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3259891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6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化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某化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某化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某化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化肥厂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前 言 根据河南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工作程序的规定,2007年6月8日,河南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评审组委托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某化肥厂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6月8日对委托单位提供的某化肥厂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参考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及其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职业病发病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对该项目进行了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某化肥厂建设项目是国家“七五”重点工程之一,是我省自筹资金建设的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化肥企业,1984年3月3日经国家计委以计

2、原1984528号文件批准建设,1985年9月20日国家计委以计原19851467号文件批准该项工程设计任务书,1986年7月31日正式与德国的伍德公司和意大利斯纳公司签订了成套设备引进合同,两套引进合同分别于1986年10月22日和23日,经国家经贸部批准正式生效。该厂总投资为9.1亿元。建设工程包括合成氨、尿素两套装置和辅助设备,设计能力为合成氨年产30万吨,尿素年产52万吨。1.2 评价依据1.2.1 法律、法规、规章1.2.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2.1.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列1.2.1.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

3、护条例1.2.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第370号令,2003)1.2.1.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9号令,2006)1.2.1.7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3号令,2002)1.2.1.8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1.2.1.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附件2)1.2.1.10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1.2.1.11职业病危害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附件1)1.2.2 技术规范、标准1.2.2.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2.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4、22002)1.2.2.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l582003)1.2.2.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l592004)1.2.2.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1.2.2.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2.2.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1.2.2.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2.2.9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620号)1.2.2.10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1.2.2.1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l165189)1.2.2.12生产

5、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1.2.2.1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l28011991)1.2.2.14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95)1.2.2.15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1997)1.2.2.16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GBZl252002)1.2.3 技术服务协议 2007年6月9日,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评审组签订了“某化肥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协议”。详见附件一1.2.4 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评审组提供的“某化肥厂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详见附件二1

6、.2.5 相关类比资料 本次评价中的类比资料选自河南省中原化肥厂2004年的控制效果评价资料。1.3 评价目的1.3.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产业政策,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1.3.2识别、分析和评价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类别,为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3确定拟建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拟建项目的进一步完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1.3.4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审查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1.4 评价范围 本评价报告书主要从职业

7、卫生方面评价该建设项目的相关生产和辅助设施,主要针对建设项目投产后运行期间生产和辅助设施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相关防护内容进行评价,不包括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1.5 评价内容1.5.1 选址和总体布局1.5.2 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1.5.3 建筑卫生学要求1.5.4 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1.5.5 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1.5.6 拟配备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1.5.7 职业卫生管理1.5.8 应急救援措施1.5.9 拟设置的辅助卫生用室1.5.10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1.6 评价方法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

8、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检查表法和类比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逐项检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相关内容与国家标准、规范的符合情况;根据类比企业的职业卫生学资料,类推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及职业病危害后果,评价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充分性、可行性。1.7 评价程序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中评价程序的要求,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工作实际的评价程序。即1.7.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与建设单位签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协议、收集和研读项目的立项资料和技术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

9、编制预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要点等。1.7.2实施阶段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通过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类比调查等,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1.7.3完成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预评价报告书进行校核、审核、评审、修改、签发等。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 见图l-11.8 质量控制 按照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体系中有关文件的规定,对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编制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 方案

10、会审 预评价方案编制完成后,组织科室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预评价方案进行讨论,完善预评价方案。 类比资料中数据的选用 在项目实施阶段,编制预评价报告中,类比资料选用的数据要经过实验室有关技术人员的认可,确认使用数据的司行性。 报告校核、会审 对报告初稿进行三校,校核后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会审,从不同侧重点(层面)对预评价报告进行修改。 报告审核、签发 会审后修改的报告送审核人,检查报告中三校、会审意见的修改情况并提出建议,修改后装订成册送去签发。 报告评审 组织专家对签发后的报告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修改后印刷成册,完成预评价报告并送委托单位。 设置质量监督员 在评价过程设立质量监督员,对评

11、价过程进行全程质量监督。质量控制流程图 见图1-2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准备阶段1、 收集有关资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2、 初步调查分析3、 确定评价单元,筛选重点评价因子拟订预评价方案控制方案审查确定预评价方案控制实施阶段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控制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现场、类比)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 评价及风险评估控制汇总、分析资料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完成阶段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编制预评价报告书三校、会审修改报告审核、专家评审及签发报 告 归 档提交委托单位正 式 报 告图1-1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接受委托评价方案修改方案科室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讨论方案(方案会审记

12、录)评价报告实验室相关技术人员对类比资料中的数据进行确认质量控制环节项目质量监督员报告进行三校(校核记录)修改报告修改报告报告进行会审(会审记录)修改报告报告审核(审核记录)报告签发修改报告专家对报告进行评审(专家意见记录)完成报告图1-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质量控制流程图第二章 工程分析2.1工程概况该工厂是国家“七五”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我省自筹资金建设的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化肥企业。总投资为9.1亿元。建设工程包括合成氨、尿素两套装置和辅助设备,设计能力为合成氨年产30万吨,尿素年产52万吨。该厂主管部门为河南省化工厅,企业属国营企业,全厂职工2258人,其中男1498人,女

13、760人,接触有害因素人员288人,职工医院80人,另外还设有幼儿园、食堂、澡堂、学校等福利设施。该市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次主导风向为北风,生活居住区在厂区的东南,与厂区相距约1.0Km,受该厂有害因素扩散影响较小。2.1.1项目名称某化肥厂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2.1.2项目性质 建设项目为新建项目。2.1.3建设规模该厂总投资为9.1亿元。建设工程包括合成氨、尿素两套装置和辅助设备,设计能力为合成氨年产30万吨,尿素年产52万吨。2.1.4拟建地点某省某市某区,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地理位置图 见附图一2.1.5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略)工程地质(略)水文条件(略)气候特征及气象条件 该市

14、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次主导风向为北风。图21 建设项目所在区风频玫瑰图(略)表21 建设项目所在区全年及夏季风向频率表(略)2.1.6社会环境 建设项目厂址所在地位于某市某区内、周围无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厂址不在自然疫源地,不处于生态敏感、脆弱区和社会关注敏感区(学校托幼机构、医院、涉外领事馆人、人口密集居住区)等。2.1.7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全厂职工2258人,其中男1498人,女760人,接触有害因素人员288人。 2.1.8项目组成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生产装置、辅助装置和公共工程,另外还设有生活居住区和幼儿园、食堂、澡堂、学校等福利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工程内容见表2-2表2-2 建设项目主

15、要工程内容装置类别装置名称主要工程及规模生产装置合成氨装置设置加氢和脱硫、转化炉、发电机及蒸汽透平等生产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30万吨。尿素装置设置二氧化碳压缩机、尿素合成塔、甲胺冷凝器、汽提塔、造粒塔、尿素转运及包装等生产装置,尿素年产52万吨。辅助装置原料、辅料输送装置设原料、辅料的胶带输送系统。配气站气体输送管道 公用工程供排水系统公用工程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到生产废水管网,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废水,汇集到中和池中,用盐酸或烧碱中和调PH至6.58.5,进入厂排放总口,经适当处理即可排出。供热装置蒸汽机、蒸汽管道供电装置发电机、配电室生活区居民区、幼儿园、食堂、澡堂、学校2.1.9 主要

16、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3 表2-3 建设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 目单 位数 量厂区占地面积m2未提供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2未提供绿化面积m2未提供绿化率m2未提供项目总投资亿元9.1年平均销售收入万元未提供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未提供投资利润率%未提供2.2 选址 需依据我国现行的卫生、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法规、标准和拟建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有害因素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的规划与现状,水文、地址、气象等因素以及为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需要,进行综合分析而确定。 避免在自然疫源地选择建设地点。2.3 总体布局2.3.1总平面布置建设项目厂区总平面布置主要分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

17、生活居住区在厂房的东南,厂区与生活区相距约1.0Km。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详见附图二2.3.2 竖向布置 建设项目竖向布置图 详见附图三2.4 生产工艺流程与设备布局2.4.1主要生产工艺流程2.4.1.1 合成氨装置的工艺路线及原料路线天然气原料由某配气站经管道输送至厂区配气站,经过压缩,预热加氢和脱硫后,先后进入一、二段转化炉进行转化反应,使出口的甲烷含量降低到0.9,经废热锅炉换热后,又先后进入高低变换炉,使气体中一氧化碳降到0.36,进入脱碳装置,脱碳后含0.1二氧化碳的工艺气再通过甲烷化炉,使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总和下降到16mg/m3 。作为新鲜气进入合成氨回路,继续下一个循环。生

18、产工艺过程中释放气经氨回收和氢回收后送一段转化炉及燃气透平以带动冰机及发电机组。抽出的蒸汽供给工艺转化和尿素装置以及其他蒸汽透平机使用。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该装置中压缩机、转化炉、风机、各个泵群等设备运行时可产生噪声;预热工段和高温转化炉产生高温热辐射;合成氨的整个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毒物有C0、CH4、H2S、NH3、S02、H2等。 2.4.1.2 尿素装置的工艺路线及原料路线合成氨工艺中送来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加压至合成压力,再进入尿素合成塔,液氨经加压后作为甲胺喷射泵的动力与甲胺冷凝器的甲胺液一起混合后进入尿素合成塔。尿素合成塔流出液进入汽提塔,将大部分未转化成尿素的甲胺加热分解,分解

19、的气体进入甲胺冷凝器冷凝吸收,反应热用于副产低压蒸汽,汽提塔流出液再由中压和低压两段分解,将溶液中剩余的甲胺全部分解,分解气经冷凝,回收返回尿素合成系统。所得尿素液进一步减压浓缩,一、二段真空浓缩,得99.7%的熔融尿素,而后送至造粒塔顶经造粒得颗粒尿素产品,颗粒尿素经运转皮带送至包装工序进行包装。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该装置中甲胺喷射泵、甲胺冷凝器、汽提塔汽提机、造粒机、包装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噪声;尿素合成的整个过程产生尿素尘;尿素在空气中分解产生具有刺激性的氨气。2.4.1.3 供排水系统工艺流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冷凝液和蒸汽冷凝液都得到了回收利用,因此,只有公用工程产生的废水,它含

20、有少量的缓蚀剂、阻垢剂等不需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生产废水管网,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废水,汇集到中和池中,用盐酸或烧碱中和调PH至6.58.5,进入厂排放总口,经适当处理即可排出。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该装置中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有盐酸、氢氧化钠等毒物。2.4.2 生产设备及布局主要的生产设备有加氢和脱硫、转化炉、发电机及蒸汽透平等合成氨生产装置;二氧化碳压缩机、尿素合成塔、甲胺冷凝器、汽提塔、造粒塔、尿素转运及包装等尿素生产装置;离子交换树脂、中和池等废水处理装置。 布局不祥。2.5 原料、辅料及产品2.5.1 原料、辅料 天然气、氢气等2.5.2 产品氨和尿素2.6 建筑卫生学

21、要求建设项目的主要建筑物由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三部分组成。生产装置的建筑物包括加氢和脱硫、转化炉、发电机及蒸汽透平等合成氨生产装置;二氧化碳压缩机、尿素合成塔、甲胺冷凝器、汽提塔、造粒塔、尿素转运及包装等尿素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原料、辅料输送装置,配气站等。公用工程的建筑物包括供排水装置,水处理装置,供电装置,供热装置等。2.6.1主要建筑物间距及布局生活居住区在厂房的东南,厂区与生活区相距约1.0Km。2.6.2采光、照明(略)2.6.3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略)2.6.4防腐、防潮(略)第三章 类比调查3.1 类比企业职业卫生调查3.1.1 类比企业的选择本项目选择河南

22、省中原化肥厂作为类比调查企业。类比资料选择该厂2004年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该类比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布局、管理模式与拟建的工厂基本一致,因此具有较好的可比性。3.1.2 类比企业概况拟建项目合成氨装置、尿素装置等生产设备与类比企业基本一样,由同一设备制作厂家生产。类比企业自2003年正式投产运行至今,生产状况良好。类比企业共有员工2500人,其中生产工人380人,一线操作员工四班三运转,包装员工二班制,维修及管理员工一班制。 经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类比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毒物(氨、一氧化碳、硫化氢、尿素、氢氧化钠、盐酸)、噪声、粉尘、高温、工频电磁场。 采用的职业病危

23、害防护措施有:生产设备尽量机械化、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隔声操作室,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车间远离其他非噪声车间、行政区、生活区。工人配备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噪声耳塞、耳罩、防尘口罩,并制定有关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更换。在中央控制室中配备防护服、空气呼吸器、急救箱。3.1.3 类比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类比企业设职业安全部,4名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职业卫生工作,制定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职工健康检查计划,确定岗前、在岗期间职工健康检查的项目,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为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体检资料。定期举办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讲座。3.1.4职业

24、健康监护根据类比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类比企业自运行投产以来,尚未发现因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3.1.5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类比企业制定有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应急救援预案,并成立有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紧急事故的救援工作。其中在应急救援预案中对液氨的化学事故处理有详细的规定,并在有毒有害的作业岗位设有监测报警装置,沐浴、洗眼装置以及防毒面具等。3.1.6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类比企业定期为作业工人配备相关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防尘口罩、防噪耳塞、防毒口罩等。3.1.7辅助卫生用室类比企业在生产区设有更衣室、洗浴间等卫生用室,生活区设有食堂、澡堂、幼儿园、学校等。3.1.8

25、其它 类比企业的选址、总体布局、各功能区的分布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 02)的要求;建筑物卫生学方面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02)的要求;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3.2类比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分析本次评价采用的检测数据,取自类比企业建成投产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资料(2004)。 类比资料中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毒物(一氧化碳、氨、硫化氢、甲烷、氯化氢、氢氧化钠)、噪声、照度、风速温湿度、工频电场强度等,采样、检测过程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检测仪器有IFC-2

26、防爆型粉尘采样器、TMP-1500型大气采样器、一氧化碳红外线气体分析仪、HS6280D型脉冲积分声级计、ST-85型自动量程照度计、N962型风速温湿度计、H-3A工频场强仪等。采样时类比企业处于正常生产状态,并开启、运行职业病防护设施,测定结果中,TWA指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TWA指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STEL指短时间接触浓度,PC-STEL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MAC指最高容许浓度。检测结果如下:表3-1 类比企业各工种接触粉尘浓度检测结果(mg/m3)岗位及工种粉尘类别TWASTELPC-TWAPC-STEL判定结果尿素主控室操作工尿素0.32.0810符合标准尿素装置巡检工尿

27、素4.56.7810符合标准1号皮带操作工尿素5.98.6810符合标准3号皮带操作工尿素5.68.7810符合标准4号皮带操作工尿素6.37.9810符合标准尿素包装工尿素6.18.0810符合标准维修工电焊尘2.13.946符合标准表3-2 类比企业各工种接触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结果(mg/m3) 工种TWA(mgm3)STEL(mgm3)国家标准PC-TWA(mgm3)PC-STEL(mgm3)合成氨主控室操作工0.82.02030合成氨车间巡检工2.33.52030氨回收巡检工2.93.42030尿素装置巡检工1.94.02030尿素主控室操作工0.71.82030表3-3 类比企业各工种

28、接触氨浓度检测结果工种TWA(mgm3)STEL(mgm3)国家标准PC-TWA(mg/m3)PC-STEL(mgm3)合成氨主控室操作工8.910.72030合成氨车间巡检工18.526.02030氨回收巡检工19.028.72030表3-4 类比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氢浓度检测结果工序检测点测定值(mgm3)最高容许浓度(mgm3)合成氨空气压缩机0.610加氢脱硫装置0.610二楼氨冷却0.610表3-5类比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甲烷浓度检测结果工序检测点测定值(mgm3)参考标准(mgm3)合成氨配气站2.9300加氢脱硫装置40.2300转化炉56.8300表3-6 类比企业各工种接触氯

29、化氢浓度检测结果工种STEL(mgm3)PC-STEL(mgm3)废水处理加药工6.210供排水主控室操作工1.310表3-7类比企业各工种接触氢氧化钠浓度检测结果工种STEL(mgm3)PC-STEL(mgm3)废水处理加药工2.110供排水主控室操作工1.010表3-8 类比企业各工种接触噪声强度检测结果工 种等效连续A声级dB(A)国家标准dB(A)合成氨主控室操作工58.170合成氨车间巡检工89.285氨回收巡检工70.185尿素主控室操作工56.270尿素装置巡检工90.7851号皮带操作工95.0853号皮带操作工93.8854号皮带操作工91.585尿素包装工93.288维修工

30、84.088表3-9类比企业工作场所照度检测结果测 点名 称作业面或参考平面高度检 测部 位检 测结 果(Lx)平均照度 值(Lx)照度均匀 度(Lx)国家标准判 定结 果照度值(Lx)照度均匀度(%)合成氨主控室0.75m作业面A143.6198.50.725000.7照度不符合标准;均匀度符合标准B212C2400.75m参考平面D158.6198.50.805000.5E221F216合成氨车间0.75m作业面A1220975.30.802000.7符合标准B780C9260.75m参考平面D7047230.862000.5符合标准E625F840尿素包装车间0m作业面A215191.5

31、0.871000.7符合标准B1680m参考平面C165134.50.771000.5符合标准D1040m作业面E156151.50.971000.7符合标准F1470m参考平面G1061020.961000.5符合标准H98尿素车间主控室0.75m作业面A8177460.902000.7符合标准B6750.75m参考平面C7187190.992000.5符合标准D720E327F368表3-10类比企业工作场所微小气候检测结果检测点名 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国家标准(秋季)判 定 结 果温度()湿度(%)风速(m/s)温度湿度风速合成氨主控室26.036.80.2323263

32、5600.25符合标准符合标 准符合标 准合成氨车间19.342.60.25不符合标准符合标 准符合标 准尿素包装车间23.137.50.25符合标准符合标准符合标 准尿素车间主控室22.238.10.21不符合标准符合标准符合标准表3-11类比企业工作场所工频电场强度检测结果测定地点检测距离(米)测定值范围(Vm)国家标准(Vm)1主变压器2354050002主变压器2253950003主变压器2536750004主变压器2457950003.3类比企业作业工人工时调查情况表3-12类比企业工时调查情况一览表工种工作巡检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时间(小时班)合成氨主控室操作工主控室噪声、氨

33、8合成氨车间巡检工加氢和脱硫、转化炉、发电机及蒸汽透平等合成氨装置噪声、毒物(氨、CO、甲烷、硫化氢)4氨回收、氢回收巡检工氨回收装置、氢回收装置噪声、氨气、氢气2尿素主控室操作工主控室粉尘、噪声、尿素8尿素装置巡检工二氧化碳压缩机、尿素合成塔、甲胺冷凝器、汽提塔、造粒塔、尿素转运及包装等尿素生产装置,粉尘、噪声、毒物(尿素)、电离辐射等41号皮带操作工1号皮带粉尘、噪声、毒物43号皮带操作工3号皮带粉尘、噪声、毒物44号皮带操作工4号皮带粉尘、噪声、毒物4尿素包装工尿素包装车间粉尘、噪声、毒物6废水处理加药工供排水车间盐酸、氢氧化钠2供排水主控室操作工供排水主控室盐酸、氢氧化钠、磷化氢、氯气

34、8电工配电室工频电场强度4维修工整套装置粉尘、噪声、毒物43.4类比企业职业病发病情况根据类比企业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类比企业自运行投产以来,尚未发现因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第四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4.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4.1.1 评价单元的划分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并参考类比企业的职业卫生学资料,将其按生产工艺划分为以下五个单元:合成氨装置单元、尿素装置单元、辅助生产装置单元(包括原料、辅料输送,氨、氢回收,配气站)、公用工程单元(包括供排水系统、供热、供电装置)、检修单元,在各单元内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分析。4.1.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35、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结合类比企业的职业卫生资料,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4.1.2.1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预测该建设项目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粉尘、噪声、毒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详见表4-1。表4-1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单元生产工序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产生部位及岗位合成氨装置天燃气压缩、预热、加氢、脱硫噪声、高温、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硫空气压缩机、加氢、脱硫装置、转化炉脱碳、甲烷化噪声、一氧化碳、氨气脱碳装置、甲烷化炉氨回收、氢回收噪声、氨、氢气氨和氢回收装置尿素装置二氧化碳加压、液氨加压噪声、氨空气压缩机、液氨

36、储罐。尿素合成噪声、粉尘、尿素甲胺喷射泵、甲胺冷凝器、汽提塔尿素造粒、包装、运送噪声、粉尘、尿素、电离辐射汽提机、造粒机、包装机辅助生产装置原料、辅料输送噪声、甲烷输送带、输送管道氨回收、氢回收氨、氢氨、氢回收装置配气站噪声空气压缩机公用工程单元供排水系统噪声、盐酸、氢氧化钠、磷化氢、氯气风机、泵房、加药间供热噪声、高温热辐射蒸汽机、蒸汽管道供电噪声、工频电场强度发电机、配电室检修单元噪声、毒物、粉尘(电焊尘)、高温各种设备装置4.1.2.2 劳动过程中的卫生学问题 劳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卫生学问题VDT(视屏显示终端)作业、强迫体位(检修作业)和职业心理紧张等。4.1.2.3 生产环境中的卫生

37、学问题 建设项目中大部分设备露天布置,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高温强热辐射(夏季露天作业)、低温(冬季露天作业)等问题;而密闭厂房内或集控室内的生产环境中可能存在通风不良的问题。4.1.3 重点评价因子 噪声、粉尘(尿素)、氨、硫化氢、一氧化碳、盐酸、氢氧化钠、二氧化硫、氯气、工频电场强度。4.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详见附件三。4.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4.3.1 合成氨装置单元职业病危害分析该装置中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热辐射和毒物(C0、CH4、H2S、NH3、S02)。噪声主要存在于压缩机、转化炉、风机、各个泵群等设备附近,这些设备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较大,尤其是压

38、缩机,在这些岗位巡检的工人接触的噪声强度会超过国家标准。 高温热辐射主要存在于预热工段和高温转化炉,高温转化炉中的气化温度约为14001600,工人在巡检时会受到高温热辐射的危害。毒物存在于合成氨的整个过程,但每个阶段的毒物种类不同。建设项目合成氨装置为高温高压运行,正常情况下设备管道密闭,这些毒物不会逸散,但在事故或检修状态下,逸散的毒物会对作业工人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建设项目除了加强巡检工人的个体防护(如配戴防毒面罩),还应在一些可能泄漏的设备管道附近(如天然气输送管道、加氢装置等)设置有毒气体报警装置。4.3.2 尿素装置单元职业病危害分析该装置中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和

39、毒物(氨、尿素)。噪声主要存在于甲胺喷射泵、甲胺冷凝器、汽提塔汽提机、造粒机、包装机等设备附近,这些设备在运行时产的噪声较大,尤其是造粒机、包装机,在这些岗位工作的工人接触的噪声强度会超过国家标准。 粉尘存在于尿素装置的皮带运输和包装工段,主要为尿素尘。特别是包装工段的工人接触的机会最多,应加强个体防护。毒物主要是氨、尿素,主要引起呼吸道和皮肤粘膜的刺激症状。4.3.3 辅助生产装置单元职业病危害分析该装置中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毒物(CH4、NH3)。噪声主要存在于输送皮带,空气压缩机。依据类比企业的资料,本环节噪声强度一般不超标,工人接触时间不长,所以危害不严重。毒物主要存在

40、于氨回收阶段,产生刺激性的氨气。输送天然气的管道若密闭不严会导致空气中甲烷含量的增加,严重时会引起爆炸。4.3.4 公用工程单元职业病危害分析该装置中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毒物(盐酸、氢氧化钠)、高温热辐射、工频电场强度。 噪声主要由蒸汽机、发电机、风机等设备产生。类比资料显示,这些设备产生的噪声强度大,工人巡检时间也较长,导致了他们接触的等效连续A声级超标。因而,预计建设项目投产后在这些区域巡检工受到噪声的危害较严重。毒物主要来源于水处理所加药品。根据类比资料,类比企业中工人接触这些毒物的浓度均不超标,预计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毒物浓度也不会超标,但仍需防范突发事

41、故。高温热辐射主要存在于供热装置的蒸汽机以及输送蒸汽管道附近,在夏季,环境中的高温天气和生产性热源相叠加,更易造成巡检工发生中暑(法定职业病)。工频电场存在于配压站,根据类比资料,类比企业中4个检测点均不超标,因此预计建设项目中在这些区域巡检工人也不会受到工频电场的危害,但仍应注意个体防护。4.3.5检修单元职业病危害分析检修作业时作业工人不仅可能接触到各个单元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毒物(C0、CH4、H2S、NH3等)、噪声、不良气象条件(高温热辐射和低温),还会在检修作业中接触到电焊烟尘、紫外辐射、锰及其化合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且,由于检修的装置不同,所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

42、素也有很大差异。此外,由于检修作业的紧迫性、不定时性,还易于造成检修工心理紧张、持续作业时间过长和长时间保持不良作业体位等问题,而在事故状态下的检修更具危险性。4.3.6毒物的联合作用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中存在多种毒物,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常常是同时或连续接触两种及多种毒物。这些毒物同时存在作用于人体时,可产生联合作用。有少数毒物起减毒作用,但大多数毒物共同存在时,会产生毒物的联合作用,即一种毒物能增强另一种蔫物的毒性的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可能表现为毒性相加作用,也可能表现为毒性相乘作用。如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中存在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可引起缺氧,但如果同时并存氨和硫化氢引起的呼吸系统损害,这样就会加重

43、机体的缺氧。4.3.7 使用放射性元素计量时的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在物料的计量上可能使用放射性元素计量,这些放射源在衰变时会产生电离辐射,它们在运输、安装、使用和检修时会对作业人员造成损害。第五章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5.1 防尘措施分析与评价5.1.1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尘措施 建设项目中粉尘主要存在于尿素装置(皮带输送、包装等)以及检修作业中,各个单元(或系统)采取的防尘措施如下: 尿素装置单元的防尘措施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尿素装置单元的防尘措施,但指出该项目是“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化肥企业”,根据经验可以判断生产过程会采用自动化和程序化控制,减少作业工人的接触机会。

44、 检修作业的防尘措施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涉及检修作业的防尘措施。5.1.2 防尘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和类比资料,粉尘重点防护的工作场所是尿素装置单元,其次是检修作业中。 尿素装置 该装置中从造粒塔下端的输送皮带到成品包装和装车运输都存在粉尘,但类比企业中的检测结果显示皮带巡检工和包装工接触的粉尘浓度均不超标,若建设项目在粉尘散放源安装有效的除尘器,并对工人加强个人防护,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皮带巡检工接触的粉尘浓度估计不会超标。 检修作业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检修工人粉尘的防护措施。总的来说,根据建设项目是“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化肥企业”估计,建设项目防尘措

45、施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中的要求。5.2 防毒措施分析与评价5.2.1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毒措施建设项目为化肥生产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毒物,各评价单元中均存在毒物,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毒措施如下: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对每个单元均未提及防毒措施,但指出该项目是“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化肥企业”,根据经验可以判断生产设备会采用质量、密闭性及连接良好的设备、管道、阀门及管件,防止泄露,并且生产过程会采用自动化和程序化控制,减少作业工人的接触机会。并且,同类企业中进口设备的主要生产装置露天布置,使有害物质易于扩散。5.2.2 防毒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的工

46、程分析和类比资料,该建设项目的各个单元均有毒物重点防护的工作场所,根据类比企业的检测资料显示,对工人危害最严重的毒物为一氧化碳、氨、硫化氢、盐酸、氢氧化钠、磷化氢、氯气、甲烷、尿素。类比企业中,对毒物的检测结果显示,各种毒物的浓度均未超标, 若建设项目在存在毒物的工作场所设有机械通风装置,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可能泄露和聚集的场所设置相应的气体检测器,并把气体泄漏越限报警的气体检测报警器盘设置在中央控制室,并在各车间根据工作环境特点配备各种必要的防护用具和用品(洗眼器、沐浴器、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护服、输氧器、防护手套、氧气呼吸器等),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预计工作场所中作业工人接触毒物的浓度

47、不会超过国家标准。总的来说,建设项目防毒措施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中的要求。5.3 防噪声措施分析与评价5.3.1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噪声措施 建设项目的各个单元中均存在噪声,对该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噪声措施推测如下: 生产过程采用自动化和程序化控制,主生产装置全自动化操作,尽量减少作业工人的接触机会。“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防噪声措施问题,但根据建设项目的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可以判断:在设备选型时,优先选择低噪声设备,并且在强噪声生产环境会设置隔音室,以利于工人尽量减少接触强噪声的时间。5.3.2 防噪声措施的分析与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和类比资料,建设项目的各

48、个单元均有噪声重点防护的工作场所。在类比企业中,有多个工种接触噪声的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国家标准,各控制室、车间办公室、值班室、化验室的噪声强度均小于70分贝(A)。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应在各个强噪声环节采取必要的防噪声措施,并对工人加强个人防护,才能使工人正常生产情况下免受强噪声的危害。总的来说,建设项目防噪声措施部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中的要求。5.4 防暑及防寒措施的分析与评价5.4.1 建设项目中采取的防暑及防寒措施:“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防暑及防寒措施。5.4.2 防暑及防寒措施的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的防暑及防寒措施不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

49、2)的要求。5.5 工频电磁场防护措施的分析与评价5.5.1 建设项目中采取的工频电磁场防护措施:“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工频电磁场防护措施。5.5.2 工频电磁场防护措施的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的工频电磁场防护措施不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5.6 电离辐射防护措施的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使用放射性元素的问题,但类比企业的造粒塔使用了放射性元素。5.6.1 建设项目中采取的电离辐射防护措施:“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电离辐射防护措施。5.6.2 电离辐射防护措施的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的电离辐射防护措施不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

50、求。5.7 应急救援措施分析与评价5.7.1建设项目拟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应急救援措施,仅说明“职工医院80人”。5.7.2 应急救援措施的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的应急救援措施不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5.8 选址情况分析与评价 应用检查表法对建设项目进行选址检查,结果详见表5-1。表5-1 建设项目选址检查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建设项目情况符合情况工业企业选址需依据我国现行的卫生、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法规、标准和拟建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有害因素危害情况。结合建设地点的规划与现状,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以及保障和促进

51、人群健康需要,进行综合分析而确定。建设项目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符 合严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恶臭、粉尘、噪声且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技术的工业企业,不得在居住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的被保护区域内建设。生活居住区在厂房的东南,厂区与生活区相距一公里符 合排放工业废水的工业企业严禁在饮用水源上游建厂,固体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必须避免选在废弃物扬散、流失的场所以及饮用水源的旁边。建设项目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符 合工业企业和居住区之间必须设置足够宽度的卫生防护距离*。生活居住区在厂房的东南,厂区与生活区相距一公里符 合在同一工业区内布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应避免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物理、化学、生物等)产生

52、交叉污染。“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四周的企业情况-建设单位应避免在自然疫源地选择建设地点。“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当地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生活居住区在厂房的东南符 合注: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距离。分析与评价 从上表内容可见,建设项目在选址方面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5.9 总体布局情况分析与评价应用检查表法对建设项目进行总体布局检查,结果详见表5-2。表5-2 总体布局检查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设项目情况符合情况工业企业的生产区、生

53、活区、住宅小区、生活饮用水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点、废渣堆放场和废水处理场,以及各类卫生防护、辅助用室等工程用地,应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布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 工业企业总平面的分区应按照厂前区设置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福利用房;生产区内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的原则处理,生产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在生产区内除值班室、更衣室、盥洗室外,不得设置非生产用房。“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应将污染严重的设施远离非污染设施,产生高噪音的车间与低噪音的车间分开,热加

54、工车间与冷加工车间分开,产生粉尘的车间与产生毒物的车间分开,并在产生职业危害的车间与其他车间设有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本底浓度底和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散发有害物和生产有害因素的车间,应位于相邻车间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厂前区和生活区(包括办公室、厨房、食堂、托儿所、俱乐部、宿舍及体育场所等)布置在当地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表5-2 总体布局检查表(续)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设项目情况符合情况在布置产生剧毒物质、高温以

55、及强放射装置的车间时,同时考虑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援救设施和设备的配套并留有应急通道。“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反映工业企业建筑群体的总平面图应包括总平面布置的建筑区现状,拟建建筑物位置、道路、卫生防护、绿化等内容,必须满足职业卫生评价要求。“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高温车间的纵轴应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角度不得小于45度。“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厂房建筑方位应保证室内有良好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得小于相邻两建筑物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

56、热源,尽可能地布置在车间外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不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和工业窑炉应布置在天窗下方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外墙侧窗附近。“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车间内发热设备相对于操作岗位应设计安置在夏季最小风向频率上风侧,车间天窗下方的部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 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季度调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应高于1.2m。“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厂前区宜面向城镇和工厂居住区一侧。“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表5-2

57、 总体布局检查表(续)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设项目情况符合情况 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空气。“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如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则应将其安装在多层厂房的底层。对振幅大、功率大的生产设备应设计隔振措施。“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汽的废水排放管道禁止通过仪表控制室和休息室等生活用室的地面下;若需通过时,必须严格密闭,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汽逸散至室内。“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中未提及-分析与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