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广东公司TDLTE试验网宏基站设计原则V1.0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3070256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9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TDLTE试验网宏基站设计原则V1.0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TDLTE试验网宏基站设计原则V1.0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TDLTE试验网宏基站设计原则V1.0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TDLTE试验网宏基站设计原则V1.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广东公司TDLTE试验网宏基站设计原则V1.01(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移动广东公司TD-LTE试验网宏基站设计原则(V1.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编制2012年2月.;.日期版本描述修订人2011-12-19初稿第一版孙镜华、龙佳杰2012-1-2修订稿根据12-28会议意见修改孙镜华、龙佳杰2012-2-14V1.0第一版定稿孙镜华、龙佳杰.;目录1前言12宏基站频率使用原则13TD-LTE宏基站建设原则13.1无线机房建设原则13.1.1一般要求13.1.1.1挂墙安装方式13.1.1.219英寸标准机柜安装方式23.1.2机房土建改造原则23.2天面建设原则33.2.1一般要求33.2.2天线间距要求33.2.3天面土建改造原则53.2.4

2、风荷载计算原则63.2.5铁塔建设原则73.2.5.1新建铁塔73.2.5.2利旧铁塔73.2.6增高架改造原则83.2.7独立抱杆选用要求93.2.8一体化天线安装原则103.2.9天馈支撑系统锚固要求114TD-LTE系统传输建设原则124.1配置原则124.2保护方式124.3带宽配置135供电方案135.1TD宏基站通信负荷参考值135.2独立新建TD-LTE宏基站典型配置145.3共址新建TD-LTE宏基站的改造155.4RRU供电方案176防雷接地系统建设指导原则186.1防雷系统建设原则186.2接地系统建设原则197GPS安装方案207.1一般要求207.2GPS系统组件207

3、.3GPS/北斗安装要求218美化天线相关指导意见228.1美化天线安装要求228.2天线美化类型及要求221 前言2010年10月,由我国主导的TD-LTE增强型入选成为4G国际标准。同年12月28日,工信部对电信研究院上报的关于开展TD-LTE规模技术试验的请示进行了批复(工信部科函【2010】612号),标志着TD-LTE正式迈入了建设元年。TD-LTE规模技术试验属于“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重大专项,中国移动将负责完成规模技术试验网网络建设工作。为指导各地市公司顺利开展TD-LTE试验网宏基站的建设工作,在集团公司计划部起草的TD-LTE规模技术试验网宏基站配套改造指导原则基础

4、上,省公司工程建设中心组织编制了本原则,请各地市公司遵照执行。本原则由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工程建设中心负责解释。2 总则本原则适用于中国移动广东公司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宏基站的工程设计与建设,是阶段性的指导文件。各地市公司应贯彻和执行本原则的具体要求,在本原则与行业有关标准不一致时,应执行其中相对较高的标准。3 TD-LTE宏基站使用频率原则本期试验网宏基站使用F频段(1880MHZ-1900MHZ)和D频段(2570MHZ-2620MHZ)。4 TD-LTE无线网技术指标要求4.1 无线覆盖率要求覆盖区域内满足RSRP-110dBm的概率大于90%。4.2 无线吞吐量要求在20MHz带宽同

5、频网络、实际用户占用50%网络资源的条件下,单小区平均吞吐量达到20Mbps/5Mbps(下行/上行)。4.3 无线边缘速率要求在同频网络、20MHz带宽、10用户同时接入、邻小区空载条件下小区边缘用户可达到1Mbps /250kbps(下行/上行);如邻小区负载达到50,小区边缘用户可达到500kbps/150kbps(下行/上行)。4.4 无线性能指标可接通率:无线覆盖区90%位置内,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块差错率目标值:数据业务为10%。4.5 无线业务质量指标在同频组网,实际用户占用50%网络资源的条件下:无线接通率:基本目标95%;挑战目标 97%;掉线率:基本目标4%;挑战

6、目标 95% ;挑战目标97%5 TD-LTE宏基站建设原则5.1 无线机房建设原则5.1.1 一般要求5.1.1.1 挂墙安装方式1. 设备挂墙安装时,安装墙体应为水泥墙或砖(非空心砖)墙,且具有足够的强度方可进行安装。2. 设备安装位置应便于线缆布放及维护操作且不影响机房整体美观,墙面安装面积应不小于600mm600mm,设备下沿距地宜为1.41.6m。3. 设备安装可以采用水平安装方式或竖直安装方式。4. 设备安装时,设备上下左右应该预留不少于100mm的散热空间,前面要预留600mm的维护空间。(按各厂家安装规范分别要求)5.1.1.2 19英寸标准机柜安装方式1. 机房内具备可供设备

7、安装的19英寸标准机柜,且机柜内空间能够满足所需安装BBU的高度和深度要求,方可采用机柜安装方式。2. BBU安装时,上下应该保留1U的空间用于设备散热。3. BBU的接地由19英寸标准机柜统一提供即可。5.1.2 机房土建改造原则TD-LTE建设中,对于共址机房应复核新增BBU设备及电池等对机房承重的影响,如选择新建机房,需满足通用的机房土建要求。1. 基站室内机房需根据实际情况由结构专业核算,满足机房承载要求;对于不满足的站点,应提出改造方案或另选新站址。2. 基站机房宜优先选择具有现浇楼板结构的房屋。3. 在屋面建设轻体房屋作为机房使用时,应充分考虑屋面的承载能力,采用合理的建设方案,以

8、确保轻体房屋与屋面结构有可靠的拉结措施,同时应考虑屋面防水层的保护和修复。4. 应考虑电池组荷载的远期要求,有条件时应预先安装电池组架空支架,以满足正常使用和扩容后的承重需求。5.2 天面建设原则5.2.1 一般要求1. RRU采用抱杆安装时应该选用符合土建要求的抱杆。2. 当RRU与智能天线同抱杆安装时,中间应保持不小于300mm的间距,以便于施工和维护。3. RRU设备下沿距楼面最小距离宜大于500mm,条件不具备时可适度放宽至300mm,以便于施工维护并防止雪埋或雨水浸泡。4. RRU采用挂墙安装时,安装墙体应为水泥墙或砖(非空心砖)墙,且具有足够的强度方可进行安装。5. 设备安装位置应

9、选于方便施工安装、线缆连接和维护操作,且不影响建筑物整体美观的楼面墙体位置。6. 挂墙设备安装件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设备供应商的安装及固定技术要求。7. 天线安装时,天线支架顶端应高出天线上安装支架顶部200mm。天线支架底端应比天线长出200mm,以保证天线安装的牢固。5.2.2 天线间距要求在工程实施中,两系统天线之间适当进行垂直或水平空间隔离,建议TD-LTE基站天线(美化天线除外)的安装间距采用如下标准: 其他 系统间距方式GSM1800注1GSM1800注2CDMA2000WCDMATD-SCDMA注3TD-SCDMA注4TD-LTE水平-0.5m-0.5m-0.5m1.0m注5垂直注6

10、1.8m0.2m2.3m0.2m2.7m0.2m0.5m注1: GSM/DCS系统需符合3GPP TS 05.05 V8.20.0(2005-11)规范;注2: GSM/DCS系统需符合3GPP TS 45.005 V9.1.0 (2009-11)规范;注3: TD-SCDMA系统需符合YD/T 1365-2006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注4: TD-SCDMA系统需符合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硬件技术规范(2010年);注5: 如果条件不具备,特殊情况下可0.5m;注6:垂直间距是指上层天线下缘与下层天线上缘的距离。5.2.3 天面土

11、建改造原则利旧天馈系统应复核新增天线及RRU设备对原结构的影响,新建天馈系统应满足相关设计要求。1. 应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天馈支撑结构方案,需利旧的塔架,应根据工艺需求进行结构承载复核,不能盲目使用。2. 由于TD-LTE智能天线与2G天线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风阻较大,应充分考虑天线的风荷和天线支撑结构的固定问题,各基站的天线安装方式应经过专门设计。3. 根据移动通信天线的重要性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4. 根据城区TD-LTE天线的一般安装高度要求,进行屋面抱杆风荷载计算时,取计算高度为40米。5. 天馈支撑结构锚固位置的选择,需综合考虑锚固基材、锚栓品

12、种、节点受力特点,力求支撑结构的长期安全可靠。在砌体结构上进行天馈支撑结构安装时,应首先鉴别砌体的可靠性,必要时应对砌体进行加固。6. 美化天线应确保基础结构和自身结构的安全可靠;屋面美化天线还应注重美化天线安装锚固的可靠性,并应采用多重锚固措施,避免在极限荷载下美化天线倾倒、坠落等危险情况的发生。5.2.4 风荷载计算原则移动通信塔架的风荷载计算应遵循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及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中的相关要求。1. 根据移动通信天线的重要性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 2. 地面粗糙度类别一般取C类;远郊地区

13、地面粗糙度类别取B类。3. 根据城区TD-LTE天线的一般安装高度要求,进行屋面抱杆风荷载计算时,取计算高度为40米。(注:当天线实际挂高超过40米时,应根据实际高度计算。)4. 一体化天线抱杆系统的自振周期较传统天线增大较多,应计算风振系数。如按重量60kg的一体化天线进行设计,悬臂长度3米以下抱杆宜考虑1.5的风振系数;悬臂长度3米的抱杆宜考虑1.8的风振系数。悬臂大于3米的抱杆不推荐用于一体化天线的安装。5. 各类典型天线规格(参考值):表:天线规格对比天线类型每副天线尺寸(mm)每副重量(kg)迎风面积(m2)GSM 900双极化天线1415265141160.375DCS 1800双

14、极化天线13101738190.227900/1800双频双极化天线1739272148200.473900/1800/TD三频双极化天线2400272148340.653普通8阵列智能天线1350680100200.918窄带双极化智能天线1390320110140.445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1400300110150.42低增益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7003001108.50.21一体化天线超宽带智能天线140032015050600.56二合一天线170040016050700.68FAD频段0.7 8阵元天线143032011013.90.458FAD频段0.7 8阵元天线(小型化)8663

15、201107.20.28FAD频段2阵元天线15501558580.24注:一体化天线背装一个或两个RRU,每个RRU重量约为20kg。5.2.5 铁塔建设原则5.2.5.1 新建铁塔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印发和的通知(中移计 2010 84 号), “在标准化设计范围内的通信局房和基站铁塔,各公司要严格采用标准化设计。”5.2.5.2 利旧铁塔利旧原有塔架之前,应对塔架适用性进行判断。进行铁塔适用性判断的途径有以下3种:1. 由原设计单位依据TD-LTE天线的风荷载条件给出复核意见。因为原设计单位对塔架的计算条件、承载能力最为了解,掌握相应塔架的核心设计资料,所以能够对塔架的适用性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16、。2. 设计资料完整的情况下,可由配套改造设计单位依据设计资料中提供的塔架使用条件进行复核。应查明铁塔的设计使用条件:即平台个数、安装天线数量、单面天线的迎风面积,是否安装微波天线及其规格数量。然后根据设计原始条件下和实际安装情况下(包括TD-LTE天线及RRU)天线迎风面积相符的原则,判断铁塔可否利旧。所谓天线迎风面积相符的原则,就是将设计原始条件下各平台单方向天线迎风面积之和与各平台单方向实际天线迎风面积之和相比较,如实际的天线迎风面积不大于设计使用条件,则表明安装TD-LTE天线后,实际迎风面积没有超过设计值,铁塔可以利旧;如超出设计值,应进行专门鉴定,并依据鉴定结论进行加固改造。3.

17、设计资料不全时,应委托有专门结构鉴定资质的单位对塔架的适用性进行鉴定。5.2.6 增高架改造原则增高架(拉线塔,下同)和拉线塔除核定天线安装条件外,还应对塔架本身及拉线锚固条件和锚固措施进行必要的鉴定。利旧增高架应由结构专业单位核定杆件强度和长细比,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改造加固。利旧增高架应由结构专业单位检查判断屋面拉线锚固点结构的可靠性;锚具应具有防拔出、防拉坏的保证措施。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改造加固。5.2.7 独立抱杆选用要求1. 主杆直径应满足当地设计风压作用下的杆件材料强度要求。表:天线抱杆规格风荷载设计值(kN)0.4060.81.01.21.41.61.82.0抱杆长度(m)1.5-

18、60X460X560X570X470X52.0-60X460X460X560X570X470X576X576X52.5-60X460X570X470X576X576X583X583X5360X460X460X570X576X583X583X589X589X5460X460X570X576X583X589X5102X5102X5102X5注:A. 表中抱杆长度是指抱杆支撑点以上的悬臂长度,不包括避雷针及锚固段长度,并非抱杆全长。B. 计算中未考虑避雷针、馈线等因素的影响。为安全起见,计算时取抱杆顶点为合力作用点,以抵消上述因素的影响。C. 钢材计算强度依照Q235钢计算;抱杆规格是根据计算强度选

19、定的,应力比约小于0.9。D. 使用时可根据抱杆悬臂长度对照表2.2中的天线风荷载设计值选用抱杆规格。E. 60X4 为建议的最小规格。“-”代表计算规格小于60X4,按照60X4选用。 2. 垂直安装在墙壁上,具有两个可靠的垂直固定点,固定点间距大于杆长的1/6的抱杆可直接使用。如不满足要求,应增加双向斜撑,斜撑水平投影夹角90度,至少一个方向的斜撑应能够与屋面可靠固定,另一方向如不具备固定条件可采用配重,配重重量和配重臂长度应由设计人员计算确定。3. 采用配重固定的抱杆,应由专业人员核算,并选取合理的安装位置。配重抱杆仅供安装一副天线使用,且高度不宜超过6米。基本风压较高的地区不宜使用配重

20、式抱杆。注:当基本风压超过0.65时,风级接近12级,陆上极少见,摧毁力极大,可认为是“基本风压较高的地区”。具体工程中,设计人员可根据经验灵活掌握。5.2.8 一体化天线安装原则一体化天线自重较以往天线有较大增加,应采取措施减少因天线自重增加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一体化天线天馈支撑系统改造时,需注意解决以下问题:1. 一体化天线正向迎风面风荷载计算可继续遵循现行荷载规范要求,但应考虑风力引起振动的影响,长天线支臂必须考虑安装侧向支撑构件,或采用短天线支臂;天线侧向增加一体化RRU,侧向迎风面有所增加,但远小于正向迎风面,可不单独考虑风荷载计算。2. 用于安装一体化天线的屋面抱杆,应妥善考虑与屋

21、面连接部位的连接构造,对容易产生振动的抱杆,应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大管径或增加支撑构件),减弱抱杆振动强度。3. 安装一体化天线的屋面抱杆及其他荷载较大的屋面抱杆,其安装节点的锚固应采用化学锚栓或采用具有机械锁键效应的扩底型锚栓;不宜使用膨胀型锚栓。4. 利旧塔架安装一体化天线,应对塔架抗风、抗重力荷载承载力进行必要的核定,并综合考虑天线及RRU等的安装问题及局部紧固件的可靠性。改造前应由专业人员确认塔架的承载力并提出改造措施,以保证改造后塔架长期使用的安全。5.2.9 天馈支撑系统锚固要求天馈支撑结构的锚固节点的设计,需综合考虑锚固基材、锚栓品种、节点受力特点,力求支撑结构的长期安全可靠。1.

22、 锚固基材应坚实,具有较大的体量,能承担天馈支撑结构的锚固和全部附加荷载。2. 安装天馈支撑系统使用的锚栓宜使用力学性能稳定可靠的产品。锚固节点受拉力作用且力值较大时,应使用化学锚栓进行锚固,且埋置深度应符合锚固要求。化学锚栓应具有明确的抗老化性能;冬季施工使用的化学锚栓应具有低温施工测试报告。膨胀型锚栓、扩底型锚栓要在受压或受剪情况与受力情况复杂时,设计上采取措施,增强节点受力性能。3. 考虑到风载的长期脉动作用,建议抱杆锚固部位和支撑部位的连接节点螺栓均采用双螺母,以防止松动。4. 在砌体结构上进行天馈支撑系统安装时,应首先鉴别砌体的可靠性,必要时应对砌体进行加固。固定构件的锚栓、锚具优先

23、采用穿墙式安装,以保证锚固的长期可靠性。当不具备穿墙安装条件时,优先使用化学锚栓;使用膨胀螺栓时,构造上应增加螺栓数量,以增强可靠性。5. 沿海高风压地区,在使用增高架和屋面抱杆时,宜采用锚固方式固定,以提高可靠性。锚固位置一般宜选取适合承重的梁柱墙等位置,如需在楼板上进行锚固时,应慎重施工,避免打穿楼板。破坏的防水层应按照原防水层的做法或更高要求恢复,以确保防水做法的可靠性。6 TD-LTE系统传输建设原则6.1 配置原则1. TD-LTE基站传输接入采用光缆接入方式,选择PTN设备承载,结合PTN网络的整体部署策略,充分利用已建PTN传输资源。2. 接入层系统尽量采用环网结构,每个接入环3

24、8个节点,确有困难的情况下可少量采用链型结构。对于不具备后备电源条件的基站,宜单独组织传输系统。3. 主测区域接入层配置10GE PTN设备,非主测区域接入层配置可以升级为10GE的GE PTN设备,交叉容量不小于30G,与eNodeB连接应使用GE光接口(1000Base-SX);汇聚层采用10GE设备,单个设备交叉容量不小于160G;核心层采用10GE设备,单个设备交叉容量不小于320G。6.2 保护方式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性,接入层采用基于LSP的1:1/1+1保护方式,工作和保护需规划不同路径,各使用1条LSP。核心层、汇聚层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环网保护。6.3 带宽配置为TD-LTE基站配

25、置的LSP的保证带宽和峰值带宽如下:区域项 目宏站(MBps)主测区域保证带宽(CIR)160峰值带宽(PIR)450非主测区域保证带宽(CIR)80峰值带宽(PIR)320根据不同层面PTN网络覆盖面的不同,在满足CIR带宽的基础上,在不同层面为LTE基站规划预留带宽,具体如下:区域接入层(Mbps)宏站汇聚层(Mbps)宏站核心层(Mbps)宏站主测区域320240160非主测区域160120807 供电方案7.1 TD宏基站通信负荷参考值TD-LTE基站无线设备功耗(含1个BBU、3个RRU)按2100W计算,传输和监控设备功耗按200W计算。各厂家设备耗电不同,其中单个BBU功耗最大值

26、为1000W,单个RRU功耗最大值为490W。7.2 独立新建TD-LTE宏基站典型配置1. 各站均配置1套交直流供电系统,分别由1台交流配电箱(屏)、1套-48V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含交流配电单元、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监控模块、直流配电单元)和2组(或1组)阀控式蓄电池组组成 。2. 各站要求引入一路不小于三类的市电电源,站内交流负荷应根据各基站的实际情况按10kW30kW考虑。3. 交流配电箱的容量按远期负荷考虑,输入开关要求为100A,站内的电力计量表根据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安装。4. 各站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按如下原则配置:市区基站的蓄电池后备时间3h,城郊及乡镇基站的蓄电池后备时间5h。(注

27、:应结合基站重要性、市电可靠性、运维能力、机房条件等因素确定)5. 各站宜配置2组蓄电池,机房条件受限或后备时间要求较小的基站可配置1组蓄电池。6. 各站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容量均按600A配置,整流模块容量按本期负荷配置,整流模块数按n+1冗余方式配置。7. 对于机房空间受限,无法按常规配置交直流供电系统的场景,应考虑使用“Minishelter”一体化机柜或室外组合电源系统。8. 电源电缆均应采用非延燃聚氯乙稀绝缘及护套软电缆。9. 对于无专用机房或机房条件受限的小型基站,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直流-48V电源供电。10. TD-LTE基站防雷系统、接地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

28、准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QB-W-011-2007)和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的要求。11. 无线设备厂家应在RRU电源线两端配置浪涌保护器,屏蔽电缆的金属层在进入机房前应进行防雷接地,具体方案应满足工信部工信厅科函200886号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TD-SCDMA基站防雷接地检测指导书的规定。12. 独立新建TD-LTE基站地线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即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共设一组接地体的接地方式。在机房内应至少设置1个地线排。7.3 共址新建TD-LTE宏基站的改造1. 共址新建TD-LTE基站市电容量以及市电引入电缆应能满足本次新增TD

29、-LTE设备需求,对于原市电容量以及市电引入电缆不能满足要求的基站,应进行市电接入改造,并应向相关单位申请增容。2. 对于需要进行市电接入改造的基站,应改造更换为不小于425 mm2截面的铜芯或435 mm2截面的铝芯电力电缆,进线开关容量应更换为100A的进线开关。3. 现有设备负荷按照实测值的1.2倍计算。4. 蓄电池组应根据基站后备时间要求、机房可承受的荷载、机房面积等因素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和更换后的容量,更换后的蓄电池宜采用2组。5. 当原有室内地线排不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的接地需求时,可在机房内的适当位置增加1个地线排,并用截面积不小于95mm2的铜芯电力电缆与原有的室内地线排

30、并接。6. 现有无线设备采用-48V电源的基站电源设备配置改造原则:(1) TD-LTE设备应与现有无线设备采用同一套直流系统供电。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需求,则只需增加整流模块对原开关电源进行扩容;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不能满足需求,则采用更换开关电源的办法解决;对于现有开关电源机架总容量小于300A(不含300A)的基站,应更换为机架总容量为600A的开关电源。(2) TD-LTE设备供电要求暂定2路32A63A的直流分路(开关电源为3个RRU提供1路直流分路,由RRU厂家负责进行分配和防雷)。基站开关电源的直流配电端子根据各基站的现有情况和需要进行改造。如现有直流配电端

31、子不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的需求,或更换配电开关,或增加直流配电箱,直流配电箱的电源应从开关电源架母线排引接。7. 现有无线设备采用+24V电源的基站电源设备配置改造原则:(1) 在基站机房面积、楼板荷载及市电容量等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尽量为TD-LTE设备独立配置一套-48V直流电源系统。(2) 在机房条件不允许为TD-LTE设备独立配置一套-48V直流电源系统时,则采用与现有无线设备共用一套直流供电系统并配置1个+24V/-48V的直流变换器为TD-LTE设备供电的方案。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需求,则只需增加整流模块对原开关电源进行扩容;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不能满足需

32、要,则需要更换原有开关电源。更换后的开关电源采用机架总容量为900A的组合开关电源。+24V/-48V的直流变换器宜从开关电源架母线排引接。(3) +24V/-48V直流变换器机架输出容量要求不小于100A,变换器模块容量按本期负荷配置,变换器模块数按n+1冗余方式配置。8. 当原有室内地线排不能满足TD-LTE设备的接地需求时,可在机房内的适当位置增加1个地线排,并用截面积不小于95mm2的铜芯电力电缆与原有的室内地线排并接。7.4 RRU供电方案RRU供电方案可分为-48V集中供电,-48V本地直流供电,交流220V逆变器远供以及280V380V高压直流远供四种情况。工程实施中,应根据现场

33、条件,结合RRU功耗、RRU数量、RRU与BBU安装距离、电源设备装机位置、线缆敷设难易程度等情况,确定RRU供电方案。下表是本期试验网常用的几种供电方案:序号供电距离L(单位:米)供电方案1L1001.当远端RRU总功耗在300W以内时,可以直接使用-48V直流电源;2.当远端RRU总功耗超过300W时,需采用其他远供方式供电。2300L1001.利旧原有-48V(+24V)直流电源系统,通过局端远供电源系统转换为240V380V直流电源输送至RRU侧,在RRU侧安装适配电源,重新转换为-48V使用;2.新建局端组合电源系统,输出-48V和240V380V两组直流电源,分别为近端和远端的RR

34、U供电,在远端RRU处安装适配电源,重新转换为-48V使用;3.线缆数量较多或敷设路由困难时,就近为RRU单独配置小型-48V直流电源系统设备;4.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或RRU为级联方式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接经-48V/220V逆变器逆变后的交流电源为RRU供电,逆变器要求为N+1工作方式;5.直接使用-48V直流电源,但需加粗供电电缆线径以满足电压降的要求。3L3001.利旧原有-48V(+24V)直流电源系统,通过局端远供电源系统转换为240V380V直流电源输送至RRU侧,在RRU侧安装适配电源,重新转换为-48V使用;2.新建局端组合电源系统,输出-48V和240V380V两组直流电

35、源,分别为近端和远端的RRU供电,在远端RRU处安装适配电源,重新转换为-48V使用;3.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或RRU为级联方式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接经-48V/220V逆变器逆变后的交流电源为RRU供电,逆变器要求为N+1工作方式。注:1、当通信网络设备的供电线路长度大于100m,线路上的压降超出设备正常工作允许的过、欠压范围,且就近供电存在问题、运行维护困难时,宜采用远程供电方案;2、考虑到远供线路建设成本等因素,远供线路电缆的导线线径不宜超过等效50mm2铝芯导线电阻值的电缆规格,每条供电线路长度不宜超过10km;3、为保证远供电源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在长距离级联供电场景,每条远供线

36、路中级联的远端站点数量不宜超过15个,单套远供局端电源设备所供电的远端站点数量不宜超过20个;4、在集中分布式供电场景,则宜根据其受电网元设备的总功耗情况,进行远程供电电压的合理设置。8 防雷接地系统建设指导原则8.1 防雷系统建设原则1. TD-LTE宏基站防雷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QB-W-011-2007)和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的要求。2. 变压器高压侧、低压侧、TD宏基站交流配电箱、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均应设有浪涌保护器,其保护方式、最大通流容量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3. 无线设备厂家应在RRU电源线两端配

37、置浪涌保护器,可暂参考工信部工信厅科函200886号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TDSCDMA基站防雷接地检测指导书的规定。8.2 接地系统建设原则1. TD-LTE宏基站接地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QB-W-011-2007)和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的要求。2. TD-LTE宏基站地线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即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建筑防雷接地共设一组接地体。在机房内应至少设置1个地线排。3. TD-LTE宏基站内的走线架、吊挂铁件和不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等均应可靠接地,在年雷暴日数较多、雷害严重地区的基站内的金属管

38、道、金属门等也应可靠接地。4. 屏蔽电缆的金属层在进入机房前应进行防雷接地,具体接地方式可暂参考工信部工信厅科函200886号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TDSCDMA基站防雷接地检测指导书的规定。5. 在共址新建TD-LTE宏基站或远期扩容TD-LTE宏基站内,当原有室内地线排不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的接地需求时,可在机房内的适当位置增加1个地线排,并用截面积不小于95mm2的铜芯电力电缆与原有的室内地线排并接。9 GPS安装方案9.1 一般要求1. 共址TD-LTE基站原则上通过分路方式引入同步信号。在确定分路方案时应考虑分路器带来的插损,确保TD-SCDMA和TD-LTE时间信号强度满足

39、接收灵敏度要求。2. 新选TD-LTE基站新建北斗/GPS双模引入同步信号。9.2 GPS系统组件1. GPS天线;2. 避雷器(设备侧);3. 天线支架;4. 馈线及接头;5. 避雷器(天线侧,GPS上塔安装时使用);6. 放大器;7. 分路器(两个及以上基站集中安装时使用)。8. GPS安装结构图如下(图中虚线框中组件为选装组件):图7-1 GPS安装结构图9.3 GPS放大器和分路器使用原则一般情况下,根据GPS馈线布放的长度不同,馈线型号和放大器的使用有如下规定:序号GPS馈线长度L(单位:m)标配馈线1/2馈线7/8馈线GPS放大器1L70是-270L120-是-3120L200-是

40、-4L200-是是特别地,在TD-LTE需要与TD-SCDMA系统共GPS天馈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分路器,建议按下表配置放大器和分路器:序号GPS馈线长度(单位:m)标配馈线1/2馈线7/8馈线放大器二分路器三分路器四分路器1L70是-2L70-是-是-3L70-是-是-4L70-是-是570L120-是-670L100-是-是-770L85-是-是-870L75-是-是9120L200-是-10120L160-是-是-11120L140-是-是-12100L120-是-是13525L200-是是-14200L475-是是是-15200L450-是是-是-16200L435-是是-是注:1、 该

41、表假设放大器增益为22dB;2、 一个GPS天线最多只可接一个一分四的分路器;3、 GPS天线后面最多接两个放大器;9.4 GPS/北斗安装要求1. 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阻挡,距离楼顶小型附属建筑应尽量远。2. 由于卫星出现在赤道的概率大于其他地点,对于北半球,应尽量将天线安装在安装地点的南边。3. 安装卫星天线的平面的可使用面积越大越好。一般情况下要保证天线的南向净空。如果周围存在高大建筑物或山峰等遮挡物体,需保证在向南方向上,天线顶部与遮挡物顶部任意连线,该线与天线垂直向上的中轴线之间夹角不小于60度。4. 为避免反射波的影响,天线尽量远离周围尺寸大于200mm的金属物1.5m以上,在条件许

42、可时尽量大于2m。5. 注意避免放置于基站射频天线主瓣的近距离辐射区域,不要位于微波天线的微波信号下方、高压电缆的下方以及电视发射塔的强辐射下。以周边没有大功率的发射设备,没有同频干扰或强电磁干扰为最佳安装位置。6. 天线与WIFI的天线安装要求距离大于3米,天线不能安装在TD天线或TD-LTE天线的发射口面处。7. 铁塔基站建议将北斗/GPS接收天线安装在机房屋顶上。10 美化天线相关指导意见10.1 美化天线安装要求美化天线的设计施工的单位应严格遵循有关规范的规定,在达到美化要求的同时,应确保承载结构和自身结构的安全可靠,并注意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1. 地面美化天线的设计应选择适宜的风载体

43、型系数,并充分考虑美化天线的迎风面积。2. 屋面美化天线应注重美化天线安装锚固的可靠性,金属构件应与屋面避雷带连为一体。3. 屋面装饰灯杆等美化杆体应采用多重锚固措施,避免在极限荷载下美化天线倾倒、坠落等危险情况的发生。10.2 天线美化类型及要求1. 建筑伪装型包括广告牌型、方柱型(烟囱型)、圆柱型、水罐型、空调箱型、穿衣戴帽型等,使天线成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或常见外置物体(例如空调箱、广告牌等)。增益损耗0.5dB,附加VSWR0.05。2. 植物型利用假树叶、树干来装饰天线抱杆及天线。增益损耗0.5dB,附加VSWR0.05。3. 灯型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增益损耗0.5dB,附加VSWR0.05。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