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63124913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历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历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历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7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第2 2讲讲 走向走向“大一统大一统”的的秦汉政治秦汉政治落实主干知识研析考情考向突破核心考点 课时作业内容索引落实主干知识一、秦的统一一、秦的统一1.统一六国: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_的秦王朝。2.拓展疆域拓展疆域(1)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 和“直道”。(2)岭南:平定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3)“西南夷”:开辟“ ”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3.影响:影响: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长城五尺道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度的建立1.郡县制郡县制(1)内容:地方设有 两级,“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县下设有“乡”“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2)特点:中央 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 取代贵族政治。郡、县垂直管理官僚政治特别提示特别提示贵族政治的突出特征是世袭,官僚政治的突出特征是任命。在郡县制下,郡县的长官由皇帝任免,体现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2.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 ”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3.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官职职责议政三公 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 系统以“

3、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备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丞相监察疑难问答疑难问答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吗?答:不是,是加强君主专制。在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措施时要注意:如果调整的是中央机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如果调整的是地方机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2)易形成暴政,加重人民的负担,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4、,此外还有法律制度与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等。图示构史图示构史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三、汉承秦制三、汉承秦制1.地方:地方: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曾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汉武帝时设置 和司隶校尉,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2.中央:中央: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十三部刺史教材断点补遗1.官僚政治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2.朝议制度秦汉时期建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

5、,最后必须由皇帝裁决,方能施行。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世袭制和皇位继承制,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突破核心考点考点一“家天下”的秦朝中央官制1.秦朝中央官制如何体现君主专制秦朝中央官制如何体现君主专制(1)三公九卿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分别向皇帝负责,国家军政大事的最终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2)太尉一职是虚设的并未授予大臣,便于皇

6、帝直接掌兵权,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3)九卿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这都是为皇帝和皇家服务,“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2.三公九卿制的运作方式和作用三公九卿制的运作方式和作用(1)运作方式: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2)作用:形成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不同官职和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n 获取材料源要求:从材料中找出要求:从材料中找出“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的表现。的表现。材料

7、材料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主要信息主要信息:_答案官员由皇帝任命,官员有职分、等级、俸禄,不再是世卿世禄。n 命题材料源1.秦朝廉政建设的制度设计秦朝廉政建设的制度设计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史、监察史,或简称郡监

8、。摘编自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秦朝形成了直属于皇帝的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监察体系,这超出了教材的表述。命题角度命题角度秦朝的监察制度设计内涵;周秦的政治制度比较;秦朝制度创新。2.秦朝政治制度的秦朝政治制度的“现代化现代化”所谓古代中国的“现代化”,就是指造就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若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形态往后看,则春秋战国以至于帝国时代,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张树平“理性政治知识”与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周秦之际的制度转型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命题角度

9、命题角度秦朝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内涵;周秦政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考点二“公天下”的郡县制1.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类别分封制郡县制建立基础血缘关系按地域划分传承制度诸侯王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官吏权利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前期巩固了统治,但易导致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2.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所反映的历史趋势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所反映的历史趋势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

10、由世袭到行政任命,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3.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与先秦贵族政治的不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与先秦贵族政治的不同(1)不再是族权与王权的统一,而是形成了唯一绝对的政治权力皇权。(2)不再层层分割政治权力,而是将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则集中于皇帝。(3)君主不再依靠家族势力来行使政治权力,而是通过官僚机构和官员进行统治,各级官员都对皇帝负责。(4)不再是各级政权都实行世袭制,而是只有皇位实行世袭制,其他官僚都由皇帝任命。n 史由证来要求:分析史料,论证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和秦朝的郡县有何差异。要求:分析史料,论

11、证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和秦朝的郡县有何差异。史料一史料一(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史记(哀公二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史料二史料二论证:论证:_秦朝疆域图答案答案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已陆续设立郡县,县的规模、地位高于郡;郡县设置与兼并战争有关。(2)秦朝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并推广到全国;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于郡,这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n 命题材料源1.郡县制的利弊得失郡县制的利弊得失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12、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不知有司之官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发现问题发现问题顾炎武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认识郡县制,蕴含着限制皇权的新思想。命题角度命题角度郡县制对君主专制的影响;郡县制的变革与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转型;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利弊。2.秦朝政治制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秦朝政治制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天下”,中国即成为一个长期整合的政治体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许倬云历史大脉络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秦的

13、统一和制度创新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特的地位。命题角度命题角度秦的统一和制度创新的关系;秦朝的文明传承和制度创新;周秦政治与天下一统的内在关联。研析考情考向全国卷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年考题统计时间题号时间题号2014全国,24其他无考题n 已考视角1.命题点:君主专制统治与人伦秩序命题点:君主专制统治与人伦秩序(2014课标全国)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答案解析123解析解析题干材料

14、并没有涉及宗教,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强调皇权至上,并且皇权至上与祭天、祭祖先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C项;仅从题干材料中无法得出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的结论,排除D项。123解析解析材料中“罢侯置守”指的是废除分封制的“诸侯”,改为任命郡县制的“郡守”,因此材料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A项正确,B项错误;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度,而秦朝时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C项错误;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随分封制度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瓦解,D项错误。2.命题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开创命题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开创(2015海南高考)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

15、朝实行了A.郡县制 B.分封制C.井田制 D.宗法制答案解析1233.命题点: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外戚干政和权臣弄权现象命题点: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外戚干政和权臣弄权现象(2014天津文综,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答案解析123解析解析自秦汉以来,中国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的皇帝制度,君权至高无上、君位独尊、不可僭越。君主为防止大臣擅权往往又重用身边的人,一旦

16、君主昏庸或年幼,易造成大权旁落,出现外戚干政、宦官专权、权臣弄权等现象,故应选C。123n 待考视角1.命题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渊源命题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渊源(2017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一般认为,在以分封制为主的时代中,县制较早地出现于公元前688年的秦国。与县相比,郡有军事渊源,在一开始,郡被认为不如县重要,但最终县成为从属于郡的一级行政单位。这反映出A.当时秦国已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B.魏国与周边各国的争霸战争频繁C.当时各国都普遍实行了郡县制度D.先秦已具中央集权制发展的趋势答案解析1234解析解析秦统一后才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魏国,B项错误;普遍实

17、行了郡县制度,与材料中“在以分封制为主的时代中”不符,C项错误;材料说明先秦时已出现郡县制的萌芽,反映了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故D项正确。12342.命题点:爵秩变化折射出的秦汉时期的政治转型命题点:爵秩变化折射出的秦汉时期的政治转型(2017贵阳一中检测)战国至秦汉,爵级繁细,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晋升之梯。这种现象A.加速了小农阶层的分化B.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集中化C.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D.有利于促进官僚政治的形成答案解析1234解析解析由材料可知,战国至秦汉时期,新的爵秩变化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有助于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故D项正确。

18、3.命题点:血缘维系的秦汉皇权承袭制度命题点:血缘维系的秦汉皇权承袭制度(2018郑州联考)秦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皇位宝座千万世都传下去;汉王刘邦成为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表明A.中央集权得以不断强化B.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C.分封制依然存在D.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答案解析1234解析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强化,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并非治国思想,故B项错误;秦朝废除了分封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秦始皇的想法和刘邦的约定都是要保证依照血缘关系加强君主对国家的统治,故D项正确。12344.命题点:秦朝太尉一职设而不授的历史缘由命题点:秦朝太尉一

19、职设而不授的历史缘由(2017济宁期末)有学者认为:“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A.秦设太尉官职是后人的猜测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太尉设而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答案解析1234解析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太尉一职没有授予某人,而不是没有或废除太尉之职,故A、B项错误;太尉一职设而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故C项正确;秦统一六国后才设置太尉一职,故D项错误。1234课时作业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017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二)战国后期,苏秦被任命为纵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且担任燕、赵、韩、魏、齐

20、、楚六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这反映了A.中国实现局部统一的趋势B.分封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社会转型改变传统用人观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材料中苏秦“担任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相”,有六国存在,体现不出当时出现了局部统一,故A项错误;分封制是指天子分封诸侯维护统治,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官僚政治是指官员由帝王任免,而不是世袭,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根据材料“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天圆地方是天子统治天下的哲学基础,体现了天子顺承天意,至高无上的地位,故C项正确

21、。2.(2017山西三模,24)吕氏春秋载:“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据此判断,嬴政时,铸“半两”意在A.突显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B.宣传“天尊地卑”的思想C.显示王权至上,大秦一统D.促进大秦帝国内部的贸易往来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材料论述的是中央官制,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三公之间的分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不能保证民主决策,故B项错误;监察制度的性质,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在人治社会中,监察权的独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官员的腐败,因此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3.(2017北京昌平高三期末,1)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

22、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A.能够解决地方无权B.保证了民主决策C.改变不了皇帝专制D.防止了官员腐败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在军事上采取在咸阳销毁全国的兵器,同时规定调动军队的凭证虎符由皇帝控制,其目的在于实行军事集权以加强君主专制,故D项正确。4.(2017安徽皖智教育1号卷联盟高三11月联考,2)秦统一六国后,“销天下之兵于咸阳,铸铜人十二”。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秦始皇实行此举措的目的是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确立官僚政治制度C.努力完成全国统一D.实行军事上的集权答案解析

23、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根据材料“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说明朝议制度有利于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故A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皇权至高无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朝议制度,没有反映中央机构,故C项错误;朝议制度不能说明秦代中央官制完善,故D项错误。5.(2018吉林一模,2)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A.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B.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C.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D.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据材料中“这个多民族的千年

24、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可知是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其有效地阻止了地方割据,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6.(2017益阳高三9月调研,2)中国历史十五讲说:“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一“政治制度”是指A.郡县制度 B.皇帝制度C.行省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7.(2018天津和平一模,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但历代皇帝“分王子弟,以为屏

25、藩”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朝。这一现象说明A.分王子弟是封建专制的体现B.宗法体系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封制有利于政权的稳定D.周代制度在后代得以延续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宗法体系不是中央集权的基础,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分封制不利于政权的稳定,故C项错误;分封虽然在后代得到延续,但是后来的分封已经不等同于西周的分封了,后代的分封是君主专制的内容和体现,故D项错误。8.(2016周口高三期末,2)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A.中

26、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制约C.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D.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秦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全面推行郡县制,着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使得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B项错误;秦朝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故C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从材料“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可以看出,这是对贵族分封制的否定,废除分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控制,而废除分封制的同时就是实行郡县制,故D项正确。9.(2018河南豫北名校联盟

27、高三精英对抗赛,24)学者王亚楠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材料中的“根本决定”应是A.设立皇帝称号 B.规定王位世袭C.分封子弟为王 D.推行郡县制度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限于外郡人”限制了郡守的权力,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在一郡之中享有全权处置且不受任何阻碍的权力”保证了郡守对郡内事务的充分决策权,有效管理地方,巩固了统治,故C项正确。10.(2017宜宾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4)秦汉时期郡守作为中央代表,限于外郡人,在一郡之中享有全权处置且

28、不受任何阻碍的权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郡守多由中央官员充任B.秦汉郡守享有任命郡内各级官员的权力C.对郡守的限制和放权巩固了统治D.郡守权力过大导致汉代地方分裂割据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根据“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可判断秦朝能够公天下的制度是郡县制,故B项正确。11.(2018湖南六校联盟高三联考,1)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表明柳宗元A.抨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认为郡县制度优于封建制C.反对家天下的皇权专制D.主张公正合理的选

29、拔人才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材料是对官员调任的规定,与官员任用程序无关,故A项错误;官员调任不允许带原有官吏,这样可以防止官员势力坐大形成利益集团,从而可以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故B项正确;材料中对官员调任的规定与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对官员数量进行裁减,因而无关官员数量的多少,故D项错误。12.(2017衡阳十校高考调研冲刺预测五,24)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该规定是为了A.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B.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D.减少政

30、府官员的数量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材料秦在中央设立了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其长官是御史大夫。在御史大夫之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史等各级监察官员,而以监察史负责地方各郡的监察事务,汉承秦制,以御史大夫为全国最高长官,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亦称御史府,又称御史大夫寺,别号“宪台”。汉代在御史大夫之下设有御史中丞和中丞,其具体的职务是内掌图书秘籍,外督十三部刺史,举劾案章,居殿中察举非法。御史中丞之下设御史、侍御史,其具体职责是监察违法、举劾违失、受理中央诸公卿奏事,典法1234567891011121314度、掌

31、律令、督察部刺史等。汉代在完善中央御史府机构的基础上,还先后设立了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司直系丞相,司隶则直属皇帝。汉代在地方设立监察区,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州部,各州部均设刺史一名,直接听命于皇帝及皇帝属下的中央御史府。 从秦到明清监察制度的变迁1234567891011121314(1)根据材料,归纳秦汉监察体系的特点。答案答案特点:以皇权为中心;相对独立,垂直体系;层次分明,相对完备。解析解析根据材料中“直属皇帝”“直接听命于皇帝”等信息归纳出以皇权为中心和相对独立两个特征,据材料中各层不同级别及各自职责的分工,归纳为层次分明、体系完备。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

32、12131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汉监察体系的作用。答案答案作用: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确保了监察权运作的相对独立性,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权力的滥用与地方势力的膨胀。(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解析根据材料中“直属皇帝”“直接听命于皇帝”等信息并结合教材所学,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角度进行论述,根据“直属”“直接听命”等意思归纳出权力实行过程中的相对独立,结合教材所学从限制权力膨胀的角度来概括。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4.(2017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材料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

33、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1234567891011121314解读

34、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答案准确提炼出材料蕴含的一个观点。如: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中央集权制度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等。示例1:观点: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或“中央集权制度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论述: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

35、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韩非子提出了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秦始皇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综上,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要求: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能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诸侯

36、国的实践、韩非子的理论等多角度论述,至少3个方面,每个层面2分。论证充分,语言表述清楚,非单纯的知识点的罗列。示例2:观点: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内外朝制度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刺史制度的实施则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科举制度则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进一步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派文官担任地方最高长官

37、,把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中1234567891011121314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适应了对辽阔疆域管辖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明朝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要求: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论述能从纵向发展角度说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不必拘泥于全部答出所列出的几个朝代,能够任意答出三个时期(其中必须包含隋唐时期)即可,但是答出的三个时期要能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证充分,每一个时期的

38、论述应能说明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非单纯的罗列史实。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示例3:观点: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或答“权力过分集中易导致暴政和腐败”亦可。)论述: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皇权专制,导致暴政现象,如秦末暴政,隋末暴政。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权力者身边的人欺下瞒上、贪污腐败,且极力扩充势力范围,成为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如历史上的党争、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思想上,中央集权强调思想控制,钳制了人们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创造力,如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等,导致人们思想僵化,社会文化的发展受到抑制,创新乏力。经济上,1234567891011121314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导致地方自主性和主动性的丧失,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本地方的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论述能从不同的方面,如政治上、思想上等,说明权力过分集中导致的危害。史论结合,不同的方面都能举出历史上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论点。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