库。 (五)存货已发出迟记销售收入。该行业订单生产为主,存货金额较大,存货真实性不易评估,确认销售收入实现的时间难以控制,可能存在货物已发出但未作销售的税收风险。第二章 纳税评估方法2.1行业评估思路通过轴承制造工艺可以看出,轴承的制造过程比较复杂,产品形态差异性大,用料程度很大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各个企业的工艺水平、导致无法在材料、设备产能、电耗产能、工资耗用等生产要素与产品产量(

7、或销售额)间建立直接的对应关系,单以原材料投入量来测算产品收入有困难。但是在轴承产品的价值构成中,各项指标值占得比重较为稳定。见下表:主要指标占产品比重项目 产品类别物耗(%)能 耗(%)工 耗(%)毛利率(%)主要材 料辅 助材 料球类轴承55-6012-155-68-1010-12滚珠轴承53-5712-155-79-1012-15滚针轴承53-5812-155-79-1011-15轴承产品价值构成示意图 再者,我县轴承行业同规模企业的获利水平相差不大,具有可比性;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的增减变动与销售收入的变化有着一定的配比关系。 根据该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我们设立了适合该行业特点的纳税评估

8、指标。即以“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指标”、“营业利润率指标”、“销售毛利率指标”、“材料成本比例指标”、 “能耗成本比例指标”、“工耗成本比例指标”6个指标作为该行业的纳税评估指标。2.2评估模型各指标预警值参数在设定评估指标以后,我们选取了10户企业,多方采集数据,根据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及税源管理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峰值测算后,进而得出一系列参数值。具体测算过程:1、各企业主要涉税数据及指标如下表。企业名称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营业利润申报所得税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税收贡献率A企业29905792.0727638933.03163756.7252841.937.58%0.55%0.18%B

9、企业35564312.5831856779.231405689.44326422.3610.42%3.95%0.92%C企业26598362.6922432528.361145658.84231414.7115.66%4.31%0.87%D企业27963214.2824887879.631365024.92301256.2311.00%4.88%1.08%E企业19778545.8817035656.36749185.28189796.3213.87%3.79%0.96%F企业17662578.3215269796.54699292.16152323.0413.55%3.96%0.86%G企业

10、9094578.587956623.96242967.860741.9512.51%2.67%0.67%H企业23657858.8820435687.58998545.45208071.3613.62%4.22%0.88%I企业4789897.154210789.89125449.2536362.2512.09%2.62%0.76%J企业19988865.2317020398.69814598.38167899.3514.85%4.08%0.84%通过上表数值可以看出,A企业税收贡献率过低,而G企业、I企业销售收入过低,均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在计算预警值时,予以剔除,以剩余7户企业的数据计算出

11、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而求出各指标预警值如下表。指标名称标准值标准差预警值上限下限销售毛利率12.68%2.37%15.05%10.31%营业利润率4.17%0.33%4.50%3.84%税收贡献率0.92%0.08%1.00%0.84%2.3纳税评估评估模型一、企业所得税贡献率对比分析法1.理论描述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是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它比较直观地体现了一个企业实现税收贡献的能力,行业中单个企业的税收贡献率在一定时期内对行业整体贡献率的背离,会出现明显的差异。企业所得税贡献率对比分析法是税务部门对企业有效监控的方法之一,它通过企业的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与行业预警值的对比,可以较为

12、容易的发现问题企业,进而对异常企业围绕关联指标展开分析,以发现企业存在税收问题。2、评估模型(1)测算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测算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企业申报企业所得税企业申报营业收入100% (2)差异率测算差异率=行业企业所得税贡献率预警值下限-测算企业所得税贡献率3、标准值参考范围该指标标准值为0.92%,预警值为1.00%-0.84%,指标值低于0.84%时视为异常。4.数据获取具体数据从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中采集取得。5.疑点分析当该指标低于预警值下限时,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少申报企业所得税等问题,应运用其他相关指标作进一步评估分析,

13、找出贡献率低的具体原因。6.应用要点(1)该方法适用于评估对象的筛选,通过对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横向比较,分析其差异变动幅度是否在合理的区间范围之内,如明显出现偏差,应列入评估对象。(2)应用时要注意指标的可比性,尽量选择同规模、同收入水平的企业进行比对,比对时结合趋势散点图、柱形对比图等图表进行分析可收到良好的效果。(3)分析时应结合其他分析方式,防止出现偏差。二、营业利润率对比分析法1.理论描述企业的营业利润是企业正常情况下的经营所得,营业利润率是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由于该指标剔除了偶然性因素(营业外收支)的影响,所以更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水平。通过该指标与行业预警值的比对,可以发

14、现获利水平较低的评估对象,找出纳税疑点。2、评估模型 (1)计算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主营、其他)-营业成本(主营、其他)-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测算营业利润率测算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企业申报营业收入100%(3)差异率测算差异率=行业营业利润率预警值下限-测算营业利润率3、标准值参考范围该指标标准值为4.17%,预警值为4.50%-3.84%,指标值低于3.84%时视为异常。4.数据获取具体数据从纳税人报送的财务报表中采集取得。5.疑点分析当该指标低于预警值下限时,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应运用其他相关指标作

15、进一步评估分析,找出具体原因。6.应用要点(1)在计算营业利润时要注意,本评估模型所指的营业利润与会计的营业利润口径不太一致,差别在于为了更加能够体现企业的经营获利水平,计算时剔除了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无关的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数据值。(2)如出现企业营业利润率低于预警值下限的现象,应结合销售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成本费用变动率等作进一步分析,找出具体原因。三、销售毛利率对比分析法1.理论描述企业的销售毛利率是企业销售毛利(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由于该指标直观的反映了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关系,所以能够发现企业收入或成本存在的问题。通过该指

16、标与行业预警值的比对,找出纳税疑点。2、评估模型 (1)计算销售毛利销售毛利=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2)测算销售毛利率测算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主营业务收入100%(3)测算差异率差异率=行业销售毛利率预警值下限-测算销售毛利率(4)测算问题值测算问题值=主营业务收入差异率3、标准值参考范围该指标标准值为12.68%,预警值为15.05%-10.31%,指标值低于10.31%时视为异常。4.数据获取具体数据从纳税人报送的财务报表中采集取得。5.疑点分析当该指标低于预警值下限时,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等问题,应运用其他相关指标作进一步评估分析,找出具体原因。6.应用要点

17、(1)如有差异,应分二个方向分析:一个方向是销售额,有无瞒报或者帐外销售是重点;另一个方向是产品出库成本,成本构成合理性和真实性的分析是重点。(2)应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等作进一步分析,找出具体原因。四、材料成本比例分析法1、理论描述材料成本比例分析法,即根据企业评估期实际耗用主要原材料金额,按照已确定的材料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一定比例,测算出评估期的产品产值,与企业账面记载产品产值相比对,并结合库存产品数量及产品销售量、销售单价测算分析纳税人实际产销量、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查找企业可能存在问题的方法。2、评估模型(一)轴承产值测算当期测算产

18、品产值=当期实际耗用主要原材料金额原材料在产品总成本中占比(二)问题值测算问题值=企业实际申报产品产值-当期测算产品产值(三)税收差异测算1、少计产品销售收入税收差异测算产品销售产值=期初库存产值+测算产品产值-期末库存产值测算销售收入=测算产品销售产值销售毛利率平均值测算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2、多记材料成本税收差异测算产品耗用材料成本=产品实际产量原材料在产品总成本中占比测算期末库存材料成本=期初库存材料成本+当期购进材料成本-测算产品耗用材料成本测算税收差异=(测算期末库存材料成本-企业账面期末库存材料成本)适用税率(征收率)/(企业账面生产成本借

19、方余额+企业账面产品销售成本+企业账面库存商品借方余额)企业账面产品销售成本3、标准值参考范围该行业主要原材料占成本比例标准值为56.5%,预警值为53%-60%,高于60%时视为异常。4、数据获取途径(一)从企业原材料明细账和生产车间的领料单及仓库的库存明细账,获取企业原材料期初结存、本期实际购进、本期减少(包括生产领用减少、委托加工产品减少、直接销售减少)的主要原料数量及金额。(二)从企业库存商品账和仓库的库存明细账及出库单采集各产品期初结存、本期销售、期末库存数量及金额。5、疑点分析(一)若当期测算产品产值大于实际申报的产品产值,则企业可能存在隐瞒销售、虚增材料成本、材料销售不入帐等情况

20、。(二)若当期测算产品产值小于实际申报的产品产值,则有可能存在虚开发票、虚假销售或购进材料不入账、体外循环等问题。6、应用要点(一)应用本方法的重点在于核实原材料消耗的真实性,可结合企业生产工艺资料、定额消耗测算、实地核查及第三方信息判断原料投入的真实性。(二)在原材料投入量真实的情况下,经过评估模型的测算,可推算出评估期产值,将评估测算的产值与企业账载的产值核对,并将评估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与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核对,找出问题值。(三)在产品产值真实的情况下,经过评估模型的测算,可推算出评估期企业耗用的材料成本,将评估测算的材料成本与企业账载的材料成本核对,找出问题值。(四)注意测算分析和实

21、地核查相结合。对测算分析的结果,必须深入调查,从企业仓库保管、库存明细账目等多方印证、分析,必要时清点库存。五、能耗成本比例分析法1、理论描述能耗成本比例分析法,即根据企业评估期实际耗用电力等,按照已确定的能耗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一定比例,测算出评估期的产品产值,与企业账面记载产品产值相比对,并结合库存产品数量及产品销售量、销售单价测算分析纳税人实际产销量、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查找企业可能存在问题的方法。2、评估模型(一)轴承产值测算当期测算产品产值=当期实际能耗能耗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占比(二)问题值测算问题值=企业实际申报产品产值-当期测算产品产值(三)税收差异

22、测算测算产品销售产值=期初库存产值+测算产品产值-期末库存产值测算销售收入=测算产品销售产值销售毛利率平均值测算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3、标准值参考范围该行业能耗成本比例标准值为6%,预警值为5%-7%,高于7%时视为异常。4、数据获取途径(一)从电力部门获取企业用电信息等第三方数据。(二)从企业库存商品账和仓库的库存明细账及出库单采集各产品期初结存、本期销售、期末库存数量及金额。5、疑点分析(一)若当期测算产品产值大于实际申报的产品产值,则企业可能存在隐瞒销售等情况。(二)若当期测算产品产值小于实际申报的产品产值,则有可能存在虚开发票、虚假销售或购进材

23、料不入账、体外循环等问题。6、应用要点(一)由于从第三方获取的数据真实度较高,所以利用此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测算出企业的真实产量,进而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二)在销售毛利率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可结合本指标和材料成本比例指标判断到底是收入还是成本存在问题。六、工耗成本比例分析法1、理论描述工耗成本比例分析法,指在单位产品耗用工资基本确定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在评估期耗用工资总量,按照已确定的人工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一定比例,分析、测算该时期内的产品产值及销售额,与企业账面记载产品产值、申报信息相比对,并结合库存产品数量及产品销售量、销售单价测算分析纳税人实际产销量、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查找纳税疑点和线索的

24、方法。2、评估模型(一)轴承产值测算当期测算产品产值=当期计入产品成本的工资金额工资在产品总成本中占比(二)问题值测算问题值=企业实际申报产品产值-当期测算产品产值(三)税收差异测算1、少计产品销售收入税收差异测算产品销售产值=期初库存产值+测算产品产值-期末库存产值测算销售收入=测算产品销售产值销售毛利率平均值测算税收差异=(测算销售收入-实际申报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2、多记人工成本税收差异测算产品耗用人工成本=产品实际产量工资在产品总成本中占比测算税收差异=(企业账面产品耗用人工成本-测算产品耗用人工成本)适用税率(征收率)/(企业账面生产成本借方余额+企业账面产品销售成本+企业账

25、面库存商品借方余额)企业账面产品销售成本3、标准值参考范围该行业工耗成本比例标准值为9%,预警值为8%-10%,高于10%时视为异常。4、数据获取途径(一)从企业应付工资明细账和生产成本明细账,获取企业本期实际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工资金额。(二)从企业库存商品账和仓库的库存明细账及出库单采集各产品期初结存、本期销售、期末库存数量及金额。5、疑点分析(一)若当期测算产品产值大于实际申报的产品产值(即测算的差异率为负),则企业可能存在隐瞒销售、虚增人工成本等情况。(二)若当期测算产品产值小于实际申报的产品产值(即测算的差异率为正),则有可能存在虚开发票、虚假销售等问题。6、应用要点(一)应用

26、本方法的重点在于核实人工成本的真实性,可参考当地同行业或规模、效益相近企业的生产工资标准,判断人工成本的真实性。(二)在工耗成本比例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应结合能耗成本比例指标判断到底是收入还是成本存在问题。第三章 案例介绍依托评估指标数据 深入分析纳税问题 梁山县地税局轴承制造行业评估案例3.1内容提要梁山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历来有生产轴承的行业传统,原国有梁山县轴承厂是全国闻名的轴承制造企业,近年改制后,除原厂继续生产经营外,又衍生出一批从事轴承制造及轴承配套生产企业,梁山XX轴承有限公司就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家企业。2011年5月,由我局税源管理科牵头,对全县由地税管理企业所得税的轴承制造企业开

27、展了纳税评估。在筛选评估对象过程中发现,该企业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低于预警值下限且大大低于全县同类同规模企业水平。针对这一情况,梁山县地税局成立专门评估小组对其进行深入评估。在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多方采集数据,以销售额核实与成本分析为突破口,依托各项评估指标,深入分析、层层推进,最终通过约谈核实促使该企业认可多转成本等问题,补交企业所得税330924.68元。3.2案例介绍一、企业基本情况梁山XX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是我县一家私营的有限责任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册资本600万元,法定代表人:吴XX,成立于2001年,现有职工132人,主营各种型号的轴承制造与销售。2010年取得销售收入299059

28、07.02元,账面利润211367.72元,已申报企业所得税52841.93元。二、分析选案1、该企业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为0.18%,远远低于全县同行业平均税负正常值及税负预警值下限。(见表一)表一单位名称梁山XX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申报所得税贡献率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标准值预警值全县税负预警值下限差异率0.18%0.92%1.00%-0.84%0.84%-0.66%2、在当地同行业同规模的10家企业之中,该企业税收贡献率最低,在企业所得税上存在疑点。(见表二)企业名称销售收入申报所得税税收贡献率XX企业29905792.0752841.930.18%B企业35564312.58326422

29、.360.92%C企业26598362.69231414.710.87%D企业27963214.28301256.231.08%E企业19778545.88189796.320.96%F企业17662578.32152323.040.86%G企业9094578.5860741.950.67%H企业23657858.88208071.360.88%I企业4789897.1536362.250.76%J企业19988865.23167899.350.84%三、案头分析1、数据采集根据轴承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工艺流程,结合该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纳税情况,评估人员采集了该企业的有关评估数据,具体包

30、括纳税申报数据、财务数据、销售数据、成本核算数据等,并将相关数据登记了评估数据采集表。(具体有关数据见表三)表三项目2009 年2010年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入24333190.35 29905907.02 22.90%主营业务成本21079452.46 27638933.03 31.12%销售毛利率13.37%7.58%-43.31%销售费用627799.02 743242.03 18.39%管理费用841614.20 1528615.79 81.63%营业利润749395.33 163756.72 -78.15%营业利润率3.08%0.55%-82.22%实际缴纳所得税189892.42 52

31、841.93 -72.17%利润总额759569.69 211367.72 -72.17%存货9806120.79 7527445.82 -23.24%生产成本借方发生额23689774.31 32029457.24 35.20%材料成本13029375.87 20166354.21 54.78%能耗成本1421386.46 1755214.56 23.44%计入成本的工资支出2250528.56 3433244.72 52.55%2、指标选择与分析 根据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贡献率较低这一纳税疑点,评估人员把和企业所得税相关的营业利润率指标、销售毛利率指标、销售成本率指标、销售费用率指标、管理费

32、用率指标作为主要分析指标,并结合成本变动率、费用变动率、物耗、能耗、工耗指标作进一步分析,查找纳税疑点的问题所在。 (1)营业利润率分析 该单位营业利润为2010年度163756.72元,主营业务收入29905907.02元,计算营业利润率为0.55%。这一指标低于预警值下限3.84%,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率为-82.22%,并且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22.90%不相配比,说明该单位在收入、成本、费用方面存在问题,存在少计收入、多计成本费用,少缴税款的可能。但到底是收入存在问题,还是成本费用存在问题呢?评估人员又结合其他指标作进一步分析。 (2)销售毛利率分析 该单位主营业务收入29905907.

33、02元,主营业务成本27638933.03元,计算销售毛利率为7.58%,低于预警值下限10.31%,且变动率为-43.31%,变动异常。再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22.90%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31.12%不相配比这一情况综合分析,评估人员认定该企业在收入、成本方面存在问题。 (3)成本类指标分析 根据营业利润率、销售毛利率的分析情况,评估人员把重点放在了成本类指标的分析上,希望通过分析锁定该单位收入、成本方面的纳税疑点。 通过分析发现,该单位的能耗比例指标为5.49%,在预警值5%7%之内,指标正常,且变动率23.49%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22.90%基本配比。由于能耗比例指标有关数据是从第

34、三方取得的,可信度较高,这就说明该单位不存在产品不入库、销售不记账的问题,销售收入应该不存在问题,看来问题还是在成本上。 再分析材料成本比例和工耗成本比例发现,这两项指标值分别为62.96%和10.72%,均超过了预警值下限,且变动率分别为54.78%和52.55%,变动异常。 (4)费用类指标分析 该单位主营业务收入29905907.02元,销售费用743242.03元,销售费用率为2.49%,变动率为18.39%,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基本配比,该项指标正常。 该单位主营业务成本27638933.03元,管理费用1528615.79元,管理费用率5.53%,变动率为81.63%,与主营业务收

35、入变动率不配比,该项指标异常。 3、锁定疑点通过深入细致的案头分析工作,评估人员确定了该单位2010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方面存在以下纳税疑点:(1)所得税贡献率低于行业水平。所得税贡献率为0.18%, 小于0.84的预警值,可能存在不记或少记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 前扣除范围等问题。(2)该企业营业利润率低于行业水平。营业利润率为0.55%,低于预警值下限3.84%,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列支出,或企业资产获利能力较低等问题。(3)该企业销售毛利率低于行业水平。销售毛利率为7.58%,低于预警值下限10.31%,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列支出,或企业资产获利能力较低等问题。(4)该企业

36、2010年销售成本变动率为31.12%,管理费用变动率为81.63%,高于基期水平,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不配比,指标变动异常,存在多记成本费用,少缴税款的可能。(见图一、图二)图一图二(5)该企业2010年计生产成本的材料费用20166354.21元,材料成本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为62.96%,高于预警值上限60%,指标异常(见表四);且该单位材料成本比例变动率为54.78%,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22.90%相比对不相配比,存在多记材料成本,少缴税款的可能。表四单位名称梁山XX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材料成本比例标准值预警值预警值上限差异率62.96%56.00%53%-60%60.00%4.93%(

37、6)该企业2010年计生产成本的人工费用3433244.72元,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为10.72%,高于预警值上限10%,指标异常(见表五);且该单位工耗成本比例变动率为52.55%,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22.90%相比对不相配比,存在多记人工成本,少缴税款的可能。表五单位名称梁山XX轴承制造有限公司人工成本比例标准值预警值预警值上限差异率10.72%9.00%8%-10%10.00%7.20%四、评估约谈针对案头分析环节发现的问题,评估人员向该企业发出了纳税评估约谈通知书,指出异常涉税指标,并列出要核实情况的明细清单,要求该企业作出合理解释并举证。2011年5月14日,该企业的法人代表吴XX和财

38、务负责人杨XX来到了地税局税源管理科,并提供了相关资料。在约谈 过程中,被约谈人介绍了该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购销流程,然后对评估中发现的疑点问题 进行了解释,评估人员制作了约谈举证记录。有关疑点核实情况如下:(1)针对企业所得税贡献率、营业利润率、销售毛利率过低的问题,企业作了两点解释,一是企业经营不善,造成成本过高,获利水平较低,所以和同业相比较利润水平较低;二是因为财务人员税收政策不熟,对 2010 年度部分税前扣除项目,如业务招待费、罚款、不合理列支等,未严格按税法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该公司法人代表表示愿意作纳税调整,补缴所得税。(2)关于管理变动率高于基期水平,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不配比问

39、题,该企业解释这方面确实存在问题,部分税前扣除项目,如业务招待费等未作纳税调整。该公司法人代表表示愿意作纳税调整,补缴税款。(3)对销售成本变动率高于基期水平,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不配比和材料成本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过高问题,该企业财务人员列举了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原材料的价格增长速度过快,二是由于新工人技术不熟练导致原材料耗用量增大。(4)对于工耗成本过高的问题,该企业解释说由于想扩大生产规模,新进了一批工人,但是由于技术不熟练,产量上不去,所以造成人工成本过高。五、实地核查经过约谈,评估人员认为该企业的解释看似合理,原材料上涨因素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收,但对疑点的解释不尽详实,经不起推

40、敲。比如原材料上涨因素对其他轴承制造企业也应存在影响,但是其他企业并未像该企业出现大幅度的利润率、所得税贡献率下降的情况,有关情况还需到企业作进一步调查核实。评估人员展开实地核实前,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纳税疑点进行了探讨,初步确定了调查思路。一是审核该企业的存货明细账和仓库保管账,必要时核实其库存;二是核实该企业的用工情况和人员工资支付情况。根据调查确定的思路,评估人员向企业发出了纳税评估实地核实通知书,经县局批准,于5 月 16日到企业进行实地核实。经核查,评估人员掌握了如下事实情况:1、通过核对存货明细账和仓库保管账,并对该企业的库存原材料进行实地盘点,发现该企业实际库存原材料价值比账

41、上多出942668.79元。2、通过查阅该企业员工花名册,核实用工情况,核对工资发放记录,发现该企业2010年提取工人工资256387.37元未发放。至此,评估人员认定该企业存在多转材料成本、多记工资费用,隐瞒利润,少缴企业所得税的问题。六、评定处理根据纳税评估约谈和实地核查情况,评估人员对该企业存在的纳税疑点作出了纳税差异自查纠正性结论,鉴于2010年企业所得税申报期尚未结束,建议该企业根据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认真自查自纠,补正纳税申报。该企业对税务机关的评估结论表示了认可,同意对其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纳税问题进行自查。经自查,该企业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应

42、付职工薪酬贷方余额256387.37元,属于多计提的工资,多列成本。2、管理费用业务应酬费未作纳税调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8631.48元。3、管理费用中列支赞助支出120000万元。4、管理费用中其他不合理列支64782.56元。5、营业外支出中列支税收滞纳金、罚款5217.44元。6、多记材料成本942668.79元,经分配计算多转主营业务成本788679.87元,多转生产成本54997.63,多记库存产品价值98991.29元。经评估,该企业自查调增了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323698.72元,补缴企业所得税330924.68元。七、评估建议 1、在掌握工艺流程、核算方法的基础上,运

43、用典型调查的方法,摸清不同类型企业的各种税源管理数据,进而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成功的基础。建议统一组织调研,完善分行业、分税种的评估指标,再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出不同指标的预警值及合理的区间值, 逐步建立完善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 提高“筛选”异常信息的准确性,为纳税评估的实施提供真实的指导信息。2、纳税评估工作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完善。通过对纳税评估发现疑点的排除或 确认,不仅可以发现纳税人存在的疑点问题,还可以对设置的评估指标及预警值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检测,并不断修正,使设置的评估指标和预警值更加真实准确。3、重视案头分析工作。此案例不管是在对象确定阶段或是在报表审核阶段,注重对该公司财务指标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对可能引起指标差异的因素,做到心中有底,从而能有的放矢进行纳税约谈。 报送单位:梁山县地税局税源管理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