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安全技术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63289416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静电防护安全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静电防护安全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静电防护安全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静电防护安全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电防护安全技术(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静电防护安全技术预防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 控制静电场合的危险程度; (2) 减少静电荷的产生 ;(3) 减少静电荷的积 累。固体物料静电防护措施有哪些 ?除基本措施中的(1)(9)条外,在采取接地措施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静电亚导体与金属导体相互联接时,其紧密接触的面积应大于20cm气(粉)体物料输送系统内,应防止偶然性外来气体混人。(2) 采用螺纹及法兰联接的配管系统通常有静电的导通性,所以不要另外设 跨接线,若中间存在有非电导体隔离时,则应装设跨接线;对于室外的架空配 管系统,可能出现静电感应的场所则应装设跨接线,同时将跨线接地。(3)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有时为了限制带

2、电体对地的放电电流,可以人为地 将接地电阻提高到不超过10Q。(4) 在进行间接接地时,可在金属导体与静电亚导体或静电非导体之间加设 金属网、导电性涂料或导电管等以减小接触电阻。(5) 对于油罐汽车,不必加装接地拖链 (销),而应配置附属在油罐车上的卷 绳式接地用导线和铅式接地夹子,以便与离装卸处相当距离的专用接地端子相 联接。接地的联接应在油罐车开盖以前,接地线的拆除应在装卸操作完毕,封 闭罐盖以后进行。(6) 在振动和频繁移动的器件上用的接地导体不应用单股线,应用直径为 1. 25mm以上的可绕绞线或编织线等,且为了便于发现断线宜用裸线。气(粉)态物料静电防护措施有哪些 ?除基本措施中 (

3、3)、(10)、(13)条最常用外,可采用以下几条:(1) 对可燃气的管道等容器要防止不正常的泄漏,尤其是当高压设备泄漏时 容易产生静电则更应注意,宜装设气体泄漏自动检测报警器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3) 尽可能不采用静电非导体作管道或部件,否则要具体评价或测量其起电 程度。(4) 必要时可在气体输送系统的管道内装设两端接地的金属线以降低静电电 位,或采用专用的管道静电消除器。(5) 可将强带电的粉料先输入小体积的金属接地容器,待静电消除后再装入 大料仓。(6) 大型料仓内部不应有突出的接地导体,在用顶部进料时,进料口不得伸 出,应与仓顶取平。(7) 对粉料的收集和过滤等设备,应采用导静电的容

4、器,滤网应予以接地。 如何有效控制静电场合的危险程度 ?在静电放电时,它的周围有可燃物存在才是酿成静电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最 基本条件。因此控制或排除放电场合的可燃物,成为防静电危害的重要措施。(1) 用非可燃物取代易燃介质在石油化工许多行业的生产工艺过程中,都要大量的使用有机溶剂和易燃 液体( 如煤油、汽油和甲苯等 ) ,而这些闪点很低的液体很容易在常温常压下形 成爆炸混合物,容易形成火灾或爆炸事故。如果在清洗设备和在精密加工去油 过程中,用非燃烧性洗涤剂取代上面液体就会大大减少静电危害的可能性。非 可燃洗涤剂如苛性钾、磷酸三钠、碳酸钠、水玻璃、水溶液等。 (2) 降低爆炸性 混合物在空气中的浓

5、度当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范围时,如遇火源就会 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因为爆炸浓度存在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同时可燃 物产生和蒸汽与空气混合的浓度也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所以可以利用控制爆 炸温度来限定可燃物的爆炸浓度。(3) 减少氧含量或采取强制通风措施:限制或减少空气中的氧含量,可使可燃物达不到爆炸极限浓度。可使用惰 性气体减少空气中的氧含量,通常含氧量不超过 8时就不会使可燃物引起燃 烧和爆炸。一旦可燃物接近爆炸浓度时采用强制通风的办法,使可燃物被抽 走,新空气得到补充,则不会引起事故。减少静电荷积累的措施有哪些 ?(1) 静电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灾害最简单、最常用的类型

6、(2) 增湿(3) 抗静电剂(4) 采用使周围介质电离的静电消除器(5) 抑制静电放电和控制放电量静电接地方法有几种 ?最常用的类型包括下述三种:(1) 直接接地,即将金属导体与大地进行导电性连掮从而使金属导体的电位 接近于大地电位的一种接地类型。(2) 间接接地,即为了使金属导体外部的静电导体和静电压导体进行静电接 地,将其表面的全部或局部与接地的金属导体紧密相接,将此金属作为接地电 极的一种接地类型。(3) 跨接接地,即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把金属物体间进行结构固定,从而使 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绝缘的金属导体进行导电性连接,以建立一个供电流流动 的低阻抗通路,然后再接地的一种接地类型。通常接地对

7、象有哪些 ?(1) 凡用来加工、贮存、运输各种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可燃粉尘的设备和 管道,如油罐、贮气罐、油晶运输管道装置、过滤器、吸附器等均须接地。(2) 注油漏斗、浮顶油罐罐顶、工作站台、磅秤、金属检尺等辅助设备均应 接地。大于50m3直径2. 5m以上的立式罐,应在罐体对应两点处接地,接地 点沿外围的距离应不大于30m接地点不要装在进液口附近。(3) 工厂和车间的氧气、乙炔等管道必须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予以接地,其 他的有产生静电可能的管道设备,如油料储运设备、空气压缩机、通风装置和 空气管道,特别是局部排风的空气管道,都必须连接成整体,并予以接地。(4) 移动设备,如汽车槽车,火车罐车、

8、油轮、手推车,以及移动式容器的 停留、停泊处,要在安全场所装设专用的接地接头如颚式夹钳或螺栓紧固,使 移动设备良好接地,防止移动设备上积聚电荷。当槽车、罐车到位后,停机刹 车、关闭电路,再打开罐盖前先行接地,同时对鹤管等活动部件也应分别单独 接地。注油完毕先拆掉油管,经一定时间 (一般为 35分钟以上)的静置,才能 把接地线拆除。汽车槽车上应装设专用的接地软铜线 ( 或导电橡胶拖地带 ),牢 固连接在槽车上并垂挂于地面,以便导走汽车行驶时产生静电。(5) 金属采样器、检尺器、测温器应经导电性绳索接地。如何使用抗静电添加剂消除静电 ?抗静电添加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在绝缘材料中掺杂量的抗静电添加剂

9、就 会增大该种材料的导电性和亲水性,使导电性增强,绝缘性能受到破坏,体表 电阻率下降,促进绝缘材料上的静电荷被导走。(1) 在非导体材料、器具的表面通过喷、涂、镀、敷、印、贴等方式附加上 一层物质以增加表面电导率,加速电荷的泄漏与释放。(2) 在塑料、橡胶、防腐涂料等非导电材料中掺加金属粉末、导电纤维、炭 黑粉等物质,以增加其带电性。(3) 在布匹、地毯等织物中,混入导电性合成纤维或金属丝,以改善织物的 抗静电性能。(4) 在易于产生静电的液体 ( 如汽油、航空煤油等 ) 中加人化学药品作为抗静 电添加剂,以改善液体材料的导电率。静电消除器根据工作原理分为几种 ?静电消除器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

10、为感应式静电消除器、附加高压的静电 消除器、脉冲直流型静电消除器和同位素静电消除器。(1) 感应式静电消除器它是利用带电体的电荷与被感应放电针之间发生电晕放电使空气被电离的 方法来中和静电。(2) 附加高压静电消除器为达到快速消除静电的效果,可在放电针上加交、直流高压,使放电针与 接地体之间形成强电场,这样就加强了电晕放电,增强了空气电离,达到中和 静电的效果。(3) 脉冲直流静电消除器脉冲直流静电消除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静电中和装置,特别适合电子和 洁净厂房。由于正、负离子的多少和比例可调节,更适合无静电机房的需求。 该消除器的特点是,有正负两套可控的直流高压电源,它们以 46s 的周期轮

11、流交替的接通、关断,从而交替的产生正负离子。(4) 同位素静电消除器它主要是利用同位素射线使周围空气电离成正、负离子,中和积累在生产 物料上的静电荷。如。射线效果极佳。预防静电危害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1) 各单位安全技术部门应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制定防静电危害具体实施方 案,并加以监督检查。负责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静电安全技术知识,当发 现静电可能酿成事故时,有权采取有效措施,并上报主管领导。(2) 所有防静电设备、测试仪表及防护用品,要定期检查、维修,并建立设 备档案。静电接地的目的和要求有哪些 ?接地是用来消除导体上的静电,但不能用来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因带有 静电的绝缘体如经过导体直接接

12、地,即相当于把大地电位引向绝缘体,反而会 增加火化放电的危险。故防静电接地的方法仅适用于导体。防静电接地装置,可与电气设备工作、保护和重复接地装置共用。其接地 连接线应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连接应当可靠,不得有任何中断 之处。导电性地面实质上也是一种接地措施。采用它不但能导走设备上的静电, 且有利于导走聚积在人体上的静电。导电性地面常是指混凝土、导电橡胶地 面、导电合成树脂、导电母板、导电水磨石、导电瓷砖等地面。采用导电性 地面或导电性涂料粉刷地面时,地面与大地之间的电阻值不应超过1MQ,地面与接地体的接触面积不宜小于 10cm 当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 0区及 1区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 服,防静电工作鞋、袜,且应配置导电地面 (参见GBI2014和GB4385K 禁 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在某些危险性较大的场所,为使转轴能可靠接地,可采用导电性润滑油或 采用使滑环、碳刷接地的方法。为了消除人体静电,可穿导电性工作鞋,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接地措施。如何通过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的条件减少静电 ?在油品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接近爆炸浓度极限范围的场合下,必须加强作 业场所通风措施,必要时可配置惰性气体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