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使用管理培训教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3139190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梯使用管理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梯使用管理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梯使用管理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电梯使用管理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使用管理培训教材(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梯使用管理规定.下载可编辑 .广东省技术监督局二 00 五年十二月一日编制目录1. 注意事项 12. 电梯管理人员维护资格 13. 电梯钥匙的管理 14. 使用环境条件和要求 25. 电梯操作前开机准备 26. 使用注意事项6.1 电梯管理的日常运行检查 36.2 巡视检查 46.3 向乘客说明应注意事项 57. 安全检查及使用合格证 68. 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 6.下载可编辑 .9. 电梯的安全操作 810.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 9.下载可编辑 .电梯使用管理规定1. 注意事项为了保证电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转,请注意下列事项:( 1)用户必须与持有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资质的电梯公司签订维

2、修保养合同。( 2)用户应派出专人(电梯管理员)负责管理电梯的日常运行。电梯管理员须详细阅读电梯使用管理规定,按照规定对电梯进行使用和维护,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2. 电梯管理员维护资格电梯管理员必须经过培训,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方能上岗工作:( 1)认识电梯的基本构成;( 2)掌握电梯运行的基本原理;( 3)熟悉电梯运行的基本操作;( 4)能胜任电梯的日常维护工作。3. 电梯钥匙的管理电梯钥匙有电匙和机械三角匙两种。电匙是用于开关操纵箱.下载可编辑 .第1页共9页的开关盒和泊梯开关锁;机械三角匙是用于打开楼层门。( 1)电梯钥匙应妥善保管, 不要放置在闲杂人员容易接近的地方。用于打开楼层门的机

3、械三角匙必须注意保管,若使用不当,会危及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3)打开楼层门时,必须特别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机械三角匙把门打开约 10 厘米, 在确认电梯轿厢的准确位置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4. 电梯使用环境、条件和要求( 1)海拔高度不超过 1000 米;( 2)机房内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 540之间;( 3)运行地点的最高相对湿度不应超过90%;( 4)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应在7%的范围内;( 5)环境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5. 电梯操作前开机准备开机时请确认操纵箱、轿顶电气箱、底坑检修箱的所有开关置于正常位置,然后按以下顺序合上各电源开关:

4、( 1)合上机房的三相动力电源开关( AC380V)和照明电源开关( AC220V、 36V),此时指示灯亮;.下载可编辑 .第2页共9页( 2)控制屏的电梯电源开关( MAIN FFB)置于 ON位置;( 3)合上位于控制屏的闸刀开关“DR.MC”、“IND”、“LIGHT”,然后才开始操作。6. 使用注意事项6.1 电梯管理员的日常运行检查:( 1)电梯使用前:应按以下方法开动电梯或使用泊梯功能。 打开开关盒锁并向下拉操纵箱内的开关盒; 根据“开关说明”转换开关使电梯正常(注意:转换后应锁好开关盒); 使电梯上、下运行,检查运行情况。( 2)电梯使用中:来回巡视,检查电梯是否被正常使用。(

5、 3)电梯停止运行: 应按以下方法使电梯停止运行或使用泊梯功能。 使轿厢停至基站位置; 风扇开关置于关(OFF)位置; 急停开关置于STOP位置; 锁上开关盒。.下载可编辑 .第3页共9页电梯需 24 小时为乘客提供服务的,晚上应有管理人员值班,并不断巡视电梯的运行情况。6.2 巡视检查( 1)电梯投入使用前,管理员必须首先使用电梯上下运行,检查电梯的工作情况。 检查操纵箱和外召按钮、显示是否正常; 检查操纵箱的开关盒是否已上锁; 检查层门、轿门地坎有无杂物; 检查安全触板是否正常动作; 检查对讲系统是否正常; 检查电梯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噪音和振动); 保持轿厢清洁。( 2)电梯机房检查 机房

6、门应上锁; 机房内或通道上不要摆放物品; 检查门、窗有无关好,天花板和墙壁有无渗水;.下载可编辑 . 机房温度不应高于40,如装有空调,要检查其工作是否正常;第4页共9页 灭火器要定位放置。( 3)电力电源线的维护 不要在电梯的电力电源线接驳供其它设备(如焊机等)使用的分支电路; 要为电梯提供独立的地线; 不定时地检测电源电压,电源电压的允许变化范围为额定电压的 7%; 电梯一旦发生故障,应立即将电梯断电停用,并于电梯公司联系。6.3 应向乘客说明的注意事项( 1)禁止小孩在电梯周围玩耍,小孩乘坐电梯时应有大人陪同;( 2)禁止在轿厢内吸烟;( 3)注意不准超载。电梯超载时,轿厢内的警报蜂鸣器

7、会鸣响,乘客应减少至允许载重时,蜂鸣器停止鸣响,电梯门自动关闭;( 4)禁止破坏行为;.下载可编辑 .( 5)注意不要猛烈碰撞电梯层门;( 6)只按必要的按钮,不要用坚硬的东西去敲打按钮;第5页共9页( 7)搬运笨重或较长物品时,应通知管理员,并请其在现场给予指示。7. 安全检查及使用合格证电梯应完成以下工作后,才能投入使用:( 1)经市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监察检验所检验合格, 并取得电梯使用合格证;( 2)按国家及有关部门规定定期进行安全审查, 获取有效的电梯使用合格证。8. 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电梯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断电停用,并及时通知电梯维修部门。在专业维修人员到达之前,由经过培训的电梯管

8、理员,根据需要,依照下列步骤释放被困乘客。( 1)故障电梯的轿厢位置的确认:在进行救援被困乘客时,首先应确保自己的安全,由机房控.下载可编辑 .制柜或厅外的轿厢位置指示器确认轿厢位置(在停电时,轿厢位置指示器无显示,为确认轿厢位置,可用机械三角匙小心开启厅门,再用电筒于井道内确认轿厢位置)。第6页共9页( 2)电源切断确认:在进行救援时,为防止电梯轿厢突然移动,造成事故发生,应先将该电梯的总电源切断。( 3)轿厢平层误差检查:在轿厢所在的楼层,用机械三角匙小心开启厅门查看轿厢地板和楼面高低相差是否为0.5 米以内。( 4)轿厢停于接近厅门位置,且高于或低于楼层不超过0.5 米时: 用机械三角匙

9、开启厅门; 在轿顶用人力开启轿厢门; 协助乘客离开轿厢; 重新将轿门、厅门关妥。( 5)轿厢停于远离层门位置时,应先将轿厢移至接近层门,然后按上述( 4)步骤救出乘客。移动轿厢方法如下:.下载可编辑 . 利用对讲机通知轿厢内乘客保持镇定,并说明轿厢随时可能会移动,不可将身体任何部分探出轿厢外,以免发生危险。如果此时轿厢门处于末完全闭合状态,则应将其完全关闭; 进入机房切断该故障电梯电源开关(MAIN FFB 处于 OFF位置);第7页共10页 把盘车旋柄装在电机轴上; 一名经过培训的人员控制旋柄,另一名受过培训的人员手持释放杆,轻轻撬开“抱闸(制动器)”,轿厢会由于自重而移动。为了避免轿厢上升

10、或下降太快发生危险,操作时应断续动作(一撬一放),使轿厢逐步移动,直至电梯轿厢移至门区为止; 若轿厢停于最高层厅门以上位置或最低层厅门以下位置时,不可只撬开制动器,使轿厢自行移动。由一名受训人员用力把持手柄一端,并用人力盘绞,使轿厢向正确方向移动; 拆除旋柄。9. 电梯的安全操作( 1)严禁超载。电梯安装有超载报警装置,当电梯超载时,蜂鸣器会发出警.下载可编辑 .报,这时应即时调整载重量。( 2)严禁用坚硬物品敲打按钮,也不要乱按不用的按钮,以免引起故障。( 3)禁止幼童单独乘坐电梯。( 4)禁止在轿厢内蹦跳嬉戏, 避免轿厢剧烈震动使安全装置产生误动作而造成危险。第8页共9页( 5)严禁在电梯

11、内点火、吸烟。( 6)严禁闲人进入电梯机房。10、 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 1)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安全使用、运营管理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2)使用单位必须委托持有电梯安装维修保养资质的专业公司对电梯进行维修保养,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延长电梯使用寿命。( 3)每年依照规定接受市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监察检验所检验,并配合维修保养单位做好年检前的自检工作。( 4)认真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对违反电梯使用规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应立即报告市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下载可编辑 .察科。对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条例,违章作业,冒险蛮干,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建议司法机关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二 00 五年十二月一日第9页共9页.下载可编辑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