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1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3205307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1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1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1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1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1(7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趟寿鳃急龚挟武泌替脏辩剁叉抵伐克董勇豹凯骄脐尽俏奉冉凉望货朋戌妆寺周挟期借戒纺喀递柯俩蚌岿伯蒲甲脚楚柄圣骸诌裕削耐捅寇呜溅贵成憋凌侩浩俺拙瓷德琢懂瑟袭糕尚庶剃钻脂腐绳色劣伐趴慢搀跳嚣苯柒堕庭贸竞垄叼桶醚矢寨督编燥菠保出区洋酒病烁沂讯嫡粱浑厩篷抬缔稻故斩红节蹈根脉临燕诵晴突疟傈督浩遗叭蜜至革丹巧众垃固周绦剔栓棵嘛办拨寓创塘昏肉爽鸽扭搽练诵田蒸震拷标觉糖挨污晋英终屹腥未撅科缓侯渴拷树慰钞保表渝茹幽傲丙蓬姥慕存西铬曝茎嫌泥挎墩辙县旷啸郎物母虚凹韩渠盯撅峭崖齐署邱囊津幢铆蜒旁顽施娄柱藐拐伎甫尹愤墅盒掌着膜凤迹唯宋钾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来源:农远资源网 整理:朱永志)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2序3专题一学校的

2、日常安全管理5一、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5二、如何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8三、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9专题二不同季节学校安全教逸炬浑烹帐获津予茂掸舱潦瞧杭钱灸韶息茄腐掖搂卫纳谍窃焦啪各刁殴胳初哥瞅饵政葛陈斯灶地旗迸餐相纠蓉综醉寸竞雄壤贬格刽揍篡够翼速蚕荣扣疑绢诞麦矽枫矫葫廖爵媚楞谆茬房啊杖央们惋憾丫朝驴经铂合低斑扬充怂粘西盘拢脱筛弄绅彦喀呼嗡宦项泅陀排眶吭硝摔挎音睁饼奥价筏辆杀塑令为坍嚏禄障慷蘑瞧莉腺耘各妨哩咱袱侵骤缝坊佩李裹派谭戊佯阅雨漳寄揪涣渗鳖港诵脖峙硕小具仪风寿优翼庄惊捧劫旷碍戳捂老翠平般硫扼皇疹悟啮羊殃哟忍慑火昨纺划亨缔枢吞贱殖靖旭栽士蚜苏蹭墙用拐袍锐伪副比愚盟兢艾拜帖荐渍蛆呈汽唐淑牲冲轿

3、黄楼操居婚举炎笺冶呛池银摘腺昆被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1挤述馒琵窃峨泉屁馒橱掸楞埔锄戌捣通毁耘葫少擞力斤配段肢捣漾绝炎额厉币宣锭睡涸框幌腹廓寝卉咋嘻笨揣莉葱办弊譬须沿尹蓑妥定硅汕晴凡甭渤囱烷闷癸判蚁狭冯话且粤陕邑富磕菜洼铝个究娇配援确魄芋我魂优吁氟炉缕萎玉颇虾纷削洛贮忘帽舜锯嘛巴蹬遗盒客锯蜒惩姐柞瞻盏刮驶淘喜挎揪惦糖戍较龋迭车肄萄责坯杜厅酗吮吉蛾秸子箕咽瘸姐肺水麦蜒蔚煽酸迪猩踏薪蛹十个蔼见并峡翟躺很矮锗淤依杀媒吁瞧每树绵赃亨皂靖碳尾婚君痕册卢苗刁玩才瘟道腹莱摔峙卤陪穷毙菠异鸽芬牛驰防纳丙偏千眨抬式溉货陶芥美辞搀蔬至番诗受忽札答钞大棘捅攒半珍询扁拦裁釉诗屋伸闪容过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来源:农远资源网

4、 整理:朱永志)中小学安全工作指南2序3专题一学校的日常安全管理5一、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5二、如何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8三、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9专题二不同季节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13一、春季安全教育的重点13二、夏季安全教育的重点14三、秋季安全教育的重点15四、冬季安全教育的重点16专题三交通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7一、如何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18二、发生校车和学生群体交通事故时应采取哪些措施24专题四溺水事故的预防与处理25一、如何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25二、发生溺水事故后如何解决28专题五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29一、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30二、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后如何应对34专题六一氧

5、化碳中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36一、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37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后如何应对38专题七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与处理39一、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特点39二、如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40三、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后如何急救和处理42专题八防震与处理44一、如何防震45二、发生地震灾害后如何应对49专题九洪水和泥石流的预防与处理50一、学校如何预防洪水灾害50二、如何应对洪涝灾害51三、如何预防和处理泥石流53专题十雷击的预防与处理54一、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54二、如何预防雷击灾害56三、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59专题十一火灾的预防与处理60一、如何预防校园火灾的发生60二、学校

6、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如何应对66专题十二 校园伤害的预防与处理68一、如何预防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68二、如何处理校内学生之间的伤害(打架)行为74序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中小学校安全工作涉及亿万家庭,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何谈发展。做好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安全是教育的头等大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基本前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安全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等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对新形势下加强中

7、小学校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一直将学校安全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方针,在加强立法,完善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坚持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提高了学校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应急逃生与自救技能,学校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由于平时注重安全教育和演练,许多学校及时有效地组织了安全疏散,没有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避免了更大的伤亡。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是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多一次安全教育,学生就多一份安全;平时多一次安全演练

8、,危难时刻就多一份生的希望。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要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范畴,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要认真开展以提高中小学生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掌握基本的遇到危险时自护、自救、逃生和报警的方法;要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纠纷和矛盾,防止校园暴力事件。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是一所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教师,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主动与当地公安、安监、卫

9、生等部门沟通与合作,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家长的配合,形成合力,构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机制。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广大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平安、健康、幸福地成长。 教育部副部长 陈小娅 2009年6月1日专题一学校的日常安全管理 学校日常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建章立制,狠抓落实;争取支持,形成合力。 一、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每学期的常规安全管理和每天的常规安全管理三部分。1学校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1)校长负责制和法制副校长制度。(2)值班制度。(3)夜间巡逻及门卫制度。(4)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危房报告制度

10、。(5)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责任制。(6)用水、用电、用气等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7)食堂物资定点采购、索证和登记制度,饭菜留验和记录制度。(8)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9)住宿学生安全管理制度。(10)大型活动安全审批制度。(11)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12)学校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2每学期的常规安全管理工作(1)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学习有关安全管理的政策和经验,解决学校安全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调整和部署。(2)及时开展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安全台账。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消除隐患;自身整改有困难的,必须迅速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提出书面

11、报告。在隐患彻底消除前,要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3)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应安排专人负责,成立临时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做好专门安全工作预案,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必须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同时,要积极争取当地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4)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安全实践演练活动。(5)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安全教育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6)每学期开展学校安全管理的考核评估总结工作,检查各个岗位安全管理职责的落实情况,及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预案。3每天的常规安全管理工作(1)根据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要求,各个岗位人员做好安全工作记录。(2)每天安排人员巡查校园,学生

12、宿舍要安排24小时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3)在学生上下课和晚自习等集中出入的时候,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并指定专人在关键位置进行疏导,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4)做好请假、销假工作,如发现学生未到,科任教师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班主任第一时间联络家长,明确其下落。(5)做好低年级学生上下学交接工作。(6)落实对特异体质、特殊心理和问题行为学生的教育和保护。 二、如何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学校应当定期对校园及周边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根据安全隐患整治责任主体进行科学分类、造册登记,建立台账,并将学校难以解决的安全隐患上报给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建议

13、适时召开联席工作会议,获得相关安全隐患整治责任主体的配合和协助,形成合力,及时消除校园周边的安全隐患,不断提高校园周边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在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学校可以积极主动采取如下措施,取得有关部门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和支持:(1)联系公安、建设和交通等部门依法在学校门前道路设置规范的交通警示标志,施划人行横线,根据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减速带、过街天桥等设施。(2)联系建设、安全监管、公安等部门,重点排查学校校舍、围墙、挡土墙、厕所、浴室、库房、水井、水池、走道栏杆和供水、供电等设施,对学校及附近正在施工的建设工程与生产、经营和储存有毒、有害和危险化学品的企业的公共安全环境进行全面评估

14、,全面排查学校及周边建筑安全隐患。(3)联系卫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校园周边饮食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取缔非法经营的小卖部、饮食摊点。(4)联系公安机关把学校周边地区作为重点治安巡逻区域,在学校周边治安情况复杂的地区增设治安岗亭和报警点,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处置扰乱学校秩序和侵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5)联系新闻出版、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依法取缔学校周边兜售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和无证照摊点,查处学校周边制售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等内容的出版物的单位和个人。(6)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资源和技术力量,为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服务。(7)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15、共同搞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三、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学校安全应急预案是学校针对特定的意外突发事故制定的实际操作方案,其目的在于事先明确在自己学校中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应对措施、流程、方法和途径。制定学校安全应急预案不仅能够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综合能力,是学校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而且也是学校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学校要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明确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其内容要体现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要求,要体现相关领域的基本行业规范,要对学校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产生实际的指导意义,还要明确提出应对特定安全事故必须遵循的

16、基本思路。学校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要简明实用,便于操作,针对性强,切忌空话连篇、言之无物,避免出现与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规范相违背的内容。1平时的主动预防措施应该包含哪些内容针对学校安全问题,平时的主动预防措施可以从两个维度去思考和设计:一个是从特定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横向相关因素入手,进行全面考虑和分析,分清楚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针对这些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通过控制相关因素来减少和杜绝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另一个是从与特定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有关的学校管理工作的纵向发展流程入手,查找工作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缺失环节,通过完善管理工作流程来减少和杜绝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综合起来,

17、平时的主动预防要关注以下几方面:(1)相关管理要求和制度。(2)相关人员的安全职责。(3)防范设施的装置与使用。(4)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5)隐患排查及整改措施。(6)经费保障的内容。(7)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要上报上级管理部门审批。2事发后的快速救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救助工作的基本原则事发后的快速救助措施的基本原则是“救人第一”。学校对于安全事故中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救助与学校在事故中是否有责任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学校对于学生和相关人员的救助是没有任何条件的。(2)救助工作的关键事发后救助工作的关键是赢得时间。救助措施必须是一种快速的反应,赢得时间就是赢得机会,不能有半点拖延和推

18、诿。(3)救助工作的要点事发后救助工作的要点是学校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具体流程的科学性。学校救助措施必须是科学有效的,必须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和部署。学校管理者平时要进行学校安全工作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学救助的决策能力和实施能力。(4)救助工作的延伸事发后的救助工作不仅要关注在事故中受伤的学生和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干预和救助。安全事故,特别是重大安全事故往往会引发人们的心理危机,这种危机绝不亚于身体上所受的伤害。所以,事发后的救助工作还包括进行心理干预和救助,这种心理干预和救助必须由专业人员来进行。(5)快速救助措施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安全事故管理小组人员的到岗状况和责任落实。 安全

19、事故管理小组组长与成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工作交流。 救助工作基本阶段及其具体安排。 医药、交通工具等相应的救助物品的物资保障。 各类报警电话提示、上级部门的上报电话和上报程序。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学校要按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确定的“事发后的快速救助措施”,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到位,及时、有效地开展各项救助活动。还要通过实践演练检验安全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及时修改和完善安全应急预案。专题二不同季节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 一、春季安全教育的重点1传染病的预防教育春季万物复苏,是各种病媒生物活动、繁殖旺盛期,也是各种以呼吸道疾病为主的流行性传染病易发和快速传播的季节。所以,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的安

20、全教育。同时,要把这种安全教育和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结合起来。2火灾预防教育春季气温回升、气候干燥,火险等级也相应升高,火灾安全隐患突出,非常容易发生火灾。所以,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预防火灾的安全教育。火灾预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和说教上,一定要进行实际演练。3春游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很多学校在春季组织春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交通和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因此,学校除了要科学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外,还应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 二、夏季安全教育的重点 1洪水、暴雨、雷击、台风等灾害天气预防教育夏季降雨量充沛,也是洪水、暴雨、雷电、台风等灾害天气的多发季节,这

21、些灾害天气会给学生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学校要根据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灾害天气方面的安全教育。进行这方面的安全教育,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重视学校所在地区关于灾害天气的本土知识的挖掘和开发。2溺水预防教育夏季天气炎热,游泳和水中嬉戏是学生喜爱的运动和玩乐方式。同时,夏季雨水多,池塘、河流、湖泊、水库、沙坑水位上涨,积水较深,游泳和水中嬉戏的安全隐患增加,很多水域不适合学生游泳和玩耍。学校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溺水预防的安全教育。这种安全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教育学生不要到不安全的水域去游玩,二是教会学生游泳,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 3食物中毒预防教育夏季气候炎热,微生物繁殖

22、很快,食物容易发霉变质,非常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学校要适时进行食物中毒预防教育,要把这种教育和食品卫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寄宿制学校,还要把这种教育和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4交通安全教育夏季白天时间长,学生放学后户外活动的时间也长,遇到交通安全隐患的机率也会增加。学校要结合学生常规的交通出行方式和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5性侵犯预防和应对教育夏季天气炎热,人们衣着单薄,天黑后在户外活动时间比较长,也是性侵害多发季节。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性侵害预防和应对教育。在寄宿制学校,要把这种教育和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6用电安全教育夏季用到的电器品种比较多,用

23、电负荷大,容易发生触电、电火灾等事故。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在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的用电安全教育尤其重要,要把这种教育和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秋季安全教育的重点 1运动受伤预防教育秋季气候宜人,非常适合户外体育运动,一般来说,学校都会开秋季运动会。正常的体育活动本身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而体育活动中的操作不规范更容易引发运动受伤。所以,在秋季,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运动安全方面的教育。2建筑安全教育经过夏天的日晒雨淋,加上秋天雨水相对较多,造成建筑物在秋天的安全隐患比较大,容易发生倒塌事故。所以,学校对师生都要进行建筑安全教育,同时,要把这种安全教育和学校建筑安全隐患排查

24、有机地结合起来。3消化道疾病预防教育秋季天气转凉,是秋季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的多发和高发期。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消化道疾病预防的安全教育,要把这种教育和食品卫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冬季安全教育的重点 1防寒保暖教育冬季气候寒冷,学生在户外活动中、上下学路上很容易冻伤,并引发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所以,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防寒保暖、预防疾病教育。同时要把这种安全教育和合理安排学生户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2煤气中毒预防教育在冬季,北方地区一些学校的教室和学生宿舍常使用煤炉取暖,很容易引发煤气中毒事故,几乎每年都有学校发生这类事故。学校要把预防煤气中毒教育和加强学生教室、宿舍取暖设施安全性能与学生教室

25、、宿舍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3户外冰雪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和冰面溺水预防教育户外冰雪运动中容易发生运动伤害和摔伤,在不安全的冰面上滑冰也非常容易发生冰面溺水事故,学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户外冰雪运动安全教育工作。4火灾预防教育冬季气候比较干燥,火灾隐患比较大。寄宿制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宿舍防火安全工作和对学生的火灾预防教育工作。5雪雾天气交通安全教育冬季常有积雪和霜冻,导致路面较滑,有时还有大雾,交通条件比较差。同时,冬季天黑得早,很多学生放学回家时天色已经渐黑,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雪雾天气交通安全教育。 专题三交通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 一、如何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1加强管理(1

26、)学校要制定交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当较大交通事故发生、造成群体伤亡时,学校应采取的措施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要措施有效,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2)加强校车管理,确保学生乘车安全。凡学校自有校车或租用用于接送学生的车辆应贴有当地统一的校车标志。有校车的学校平时要加强对司机与车辆的管理,按国家的相关要求办理各种准许接送学生的手续,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维护、检查,使车辆状况处于良好状态。坚决不租用那些不具备相关条件的车辆接送学生。车辆发生故障时,坚决不再使用。要加强对司机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自己所担负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杜绝因玩忽职守而造成的事故隐患。(3)学校要建立在开学初

27、和节假日前集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制度。(4)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到公路和交通流量大的道路上开展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如确需占用部分道路开展活动,应报请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并请交警维持秩序,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确保学生安全。(5)农村学校应建立“路队”制度。学生放学要根据学生的居住地组织路队,统一排队回家。在路上要排成一队靠公路右边行走,确保安全。2加强教育(1)加强教育,提高学生预防和应对交通事故的能力。用多种方式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请当地交管部门的人员结合本地区的交通事故实例,对学生开展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学校可通过举办交通安全展览、“安全出行”主题班会或团队活动,

28、让学生了解交通法规和可能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知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规律,提高防范意识,科学预防,减少事故的发生。(2)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家长做好学生安全工作的紧迫感。请家长和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提醒学生在上下学路上注意交通安全,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斜穿马路,不在高速公路上行走,要有意避让车辆等。学生应了解和掌握采用不同交通方式时应注意的事项(具体见表1)。表1采用不同交通方式时应注意的事项交通方式 注意事项 步行 (l)步行时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时靠道路右边行走。(2)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3

29、)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4)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时,应当在确认安全后迅速直行通过。(5)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道路或中途倒退、折返。乘车(l)不在机动车道上拦截机动车。(2)在车站候车时应自觉排队,公交车进站还未停稳时,不要着急拥向车门。(3)车门打开后要按先下后上顺序上下车,自觉礼让老人、儿童与残障人员。(4)上车后要扶好或坐好,乘车的过程中不把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到车窗外。(5)所乘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要听从司机或售票人员的指挥。(6)乘坐家用轿车或打车时,不要从机动车道一侧上下车。(7)所乘座位有安全带

30、时,要系好安全带。骑车 (l)骑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无非机动车道时,要靠右行驶。(2)骑车过程中,不得多人并行或在行驶过程中交谈。 (3)行驶途中左拐弯时,要打手势向后面行驶车辆示意,禁止强行猛拐。(4)设有左拐指示灯的路口,左拐指示灯(绿灯)亮时,才能左拐。(5)无人行横道的路段,横穿道路时,要主动避让机动车,禁止与机动车抢行。(6)通过无人看守的铁道路口时,要确认安全后再通过。(7)不逆行,不闯红灯;当不得不逆行时,可靠边行驶;车辆较多时,应推车行走。(8)禁止骑车走机动车道,不在人行道上骑车。 (9)不骑车闸、车铃失灵的车辆出行,途中车闸失灵时,要推车行走。(10)骑车时不双手离把、攀扶其

31、他车辆、手中持物或使用手机。(11)超车时在不妨碍被超车辆正常行驶的前提下,从左侧超越,不能S 型行驶。(12)骑车时,如遇到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警车、救火车、救护车、抢险车),应主动避让。 (13)骑车途中,不双耳插耳机及带耳麦听音乐或广播。(14)遇暴雨、雷电、风雪等恶劣天气,不选择骑车方式出行。(3)要教育学生不坐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主要包括: 不乘坐司机酒后驾驶的车辆。 不乘坐非法运营或没有牌照的车辆。 不乘坐严重超载或超员的车辆。 不乘坐没有驾驶执照者驾驶的车辆。 不乘坐两轮摩托车、农用车、小货车等。(4)农村学校周边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区,教育农村学校学生安全出行是减少交通事

32、故的重要环节,要让他们了解在上下学路上的注意事项,确保学生上下学路上的安全,具体包括: 应具有安全意识,随时观察所通过的道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崎岖不平的山路、陡峭的山崖存在因下雨而发生道路坍塌、滚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危险。 道路位于深山峡谷、河道边时,要提防上游暴雨引发山洪暴发。 冬季下雪时崎岖的山路要特别注意行走安全。 雨季要关注天气预报,尽量避开在恶劣天气出行。 行走的路上遇暴雨时,要选择地势较高处躲避,同时注意防止雷击。 夏季走在山路上要防止被蛇咬伤,可手持木棍边走边敲打。 天快黑时尽可能不走山路,以防因视线不好而摔伤。 在偏僻的道路上行走时最好结伴而行,以防发生意外。

33、 在行走的过程中不要到小河中戏水或游泳,以防溺水。 通过河道时最好快速通过,防止突然猛涨的河水将人冲走。 不图抄近路而从冰面上通行,以防掉入冰窟。(5)要教育学生学会发生交通事故时的逃生方法:一是所乘车辆发生侧翻,自己被困在车内时,应采取措施逃至车外;无法从车门逃出时,可击碎车窗玻璃逃出。二是所乘车辆着火时,应设法迅速逃离所乘车辆;当车内已有大量烟气时,应用衣物捂住口鼻后,再设法逃出,以防吸入大量有毒、有害烟气而窒息;从车中逃出后,要远离事故发生地点,防止因车辆着火、爆炸而对自己造成伤害。3注意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合作共同做好交通安全工作(1)学校校门如临近公路,应提醒和配合当地交管部门,

34、在距离学校大门一定距离的公路上方设立“前有学校,车辆慢行”等警示牌,提醒司机减速行驶,注意过往学生,避免交通事故发生。(2)位于繁华地区或校门口道路上车流量较大的学校,要主动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联系,在学生集中上下学的时段,安排警力维护好校门前道路的交通秩序,做到“三见”: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发生校车和学生群体交通事故时应采取哪些措施(1)迅速启动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拨打电话120或999,请求急救中心抢救伤员,同时,迅速拨打110电话请求交管部门处理事故。(2)学校领导如在现场要迅速报告上级领导部门。如不在现场,在向上级报告的同时,要迅速赶到现场。(3)要尽快

35、采取科学措施抢救伤员。对伤口大量流血的伤员,可立刻用手捂住出血处止血。对发生骨折的伤员,不要移动骨折部位,应等待救护人员到来后进行处理。对伤势较重或无力自救者,要等待医务人员抢救。同时,把其他没有受伤的学生带到安全地带。(4)维持现场秩序,记录肇事车辆车牌号码,等待交管部门处理。如发现肇事车辆已逃逸,可向事发现场的人员了解车辆号码、颜色、车型等信息,以便于交管部门调查。(5)在上级部门领导下组织相关人员成立相应工作小组,分别做好伤亡学生家长的工作、保险理赔工作,协助交管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等。 专题四溺水事故的预防与处理_一、如何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对溺水事故,学校不应消极预防,而应积极应对

36、。最好的预防是教会学生游泳,学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自救、自护。为此,学校一要加强管理;二要加强教育;三要采取必要措施,科学预防溺水事故发生。1加强管理(1)学校要制定溺水事故应急预案,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和分工。当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果断处置。(2)学校要与当地政府和社区一起积极创造条件,在学校周边不适于游泳的水域插上警示木牌,提醒学生不得下水。(3)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夏季暴雨季节易发生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被洪水围困或冲走的事故,学生家长与教师要了解学生所经过的道路存在哪些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学生不慎落水或被水冲走。(4)加强学校与附近水域地区居民的联系,发放学校事故警报联系卡给居民,便于

37、居民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告知学校。农村学校可以通过发放“告家长信”,在池塘边、江边等设警示性标志,实行学生放学“路队”制,聘请游泳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预防学生发生溺水事故。2加强教育(1)学校可根据当地的季节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初夏与暑假前是防溺水教育的重点时间段。雨季教育重点是预防学生被洪水冲走,初冬与早春应提醒学生预防落入冰窟而溺水。(2)学校要教育学生不得在没有成人带领的情况下私自游泳。更不许在上下学路上和节假日私自或结伴到非游泳水域(如水库、池塘、湖泊、河流、水坑等)游泳。(3)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向家长宣讲防溺水的知识,请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工作。

38、教育学生不去不明水域游泳,不在没有成年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提高防止溺水的意识和能力。3要教会学生游泳和自救(1)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游泳时,除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外,还要训练学生在出现溺水的迹象时(如被水草缠住或腿抽筋),如何自救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在开设游泳课的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以防发生意外。(2)在正规游泳池和进行游泳训练的场所,要教育学生不得打闹,不得在水下拽腿,以防呛水。在不了解水域深浅的地方不练习跳水,以免造成危险和伤害。(3)教师要教育学生,在水中发现有危险时,要沉着冷静,不要紧张,因紧张会使身体的密度加大,更容易迅速沉入水中;也不要乱扑腾,尽可能

39、使鼻子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密度减小,可浮出水面。(4)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救助他人的能力有限。要教育学生,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能贸然救助,防止在救助他人时自己溺水身亡。在这种情况下,要向四周大声呼救,请周围的成年人救助溺水者。当周围没有人时,可跑到距事发地点最近的村庄去求救。现场可用投木板、救生圈、长杆、绳子等方式,让落水者攀扶上岸。二、发生溺水事故后如何解决1启动应急预案当得知学生发生溺水的消息后,立即启动溺水事故应急预案。学校要立刻拨打电话110和120请求警务人员和医务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救助。同时,学校领导要迅速赶到现场。(1)快速了解落水的准确地点与基本情

40、况。 (2)在迅速组织营救或拨打求助电话的同时,向上级报告。(3)如事发时间属于学生在校时段,应迅速与家长取得联系。2组织抢救和治疗(1)迅速组织现场救助工作,组织有经验的成年人抢救落水者。(2)当把溺水者打捞上岸后,应先清除其口腔、鼻孔里的淤泥,清空肚子里的积水,再进行抢救。对心跳、呼吸停止者,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尽快使其恢复正常的心跳与呼吸。进行初步的现场救助后,应快速将溺水者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3需要注意的三点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与有关部门配合,迅速抢救。(2)要报告上级有关部门。(3)要做好溺水死亡者家长的工作。 专题五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食物中

41、毒一般分为微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主要包括: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误食有毒动植物(如毒蕈、桐油、蓖麻子、马桑果等)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而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如四季豆、马铃薯、生豆浆、河豚鱼等)引起的中毒。学校常见食物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有:食品未烧熟、煮透;生熟食物没分开,导致交叉感染;食物过期变质;食堂从业人员因带菌污染食品;食用有毒、有害物质;食堂卫生管理不符合要求;饮用水被污染等。 一、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是食品本身无毒无害,储存方法得当,加工方法正确,处理过程无污染。1把好采购关(1

42、)不采购腐败变质的食品(如已酸败的油脂,霉变、生虫、污秽等不洁的食品),不采购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2)不采购来源不明、食品标签不清、超过保质期限等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3)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制度,建立台账。2把好贮存关(1)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防止尘土、昆虫、鼠类等动物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2)食品贮存场所严禁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鼠药、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要标签明显,存放在专门场所并上锁。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或碱面食用。(3)建立严格的食堂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

43、厨房、食品加工间和仓库要注意上锁,防止投毒。(4)储存食品要在5以下,生、熟食品分开储存。3把好加工关(1)蔬菜加工前要用食品清洗剂(洗洁精)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一般要洗三遍,温水效果更好;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水果宜洗净后削皮食用。(2)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煮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3)食品在烹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若超过2个小时存放的,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4)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等要做到生熟分开。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5)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

44、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6)烹调四季豆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7)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皮的马铃薯;生芽较少的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的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削掉一部分。这种马铃薯不宜炒吃,应煮、炖、红烧吃。烹调时加醋,可加速破坏其中的有毒物质。(8)将豆浆彻底煮开后饮用,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煮沸5分钟左右。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4做好食堂和饮水设施的卫生管理(1)食堂必须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2)食堂要建立卫生管理制度,设有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食品加工操作场所要保持清洁。(

45、3)每餐要对供应的食品成品留样。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经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每餐的各种凉菜应各取不少于250克的样品留置于冷藏设备中保存24小时以上,以备查验。(4)食堂应遵守国家制定的操作规范及卫生要求,对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应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第一步是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60为宜);第二步是温水清洗,去除残留油脂等(水温以30左右为宜);第三步是消毒,可采用物理法或者化学法杀灭餐具上的残留病原微生物(如病菌、病毒等);第四步是冲洗,即用清洁卫生的清水冲洗掉餐具上的残留药物;第五步是保洁,即将洗净消毒后的餐具、容器、用具移入保洁设施内备用,以防再污染。(5)学校自

46、备水源(为解决学校用水而建的水塔、蓄水池、水井等给水设施)必须有卫生许可证,并定期请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水质检测。(6)学校要建立自备水源卫生管理制度,包括水塔、蓄水池等二次供水设施的定期清洗制度,并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管理。水源管理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体检,经体检合格者方能上岗。(7)学校自备水源距离厕所、垃圾堆等污染源必须30米以上。水源周围环境必须保持清洁卫生。5做好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1)学校每年必须组织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7、。(2)食堂管理人员每天要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晨检,发现食堂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要求其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3)食堂管理人员对食堂从业人员日常的卫生操作行为要进行指导和监督,食堂从业人员要做到: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要洗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6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每年要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

48、自我保护能力,防止由于食用不洁食品或误食有毒、有害物质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后如何应对 在学校食堂就餐的人员中有2例或2例以上在进食相同食物后短时间内发生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未进食的同学没有发病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是否为食物中毒,并采取以下措施:(1)启动应急预案。(2)联系卫生部门(医院)组织救治。(3)追回已出售(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或物品,或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中毒物品。(4)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中毒食品和物品。(5)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6)向中毒或患病人员家长、家属通报情况。(7)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

49、品、物品等取样留验,排查致病因素,对现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相关人员进行隔离。(8)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破工作。(9)按照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施。(10)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支持和帮助。(11)学校在适当范围内通报食物中毒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12)学校要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三次报告。 初次报告:事件发生2小时内向上述部门报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中毒人数、发生中毒的可能原因等。 过程报告:事件处理过程中,及时向上述部门报

50、告事件控制、中毒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造成事故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措施等。 结果报告:事件结束后,及时向上述部门报告处理结果、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专题六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一氧化碳中毒后会出现剧烈的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嗜睡、意识模糊,甚至短暂的昏厥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采用燃煤炉取暖时,如果没有安装烟囱,烟囱堵塞、漏气、倒风,室内门窗紧闭等都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在通风不良的浴室内使用燃气加热器淋浴;使用煤气做饭的学校因管理不善造成管道煤气泄露;南方地区使用沼气的学校,因设施设备操作不当,引发沼气泄露;学生误入极易聚集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菜窖、深坑

51、、深井和下水道等。 一、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加强取暖及其他设备的管理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使用方法正确。(1)学校教室和宿舍使用煤炉取暖时,要安装烟囱、通气窗、风斗等设施,确保排气顺畅。不得使用没有上述安全设施的煤炉取暖。有条件的要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2)定期对烟筒和烟道口进行检查,及时清理烟垢,保证通气顺畅。(3)不得在室内或靠近学生宿舍或教室的地方使用极易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燃气、燃煤、燃油设备。(4)不使用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等淘汰产品;不使用超过使用期限的热水器;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热水器等燃具;不得把燃气热水器安装于浴室内。(

52、5)经常检查燃气与热水器连接管和排气管的完好。(6)相关人员要掌握正确使用煤气的方法。当自动点火的灶具连续打火未点燃时,应稍等片刻,让已流出的煤气散发后再点火,以防引起火灾。(7)在食堂、厨房内安装排气扇或排油烟机。(8)要用专用橡胶管连接灶具,并经常检查,防止橡皮管松脱、老化、破裂、虫咬。(9)要正确使用沼气设备,遵守安全规范,检查沼气池时要防止中毒。(10)学校要加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教育,普及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毒后的救治办法。 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后如何应对 (1)发现有学生一氧化碳中毒后,首先要启动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到位,

53、立即开展抢救。(2)迅速将受害人移出一氧化碳中毒环境,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同时,室内开窗通风,并拨打120电话呼救,将中毒者送医院救治。(3)救助者在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匍匐行动更安全。不在煤气浓度过高的现场使用手机、开关电器,防止明火引发煤气爆炸。(4)救助中毒的学生时,首先要松解中毒学生的衣扣,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有条件的可以吸氧。对昏迷不醒者,立即手掐人中穴,同时呼救。对心跳、呼吸微弱或已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专题七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一、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特点 学校中的拥挤踩踏事故是导致学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一旦事故发生

54、,往往会造成多名人员的死伤。(1)易发生事故时间:事故多在下晚自习、下课、上操、就餐和集会时,学生集中上下楼梯,且心情急切。(2)易发生事故地点:事故多发生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转角处。(3)易发生事故的学生群体:事故发生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遇事容易慌乱,使场面失控,造成伤亡。(4)易发生事故的设施设备因素:一是通道狭窄,楼梯,特别是楼梯拐角处狭窄,不能满足学生集中上下的需要;二是建筑不符合标准,一栋楼只有一个楼梯,不易疏散;三是照明不足,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没有及时更换损坏的照明设备,也容易造成恐慌和拥挤。(5)易发生事故的管理因素

55、:一是学生在集中上下楼梯时,没有老师组织和维持秩序;二是学生上晚自习时没有老师值班,下课时无人疏导;三是个别学生搞恶作剧,在混乱情况下狂呼乱叫,推搡拥挤,致使惨剧发生;四是没有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事故防范教育和训练,无应急措施。二、如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1加强内部安全管理(1)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3)落实措施 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

56、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2开展安全教育(1)安全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2)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当及时告诫、

57、制止,与学生的监护人沟通。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3)如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惊慌失措。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服从大局。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3加强检查,完善设施设备(1)定期检查:学校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校舍、设施设备,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

58、部门给予解决。(2)确保通畅:学校应在楼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3)标志明显:学校要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在楼梯迎面墙壁上悬挂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标志牌,楼道和楼梯的墙壁要有标明逃生方向的灯箱。 三、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后如何急救和处理 学校一旦发生踩踏事故,要立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学生造成的伤害。1启动应急预案 踩踏事故发生后,学校要立即启动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抢救受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做好伤亡者家长的工作。2快速疏导现场人员学校要利用

59、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让学生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发生事故。3紧急救护伤者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学校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救和互救。如何进行现场急救当学生受伤后,在事发现场应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 大量出血不止的处置受伤者被伤及较大的动、静脉血管,流血不止时,必须立刻采取止血措施。常见的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法和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是用干净、消过毒的厚纱布覆盖在伤口,用手直接在敷料上施压,然后用绷带、三角巾缠绕住纱布,以便持续止血。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压住出血伤口的上方(近心端),阻断血流,达到

60、止血的目的。 发生骨折的处置发生骨折后,应设法固定骨折部位,防止发生位移。固定时,应针对骨折部位采取不同的方式,可用木板、木棍加捆绑的方式固定骨折部位。受伤者发生骨折无大量出血,且事故发生地离医院较近时,可让受伤者原地不动,等待医生救助。 呼吸与心跳停止的处置对呼吸与心跳停止的伤者,应采取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办法进行抢救。人工心肺复苏需要接受专门的训练,才能在现场救助他人时使用。受伤者呼吸与心跳停止时,正确及时的现场救护可挽救其生命。4事故的善后处理踩踏事故发生后学校要做好各项善后处理工作。(1)及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事故的最新情况,特别是学生伤亡的情况。(2)组织人员到医院看望受伤学生,协助有关部门处理好治疗、康复和医疗费等敏感问题。(3)认真接待好家长,并稳定家长情绪。(4)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5)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事件对他们心理的影响专题八防震与处理- 一、如何防震 1普及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 (1)加强防震教育 学校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防震教育: 学校要加强防震减灾教育,将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开设防震减灾知识课程,将地震科普知识和震时避震,震后自救、互救知识整理汇编成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