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11课廉蔺相如列传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63054725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案]第11课廉蔺相如列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案]第11课廉蔺相如列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案]第11课廉蔺相如列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教案]第11课廉蔺相如列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第11课廉蔺相如列传(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积累文言常用词,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2、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过程和方法:1、品读课文,了解大意。2、领会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3、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2、教育学生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品格。二、教学设计:教学重点、难点: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3、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的理解。4、深化学生对人物描写艺术手法的理解。教学准

2、备:课件、录音带及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四课时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他是一位史学巨子,又是一位文学奇才。只因仗义直言,却身受酷刑。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巨创之下,他发愤著书,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史家绝唱-他就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2、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我国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集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

3、创作史记准备的丰富的材料。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宫刑。他在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3、关于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文学巨著。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2篇)、书(18篇)、表(8篇)等五种体裁,共130篇,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其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所以说它既是史学巨

4、著,又是文学巨著。4、课文背景战国时期(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5、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本文写了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5、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讨论人物思想性格。身份介绍:蔺相如:赵国宦官首领缪贤门下的食客,地位卑微。廉颇:赵国良将,屡立战功,位居上卿,以勇闻名。三个故事:A、完璧归赵背景:a.秦要求:以十五城换璧。b.赵犹豫不决,进退两难: a)送璧入秦可能被骗,得不到城池。 b)若不送璧,可能会使秦王生气,进攻赵国。c.缪贤推荐相如出使。d.相如主张送璧入秦: a)秦强赵弱,不得不答允秦国。 b)宁可让秦承担理亏之过,亦不可被秦国找到进攻的借口。e.相如自荐出使,并言若不得城,必完璧归赵。f.赵王派相如出使。经过:秦王无意偿城无礼:只在章台接见

6、相如,礼节傲慢。失信:秦王把璧传给美人和侍从观赏,没有提偿城之事。相如妙计取壁假称璧有瑕,把璧骗回。怒斥秦王无礼,持璧倚柱而立,以同归于尽作要胁,令秦王不敢强夺。勇求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拖延时间。派随从换上平民服装,由小路把璧带回秦国。相如廷斥秦王指斥秦历代君主皆不守信约,故已把璧运回赵国。要求秦国先割城,赵国才交出璧。愿以死谢罪。结果:a.秦王明白即使杀相如,亦不能得到璧,反而断绝秦赵的友好关系,所以厚待相如,放他回国。b.相如被封为大夫。C.秦不予赵城,赵不予秦璧。B、渑池之会背景:a.秦王约赵王于渑池相会。(秦王对完璧归赵一事仍怀恨在心,要悔辱赵王)b.赵王害怕强秦,不愿前去。c.

7、廉颇和相如皆主张赵王应约,否则会表示赵王软弱胆怯。d.廉颇部署:a)赵王三十日内未返国,立太子为王,打消秦王要胁赵国的念头。b)在边境集结大量军队,防秦进攻。经过:a.秦王请赵王奏瑟,令御史记下此事,相如以性命胁迫秦王击,令御史记下。b.秦臣请赵王以十五城给秦王祝寿,相如请秦王以咸阳城给赵王祝寿。结果:a.秦未能在外交上占上风,让他们离开。b.相如功劳最大,被封为上卿。C、负荆请罪背景:廉颇为国立下汗马功劳,但相如出身卑贱,只因口舌之能,却被拜为上卿,故对相如有所不满,更扬言要辱相如。经过:a.相如于朝会时常诈病,不愿与廉颇排座次。b.远远看见廉颇,便令车绕路离去(因为相如把国家大事放在私人恩

8、怨之前,他明白将相不和,赵国必亡的道理)。c.廉颇知道相如苦心,自觉惭愧,负荆请罪认错。结果:两人和好,成为刎颈之交。主旨: 赞扬蔺相如机智勇敢,大智大勇、胸襟阔大、顾全大局的品德,以及廉颇忠心报国、勇于改过的崇高品格。(板书)6、概括内容:第一部分(1、2段)介绍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这是对两个人物出身情况作必要交待。这是史传文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对后文作了铺垫,一个是战功赫赫、地位显贵、天下闻名的良将,一个是地位卑微、不为人知的小小食客。对比鲜明,为下文两人矛盾的产生埋下伏笔。)第二部分(3-13段)完璧归赵。(突出了相如的智勇和爱国精神,能言善辩、善于把握时机,同时也暗写廉颇的军事才

9、能和勇气。虚实明暗相映衬,情节上环环紧扣。)第三部分(14-16段)渑池之会。第四部分(17-21段)负荆请罪、将相和好。7、布置作业(1)找出文中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以及章节,精心研读课文。(2)用500字左右描绘本文的故事情节,文体不限。 (第二课时)1、研析课文,边归纳边讲解重点词句。完璧归赵:梳理矛盾,把握人物 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虎狼之秦易城求璧,诚意少而诈骗多,赵王为难,相如不易,矛盾愈尖锐,愈能显示相如化“两难”为“两全”的智勇。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围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斗智斗勇的外交较量?斗争的结果

10、怎样?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胸有成竹,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矛盾双方围绕“保璧”与“骗璧”展开了三个回合的较量: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献璧之后,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章台接见,美人相伴,狂呼万岁,君臣上下,没有一点迎见外臣的礼貌和诚意,相如略施小计,收回璧玉。然后,对比赵王的“修敬”和秦王的“倨傲”,面责秦王无理,最后以人璧俱碎的誓言来威胁对方,利用秦王贪婪的心理,迫使他不得不“辞谢”割城。 第二个回合,归璧于赵。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断然采取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第三个回合,廷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

11、下,援引历史,揭露秦国历朝历代背信弃义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赵国,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至此,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的彻底胜利,化解了赵王的困窘,打击了秦国的威风,捍卫了赵国的尊严。渑池之会:品味语言,把握人物。“渑池之会”在记载会见时,分别怎样描写秦赵御史的?表现了双方怎样的心态智谋?记载会见情况时,秦御史“前书曰”,而赵御史却是蔺相如“顾召”而书的,只待赵王一鼓瑟,秦御史立即上前大笔一挥,借以羞辱赵国;而当蔺相如反击成功,需要记载时,却要“顾召”赵御史。“顾召”即回头招呼。可见,赵国君臣在秦国君臣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目瞪口呆,甚至到了该记载时,赵御史尚须相如

12、回头招呼才恍然大悟。此外,“顾召”也同“前书”构成了三层对比:一是秦赵双方对比,秦蓄谋已久,奸诈阴险,赵呆若木鸡,不知所措;二是蔺相如与赵王君臣对比,赵国君臣手足无措,怯懦无能,蔺相如有胆有识,智勇拔俗;三是蔺相如与秦国君臣对比,秦国君臣傲慢霸道,蔺相如有理有节,士可杀不可辱。 “渑池之会”在记载秦赵君王会见,以乐助兴的内容上各用了什么字?有怎样的不同?在记载内容上,秦御史用一“令”字,蔺相如则用一“为(wi)”字,“令”者,威逼也,不得不为;秦国君臣依靠其强力威压,逼迫赵王就范。 “为”者,替也,给也,非为威逼,主动请击也,非为人请,自愿为之也。蔺相如挽狂澜于,反令秦王击缶。缶乃市井盛酒浆之

13、容器,其为乐器则为劣等,秦王无奈,击缶助兴,无地自容!两个动词,意蕴丰富,一个是鼓瑟,一个是击缶;一个是被逼无奈,一个是死皮赖脸要献丑,秦国君臣满盘皆输! 蔺相如的“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有什么含义?秦王不肯击缶,蔺相如一句话,改变了他的念头,“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无须高声,蔺相如交代了“两个事实”,作了“一个暗示”。两个事实是:一是两人五步之距,秦王已成蔺相如的人质;二是在秦王面前是一个敢“以颈血溅大王”的人,是一个敢说敢为的人,是一个不顾生死的人。一个暗示是:我要与你同归于尽!无庸置辩的事实,凌厉明确的暗示,秦王除了服从,别无选择。“负荆请罪”:感悟思想,把握人物。“负荆请

14、罪”这故事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绘人物形象?对比反衬手法。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可以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作者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狭隘,反衬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这时,作者又以廉颇重视军事斗争,轻视外交,反衬蔺相如的见识超人一等。2、分析文章选材特点。(课件展示文章结构)(1)文章写的是合传。两个人物一生事迹很多,在纷繁庞杂的素材中,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的?明确:作者紧紧围绕主旨,从廉蔺二人一生纷繁的材料中,从不同的侧面选取了既

15、分别突出两人功绩又与两人相互关联的三件事。这三件事既有独立性,又有连贯性,情节相当完整,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最具代表性。前两件反映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后一件反映国内矛盾,人物性格就在矛盾的发展中得以体现。选材是相当典型的。(2)作者对于已选材料又是怎样精当剪裁,使得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作者根据主旨的需要,对于已选材料,分别采取了明写、暗写、详写、略写的方法。明写者详,暗写者略。表现在人物描写上,作者以蔺相如为主,详写、明写;以廉颇为辅,略写、暗写。但文中都能做到各尽其妙,使廉、蔺二人的性格同样鲜明、突出。“完璧归赵”完全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和智勇双全的品质。

16、“渑池之会”详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的机智果敢;略写廉颇,表现他参与决策,勇而有谋,以军事力量支持蔺相如外交斗争的爱国行动。“将相和好”合写两人,还是以蔺相如为主,通过蔺相如的先国后私,廉颇的勇于改过,把两人的思想统一到爱国这一基本点和共同点上。(板书)在事件经过的叙述上也有详略之分,如“完璧归赵”部分,对秦决策写得详,入秦经过写得略;对秦斗争写得详,斗争结果写得略。3、小结本课时内容4、布置作业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自主学习新学案”第1题第10题。(第三课时)1、语文活动人物表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丰富性的理解,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各组依次表演“完璧归赵

17、”“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尽可能全组参与,注意人物语言的运用和把握人物性格。)师生评议各组表演。总结:思考蔺相如、廉颇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蔺相如:机智勇敢、忠心报国、胸襟阔大、顾全大局、廉颇:忠诚献策、勇武有功、忠心报国、勇于改过2、教师总结,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侧面描写。如缪贤推荐蔺相如,从他的推荐中,可见蔺相如的胆识与智谋。正面描写。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在正面描写时,有时集中笔力写一个人;有时同时写两个人,通过对照,表现蔺相如;有时用环境气氛烘托,如蔺相如献璧时,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其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显示了秦廷的威严气氛,烘托出蔺

18、相如不为威势所慑的机智勇敢的性格。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以“完璧归赵”为例,出使秦国之前,摆在赵国面前的是“予璧”和“勿予”的矛盾。在赵国君臣一筹莫展、久计不决的情况下,蔺相如一番诚恳有礼的分析点醒了赵王,表现了蔺相如处事果断机智的性格特征。出使秦国后,强秦和弱赵之间“夺璧”和“保璧”,“杀蔺”和“保蔺”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在秦廷之上,蔺相如审时度势,巧设妙计保住和氏璧,并能慷慨陈词,怒斥秦国君臣不守信用。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中,蔺相如最终以他有礼有节,机智勇敢的个性魅力征服了秦王。在这一个又一个以弱对强、困难重重、险象环生的矛盾冲突中,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个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

19、表现。个性化的对话描写。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和好的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20、”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选取典型事件。(前面已总结)3、小结内容4、布置作业 完成“自主学习新学案”(第四课时)文言知识归纳A.通假字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臣愿奉璧往使。“奉”通“捧”,用手托。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B.一词多义负: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廉颇闻之,肉

21、袒负荆(背着)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而蔺相如使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以: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C.古今异义(在此只列出古义) 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

22、,担心)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近亲及姻亲) 请指示王(指给看) 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布衣之交(平民)D.词类活用a.名词作动词: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乃使其从者衣褐(穿)b.名词作状语: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c.使动用法: 完璧归赵(使完整) 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毕礼而归之(使回去)d.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e.形容词作动词: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待)E.特殊句式a.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我为赵将b.被动句: 而君幸于赵王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倒装句: 宾语前置:何以知之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