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3062877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20分)一、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1.jn( )工 2.y( )事 3.挑xn ( ) 4.山l( )二、默写。(3分)5.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 , , 。三、运用。(8分)6.仿照例句,任选下面的一个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2分)例句: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风筝 友情 7.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6分)(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2、:(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同学们,我们不能忘记,曾有多少志士仁人不惜抛头颅,撒热血,为祖国的兴亡而英勇斗争。我们也不能总沉醉于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和四大发明;作为祖国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我们将要担负的责任并不轻快;我们更不能不忘记,当年少先队员的誓词,准备着,时刻准备着四、综合实践活动。(5分)8.如果有一群外校的学生慕名来你校参观校园环境,学校派你当陪同参观的小导游,你将如何介绍?请简单写一段能吸引参观者的解说词。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50分)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5题。(19分)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以

3、小平台划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 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 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 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9.在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两组反义词。(4

4、分)近义词:( )( ) ( )( )反义词:( )( ) ( )( )10.在文中 内填上适当的标点(2分)1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分析这句话的作用。(4分)新课标第一网12.在这段文字中,涉及了哪些说明对象?(2分)13.作者描写眼前景物时使用了哪两个比喻。(2分)14.对于本段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本段主要介绍了站在中山陵的平台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B.本段综合运用了描写和说明的表达方式。C.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摹状貌。D.本段的主要参观顺序是由南往北。15.结合你自己的登山经验,分析文中加点的词语如何理解?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六、

5、阅读黄鹤楼,回答1620题。(19分)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16.给下列加【】的词注音。(4分)(1)四【闼】霞敞 (2)费【祎】登仙 (3)耸构【巍峨】 (4)州城西南【隅】 17.解释下列加【】的词语。(4分)(1)坐【窥】井邑 (2)遂【以】【名】楼 (3)返【憩】于此 (4)州城西南【隅】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1) 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

6、以名楼。(2) (2)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19.文中概括黄鹤楼外观特征的句子是 。为了说明黄鹤楼这一外观特征,具体描写黄鹤楼的位置,外观以及登楼所见的句子是 , , 。(5分)20.对这篇文章解释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 费祎登仙的传说,给全文抹上了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B.“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是对黄鹤楼的重要性的扼要概括。C.“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一组对偶,从正面突出了黄鹤楼的价值。D.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附加题。(5分)(注:本题附加,不记入总分)以下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七言律诗黄鹤楼,试比较在内容上与上文有什么不同。黄鹤楼 崔颢昔人

7、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七、阅读短文,回答2125题。(12分)今日翠亨村在伶仃洋旁,槟榔山下,有一个美丽的小镇。这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诞生地闻名海内外的翠亨村镇。眼前的翠亨村镇,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兴旺发达的景象:绿树翠竹丛中,一幢幢装饰华丽的小“洋楼”鳞次栉比,显示出主人的富有和气派;新建的工业区内,一座座工厂平地而起,运送货物的车辆往来如梭;宽阔的公路两旁宾馆、酒店、舞厅、商场、银行、邮局一应俱全,门庭若市;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前,更是游人如织,终日不断。近几年里,翠亨村

8、镇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起镇办企业和“三资”企业49家,初步形成了以电子、针织、食品、制衣、塑料、玩具、家具、皮革制品和陶瓷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去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4800万元,创汇3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2%和32.3%。办企业,自然离不开人才。这几年。翠亨村镇从全国各地引进了100多名科技和管理人才,其中,有中高级专业职称的人就占一半左右。翠亨村镇的经济崛起,也吸引了大批外来劳工。据介绍,目前在该镇各企业里的外来劳工已达1.3万多人,超过了本镇的居民。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在翠亨村镇也得到长足发展。这里涌现了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设施,中山故居的后面,镇里新开发古民居展览,

9、向游人再现了这里晚清历史风貌。据镇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到翠亨村旅游观光的海内外游客达100多万人次,给全镇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入。如今的翠亨村 ,确实富了:1992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近2000元,镇上职工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中山先生“建设之首要在民生”的遗愿,在他的故乡已经实现。镇长仇锡康指着墙上一幅翠亨村镇发展规划图对记者说,今年,镇里要继续筹集资金,增加工业投入,再扩建3万平方米的厂房,投产一批新项目。力争工业总产值超过两亿元,实现全镇工业总产值比去年翻两番。与此同时,镇里正与中山市政府合作,在环境优美的翠亨湾进行首期开发,通过移山填海,引进外资,建造多幢高层商用楼宇、别墅、花园以及

10、各种配套生活设施,计划在今后几年内,把翠亨村镇建成一座新型的多功能的海滨城市。21.文章第一段首先交代了翠亨村的 。(1分)22.第二段运用了 修辞方法,描绘了 。(用文中的话填空)(2分)23.作者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为了突出重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4分)24.文中说“翠亨村镇利用了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你认为“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指什么?(2分)25.文尾说要把“翠亨村镇建成一座新型的多功能的海滨城市”,假如你是设计者,你将怎样考虑设计方案?(3分)第三部分:作文(30分)26.可以用“发现”为题作文,也可以根据你要写的内容,在“发现”二字的前面、后面或前后加上适当的词语

11、,然后按自拟的题目作文。文体不限,450字左右。3参考答案第一部分一、1.竣工,2.轶事,3.挑衅,4.山麓二、5.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自由,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6.风筝,你是我飞向蓝天的理想,放飞你,就是放飞自己的心灵。友情,你是冬天里的一盆炭火,在人们需要你的时候,奉献上你的温暖。7.参考:“撒”改“洒”;“兴亡”改“兴盛”;“。”改“;”;“没有”改“独有”;“轻快”改“轻松”;“不忘记”改“忘记”;“誓词”后的逗号改破折号。四、8.抓住特征,突出重点,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语言要有吸引力。第二部分五、9.近义词:眺望,犹若;反义词:晨夕,远近。10

12、. ; 。11.无论 都 作用:与上文呼应,总结上文的景色描写。12.石阶、平台、祭殿。13.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14.C。15.“垂直”意味着从入口处的石坊到平台之间的纯高度差是70米,但因为在实际游览中,中山陵是依山势而建,逐渐攀升的,所以游客可能不一定能感受到如此之大的高度差,这也体现了设计者的精巧构思,所以“垂直”一词不能删去,否则会产生歧义。六、16.t y li y新课标第一网17.(1)城乡(2)命名(3)休息(4)角落18.(1)为何一定要到濑乡的老子祠,东阳的八咏楼,才可以观赏到应时的景物,遇会到神仙呢!(2)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19. 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20.C七、21.地理位置;22.排比,眼前的翠亨村镇,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兴旺发达的景象。23.重点介绍翠亨村富了,运用作比较、列数据、举例子等方法。24.人文环境优势,地理位置优势。25.与环境协调,与孙中山先生的人格一致,体现多功能等。答案不统一。第三部分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