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3123972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9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1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1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1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1(1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语文备课大师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单元主题第九册第一单元 马学情分析单元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会5个生字,认识16个生字,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清课文层次,复述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能够自主的进行阅读和理解语文天地中的诗歌等;能够自主地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扩大积累,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以“马”为主题,编选了三篇主题课文,一篇拓展阅读。其中有说明文、散文,有古诗和现代自由体诗歌。不论是古代作品,还是当代作品,作者们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状物抒情,从不同侧面

2、描写了“马”的外形特点:写静态中的马细致入微、形神兼备、苍劲有力;写群马奔腾的动态场面如“山洪奔泻”惊心动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马的热爱之情,从中指出我们人类的生活与马息息相关,说明了“马”是人类的好朋友。单元教学重点 能够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事情发生的全过程,了解相关名称的由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够较为准确地复述课文内容。单元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情感的抒发,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好词佳句的积累,让学生掌握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措施1、加强朗读,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抓住

3、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3、利用同伴互助的方式,让学困生获得交流信息的来源,以及为自己集体交流建立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方法1、以读促讲,促进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加强思考与理解。2、让学生反复诵读,从中悟出“马”的性格的伟大、坚毅和它积极的进取精神。3、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找出描写“马”的外形特点的诗句或文章段落,画下来,背诵这两首古诗和现代诗歌。课时的划分天马23课时;古诗二首23课时;巩乃斯的马23课时;马背小学1课时;语文天地34课时;共计:1012课时教学课题第九册第一单元:天马课时进度2课型特点主体阅读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

4、语的意思。(2)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3) 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4) 理解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学难点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2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学(具)准备挂图、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解决字词难点,感受天马高超的设计艺术。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导

5、入二、检查预习三、学习课文四、学习第七节,总结全文。齐读课题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知道的同学帮忙解决,并说出自己理解的过程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书写练习被指名的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同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提出自己的问题)朗读,思考,回答教师提问默读课文,思考教师提问指名朗读(天马的历史价值)读35段,小组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齐读第6段回答结合词语讨论理解6段内容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自读体会,让学生充分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有感情朗读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谈自己从文中内容所感受的、体会到的东西同学们都

6、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而骄傲。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认识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骄艳的一朵小花,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就是名闻中外的艺术珍品“天马”。(板书:天马)1. 出示生字词: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2. 指名朗读课文你从这篇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从课题或从不懂得句子中提出问题)质疑方法的指导。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去领会一下这匹天马无穷魅力。1、自读第一节: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过渡: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2、默读全文,思

7、考: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朗读第二段: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什么?天马是什么样子?特别在哪里?小组讨论、交流:(1)第三五段:默读:课文描写了天马身体的哪些部位,是如何描写的?从这些描写我们知道了什么?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这是一匹难得的好马是朗读的要点。(2)过渡:其艺术成就最淋漓尽致的体现,还在第六节。这节写了什么?(板书:奔跑)你从这段中体会到什么?小结:同学们都知道,“马踏飞燕”的飞燕,而是一只龙雀,龙雀是传说中天上的神鸟,是传说中的风神,飞行速度很快,这匹骏马从飞燕身上飞快地踏过,而龙雀安然无恙,可见马的动作是何等的轻快。我们不由得为它惊人的速度而惊叹,都为我国古代劳

8、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力而拍案叫绝。出示句子: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过渡:我们平时也见过许多雕塑作品,它们一般来说都有一个很大很重的底座,但这匹铜马却不是这样的,它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足下的这只小小的飞燕上,这就有一个怎样保持平衡的问题。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惊叹!4、小结:1、齐读2、体会中心:本节写了什么?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引申歌曲赛马由于近代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我们暂时的落后了。五千年的文化是我们的骄傲,但同时更是我们的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把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扬光大,要

9、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就像刚才歌中唱的那样,为了早日看到黄河母亲的欢笑,看到黄河母亲的歌唱,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吧!我坚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像这匹扬蹄飞奔的骏马一样,大步地跨向新的世纪,大步地跨向新的辉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基础入手,为有效的理解课文扫清障碍书写难写的字既是对生字的记忆,也是对其的理解让学生学会读懂课文,并能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疑惑,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从整体入手,引起学生的思考,积极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中加强同伴间的相互合作,互相学习,促进思维的发展体会作者表达的相当严谨、准确,同时也传达给读者一种细致负责的态度在自读自悟中了解天马精确的平衡,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

10、化知识。在学习的最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是要让学生的情感、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直奔中心,学习第36自然段。二、读写结合,强化训练。回忆,述说天马的外形齐读出示的句子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回答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交流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思考、填空练笔1简要回顾,指名看图说说天马的外形。2出示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理解“神奇”“高超”“叹服叫绝”。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神奇、高超,令人叹服叫绝?3.理解“激发人们的

11、想象力”。自由朗读思考:1结合课文理解“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的意思。2作者抓住天马的哪些方面写的?怎样进行描写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强化段与段的联系的训练,填上适当的关联词。幻灯出示:“马踏飞燕”()外形逼真,()构思奇妙,()被称为艺术珍品。3进行小练笔: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复习巩固结合重点词语进行深入的理解对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认知转化到实践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并组词。2.补充四字词语。3、按要求改写句子。4.完成小练笔。板书设计: 天马构思奇妙后蹄踏飞燕卓越的创造才能飞燕安然无恙平衡课后札记:教学课题第九册第一单

12、元:古诗二首课时进度2课型特点精读教学目标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3、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象同于不同之处。4、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教学重点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教学难点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

13、的体会。教学(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房兵曹胡马教学目标:学习房兵曹胡马,诵读古诗,理解诗意。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一)房兵曹胡马(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三)再读一读书,深入感受(四)教师指重点词,学生回答自由述说齐读课题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齐读,读准每个生字,读不准的画出来。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注意听:自己读的不熟练的生字的发音。再次自由朗读指名分层朗读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指名让学生复述诗的大体意思1、同学们喜欢马吗?你最喜欢马的那些方面?给大家说一说。2、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描写了马。板书课题:古诗二首出示房兵曹胡马1、这首

14、诗是哪位诗人所写?(唐朝诗人杜甫) 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大面积指名朗读,齐读。 1、指朗读好的学生朗读课文。2、学生自己再朗读课文。3、指学生分层次读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发音。1、小组讨论: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3、评一评哪个小组讲得最好。1、你理解了哪句诗的意思?教师进行整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以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为准确理解古诗打下基础在讨论合作中理解古诗内容对诗文进行综合整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马诗,诵读古诗,理解诗意,比较阅读。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教学马诗(二)初读课文,了解课

15、文内容。(三)再读一读书,深入感受(四)教师指重点词,学生回答。(五)两首古诗的比较感受回答(唐代李贺) 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齐读,读准每个生字,读不准的画出来。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注意听:自己读的不熟练的生字的发音。再次自由朗读指名分层朗读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指名让学生复述诗的大体意思学生根据诗的意境,诗所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探讨。1、这首诗是哪位诗人所写? 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大面积指名朗读,齐读。1、指朗读好的学生朗读课文。2、学生自己再朗读课文。3、指学生分层次读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发音。1、小组讨论: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3、评

16、一评哪个小组讲得最好。1、小组中理解诗句的含义。2、教师进行整理。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意思?这首诗与房兵曹胡马都是写了马,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以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为准确理解古诗打下基础在讨论合作中理解古诗内容学生充分发言,体会诗人由一开始扫兴到兴奋的感情变化。对比之下,是对文本的情感升华作业设计:1、背诵并默写古诗; 2、课外收集交流李贺写的其它几首马诗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房兵曹胡马 马诗 唐朝 杜甫 唐朝李贺骁腾有如此 合当金络脑 万里横行 怀才不遇 渴望建功立业教学札记:教学课题第九册第一单元:巩乃斯的马课时进度2课型特点阅读教学目标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

17、清字形。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3、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4、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教学重点1.学习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2.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教学难点1.学习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2.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教学(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文章大意,感受马群奔跑的壮观场面。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三、细读课文四、总结全文:齐读课题指

18、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理解词语,并说出理解方法提出易错的字,并进行练写学生速读课文,明确:夏天雨中群马奔腾。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回答有感情的朗读根据问题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学生朗读比喻句,交流自己的批注,其它学生进行补充或讨论交流自由朗读语句,并进行体会,同伴间可以进行讨论全班交流齐读最后一段,体会自由述说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齐读全文前面我们学习了天马和两篇有关写马的古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当代散文家周涛写作的巩乃斯的马。板书1、出示生字词:1指名朗读,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2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2、指名朗读课文课文写

19、了什么?(抓内容)夏日雨中群马奔腾对激情的肯定、对生命的赞赏1、你从这段中读懂了什么?从那些词句中读懂的?本段的最后一举起到什么作用?(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指导朗读:读出暴雨来诗的猛烈急促。2、默读2、3段思考:1画出这两段中的比喻句,从这些比喻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边读边栽树的旁边做批注,可以使自己的感想,可以使自己的疑惑等.2这两段描写的什么?(马群奔跑的壮阔场面)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适当的指正或补充4、出示句子:“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安分的精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

20、洪奔泻式地在这原野上汇聚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场面!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的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你体会到什么?小结:作者展示了这种生命力的冲动达到极致时酒神式的狂乱奋发的境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的外界的羁绊都不放在它的眼里。这是作者在夏日暴雨下的巩乃斯草原上所见到的最壮阔的马群奔跑场面:5、出示最后一段: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

21、,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你有什么感受?(草原上的马群突遇暴风雨狂奔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作者。这淋漓尽致的力的奔流既是一种酣畅痛快的生命境界,也是一种恢宏壮阔的崇高的场面,使得他“发愣、发痴、发呆”,在几分钟内见到的将“终身受用不尽”,因为在人生的瞬间他难得地面对了生命的真正的崇高壮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准字音是对课文准确理解的前提整体把握全文了解句子的作作用对文中比喻句的正确理解,更能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充分的交流,即促进自己的思维,也促进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出示重点语句,

22、让学生进行重点的理解体会,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全文自由的阐述,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口语表达也得到相应的锻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深入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总体把握二)内容探讨:(三)写作方法的了解(四) 小练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由阐述自己对马的见解学生思考回答:马的生命活力与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学生细读,体会观察,描写1、熟读课文,有表情地朗读描写马奔的场面。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马的见解。你从课文中体会到巩乃斯的马的性格是什么?说说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的,充分表现马的生命活力?(描写抒情)写草原上的马群突遇暴风雨狂奔的场景。

23、 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动物的一个特点,运用描写抒情的方法,写出自己对这种动物的喜爱。回忆课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会升华了解写作手法,帮助学生日后的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转理论为实践作业设计: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2.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3.在生活中观察一处景,写出它的特别之处。板书设计: 巩乃斯的马 夏日雨中群马狂奔的场面:是力量的展示,是生命的赞歌。教学札记:教学课题第九册第一单元:马背小学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拓展阅读教学目标1、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2、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教学重点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教学难点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

24、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读一读马背小学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自由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思考,回答质疑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形式多样的朗读自学课文勾画标出段号读文,思考,回答小组朗读1、自由读,思考:课文围绕“马背小学”写了哪些内容?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3、小组交流。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4、全班讨论。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再次阅读短文

25、马背上的小学。2、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3、短文有几个自然段?4、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分小组朗读。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质疑发挥小组力量与智慧朗读是情感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方法的熟练掌握作业设计:有感情的朗读全诗板书设计: 教学札记:教学课题第九册第一单元:语文天地课时进度3课型特点综合活动教学目标1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学(具)准备

26、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交流展示收集的关于“马”的资料。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畅所欲言。二、初显身手。读题目要求述说搜集的方法开故事会,讲述马的成语古诗展示收集到的作品说说你感兴趣的作品,并阐述理由评选1.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有关马的成语故事。2.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3.小组交流。4.全班围绕“马”这一主题进行成语故事会。1. 通过课前预习,你都搜集到那些有关马的作品?谁愿意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2. 你对其中的那些作品最感兴趣?为什么?3. 评选最佳小骑手。明确要求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感受锻炼学生能

27、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三课时教学目标:指导习作。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二、讨论确定写作内容三、明确写作的方法四、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五、评议提升指名读题,其他学生思考习作要求引导归纳出要求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写作提纲全班交流写作提纲自由述说交流相关的写作材料学生写作读习作评议自由读,自由改交流改后的句子、段落出示题目:笔下生花马曾经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你选一个题目写一写马。你收集了那么多有关马的作品,又选出了最喜欢的介绍给大家。现在把“它”写下来吧。以枣红马的故事马和汽车令人叫绝的马术比赛等为题,也可以自拟题目。想象作

28、文:马的未来。1.在与马接触的过程中,哪些东西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2.拟定写作提纲3.教师评价指正1. 要写好有关马的作文,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2. 指导学生恰当的运用资料教师巡视指导1.总结学生习作情况2.出示不同要求的习作一篇佳作评议要求:A语句通顺;B事例典型,内容具体;C想象合理丰富;D写出真情实感。3.出示病文,知道指导修改 体会修改的作用4小结:文章不厌百回改,多改会出好文章。明确要求之后,才能正确的寻找材料内容的确定可谓是文章的核心学写提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的把握文章结构做到心中有数的写作在学生具体写作时给予帮助通过对佳作和病文的评议,明确如何进行高效的习作,促进学生写作能

29、力的提高作业设计:1、收集有关马的成语故事;2、收集写作资料;3、完成笔下生花的作文。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略)教学札记:单元主题第九册第二单元 奇观学情分析单元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认识14个生字,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清课文层次,复述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能够自主、正确的进行阅读相关的同类型文体等;能够自主地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扩大积累,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学会提炼文章的提纲进行相应的口语表达。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主题为“奇观”,三篇主题课文,一篇拓展阅读,一个

30、语文天地,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细心观察家乡的事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写出了作者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顶端“扎曲”看到的被人誉为“西藏江南”的神奇景观;浙江潮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壮观天下无”的雄奇景象;红树林写作者在海南岛隙山看到的海底森林红树林如仙境般迷人的景象;海市写作者从虚幻海市的奇丽景色中获得的人生感悟。单元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不同景色的特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列提纲整理条理,学会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单元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促进

31、学生对好词佳句的积累,让学生掌握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措施1、加强朗读,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3、利用同伴互助的方式,让学困生获得交流信息的来源,以及为自己集体交流建立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方法1、以读促讲,促进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加强思考与理解。2、让学生反复诵读,从中悟感受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让我们学会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3、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找出描写事物特点的语句或文章段落,画下来,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时的划分雅鲁藏布大峡谷23课时;浙江潮23课时;红树林23课时;海市

32、1课时;语文天地34课时;共计:1012课时教学课题第九册第二单元: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时进度2课型特点阅读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2、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2、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理解重点部分。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

33、关注设计意图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四、总结全文生齐读课题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勾画相关的句子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之间相互讲一讲指名朗读,述说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自由阐述1、课件出示西藏图片,教师配乐解说2、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壁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板题,)1、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了解?(提纲式)4、小结。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4、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2. 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你喜欢雅鲁藏布大峡谷吗?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说说你的理由。3. 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时板书)4. 指导朗读:美读4、5自然段。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激发学生兴趣采用自学的方式为学习后文扫清障碍初步的感知,用简练的语言表达,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主题思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奇观。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总体把握:二、内容探讨: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四、 小

35、练笔:齐读指名朗读句子自由阐述自己的理解自由述说根据教师听写内容正确书写同桌互评互批,改正思考,练笔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色的句子。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奇观的理解。 你能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方面体会到的? 教师听写提出要求: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整体感知,系统归纳促进学生的思考力度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运用学习的方法及时练笔,提高习作能力作业设计:1、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观。2、课外阅读;3、搜集一些关于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将优美句段记到自己的“小小笔杆子”本上。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世界之最世界最后一块密境教学札记:教学课题第九册第二单元

36、:浙江潮课时进度3课型特点主体阅读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美观书写本课生字6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好古文的读法。3、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通过古今文字的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通过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古今文字的对比,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增强语感和对祖国语言的由衷热爱。教学重点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作者的思路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教学难点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作者

37、的思路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教学(具)准备图片资料、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文言文,质疑解疑。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导入: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四、拓展运用五、课堂小结:生齐读课题自由述说生合作学习生答,评价,补充朗读学生跟读默读,勾画相关语句,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有感亲的朗读学生练读,指读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有感情有韵味的朗读齐读感受两者的不同组内交流全班交流1. 今天我们将首次接触到文言文,齐读课题。2.

38、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能说说第一次读古文的感觉吗?3.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困难吗?1. 各小组分两步来解决问题:第一,认真读课文,先把课文的大概意思读明白;第二,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时间暂定五分钟。(教师很认真地逐组巡视辅导。)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评价,纠错)3. 指读课文:课文读通顺了吗?谁来试一下? 4. 教师范读1. 围绕着“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来感受浙江潮的伟大。从哪里能看出浙江潮是伟观呢?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形:仅如银线等色:玉城雪岭等声:如雷霆势:震撼激射2. 指名回答:远近气势诗歌评价3. 指导美读:读了课文,

39、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4. 教师配乐范读。(古筝曲)5. 再读古文,说说为什么称浙江潮为“天下之伟观也”?6. 指导朗读:将你感受到的浙江潮读出来,注意读出气势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律。1. 其实描写浙江潮的文章有很多,老师又给你带来一篇。出示钱塘江大潮,请你读读,感受一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 指名读,说感受。虽然本课只有短短四句话,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浙江潮,感受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把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吧!从学生的第一感知入手,让学生感觉到自然亲切合作学习有助于解决学生在预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把握古文的韵律读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扫除字词障碍,精读课文,感受浙江

40、潮的壮观场面。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三、学习课文:四、本课小结:齐读课题学生进行交流,纠正读音指名朗读质疑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找出写大潮来之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读一读。观看录像学生自己读45节生答,相互补充带着这一问题自学第六自然段,自学后交流。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古文描写的浙江潮,简洁、传神。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现代散文板书课题:观潮看看两者有哪些不同? 1、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生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2、指名朗读本课生字新词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1、理清课文脉络: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潮来前、潮来

41、时、潮来后)2、学习潮来前课文13自然段点拨学生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大潮来时的景象。进而理解课题观潮即观天下奇观。你感受到了什么?(江面平静人们急切)3、精学“潮来时”,学习课文45节。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中,你们的心情急不急呢?老师找来了大潮到来时的录像带你们想不想看呢?播放录像思考:潮来时有哪两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潮的声大,浪高)教师指导,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写潮的样子”的句子。知潮声:声像什么?响声怎么样?千百万辆坦克同时开动的响声像什么?在学生回答出来之后,让回答最确

42、切的学生将“闷雷”,“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写在黑板上。知潮形:用以上的方法,让概括最全面又准确的学生将“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书写在黑板上。 知潮序:通过板书,你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顺序吗?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训其说:根据板书叙述潮来时的经过。先让全体学生按板书内容练习说,再让学生加上表示观察顺序的词练习说。解其情: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之中,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理解观潮人的“喜”、“惊”之情。小结:钱塘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使人惊心动魄。让我们一起有感情朗读

43、“潮来时”这一部分。4、自学“潮过后”学习课文第六节。潮过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从潮头“奔腾而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分析中理解了潮头汹涌,余威犹在。“霎时”一词的分析中,理解了潮头一眨眼就过,进一步理解了江潮速度之快。“水位上涨六米”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钱塘大潮之奇。5、再忆“潮来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 这正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你认为这里所引用的天下指什么?学生理解“天下”可以认为是中国,也可以泛指全世界。学生理解“天下无”为中国之最,也可以理解为“世界皆无,唯中国独有”,这说明钱塘水潮是世界之最。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总结、学习写作方法,现代文、文

44、言文对比欣赏。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二、学习写作方法:三、对比赏析:四、全文总结:1、齐读:浙江潮2、齐读:观潮三个同学有感情朗读“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其他同学听读中再次观录像1、从“思路线”的归纳中教给学生解词的方法,“天下奇观”中的“奇”是指特殊,声形巨大,海水倒灌异于一般。2、从潮的“形、声、线”的归纳中让学生理解“静动静”的写法以及以静衬动的描写手法。3、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同“急”、同“喜”、同“惊”,同“赞”。作者赞美钱塘大潮天下奇观、热爱祖国山河的笔下之情,为学生的心中之情。4、在描写中作者运用那些修辞方法?5、文章开头与结尾一句之间

45、有什么联系?浙江潮和观潮两篇课文的不同之处?语言文字方面朗读感受方面内容结构方面同学们还曾记得,那神奇美丽的五彩池;雄伟壮丽的瀑布;四季如画的小兴安岭;还有这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这就是我们可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怎能不感到自豪,作者也正是把这种热爱与自豪之情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业设计: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背诵喜欢的段落;3.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板书设计: 浙江潮观潮 天下奇观潮来前平静 声形色远闷雷一条白线稍远长粗横贯潮来时再近白色城墙更近千万坦克千万匹白色战马潮来后平静教学札记:教学课题第九册第二单元:红树林课时进度2课型特点主体阅读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

46、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了解红树林的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1、了解红树林的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具)准备音乐、图片资料、生字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文章重点部分。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四、总结全文生齐读课题学生自由

47、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读课文,勾画有关句子选择朗读,述说喜欢的理由练读有感情朗读自由述说自己的感受1、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林是什么颜色的吗?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林吗?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红树林1、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2、师:你喜欢海南的红树林吗?3小结。 1. 指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红树林的?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2. 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通过学习,你能说说你喜欢红树林的理由吗?3. 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时板书)4. 指导朗读:美读 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激发学生兴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巩固生字。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总体把握:二、内容探讨:三、听写四、小练笔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红树林的景色的句子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听写生字生词练笔结合课文,说说你对红树林的认识和理解。1、你喜欢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吗?为什么?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纠错提出要求: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作业设计:1、摘抄生字新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课外阅读;板书设计: 红树林 神奇美丽奉献教学反思:教学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