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3205320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1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7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课题:多位数的读写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3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习重、难点:多位数的读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教师:孩子们,你知道这是哪儿吗?在哪个省市?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藏书量是多少吗?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呢?学生:查阅资料、上网查找。教师:这些方法都很好,有两个小朋友通过上网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 m2,截至 1998年

2、底馆内藏书 册,并且每年以册的速度递增当他们看到这些资料时被图书馆的建筑宏大、历史悠久,藏书量的与日俱增所吸引。小女孩说“这些数可真大呀!”小男孩说“该怎样读呢?”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学习怎样读多位数。二、合作探究1孩子们还记得在二年级时,我们已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谁来说说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十? 10个一百?10个一千是多少?如果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多少?怎样数?学生:十万、二十万、三十万教师:10个一千万是多少呢?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那么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

3、置叫做数位。举例说明什么叫数位。2观察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计数单位百所占的位置是“百位”。数位是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排列,计数单位也是从右到左从小到大的排列。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一级,已经分出了个级、万级、亿级。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教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换算要用到十进制?教师:同学们很能干,从数位顺序表中发现了这么多新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读数、写数又有很大帮助。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读大数。4教学例1。大屏幕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主题图。

4、教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国家图书馆的建筑群非常宏大,现在我们来看看馆内的阅览室(出示书第14页图)。馆内的藏书量特别大“截至2005年底馆内藏书中文图书约册,外文图书约册”,想一想:这些数该怎么读?同桌互相交流。汇报交流。学生: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不同的是要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教师:你能举一反三,真棒。学生:个级上全是0,这些0都不读。5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教师:按照这些方法读出下面各数。(出示例2) 。自己先读一读,同桌的再互相议一议,这些数的0哪些要读,哪些不读?全班交流。学生: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 0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

5、”。6谁来说说含两级的数怎样读?请用刚才学的读数方法来读下面的数。把下面各数读给同桌听:50002、 、 。三、当堂测试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下面我们按照方法,继续进行读数练习。1教科书第16页第1题。读卡片上的数,说一说两个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2分别在各数的后边添上3个0,再读一读。6四、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谁来说说亿以内的数怎样读? 3个四人小组的同学合为一个大组,每人在卡片上写出一个数字,把它们任意组成一个八位数,再读一读。四、全课小结。 总结反思: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课题:认识计数单位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2、结合

6、读数,培养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多位数的读法。难点: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读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教师: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学生1:问老师,家长或者同学。学生2:查资料,上网查询教师:大家说的这些方法都是很好的获取知识的渠道,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上网查询这种方法越来越多地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同学们看,丽丽和明明正上网查阅信息呢!教师:通过丽丽和明明的查询,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遇到哪些不清楚的问题?学生1:我知道了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很大。学生2:我知道了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很多,而且每年的增长速度很快。

7、学生3:这里面的数都比万以内的数大,我不知道该怎么读?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跟它们有关的知识吧!二、合作探究1数数。(1)接着数。(出示丽丽和明明拨珠数数的情景)丽丽:我们已经学会数万以内的数,大家一起来数数。明明:好吧!我拨珠,大家数。学生:10个一是十,一十、二十、三十、10个十是一百,一百、二百、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两千、10个一千是一万。丽丽:一万一万地数,同学们能接着数下去吗?数给同桌的伙伴听一听。(一人数,一人听)教师:谁来数给大家听听?学生:十万、二十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8、课件出示拨珠过程和计数单位名称)(2)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教师:同学们很会数数,请自学书第9页上的内容,看书上为我们总结出了哪些知识?你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看书,教师指导)学生1:我明白了个、十、百、都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学生2:我不明白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不同?教师:有谁能讲明白吗?学生1:计数单位像长度单位一样,只是在表示数的时候才用;数位是这些单位所占的位置,比如:“个”这个计数单位占的数位是“个位”,“万”所占的数位是“万位”等。学生2:数位有哪些呢?学生3: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等。2数位顺序

9、表。(1) 排序。教师:说得很对,认识了这么多计数单位和数位,请你把它们排个顺序?(学生排顺序)学生1:我是按照从小到大先排计数单位个、十再从低到高排数位个位、十位、学生2:我是把计数单位和数位对起来同时排的(2)观察数位顺序表。 教师:想法都不错,老师把同学们的意见综合起来,并制作成了一个表,(出示表格)它叫数位顺序表。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你从中发现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数位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而且还分了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是万级教师:对,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我们要熟悉数位的分级,为以后读数和写数作好准备。学生1:计数单位个和十的进率是10,十和百

10、的进率是10。学生2:千和万的进率也是10,万和十万的进率是10千万和亿的进率还是10。学生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教师:总结得很好,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3 举例:生活中哪些换算要用到十进制?学生:买菜计算钱数时。三、当堂测试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强调读多位数时,先把多位数分级,再读数。五、布置作业练习二第2、3、4题。 教学反思: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课题:多位数的写法及大小比较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在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读法的基础上,探索

11、并掌握多位数的写法。2、学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3、培养类推、概括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多位数的写法,学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难点: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在( )里填上或。290( )300 456( )4803700( )3720 2223( )2229提问: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3。出示例题。先让学生看一看前两道小题,想一想含有万级的多位数应怎样写,并与同伴交流想法。学生独立写出“七亿”这个数,并与同伴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写多位数时,也应从最高位写起。2、即时练习。完成“写一写”。先让学生看前两道小题,想一想,含有

12、0的多位数应怎样写,并与同伴交流。学生独立写出“五千万零四”这个数,并与同伴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3、议一议。提问:怎样写多位数呢?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多位数的写法法则:(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写。(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4、教学例4。(1)让学生独立尝试,比较两组数的大小,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2)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三、当堂测试1、写数。三百零四万零七十 写作:四亿零三百万零二 写作:三千万零三 写作: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和 73544和7357

13、9四、全课小结。写多位数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第5题 总结反思: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课题:练习课 教学课时:第四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十进制计数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多位数。2、熟练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3、进一步感受多位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知识面。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 提问:在“多位数的读写”这一节内容里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读写多位数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学生依次回答,教师评判肯定。二、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中的第815题。第6题。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写数,再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行错题评析,学会

14、检验自己写的数是否符合题意要求。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进行全班交流反馈。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指名说一说怎样比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进行全班交流,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进行全班交流。第3小题,教师应多提醒学生认真审题,认识“多1”与“多1万”是不同的。第11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情境图中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三、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四、作业布置同步练习611题。总结反思: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课题: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 教学课时:第五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

15、作单位的数;学会将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3、培养数感和符号感。4、培养学生类推、归纳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难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多位数的近似数。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出示例1情境图,让学生读一读我国陆地总面积及人口总数。2、教师指出:这都是多位数,在读、写时很不方便,又容易出错。为了读、写更方便,我们常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这些大数。(揭题板书)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1。(1)探索改写方法。先让学生读一读例1中的两

16、个多位数。学生在读数的同时,教师作出如下板书:=960万 =13亿再让学生读第二幅情境图,教师板书: =7245万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上面三个等式,看看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用亿作单位表示整亿的数只需要去掉亿后面的八个“0”,并写上“亿”字(2)尝试练习。让学生完成书上的两个填空练习和“试一试”。全班交流,教师强调:改写时,不要漏写了“万”或“亿”字。2、教学例2。(1)引导学生认识求近似数的必要性,认识四舍五入法。(2)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出示例2。先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名学生板

17、演,然后教师组织小组交流,让学生议一议:在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在求近似数时,千位上的数比5小,应该怎能么办?39290千位上的数比5大工业,应该怎能么办?3、练习。让学生完成第22页中的“试一试”和“想一想”。三、当堂测试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四、全课小结你认为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数时要注意什么?五、布置作业练习三第1题、第4(2)题。 总结反思: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课题:练习课 教学课时:第六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

18、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学习过程:一、指导练习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中的第26题。1、第2题。练习时,先指名读一读表中的各数,然后让学生独立按要求改写多位数,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装进行全班交流。2、第3题。先指名读出题中的各数,然后让学生独立按要求完成改写数的练习,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装进行全班反馈、矫正。3、第4题。练习时,先指名把题中的两句话读出来,然后让学生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装进行全班交流,说一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4、第5题。先指名读出题中的各数,然后让学生用四舍五入法省略

19、万位后面的尾数的练习,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装进行全班反馈、矫正。5、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按要求解决题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反馈、矫正。三、全课小结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四、布置作业同步练习16题。总结反思: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课题:数字编码 教学课时:第七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研究邮政编码和学生学号等实例,体会数字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装的应用意识。教学准备让学生在课前去收集一些由数字组成的号码。(如车牌号、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学生学号等

20、。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师:课前,你收集到哪些由数字组成的编码吗?指名汇报,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获取信息。(1)了解邮政编码的含义。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邮政编码中各个数字分别表示特定的含义。(2)了解邮政编码的作用。师:你认为邮政编码有什么作用?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3)即时练习: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2、教学例2。(1)自学。让学生自学例题内容,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知道了什么?(2)交流: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组织

21、学生进行讨论。在学号“”中,“03”表示什么意思?“10”表示什么意思?“24”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3)解决问题。师:根据这种编号的规则,从略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认识这个学号表示2005年入学的2班的40号女生。师:这班有45人,最后一名是男同学,你能编出他的学号吗?先让学生独立编写,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4)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7页“试一试”。三、当堂测试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7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四、全课小结结合学生表现情况进行小结。五、布置作业课本第28页练习四中的第2、3、4题。总结反思: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

22、认识 教学课题:整理与复习 教学课时:第八课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复习、整理的过程,学习复习整理的方法,感受复习与整理的必要性,逐步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复习,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熟练地读写多位数。3、能熟练地用万和亿作单位表示整万、整亿的多位数,能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多位数的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学习过程:一、指导整理与练习 回忆知识点。出示数位顺序表,对照数位顺序表在小组内说一说学到了什么?小组交流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知识点。二、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整理与复习”中的第24题及补充题。1、第2题。先

23、让学生说一说题中这几个数分别的几位数,最高位各是什么位,并选择一个数让学生说一说各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题中各数,再议一议:怎样读多位数?读多位数要注意什么?2、第3题。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写数,并在小组内议一议:写数时要注意什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3、第4题。同桌合作,进行多位数的大小比较练习。4、补充题。(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 (2)填空。(用四舍五入法)39208( )万 ( )万( )万 ( )万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还有什么疑难疑难问题想提出来?五、布置作业练习五的第1、3题。 总结反思: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教学课

24、题:加减法的关系学习目标1通过编写加、减法应用题及加法的算理分析,理解加、减的意义,能口述意义。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学习重、难点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教学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自主练习、感知关系1、操作感知:(1)8支铅笔,5支铅笔,合起来几支?(2)13支铅笔,去掉5支,还剩几支?(3)13支铅笔,去掉8支,还剩几支?出示题目,学生列式。a、比较三式异同发现:三个算式反映5、8、13 数之间的关系。b说说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c、说说

25、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以加法为基础,以减法为基础)d,揭题:加减法的关系。二、合作探究:1从具体“问题”中进一步感知联系。(1)按给出条件编题。按“我们班共有学生35人”“男生17人”“女生18人”三个已知条件,利用其中两个编加、减法应用题。我们班有男生17人,女生18人,一共有多少人?我们班一共有学生35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有几人?我们班一共有学生35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有几人?(2)找出三题应用题已知条件和问题的联系。(3)列式解答。2从具体“问题”中理解关系。(1)我们班有男生17人,女生18人,一共有多少人?171835(人)为什么用加法进行计算?加法中,男、女生人数分别叫什么

26、?(2)我们班有学生35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有几人?我们班有学生35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有几人?为什么用减法算?“35”“17”“18”在减法中分别是什么数?比较上面3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结:1、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三、拓展练习1、P44的课堂活动及适当补充练习。四、当堂测试:练习八第14题。 五、总结反思:学习课题:加法运算律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2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口述加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单的运算。学习重、难点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在计算中灵活运用。教学准

27、备课件学习过程一、教学加法交换律。(一)、呈现事实,形成问题1出示准备题:2773 3758 1200+6507327 5837 650+12002学生计算得数。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个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都会出现和不变的现象?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二)验证猜想,形成结论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女生完成:302476 96237男生完成:763024 23796学生汇报答案。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为什么

28、会相等呢?固为根据加法的意义,这两个算式都是把两个相同的部分数合并起来,所不同的只是加数在算式中的位置,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3学生自学书本、质疑。4小结:(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2)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b=ba (3)及时练习:课堂活动第一题。二、加法结合律(一)形成疑问,提出问题1教师出示准备题:372663、37(2663),学生计算出得数。2比较两式题的异同。同:加数相同,得数相同。异:运算顺序不同。再一题:5938732和59(38732),得数会相同吗?(相同)3讨论:刚

29、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二)验证猜想,形成规律1我们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可以通过计算其他式题来证明。女生完成 3024+(73+6) 13+(8+5)男生完成 13+8+5 3024+73+6汇报答案:得数相同,符合猜想。2揭题:从以上式题可以看出,都符合我们的猜想,同时也证明了猜想的正确。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结合律”。书上又是怎么说的呢?看书3、小结:学生根据板书口述结合律。学生尝试用三个不同的字母(a、b、c)来表示结合律。4、及时练习:课堂活动第二题。四、反思过程,学会方法。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当堂测试1、完成练

30、习九的1、3题。六、总结反思:学习课题: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一)学习目标1、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2、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3、接纳并乐于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综合运用运算定律,使学生感到自由。教学重、难点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学习过程一、故事导入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l2399100=( )。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了算式,认真地想了想,马上报出得数。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吗?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考察比较简单的问题入手。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3:113+96+

31、87(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情况: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b、113+96+87=113+87+96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方便快捷?并说明理由。(3)揭示课题: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律”)2基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7185782 5762138(1)独立完成。(2)学生作业展示: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3)师生共同归纳方法:A、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B、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3)议一议:482-159+18怎样算

32、简便?(注意明确+18能不能先加)3凑整训练: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迅速地作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把左边和右边的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36 2831597 25347 164317 4034教学例4:200-108-42(1)学生进行尝试练习。(2)反馈板书整个计算过程。(3)请同学们当小老师,说说为什么可这样做?根据什么?(4)算一算:175-36-64 3600-1800-1200三、拓展延伸1做P51上面的课堂活动。 2发展训练:老师出给高斯的题目怎样算?123499100=(1+100)(299)十(5051)10150

33、5050四、总结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关键是什么?2、综合运用计算律进行计算,你有何感觉?注意:当能熟练运用时,简算过程可写可不写。五、当堂测试:练习十的第1、2、3题。(注意收集学生作业中错的典型,师生共同讨论修订)六、总结反思学习课题: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二)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十)、又比整百(整十)数稍小一点的数的简便算法,能按简便算法正确计算。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加上一个接近整百(整十)的数,要减去多加的部分。减去一个接近整百(整十)的数,要加上多减去的部分,学生要自己体会多少关系

34、。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口算48+52 237+63 74+26 85+15128+175+25 64+78+36 439+3022、下面各组算式里哪个得数大?为什么?264+98 135+297 351-96 516-397264+100 135+300 351-100 516-400二、检查预习效果,明确学的学习基础。三、探究学习1、学习例5(1)出示例5:何叔叔已收电费867元,张阿姨交费后,他共收电费多少元?(2)明确题意。(3)学生先进行尝试,指名两人板演。(4)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做的?(5) 强调:867+98 为什么要写成+100,为什么又要-2?(6)做“想一想”的题目

35、。指名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教师集体订正: 158 +699 475-97=158+700-1 =475-100+3=858-1 =375+3=857 =378(7)小结:如果一个加数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又比整十、整百数稍小一点,可以先看作整十、整百数加,然后多加了几就减去几。同样减去一个接近整百(整十)的数,要多减了几就加上几。四、当堂测试。做P52的“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的第3题。五、总结反思:教学课题: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学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些加、减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少加了

36、要补加,少减了要补减。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计算法则。教学准备具有典型性练习题学习过程一、明确任务我们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的一些规律,可以使一些加、减法的计算简便,这是我们已学过的知识。今天这节课主要进行: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板书课题)二、突出重难1基本训练。(1)计算下列各题 256一25一56 583699 97013268 932397学生自主练习。同桌互批、集中反馈。(2)判断。对的打y,错的打X。376943761006 ( )2957530075一5 ( )193一57=200577 ( )1823780=182380020 ( )152(5297)1525297 ( )

37、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讲出判断的依据,并订正。2重点训练。(1)用简便方法计算247十397 596十368 274+596964395 876298 547一499同桌学生各做三题,讨论。指名回答,说出简便算法的依据。(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003一23一48一29 874一74一26168十59十3241 1534一899一534学生试做,四生板演。2指名回答,说出简算依据。三、拓展延伸用简便方法计算。98765一9一99一999 12345一37一22一41四、总结反思1我们今天练习了什么内容?我们是怎样展开练习的?你认为进行简便方法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五、当堂测试。练习十的第8-11题

38、总结反思: 学习课题:整理与复习(一)学习目标能熟练、迅速地进行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及利用计算器计算。学习重难点通过复习,提高计算能力,掌握计算的一些技巧。学习过程一、整理知识结构1、揭示复习内容及要求。能熟练、迅速地进行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及利用计算器计算。2、整理知识。(1)看书回忆,学会整理。(2)反馈讨论:说说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单元知识提纲。3、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及利用计算器计算。二、构建认知网络,突破重点,难点。1、做P55的第一题。学生填空,教师巡回检查,有针对性的批改。校对反馈。2、做P55的第三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教师巡回指导中差生

39、。三、当堂测试。做练习十一的第1-5题。第1题,指名学生看教师的卡片说得数。第2题,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第3题,学生先独立帮助小动物们找朋友,同桌交流,教师做最后的评议。第4题,学生独立作业。教师巡视指导中差生。第5题,先指三名学生说错误在哪里,然后在黑板上帮忙批改过来。四、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总结反思学习课题:整理与复习(二)学习目标能口述加法的运算定律,熟练的用以进行简便计算。学习重难点能口述加法的运算定律,熟练的用以进行简便计算。学习过程一、回忆整理1、复习提问:这一单元我学习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2、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你们能把这部分知识整理出来吗?二、

40、练习强化。1、基本训练(看数凑百,凑千)凑百:37、72、38、64、55、922、加减的速算543497 543497 678502 784502提问:这四题有什么特点?怎样计算简便?(生口述,师板书)543497=5435003543497=5435003678502=6785002784502=7845002师生归纳:多加要减;多减要加;少加要加;少减要减3、利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简算。1972386614 1873316184 137186863总结:计算时,要认真审题,根据不同的数据特征和运算符号,选择最简便的方法计算。4、反馈练习: (1)P55的第2题。学生做完后,校对。(2)练

41、习十一的第6题。让学生独立填在书上,教师巡视指导中差生。(3)练习十一的第10题。指名分析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后指名一学生进行板演练习,全班齐练习。(4)练习十一的第12题。分析后列式指名口答。三、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的第7、8、9、11题。学生独立作业,教师巡视指导中差生。四、突破难题。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第13题和思考题。五、总结反思第三单元 角 教学课题:线段、直线和射线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线段、直线和射线,能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3经历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知道什么

42、是线段、直线和射线,能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准备直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提问:你从图中看见了哪些数学现象? 学生观察后相互说一说,然后抽几个学生汇报。教师:对了,这幅图中有很多线和角,生活中也有很多线和角。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线。板书:线。二、合作探究1学习线段。教师:我们先来研究这幅图中的电线。 教师:同学们看一看两根电线杆之间的一段电线。 教师将一段电线画在黑板上,并明确:这就是线段。提问:线段有什么特点?结合电线引导学生认识线段的基本特征:有2个端点、直的(先让学生观察、口说,再集体归纳)找生中的生活中看到过的线段吗?引导学生在两点之间画线段。2学习直线。教师引导学生大胆

43、想象一条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尽量让学生说),并在课件上演示演延长过程,感受变化。提问:这条线有多长呢?这样的线有端点吗?能量出它的长度吗?学生讨论后明确:无限延长的线没有端点,不能量出它的长度。小结:这样的线我们把它叫做直线。能说一说直线与线段有哪些不同吗?自己确定一个点,试一试过这个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自己确定两个点,试一试过这两个点又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学生试后回答: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3.教学射线。教师: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什么样的线?教师在课件上演示。让学生大胆设想:(1)这条线有端点吗?(2)这条线能画完吗?(3)这条线可以度量吗?)学生讨

44、论后回答后,强调不可能画完,并引导学生发现这条线的基本特征:1个端点,直的,无限长。教师:这样的线叫射线。比如手电筒和探照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课件演示。4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引导学生从端点、是否直、是否有限长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并完成下表:名称端点个数 是否直是否有限长线段直线射线三、当堂测试1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2小题。2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3.画一长3 cm的线段,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四、拓展延伸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思考题。总结反思: 教学课题:角的度量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角,能指出角、边和顶点;能用常用的符号来表示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2.培养学生

45、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习重、难点角的度量方法教学准备量角器、每桌1张纸片(上面画了课堂活动的2题的角)、1张大的纸片(上面画的角与学生的一样),做活动角的材料。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请学生自由画个角教师明确: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并给黑板上的角命名“1”)比较看看同学们画的角,是一样大的吗?学生发现有的角大,有的角小。教师:这些角哪些角大,哪些角小呢?我们除了可以观察和重叠比较外,还可以通过角的度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合作探究1、认识量角器教师出示量角器。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尽量让学生说:你发现了什么?师生结合量角器明确(1)、这里是把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所

46、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2)、这样的量角器有内外两圈刻度,有两条0刻度线,方便同学们从两个方向测量角的度数。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出0度、30度、60度、90度和180度的刻度线。2、用量角器量角(完成课堂活动的2题-题单)教师出示已画好的2个角,并提出任务:用量角器量这些角。学生讨论:怎样用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学生汇报,集体归纳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1)量角器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2)一条边对准量角器得起头边。(3)另一边对准刻度几,这个角就是几度。3.及时练习(1)再量一量书上 70页第4题的角。(2)完成第3题。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四、当堂测试1、同桌画角,相互量

47、出对方画的角。2、做71页第8题。总结反思:学习课题:角的分类学习目标:1、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习重、难点、认识角的种类学习准备三角板、一个活动角、量角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回顾以前学过的角,分别有什特点?2、自学书上内容。学习提示:你还了解那些角?分别有什么特点?学生看书自主学习。二、合作探究1、学习锐角、钝角:(1)出示教材第66页下面的3个例角。学生量这几个角的度数。(2)引导学生比较:左、右两边的佼佼与中间的直角有什么不同?(左边的角小于90度,右边的大于90度)小结:小于90

48、度的角叫锐角,大于90度的角叫钝角。(3)出示一些角判断是锐角还是钝角。2、学习平角。学生说出平角的特点:两条边刚好在一条直线上。这个新角是 90+90=180(度)。引导学生填写:1平角=( )直角,1个平角=( )度3、学习周角。学生汇报周角。教师用课件演示辅助学生理解,同时又在黑板上板演。两条射线重叠在同一条线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的过程。提示并强调两条射线完全重合在一起,即角的两条边完全重合。一个平角是180,两个平角是180+180=360即一个周角是360。用学过的知识填空1周角=()平角=()直角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第

49、67页课堂活动第1、3题。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几种角的基本特征。五、当堂测试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三第5、8题。6、 小结反思:学习课题:画角学习目标1、掌握画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能用三角板画30、45、60和90角。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习重难点用量角器画角学习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幅三角板、一张答题卡。学习过程1、 复习引入1、复习量角的方法先估计答题卡上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学生回答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2、 掌握三角板上角的度数。再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板上的角,记住这些角的度数。学生测量后,让学生相互

50、说一说这些角的度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角。2、 合作探究1、用三角板画角下面先给大家一副三角板,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这副三角板画出哪些角?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画出30、45、60和90的角;有的学生还提出可以画75、120、135和150的角。教师:为什么可以画30、45、60和90的角?学生:因为三角板上有30、45、60和90的角。教师:为什么可以画75 、120 、135 和150 的角?学生:用两个三角板上的两个角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角,比如304575, 3090120, 4590135,6090150。教师:下面我们研究怎样画30、45、60和90的角,先讨论怎样画30的

51、角。学生讨论后回得出方法:找到三角板上30的角,在这个角的顶点上定一个端点,然后从这个端点靠三角板的两边画两条射线。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画,然后用量角器检验一下画的这个角是不是 30。学生画后进行检验。讨论:用三角板画规定的角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一是要在三角板上找到相应的角;二是在纸上确定一个端点并且把三角板角的顶点对着这个端点;三是要靠紧三角板的两边从端点往两边画射线。(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把相应的要求板书在黑板上)。请学生在45、60和90中选一个度数,用三角板画角。学生画角后,抽学生画的角在台上展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教师:怎样画75的角呢?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先用30和

52、45的角拼成75的角后,再按前面的方法画。再请同学们在75、120、135和150中选择一个度数,用三角板画一画。学生画角后,拿一个学生画的角在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教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会用三角板画角了,用三角板画角的最大特点就是比较简便。但是如果要求我们画一个24的角、139的角,只凭三角板能画出来吗?2、学习用量量角器画角教师:这就需要我们用另一种工具量角器来画。根据前面的经验,想一想用量角器怎样画24的角?学生讨论后回答:一是先确定顶点;二是过这个顶点画一条射线;三是用量角器确定度数;四是根据确定的度数画出角的另一条射线。教师:你觉得用量角器画角最难的一步是

53、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学生试画24的角。师生共同学习。教师:你觉得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的事项是:(1)量角器的中心点要与确定的端点重合;(2)量角器的0刻度线要与已经画好的一条射线重合;(3)再在量角器上找自己需要的度数作一个记号;(4)连接端点与这个记号画一条射线。教师:也就是要关注画角过程中的“两重合”。及时练习: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画出83、139角。学生画角后,抽一个学生画的角在台上展出,学生们共同指正。三、当堂测试 :课堂活动第1、3题。 练习十三第9、12题。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画角的方法。五、总结反思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

54、位数的乘法 教学课题: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2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促进学生对口算方法的理解。3. 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学习重、难点: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教师:同学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瓜果遍地,景色真美!下面让我们走进丰收的果园,去欣赏秋天的美景!(引导观察单元主题图)教师:从这些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黑板一一出示这些问题)教师: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二、合作探究1.教学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例1。教师:下面让我们走进例1(指导看图),看一看刚才同学

55、们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为什么列式为40030?教师:能口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吗?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想法。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2.探索积的变化规律。(1)教学例2。教师:下面我们再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请看例2,请大家把这道题做在书上!(抽一名学生板演)教师:从这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教师:请大家观察,53变成5030,因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积有什么变化?(2)师生共同小结。(小黑板出示)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倍;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倍。三、拓展延伸四、当堂测试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然后以开火车的形式公布答案,最后选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然后选一组让学生说说这当中积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总结反思: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课题:口算和估算(一) 教学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2. 感受口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联系现实生活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