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3240017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9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01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01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01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01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机密应急预案编号:Q/CRBHJXA-AQ-YA-2016001应急预案版本号:ZH-5.0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China resources snow beer (am) co., LTD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Producti on safety accide nt emerge ncy pla n单位名称: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预案名称: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颁布日期:2016年12月15日批准发布令为了提高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规范 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根据华润总

2、部、黑吉区域公 司要求,由 公司安全环保 部对 原生产安全 事故综合应急 预案(预案 编号: Q/CRBHJXA-AQ-YA-2O15O01版本号:ZH-4.0 )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生产安全事故 综合应急预案(预案编号:Q/CRBHJXA-AQ-YA-2016001版本号:ZH-5.0),现予批准 发布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指导工厂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做实、 做强、做大、做持久和永续经营是工厂永恒的主题。同时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职业健 康与安全和环境保护,也是工厂一切管理工作的重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是公司建立应急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重 大突发事故的应急程

3、序、管理职责、保障措施等内容,为公司编制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和 现场处置方案提供了指导原则及总体框架。公司所属各单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本预案的要求,根据本预案的总体框架,突出重 点风险因素,编制本单位的现场处置方案,并与公司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将预案中的要 求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做好员工的教育培训与演练和应急物资的准备,保证在突发 事故中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和减少事故危害。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 : 颁布日期 : 2016 年 12 月 15 日目次批准发布令 11总则 51.1 编制目的 51.2 编制依据 51.3 适用范围 61.4 应急预案体系 71.5 应急工

4、作原则 82事故风险描述 82.1 公司概况 8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82.3 风险及隐患治理 133组织机构及职责 143.1 应急组织体系 143.2 公司职能部门应急救援职责 163.3 公司应急办公室 163.4 专家咨询组 163.5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 173.6 应急指挥原则 183.7 应急指挥程序 194 预防与预警 194.1 危险源监控与报告 194.2 预警行动 21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225 应急响应 225.1 响应分级 235.2 应急响应程序 255.3 应急结束 286信息公开 286.1 对外信息发布 286.2 对内信息发布 287 后期处置 287

5、.1 善后处置 287.2 事故调查与评估 297.3 恢复重建 297.4 保险 298保障措施 29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298.2 应急资源 298.3 应急装备保障 308.4 医疗卫生保障 308.5 交通运输保障 308.6 应急队伍保障 308.7 经费保障 318.8 技术保障 319应急预案管理 319.1 应急预案培训 329.2 应急预案演练 329.3 应急预案修订 339.4 应急预案备案 339.5 预案实施 339.6 制定与解释 339.7 奖惩 3210 附件 3310.1 附件一 3410.2 附件二 3510.3 附件三 3610.4 附件四 3610.

6、5 附件五 3610.6 附件六 3710.7 附件七 3910.8 附件八 4010.9 附件八 43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 明确公司有关部门的应急管理 和应急响应职责,确保公司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迅速组建指挥系统, 有效控制事故和抢救人员,迅速调集所需人员、物资和设备,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保护周边生态环境,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制定本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14】第 13 号)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7、主席令【 2011】第 52 号)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09】第 6 号)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15】第 22 号)1.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14】第 4 号)1.2.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91 号)1.2.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52 号)1.2.8.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49 号)1.2.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

8、和国国务院令第 493 号)1.2.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 200752 号)1.2.1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 安监总应急 200788 号)1.2.12.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安监总局令第 15 号)1.2.1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安监总局令 17 号)1.2.14.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 安监总局令第 21号)1.2.15.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安监总局令第 59 号)1.2.16.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 (安监总局令第 70

9、 号)1.2.17.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安监总局令第 74 号)1.2.18.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试行)(安监总应急 【 2009】 73 号)1.2.19.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 (2004)56 号)1.2.20.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 2 号)1.2.21. 火灾统计管理规定 (公通字 199682 号)1.2.22.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 (安监总厅管三 2011142 号)1.2

10、.23. 内蒙古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 (内安监应急字【 2012】133号)1.2.24. 兴安盟安监局关于加强我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努力完成地区、部门、生产经 营单位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 (兴安监管字 200785 号)1225.CR吐产安全事故(事件)综合应急预案1.2.26.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1.2.27.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GB3007720 1 3)1.2.2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1.2.2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1.2.30. 工作场所有

11、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1.2.3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16-2009)1.2.3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 GB644 1 -86)1.2.33.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GB6721)1.2.3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1.2.3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 GB/T2400 1 -2004/ISO 1 400 1 :2004 )1.2.36.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 AQT9007-201 1 )1.3. 适用范围1.3.1.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属

12、单位的重大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应急管理。 本 预案适用于下列生产安全事故(事件)的应对工作:1.3.1.1 生产安全事故:造成 1 人重伤;或 2 人以上轻伤;或 2 人以上中毒;或直接经 济损失 530 万元的生产安全事故。1.3.1.2 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10 人以上食物中毒事件或有人员死亡;发生较大传染病疫 情;发生 10人以上“中暑”事件或有人员死亡;涉及公司多个单位的群体性不 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1.3.1.3 社会安全事件:公司员工组织或参与影响较大的非法集会、游行、罢工、到政 府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上访的事件; 大型集会、文娱活动和促销活动等群体性 活动中,因拥挤、

13、踩踏造成人员伤亡事件。1.3.1.4 没有人员伤亡,但社会影响恶劣,性质严重的火灾、爆炸、有毒化学物质意外 排放或泄漏的事故。1.3.1.5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认为有必要响应的生产安全事故。1.3.2. 应急响应条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经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决策,启动本预案。1.321达到或超过本预案“1.3.1 ”中所述的生产安全事故(事件)严重程度的。1.322虽未达到本预案“131 ”所述的生产安全事故(事件)严重程度,公司所属各 单位要求响应的。1.3.2.3当地政府因应急联动要求的。1.3.2.4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事故。1.4. 应急预案体系1.4.1. 公司应急预

14、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综合应急预案酿造动力部CIP装置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2. 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公司在处理事故时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可以作为应急 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底线”,对那些没有预料的紧急情况也能起到统筹的应急指 挥作用,是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1.4.3. 公司专项应急预案是在综合应急预案的指导下,针对公司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方案,是公司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1.4.4. 公司现场处置方案是按照专业管理、 分级负责的原则, 由各

15、单位针对本部门的具 体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是公司综合应急预案的补充 和完善。1.5. 应急工作原则1.5.1. 应急救援原则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事故的处置工作。根据突发事故的严重性、可控性、所 需用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影响范围等因素分级启动各级预案及应急响应程序。公司 应急领导小组处置突发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本着“以人为本、科学预防,统一领导、分 级负责,反应快捷、措施得力,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各级联动、企地配合,预防为主、 常备不懈”的原则有效开展。1.5.2. 现场抢险原则突发生产安全事故(事件)现场抢险本着“员工生命第一”的原则,先抢救遇险员 工,迅速组织切断

16、危险源和灾害链,防止事态扩大,保护生态环境,后抢救生产设施。 为迅速采取应急行动,避免或减少损失,执行以下现场抢险原则:1)疏散无关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2)阻断危险物源,防止发生次生事故;3)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撑握险情动态;4)调集救助力量,迅速控制事态发展;5)正确分析现场情况,及时划定危险范围;6)正确分析风险损益,组织物资抢险;7)处理事故险情时,首先考虑人身安全,其次减少财产损失,按有利于恢复生 产的原则组织应急抢险行动。2. 事故风险描述2.1 公司概况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是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隶 属于华润雪花啤酒 (黑吉)区域公司。公司位于乌兰浩

17、特工业经济开发区中央北路 1号, 占地面积 13.88 万平方米,建筑物面积 48836平方米,现有员工 289人,固定资产 2 亿 3 千万元。公司属于啤酒制造企业 , 主要产品为雪花啤酒 , 年设计产量为 10 万千升。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根据公司生产工艺特点,在对危险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基础上,确定公司主要险源及关键生产装置、重点安全环保部位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如下:2.2.1. 酿造部供汽锅炉2.2.1.1 工艺设备运行概述:锅炉供汽岗位有 15 吨循环流化床锅炉 2 台;主要生产过程 是通过原煤加热燃烧将软水转化为饱和蒸汽供生产单位使用。2.2.1.2 风险性分析:锅炉是工业企业中使

18、用较广泛的能源转换设备,它在高温及承压 的恶劣环境下运行,设备本身的缺陷、操作不当、维护保养不到位,均可引发 锅炉事故。2.2.1.3 事故类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锅炉 爆炸、火灾、灼烫等。2.2.2. 酿造部变电所2.2.2.1 工艺设备运行概述:酿造车间总降变电所现有 1 条线路送电,线路电压等级为10.5kv , 由乌兰浩 特市 兴安 电业 局二 次变电所送 出。 总降变电 所现 有 SCB10-1600KV型变压器2台:主要为公司糖化、锅炉及其它部门生产供电;变 压器二次测电压等级为 0.4kv ,现有高压馈出柜 1 面。2.2.2.2 危险性分析:变电

19、所的一些装置(变压器等)都含有大量易燃、易爆液体(变 压器油),在高温和电弧作用下或遭遇雷击,都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2.2.2.3 事故类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其它 爆炸、火灾、触电等。2.2.3. 酿造部制冷站2.2.3.1 工艺设备运行概述:制冷系统为液体蒸发式、间接式制冷。制冷剂为氨 (NH3) ,液氨储罐为两台,设计总容积 1 0吨,其中一台为二期扩建预留, 没有投入使用, 冲注量约 8吨,实际储量为 4.5 吨左右。载冷剂为冷媒。 冷媒储存量约 160-180 吨。由4台螺杆式制冷机组及附属设备组成。其中1台6AW-170型制冷液压机,制冷量为3

20、3万大卡/小时;1台VLG193T螺杆式制冷机,制冷量为74万大卡/ 小时(实际工况);2台VLG163螺杆式制冷机,制冷量为49万大卡/小时(实际 工况),用于啤酒生产过程中麦汁冷却和酒体的降温。本系统压力容器较多,高 压部分运行压力一般在 1-1.5MPa。2.2.3.2 危险性分析:1)酒精属易燃物质,闪点28C的液体。在续加酒精操作过程中或检修酒精管线需动火作业时应特别注意。 一旦酒精大量泄漏, 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 合气体,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2)氨又称氨气(液氨),分子式为NH,无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具有二 级毒性。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 0.771kg/m3,常压下的

21、沸点为-33.41 C, 临界温度为132.5 C,临界压力为11.48MPa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 900 体积氨,溶有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弱碱性。氨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 能形成爆鸣性气体,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下限为15.7%,爆炸上限为27.4%,弓I燃温度为651C,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是 30mg/m, 一旦出现容器或管道泄露,可引发火灾、爆炸,并可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等,同时该系统压力容器较集中, 运行压力较高, 由于设备缺陷或操作不当 或维护保养不到位,可能发生爆炸事故。2.2.3.3 事故类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容器 爆炸、其它

22、爆炸、火灾、中毒和窒息等。2.2.4. 酿造部二氧化碳回收系统2.2.4.1工艺设备运行概述:酿造车间二氧化碳回收系统有1条CO回收装置,回收能力 为800Kg/h的国产设备。来自安全环保部发酵工段的 CO气体经上述CO回收装 置处理后,纯度可达到99.99%以上。回收处理后的CO贮存到CO液体贮罐中, 贮存量 80 吨,液体二氧化碳经气化后,可供安全环保部的高浓稀释、发酵罐、 清酒罐备压、包装酒机备压等。2.2.4.2危险性分析:CO为无色、无臭、带有酸味的气体。CO可被液化,固态称为干冰。 吸入少量 CO2 则出现发绀、呼吸困难、恶心、出汗等症状。吸入多量时出现眩 晕、昏睡、头胀、知觉全失

23、、四肢迟缓、面容苍白乃至死亡。CO2 设备运行时应注意不能使贮罐温度过低, CO2 贮罐材质在低温下有冷脆现象,一旦发生冷脆现 象就有爆炸危险。2.2.4.3 事故类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容器 爆炸、中毒和窒息等。2.2.5. 酿造部空压站2.2.5.1工艺设备运行概述:压空站有2台SRC-75V型空气压缩机组、1台SRA-22V型空 气压缩机组,一台CA-132螺杆式空压机;2个10M贮气罐2个6M贮气罐;为 生产酿造线、包装线、锅炉、水处理、二氧化碳输送生产所需压力空气、仪表 用气、排糟用气。2.2.5.2 危险性分析:储气罐设置在室内,容易发生腐蚀现象。腐

24、蚀的结果使壁厚变薄, 降低承压能力,腐蚀严重的能导致储气罐爆炸,检修保养不及时而带病运行,将存在较大的爆炸危险性。2.2.5.3 事故类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容器爆炸等。2.2.6. 包装部、酿造部 CIP 站226.1工艺设备运行概述:酿造线有2套CIP装置,包装线有1套CIP装置,分别用来 对工艺设备及管道进行清洗灭菌。2.2.6.2 危险性分析:氢氧化钠为碱性腐蚀品,操作人员在进行 CIP 作业时 , 由于操作不 当、误操作造成碱液溅出 , 或操作人员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一旦溅入 眼睛、皮肤 , 将会对操作者造成灼烫。2.2.6.3 事故类型:根据企

25、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灼烫等。2.2.7. 酿造部淀粉投料2.2.7.1工艺运行概述:糖化使用辅料淀粉,每批次使用量在6640kg,投料采用吨袋投料方式,淀粉粉尘会悬浮于空气中。2.2.7.2 危险性分析:淀粉在投料过程中 , 部分淀粉悬浮于空气中 , 当悬浮于空气中的粉 尘以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混合时 , 在一定条件下可引发化学爆炸 , 其爆炸下限为 45 克/ 立方米。2.2.7.3 事故类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其它 爆炸等。2.2.8. 酿造部污水处理站2.2.8.1工艺设备运行概述: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厌氧(An aEG反应器)+ 好氧(接

26、触氧化)工艺,来自厂区生产污水管线的啤酒污水和生活污水自流经过粗格栅,去除一 些大块的悬浮物和飘浮物后,通过一级污水提升泵的提升流经旋转细格栅,流 入调节池。调节池内利用鼓风机房送过来的空气进行搅拌,防止悬浮物沉淀。 调节池的后段设污水投配池,再通过潜污泵的提升进入厌氧反应器,经过厌氧 反应器的反应后,污水流入中沉池进行沉淀,污泥排至污泥贮池,出水流入接 触氧化池进行氧化,然后再流入二沉池进行沉淀。污泥部分回流至接触氧化池 前端,剩余污泥排至污泥贮池。出水流入集水池,集水池中的水部分回用,其 余排放。污泥贮池的污泥通过潜污泵提升至一体化脱水机进行处理,泥饼外运。2.2.8.2 危险性分析:污水

27、处理系统内存有甲烷和硫化等氢易燃易爆有毒气体。1) 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161.4 C,比空气轻,它是极难溶 于水的可燃性气体,爆炸下限w 10%2) 硫化氢特性:无色,有臭鸡蛋气味, 易溶于水,能燃烧;当浓度达到 4.3 46% 时,能爆炸。硫化氢的毒性很强,对人眼、鼻腔、咽喉的粘膜,以及神经系 统,都有刺激作用。空气中的硫化氢的含量达到 0.05%时,半小时内能使人 失去知觉,痉挛、死亡。 。2.2.8.3 事故类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容器 爆炸、火灾、淹溺、中毒和窒息等。2.2.9. 物流部备件库2.2.9.1 气瓶贮存概述:物流部备件库

28、分库储存氧气瓶、乙炔气瓶,高峰时气瓶库存储 氧气瓶、乙炔气瓶在 10-15 瓶之间,少则也有 5-10 瓶。2.2.9.2 危险性分析:乙炔是爆炸性气体,乙炔气体具有爆炸极限范围宽、点火能量小、爆炸下限小于 10%等危险特性,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能自行发生爆炸; 乙炔气 瓶在存储、装卸、运送时,气瓶之间冲撞和磨擦产生火花,一旦发生乙炔气瓶 泄漏事故,遇明火,可发生容器爆炸事故,造成人员灼伤甚至伤亡及财产损失。2.2.9.3 事故类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容器 爆炸、灼烫、火灾、中毒和窒息等。2.2.10. 办公楼、独身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2.2.10.1 危险

29、性分析: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安全通道如果出现异常,一旦发生电源短 路、明火作业 , 可能引发火灾等重大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2.2.10.2 事故类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触电、 火灾、高处坠落等。2.2.11. 其他所有生产作业行为危险辨识2.2.11.1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GB1 821 8-2009)对我公司各项危险源 进行辨识分析,我公司不构成重大危险源。2.2.11.2 危险性分析经过对公司其他作业及所有作业场所进行危险源(点)辨识,根据企业 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触电、火灾、高处坠落、物 体

30、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和其他伤害等。2.3 风险及隐患治理基于上述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和危害程度等级, 公司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综合治理,持续改进,如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改进生产工艺,加大隐患监控力度,增加安全设施的投入,强化员工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及 现场处置方案,公司定期组织培训与演练,使全体员工的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从 而达到规避风险,安全生产的目标。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图如下:注:实线为管理流程走向;虚线为技术支持走向。3.1.1.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3.1.1.1为了加强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

31、公司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其组 成人员如下:组长(总指挥):白晨(执行总经理)副组长(副总指挥):王立青(副总经理)马淑丽(财务总监助理)魏玉宽(总经理助理)吴赫男(总经理助理)员: 潘洪大(安全环保部经理)马跃全(制造部技术品控经理) 徐 福(制造部设备经理) 曾凤丽(包装部经理) 孙 刚(包装部经理助理) 金少文(酿造部经理) 高 伟(酿造部经理助理) 方丽红(物流部经理) 杨洪志(物流部副经理) 宋柏增(财务部经理) 付晓亮(财务部经理助理) 刘海艳(人力资源部经理) 吴晓慧(行政部经理助理) 刘景秋(采购部副经理) 姜忠明(运营部经理) 葛 田(安全员) 王 旭(安全员) 具体联系方式见附

32、表一3.1.1.2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是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职责如下:(1)接受黑吉区域公司及政府应急办公室的领导,请示并落实其指令;(2)统一协调调动应急状态下的应急资源;(3)确定向政府及主管部门请求救援或配合政府开展应急工作。(4)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公司级应急预案的启动、调整和解除。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是公司应急救援工作决策者,还承担下列职责:(1)负责下达启动应急预案指令;(2)决定向黑吉区域公司及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审定并签发报告;(3)指定新闻发言人,审定新闻发布材料。3.1.2. 现场总指挥职责3.1.2.1 在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33、:1)下达启动应急预案的指令;2)负责应急救援方案决策;3)负责下级应急指挥任务分配;4)负责根据事故现场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救援方案;5) 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到位并指挥组织救援;6) 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调动;7) 救援行动结束时,负责宣布解除应急状态命令;8) 负责对事故后的处理工作进行合理安排。3.1.2.2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公司总指挥)职责:1) 向黑吉区域公司及当地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审定并签发报告;2) 指定新闻发言人,审定新闻发布材料。3.2 公司职能部门应急救援职责3.2.1. 安全环保部: 公司应急办公室常设机构, 负责组织各相关单位制定公司应急预案 和现场处置方案,

34、负责防火工作的日常管理检查,与地方消防队的协调;负责各 单位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日常管理、应急信息的沟通、相关单位的协调、 24 小时应急值守。3.2.2. 行政部:负责信息沟通、后勤保障、信息发布;负责事故抢险、事故处理所需法 律支持;应急现场的治安保卫。3.2.3.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的调配,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的培训。3.2.4. 酿造部: 负责应急设备、 设施的定期检查与维护, 对危险源运行设备的维修计划 进行审核并监督实施。3.2.5. 采购部:负责应急抢险物资的采购。3.2.6. 其他各部门: 负责建立相应的应急机构, 执行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落实应 急责任。3.3

35、公司应急办公室3.3.1. 应急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 是公司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 是 公司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由安全环保部经理担任。3.3.2. 负责日常的应急准备, 突发事故时接受报告、 信息报送、 组织联系应急状态下各 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3.3.3. 定期组织修订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组织应急预 案、现场处置程序演练工作。3.4 专家咨询组3.4.1. 专家组由公司设备、电气、机械、仪表、工艺等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环 保、财务、人力资源等专业管理人员及外聘顾问等组成。3.4.2. 参与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和抢险方案的制定实施。3.4.3.

36、对重大突发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救援方案、处置方法、 灾害损失和恢复方案 等进行研究、评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及措施,同时,向应急领导小 组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方案。3.5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发生重大事故时,以应急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执行总经理任 总指挥,生产技术副总、设备副总、财务总监任副总指挥,执行总经理不在现场时,由 在场副总指挥担任现场总指挥,或由执行总经理指派人员担任现场总指挥。应急救援指 挥中心成员包括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应急抢险 队伍负责人。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故的性质一般可设置(但不限于) :现场抢险 指挥组、现场疏

37、散警戒组、现场医疗救护组、现场监测组、现场综合协调组。3.5.1. 现场抢险救援组职责1) 现场抢险队伍按照已制定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如 果现场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不能满足救援需要,在现场应急总指挥的领导 下,与专家组专家共同制定详细的处置方案,确定警戒方位,并实施抢险救援, 快速消除和控制险情。2) 对现场应急指挥负责 , 及时报告事故的处置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防止次生 事故的发生。3) 协助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3.5.2. 现场疏散警戒组及职责组长:吴赫男成员:吴晓慧、姜忠明、赵金龙、当班经警1) 负责现场的治安保卫, 按照现场抢险指挥组划定的警戒范围,

38、及时通知事故 影响区域员工撤离,告知逃生的路线及注意事项,确保转移迅速、有序、安全。2) 设立警戒线、岗,禁止非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域。3) 视事态发展,现场应急总指挥认为有必要时,与地方公安、交警部门配合, 实施交通管制。3.5.3. 现场医疗救护组及职责组长:王立青成员:马跃全、张亚萍、任丹、王海波、纪登宇1) 负责与地方医疗部门的联系。2) 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负责危重伤员的转送。3.5.4. 现场监测组及职责组长:魏玉宽 成员:金少文、吴迪、李青峰1) 负责与地方环保部门的联系,请求支援。2) 负责可能发生的污染、中毒等伴生 / 次生事故预警、预报和提出处置方案。3) 负责应急结

39、束后的现场清消工作。3.5.5. 现场综合协调组及职责组长:王立青 成员:潘洪大、刘景秋、吴晓慧、刘海艳、宋柏增、付晓亮、王旭、葛田1) 负责传递现场总指挥下达的救援指令、 物资供应指令、 车辆调动指令、 救援 人员调配指令等各种现场救援决策的指令。2) 负责与黑吉区域公司和乌兰浩特市政府应急办公室及有关部门保持联系, 及 时上报事故抢险情况。3) 负责现场通讯保障、 交通运输保障和抢险物资、 设备、设施和人身防护用品 供给。4) 负责现场抢险救援人员生活保障。5) 负责做好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的统计工作。3.6 应急指挥原则 各级应急指挥遵照“先到指挥责任”原则,担负起应急指挥责任,即最先到达

40、事故 现场的最高级别指挥作为事故应急临时总指挥,上级指挥人员到达后,上交指挥权。并 在随后的救援工作中密切配合总指挥的工作。3.6.1. 发生火灾事故时, 现场指挥权顺序是: 白晨、王立青、马淑丽、 吴赫男、魏玉宽、 潘洪大。3.6.2.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爆炸事故时, 现场指挥权顺序是: 魏玉宽、王立青、潘洪大、 徐福。3.6.3. 发生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时, 现场指挥权顺序是: 魏玉宽、 王立 青、吴赫男、潘洪大、徐福 。3.6.4. 发生洪灾事故时, 现场指挥权顺序是: 魏玉宽、 王立青、吴赫男、潘洪大、徐福、 吴晓慧。3.6.5. 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或环境污染事故时,现

41、场指挥权顺序是: 魏玉宽、王立青、 吴赫男、潘洪大、金少文 。3.6.6. 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现场指挥权顺序是: 白晨、王立青、吴赫男、魏玉宽、吴晓慧。3.6.7.发生社会安全事件时,现场指挥权顺序是: 白晨、王立青、吴赫男、魏玉宽、吴 晓慧。3.6.8.其它事故现场总指挥由应急领导小组确定人选。3.7 应急指挥程序3.7.1. 各级指挥人员接到事故通知后, 必须以最快速度到达事故现场, 最先到达事故现场的最高级别指挥为临时总指挥,即:总指挥未到现场之前,由副总指挥担任现场临时总指挥;副总指挥未到现场之前,由专业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现场临时总指挥;专业职能部门负责人未到现场之前,由事发单位负责

42、人担任现场临时总指 挥;事发单位负责人未到现场之前,由当班班(组)长担任现场临时总指挥。3.7.2. 现场临时总指挥在指挥事故救援时, 上级指挥到达事故现场, 临时总指挥必须向 上级指挥报告事故情况、救援情况和损失情况,并上交现场抢险救援指挥权。3.7.3. 上级指挥接受现场抢险救援指挥权后,可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担任现场总指 挥,也可以将指挥权授予下级指挥,由下级指挥人员继续指挥现场救援工作。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与报告按照关于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协调字 2005125 号)和关 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 200456 号)的要求

43、,辨 识公司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危险源。公司对确定的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 落实责任人,建立健全各部门、单位危险源档案,并按有关规定将危险源档案报送乌兰 浩特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黑吉区域公司备案。4.1.1. 酿造部供汽锅炉4.1.1.1 锅炉工段各处压力容器均设置安全阀,用以保障压力容器超压时可以及时泄压 报警,对于各处安全阀按照规定每年进行校验,确保使用的安全阀完好可用。4.1.1.2 在压力容器、压力管线设置相应量程压力表,在压力表上设置上限压力标识, 并按照规定每半年对压力表进行校验。4.1.1.3 锅炉工段人员作业时间为 24 小时连续作业, 操作人员采取三班轮流倒换的方式

44、 进行设备监管及操作。4.1.2. 酿造部变电所4.1.2.1 变电所屋顶上设置火灾报警器,以便及时发现火现情况。4.1.2.2 每年对变电所设施进行绝保检验,保证各处绝缘设施完好可用。4.1.2.3 设置 24 小时值守制度,人员执行三班轮流值守。4.1.3. 酿造部制冷站4.1.3.1 在制冷间内设置 6 个氨气检测探头,以便及时掌握制冷间内的氨气浓度情况。 并将氨气检测报警器与防爆事故风机连接,保证制冷间内氨气浓度超标时可以 对制冷间进行强制通风。4.1.3.2 制冷工段各处压力容器均设置安全阀,用以保障压力容器超压时可以及时泄压 报警。4.1.3.3 对于各处安全阀按照规定每年进行校验

45、,确保使用的安全阀完好可用。4.1.3.4 在压力容器、压力管线设置相应量程压力表,在压力表上设置上限压力标识, 并按照规定每半年对压力表进行校验。4.1.3.5 制冷系统设备操作人员作业时间为 24小时连续作业, 操作人员采取三班轮流倒 换的方式进行设备监管及操作。4.1.4. 酿造部二氧化碳回收、空压系统4.1.4.1 二氧化碳回收系统、空压系统在同一房间内,在二氧化碳储罐旁设置低氧浓度检测探头,探头距离地面高度为70CM左右,探头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操作间内低氧报警器相连接,保证对作业间内氧气浓度及时进行检测。作业间内氧气浓度 过低时,低氧报警器报警,同时与之相连接的事故风机开启,对房间内空

46、气进 行机械置换,进而保证作业间内氧气浓度达到人员作业要求。4.1.4.2 二氧化碳回收系统、空压系统各处压力容器均设置安全阀,用以保障压力容器 超压时可以及时泄压报警。4.1.4.3 二氧化碳回收系统、空压系统对于各处安全阀按照规定每年进行校验,确保使 用的安全阀完好可用。4.1.4.4 在压力容器、压力管线设置相应量程压力表,在压力表上设置上限压力标识, 并按照规定每半年对压力表进行校验。4.1.4.5 二氧化碳回收系统、空压系统操作人员作业时间为 24 小时连续作业,操作人员 采取三班轮流倒换的方式进行设备监管及操作。4.1.5. 包装部、酿造部 CIP 站4.1.5.1 CIP站使用的

47、氢氧化钠全部由使用部门放置与库房内,同时库房上锁管理。4.1.5.2 操作人员时佩戴各项防护用品,避免人员受到化学物品损害。4.1.5.3在CIP站附近均设置应急喷淋装置,用于人员受到碱液伤害时可以及时进行流 水清洗,进而减少碱液对于人员的伤害程度。4.1.6. 酿造部淀粉投料4.1.6.1 公司淀粉投料采取吨袋淀粉投料方式,并在投料口加装除尘器,投料前除尘器 开启并在投料过程中对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处理。4.1.6.2 涉尘设备电机均采用防爆型电机,涉尘场所照明灯、应急指示灯也采用防爆型 设备,避免上料过程中发生粉尘爆炸事故。4.1.6.3 酿造糖化作业时间为 24 小时连续作业, 操作人员采

48、取三班轮流倒换的方式进行 设备监管及操作。4.1.7. 酿造部污水处理站4.1.7.1 污水泵房内低氧浓度检测探头,探头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操作间内低氧报警器相 连接,保证对作业间内氧气浓度及时进行检测。作业间内氧气浓度过低时,低 氧报警器报警,同时与之相连接的事故风机开启,对房间内空气进行机械置换, 进而保证作业间内氧气浓度达到人员作业要求。4.1.7.2 污水工段作业时间为 24小时连续作业, 操作人员采取三班轮流倒换的方式进行 设备监管及操作。4.1.8. 办公楼、独身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4.1.8.1 所有公共场所均设置火灾报警器,以便及时对发现的火情进行报警。4.1.8.2 公共场所均在

49、建造之前按照相关要求设置多个安全出口,并在安全出口上方设 置安全出口指示灯,以便人员发生危险时可以及时逃生。4.2 预警行动4.2.1. 当事故隐患或事故隐患将导致灾害事故发生时, 现场人员应立即通过电话或跑步 送信方式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4.2.2. 单位负责人可根据隐患的危险程度、 波及范围、 性质、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灾害 事故的严重程度,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4.2.3. 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应急情况报告后, 依据应急报告内容, 判断事故类型, 下达 预警指令,向相关基层单位发布和传递预警信息,并通知公司各有关部门、单位 立即展开事故抢险救援工作,上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并根据事故实

50、际情况,启 动相应的应急预案。4.3 信息报告与处置4.3.1. 报警与通知431.1公司依托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传真、CRB局域网和互联网建立应对紧急事故的接警和事故的通报程序。4.3.1.2 公司应急办公室负责 24 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04822812612,内部电话 2612 在接到报警电话后,公司应急办公室以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公司局域网为依 托,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时效性,尽快将事故信息通知各有关部门和人员。4.3.2. 事故报告程序4.3.2.1 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电话(电话不通采取派人跑步送信)等方式向 本部门负责人和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事故的基本情况。4.3.2.2

51、 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事故情况报告后, 应根据事故基本情况及时判断事故类型、 危险程度、波及范围、事故性质、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事故的灾害程度,判断 事故级别,发生川级以上事故的应立即按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顺序 向有关领导通报事故情况,同时提出是否启动公司应急预案的建议,并根据公 司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需向地方应急管理部门报告的,应由应急办公室及时 报告,并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4.3.3. 事故信息报送内容一般(但不限于)应包括1) 事故单位;2)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部位,装置名称或介质名称、容器容积事及事故现 场情况;3) 事故可能的原因、性质、危害严重程度;4) 事故可能发展趋势

52、及救援要求;5) 已采取的措施;6) 其他应报告的情况;7) 报警人的姓名、联系电话、职务。5. 应急响应 公司应急响应过程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采取救援、扩大应急、应 急终止和后期处置。当重大突发事故(事件)的事态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按照有关程 序向黑吉区域公司及当地政府请求扩大应急响应。事故响应程序如下图所示:事故发生5.1响应分级5.1.1. 应急预案的级别5.1.1.1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将事故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 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

53、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 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 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5.1.1.2根据应急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将预案分为1(区域公司)级、U(企业)级、川(车间)级。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1(区域公司)级事故:a)一次死亡 3 人及以上,或 10人以上重伤,或大于 1 00万元直接经济损

54、失;b)对社会安全、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 000人以上;c)火势长时间未能有效控制,可能造成周边生产设施大面积停产,在 24 小时内能够恢复生产;d)经危害分析、风险评估确认的I级事故。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U (企业)级事故:a)一次死亡 12人,或重伤 10人以下,或 1 0 1 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b)对本装置及周边装置造成影响,可能造成部分生产设施停工,在 12 小 时内能够恢复生产;c)对社会安定、环境造成较小范围影响,需少量转移安置人口;d)经危害分析、风险评估确认的U级事故。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川(车间)级事故:a)无人员死亡,一次重伤 12 人,或 10

55、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b)动用基层单位的应急资源, 依靠本单位的消防力量可以扑救的火灾爆炸 事故;c)经危害分析、风险评估确认的川级事故。5.12 I、U、川级事故应急响应启动本预案及相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I、U、川级应急响应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事发单位应当按照响应的应 急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区域公司、公司领导小组、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 应急救援工作进展情况。5.1.3. 川级应急响应由所属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启动本级预案: 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 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5.1.4. I、U、川级响应时,公司应急办公室进行以下响应

56、:1)开通与事发单位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联系通道、 随时掌 握事故进展情况。2)开通与黑吉区域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 及时向黑吉区域公司应 急办公室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基本情况和救援的进展情况, 必要时请求黑 吉区域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予以支援。3) 必要时通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有关成员、 有关专家组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灾 难应急指挥部。4) 开启公司通讯指挥系统,为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与事故现场联系提供保障;5) 根据专家和部门联系人的建议, 通知相关专家随时待命, 为事发单位应急指 挥机构提供技术建议;6) 派出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7) 对可能或已

57、经引发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公司应急 办公室要及时上报黑吉区域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和乌兰浩特市政府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局及有关部门提出请求。8) 协调落实其他有关事项。5.1.5. I、U、川级响应时,公司有关单位应当采取下列措施:1) 启动并实施本部门的现场处置方案,并及时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2) 启动本部门应急指挥机构;3) 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并及时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救 援工作进展情况;4) 需要其他部门应急力量支援时,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提出请求;5) 其它必要措施。 按照分级响应、 分级处置的原则, 公司根据突发事故的不同 等级启动相应预案,做出应急响

58、应。5.2 应急响应程序5.2.1. 指挥与控制 紧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现场班长以上的高职务当班负责人是现场应急指挥, 有权决定现场抢险指挥事宜, 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控制事态,并将事故情况立即报告公司应急办公室和本单位领导 , 在上级应急指挥人员 到达后,由上级应急指挥人员接管现场应急的指挥权。5.2.2. 基层单位应急救援程序事故单位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 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 事故。单位领导按照应急处置程序指挥先期处置工作。 事故单位现场指挥一般应按以下程序开 展工作:5.2.2.1 现场指挥立即对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

59、进行判断,并及时向公 司应急办公室通报 , 随时汇报事故抢险救援情况。5.2.2.2 在现场指挥的领导下,现场抢险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开展事故救援工作,如原应 急程序不能满足事故处置需要,现场指挥应立即组织现场抢险人员重新制定处 置方案,并组织实施。5.2.2.3 如果事故严重程度属于基层单位不可能处置的,应优先做好人员的疏散工作, 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控, 待上级事故应急救援人到达现场后配合开展好救援工作。5.2.3. 公司应急救援程序 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事故情况报告后 , 如判断发生了三级以上事故的,立即依次报 告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成员通报。启动公司突发生产安 全事故综

60、合应急预案后,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总指挥)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或派出 现场指挥部,指定现场总指挥,领导现场抢险救援工作。5.2.3.1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按照以下程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1) 公司应急办公室立即向乌兰浩特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黑吉区域公司 应急办公室报告事故情况。2) 公司应急办公室做好事故续报渠道的畅通, 做好车辆通讯等保障工作。 根据 事故类别和性质通知公司有关专业应急抢险队伍、 专家(工程技术人员) 组 有关专家在指定时间到达事故抢险位置, 并将应急队伍准备情况报告现场总 指挥。3) 行政部按照公司对外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对外授权发布事故信息。4) 财务部立即安排抢险救援专

61、项资金, 采购部、动力车间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 采购救援所需日常储备不足的应急物资。5) 人力资源、生产等部门根据事故类别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5.2.3.2 公司现场总指挥和其他人员到达现场后,按照以下程序开展工作:1) 立即接管现场抢险救援的指挥权, 对事故进行处置, 事故单位应急人员自动 成为公司各事故应急小组的组成部分, 如公司同乌兰浩特市人民政府成立了 企地联合指挥部的应服从企地联合指挥部的调度和安排。2) 公司现场指挥部应对现场指挥所进行检查, 确保通讯畅通和抢险救援人员所 在地的安全,防止伴生 / 次生事故即二次事故的发生。3) 公司现场总指挥立即对事故性质、 严重程度、 可能的发

62、展趋势进行判断, 如 判断发生一级或二级事故, 依靠应急队伍无法控制和消除其严重危害时, 向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总指挥) 请示实施扩大应急行动, 扩大应急行动由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决定, 并由公司应急办公室向乌兰浩特市人民政府和黑吉 区域公司应急办公室请求支援。 实施扩大应急时, 公司各单位要及时增加应 急处置力量,加大技术、设备、物资、资金等保障力度,加强指挥协调,努 力控制事态发展。4) 在公司现场总指挥的领导下, 现场抢险组等应急小组按照已制定的各自职责 开展事故救援工作。5) 公司现场总指挥待黑吉区域公司和乌兰浩特市人民政府应急工作组到达现 场后移交指挥权,服从企地应急指挥部的领导和指挥。5.2.4. 资源调度程序当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报警后,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 案,并由应急指挥部按照事故等级通知各抢险救援小组, 同时启动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 各应急救援小组在险情发生后,应严格服从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全面出动应急救 援物资,按照就近原则,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并听从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