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考前回扣结论性语句再强化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3159915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考前回扣结论性语句再强化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考前回扣结论性语句再强化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考前回扣结论性语句再强化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考前回扣结论性语句再强化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考前回扣结论性语句再强化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学(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二、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二级结论】一、直线运动1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比例时间等分(T):1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比:vi:V2:V3:Vn=1 : 2 : 3 :n.2第 1 个T内、第 2 个T内、第 3 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xi:X2:X3:xn=1 : 3 : 5 :(2n 1).3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x=aT2,进一步有XmXn= (mn)aT2,此结论常用于求XXmXn加速度a=2.Tm- n T位移等分(X):通过第 1 个X、第 2 个X、第 3 个X、第n个X所用时间比:ti:t2:t3:tn= 1 :( 2

2、 1) :( 3 2):(n-n-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t Vo+V X1+X21V=V=.222T2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匚V1+V2=2 .3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匚2V1V2V1+V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 中间位置的速度t -V=V=23.,2 2V0+VXIV0+V2 ,V2=2V0= 0 的匀加速追匀速:V匀=V匀加时,两物体的间距最大.同时同地出发两物体相遇:时间相等,位移相等.4. 如果物体位移的表达式为. . 2加速度a= 2A(m/s ).x=At2+

3、Bt,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o=B(m/s),5.自由落体运动的时6. 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2H,同一位置的速率V上=V下.7.追及相遇问题匀减速追匀速:恰能追上或追不上的关键:V匀=V匀减.t=2hVot上=t下=g3A与B相距s,A追上B:SA=SB+As;如果A B相向运动,相遇时:SA+SB=As.oVoto,1o用vo= 2ax或x=求滑行距离;右t小于to时,x=vot+-at.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 小船过河(1)当船速大于水速时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则小船过河所用时间最短, 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最短,s=d.(2)当船速小于水速时&“刹车陷阱”,应先求滑行至速

4、度为零即停止的时间to,如果题干中的时间t大于to,4图 121.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z 水平面内1111j1LL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2 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图 130,方向水平,指向圆心.F=mga nt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s=dxv水.v船图 145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图 15(1)绳,内轨,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为.gR最低点最小速度为,5gR上下两点拉压力之差为 6mg离心轨道,小球在圆轨道过最高点vmin=.gR,如图 16 所示,小球要通过最高点,小球最小下滑高度为2.5R卫星由近地点到远地点,万有引力做负功.(3)竖直轨道圆周运动的两种基本模型绳端

5、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下摆到最低点:绳上拉力FT=3mg向心加速度a=2g,小球在杆”模型最高点Vmin= 0,v临=gR, vv临,杆对小球有向下的拉力.v=v临,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vvv临,杆对小球有向上的支持力.图 17四、万有引力与航天1.重力加速度:某星球表面处(即距球心R):GMg=Rh处(即距球心h处):g=GM2=rGMRh2.2.人造卫星:Mm v224n2,G2=mr=mwr=mr=ma= mg.距离该星球表面6第一宇宙速度v1=gR= I= 7.9 km/s.76地表附近的人造卫星:r=R= 6.4X10 m,v运=Vi,T= 2n3.同步卫星T= 24 小时

6、,h= 5.6 R= 36 000 km ,v= 3.1 km/s.4.重要变换式:Gh=gFR为地球半径)5.行星密度:3nP=G,式屮T为绕行星表面运转的卫星的周期.【保温训练】1.下列每个图象中的两条图线分别表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动,B 正确;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应变大,C、D 错误.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将变大,故 D 正确.3.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设想在以地心为圆心,半径为圆形隧道,在隧道内有一小球环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对隧道内外壁的压力为零,如图 18 所示.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1,小

7、球的线速度为V2,则v等于()V2g = 84.6 分钟.v和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B 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时质点做减速运动,A 错误;最初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减小到零,则质点先减速到零,然后反向加速,最后做匀速直线运A.B.在地球周围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线速度都等于发射速度大于 7.9 km/s 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轨道后的线速度一定大于7.9 km/s7.9 km/sC.D.由v=GM可知,离地面越高的卫星其发射速度越小卫星受阻力作用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后,其线速度将变大7.9 km/s 是近地轨道卫星的环绕速度,故A 错误;人造地球卫星进入轨道后的、Tz线速度小于 7.

8、9 km/s,故 B 错误;公式v=G是卫星的运行速度,离地面越高的r卫星其运行速度越小,但发射速度要更大一些,因为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做更多的功,卫星受阻力作用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后,其线速度r处开凿系,则可能正确的是故 C 错误;由公式v=8【导学号:19624199】9r2C(R)B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图 18RB-rD.(F)GM又因为M= P2GMm v有=mR,得v=吕n戌,所以v42viR,3nGpR,故v* R,所以v=-,故 B 正确.4如图 19 所示,从倾角为0的足够长的斜面顶端P以速度vo抛出一个小球,落在斜面上某处Q点,小球落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斜面的夹角为a,若把初速度变为

9、3V。,小球仍落在斜面上,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夹角a将变大B. 夹角a与初速度大小无关C. 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不变D.PQ间距是原来间距的由题图可知,tan(-=丛,而vxv0tan1* 20= A=卷可知 tan(a +)=2tan0 , a与0无关, 选项 A 错误,B 正确;斜面倾角的正切值 tan0=yX12gt2vtan0,解得t=-,初速度变为原来的gVot3 倍,则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变为原X来的3倍,选项C错误;PQ间距s=寸Votcos0,初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t变为原来的 3 倍,则s变为原来的 9 倍,选项D 错误.5.(多选)某质点在 012 s 内运动的v-t

10、图象如图120所示.其中前4 s内的图象是一段 1 圆1011弧,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在第一个 4 s 内的平均速度和在第二个 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B.t= 8 s 时,质点的位移最大C. 质点在t= 6 s 时的加速度与t= 10 s 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质点在这 12 s 内的平均速度约为 1 m/sCjBD 由于v 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线可知,质点在第个 4 s 内的位移大于第二个 4 s 内的位移,故在第一个 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二个4 s 内的平均速度,A 错误;由图线可知t= 8 s 时质点的位移最大,故

11、B 正确;直线 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故质点在t= 6 s 时的加速度与t= 10 s 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 错误;由图线可知,在 4 s 末到 12 s 末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等于1 心12 s 内的位移等于,圆弧图线所围成的面积,在这12 s 内的平均速度v412二nr4_ nt= 36.如图 21 所示,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A.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B.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不可能产生大小为mg的压力C.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等于mgD.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方向相同,故0,所以在这m/s 1

12、 m/s,故 D 正确.【导学号:19624200】说法正确的是()图 2112D 在最高点只要速度够大,则人对座位会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即使没有安全带2人也不会掉下来,A 错误;设在最高点人对座位产生的压力为mg则mg+ mg= nr,13解得v=.2gr,故只要速度满足v= 2gr,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产生大小为mg的压 力,B错误;人在最低点时受到座位的支持力、重力,两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即FN2 2mg= mv,解得 FN=mV-+mg mg故 C 错误,D 正确.7 .如图 22 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 L”形滑板ABC竖直高度AB=1.8 m.D处有一固定障 碍物,滑板右端C到障碍

13、物的距离为 1 m 滑板左端加上水平向右的推力F= 144 N 的同时,有一小物块紧贴竖直板的A点无初速释放,滑板撞到障碍物时立即撤去力F,滑板以原速率反弹.小物块最终落在地面上.滑板质量M= 3 kg,物块质量 m= 1 kg,滑板23与物块及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取g= 10 m/s,已知 tan 37 = 4).求:图 22(1) 滑板撞到障碍物前物块的加速度大小;(2) 物块落地时的速度;物块落地时到滑板 B 端的距离.【解【解析】(1)假设物块与滑板相对静止,向右的加速度为a,则F ( (讨讨Mg= ( (n)a2解得a= 32 m/s .由于卩N=卩mmg所以假设成立,滑板

14、撞到障碍物前物块的加速度为设滑板撞到障碍物时的速度大小为V1,2V1= 2ax一 12撞到障碍物后物块做平抛运动,h=qgtVy=gtv= pv1+Vy= 10 m/s.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Vy3tana = = 1,贝Va =37.V14物块的水平位移X1=V1t= 4.8 m32 m/s14设滑板运动的加速度为a2,卩Mg= Ma滑板停止运动时间t= 2 s,则物块落地时,板尚未停止运动.a21512滑板向右运动的距离X2=Vit 2&2t= 4.08 m物块落地时到B的距离为x=xi+X2= 8.88 m.2【答案】(1)32 m/s (2)10 m/s,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37角 (3)8.88 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