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王维诗四首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2996078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王维诗四首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王维诗四首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王维诗四首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王维诗四首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王维诗四首Word版含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在我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颗璀璨的明珠。唐朝诗人创作的诗歌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典型的象征;唐诗精神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虽然初唐诗歌的开端仍然弥漫着六朝的靡丽,但当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的题材,唱出永恒的宇宙人生主题时,在陈子昂、“初唐四杰”等人的努力下,“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创作倾向也终见强劲。盛唐诗歌的帷幕开启,扑面而来的是山水田园诗的清音远韵,是边塞诗的奇丽雄健;是李白的雄奇奔放,是杜甫的沉郁顿挫。兴象玲珑的优美华章与风骨遒劲的壮丽交响,交融成令

2、人叹为观止的诗史盛况。1了解初唐、盛唐诗歌的写作特点,并进一步了解初唐、盛唐诗歌的整体风格。2理解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初步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并能分析和理解作品。3了解王维、李白、杜甫等大家的著名诗篇。4了解即景抒情、山水田园、边塞战争三种不同诗歌题材。1了解发展。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2重在诵读。诵读不仅可以把握内容,还可以充分体味语言的美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诵读

3、要注意基本的技巧,包括字音要读准,节奏要协调,韵调要和谐等。3知人论世。即通过了解和分析背景知识来解读作品。背景知识包括时代风貌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第1课王维诗四首 对应学生用书P1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王维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擅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开元九年(721) 登进士第,天宝十一载(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攻陷两京时,被

4、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761)卒于辋川别业。 其诗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苏轼赞其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积雨辋川庄作“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日非,王维不再积极出仕,而是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隐居辋川,啸咏山林,笃志奉佛。该诗就写于这一时期。辛夷坞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诗,写于隐居辋川时期。王维隐居辋川期间,寄情山水,吟咏自然,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后编为田园组诗辋川集。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 (7

5、40、741)游历湖北襄阳一带时所作,该诗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时的作品。观猎王维在四十岁以前,思想奋发向上,积极进仕,支持张九龄的开明政治,诗歌创作积极乐观,写下了不少具有强烈批判性的政治诗和具有奋发向上精神的边塞诗。观猎就是王维在这一时期的作品。王维诗歌特点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见东坡志林)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赞誉。自宋以来,用类似词语来赞美其他诗人或画家的,多到难以数计,这说明诗和画作为姊妹艺术,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往往相通,相互间的影响甚为密切。但是,当我们一提起“诗中有画”或“画中有诗”的境界时,很自然地就想起王维的名字

6、,觉得只有他才适合作为这种艺术境界的代表者。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只十个字就抓住了塞外景色的特点,勾勒出一幅辽阔荒凉的画面,对全诗的豪迈气息,起了有力的衬映作用。其中“孤烟直”可见观察之细,而“落日圆”更见体会之深。这种观察、体会的工夫和深厚的绘画修养是密切联系着的。2幽寂静谧,禅意盎然王维从小就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中年以后的宦海浮沉使他遁入空门,晚年则“万事不关心”了,唯有参悟禅道。所以他的山水诗及酬赠诗中常常透出几分深远玄妙的禅意。他对于禅意的玩味及修习,使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然后将禅理化于聪慧澄明的审美感觉,创造出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

7、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的纷纭动象,是那样清静与静谧,禅韵盎然。在王维的诗中,禅味最浓的要数作于辋川的那些诗。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的内心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竹林、明月与诗人情景相照、情趣高雅,意境优美,达到了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的境界。 对应学生用书P21蒸藜(l) 2.炊黍(sh) 3.东菑(z)4鸣啭(zhun) 5.朝槿(jn) 6.辛夷坞(w)7红萼() 8.涧户(jin) 9.罟师(g)10临圻(q) 11.风劲(jng) 12.角弓

8、(jio)1积雨空林烟火迟迟:迟缓,缓缓2蒸藜炊黍饷东菑 饷:用酒食等款待,这里指送饭 菑:已开垦一年的土地,这里指的是一般的田地3漠漠水田飞白鹭 漠漠:形容广漠无际4海鸥何事更相疑 何事:怎么,为何5山中发红萼 发:绽开,开放6罟师荡桨向临圻 罟师:渔人,这里指船夫7风劲角弓鸣 劲:强劲8草枯鹰眼疾 疾:快,急速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2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3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4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5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对应学生用书P2一、阅读积雨辋川庄作一诗,思考并回答问题。赏形象1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试赏析积雨辋川庄作中“漠漠水

9、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分析品味王维诗作的绘画美。提示:写辋川之夏景,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白鹭飞行,黄鹂啼鸣。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可谓“诗中有画”。品语言2本诗的首联写的是田家劳作的生活,你认为哪一个字用得好?有何妙处?提示:“迟”字用得好。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使得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鉴赏指导(技法点拨,触类旁通!)炼字类题目解答技巧炼字,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

10、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1炼字类题目的设问类型设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变体设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某字与某字比较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 为什么?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2解答炼字类题目的步骤(1)作判断。即找出所炼之字。(2)释含义。就是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3)

11、描景象。即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点情境。也就是说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古人作诗讲究炼字,“炼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目的是选择最恰当的字眼来表情达意,我们鉴赏时须根据诗意仔细琢磨体会,体会诗人的“炼字”艺术。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析技巧3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特点和用意是什么?提示:用典。尾联中“争席”和“海鸥相疑”两个典故一正用一反用,都充满了老庄色彩。抒写诗人离尘脱俗、淡泊宁静的心境,是诗人对自己与世无争的志向的表白。悟情感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

12、的情感?提示: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和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细描细绘,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二、阅读辛夷坞一诗,思考并回答问题。赏形象5本诗刻画了辛夷花怎样的形象?提示:春天的辛夷花绽开红色的花蕾,是那样灿烂;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又纷纷凋零,又是那样洒脱。它得之于自然,又回归自然。品语言6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提示:“诗眼”是“寂”字。这首诗歌的前两句写辛夷花在山中开放,其中“发”给人以“闹”的感觉,而浓烈的红色在这里正好陪衬出此情此景的幽静。后两联写辛夷花在寂静无人的山涧悄然散落,绘出了优美的自然景色、孤寂清幽的

13、环境。析技巧7本诗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描写山林气氛?请简要分析。提示: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用“发”“开”“落”等动词写花开花落,何其自然,很好地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气氛。三、阅读送沈子福归江东一诗,思考并回答问题。赏形象8“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中有哪几个意象?如何理解这些意象?提示:(1)杨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在诗歌烘托了送行时的气氛。(2)渡头。是送别之地,显示出离别已在眼前。(3)荡桨。摇动桨橹,暗示离开或启程。(4)临圻。交代了友人所去之地。这几个意象都暗示了送别的内容。悟情感9“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提示:时值春光无限、桃红柳绿之

14、际,大江两岸春光明媚,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惜别之情,正如眼前所见的一派春光,随友人一同归去。这两句诗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可观可感的春色,巧妙地表达了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四、阅读观猎一诗,思考并回答问题。赏形象10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狩猎将军的形象?提示:全诗塑造了一个豪放洒脱、矫健剽悍、武艺不凡的将军形象。品语言11诗人善于炼字,颔联用词就非常巧妙,你认为“疾”“轻”两个字好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提示:“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矫健,天上地下相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悟情感12本诗通过写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表达了诗人怎

15、样的情怀?提示:本诗既写狩猎时主人公的意气风发、飒爽英姿,又写出了其猎归后的轻快和喜悦心情,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与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对应学生用书P83一、阅读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_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运用

16、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1)颈联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答:_(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_参考答案:(1)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

17、于耕作的景象。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稀”二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答:_(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_参考答案:(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二、语言表

18、达4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50字左右。答:_参考答案:(示例一)浣完衣服的少女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地打闹着归来。 (示例二)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四周一片寂静,这时远处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喧哗。话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5(新课标全国卷)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答:_解析:该图应属于思维导图类,要注意理清思维框架的层次。最低端是整个框架的中心:“瑶族村3日行。”下级节点分为两个方面“准备”和

19、“实施”,每个方面又包含新的子节点。参考答案:(示例)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那一年,盛唐的阳光,照在辋川山间的湖面。山中,云自飘,水自流,花自芬芳,柳自窈窕。见与不见王维,辋川依然空山鸟鸣。我相信,王维是早早沐浴了生命的阳光,他在辋川更深地成就了自己。公元744年,王维住进陕西蓝田辋川别墅。从此,辋川成了王维的别称,王维为后世制造了一个世代不灭的精彩的梦幻之境。那一世的辋川,经历了千年的时空,依然清风晓月、柳浪飞泉般成为历代文人一生的精神之梦。那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了,那是

20、有着王维魂灵、盛唐气质的回归之地。辋川,成了王维山水诗的灵感之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辋川集成了王维诗歌创作的巅峰,而此刻的王维真是“秋水芙蕖,倚风自笑”。与其让他人主宰,不如放飞自我。长安城里的功名利禄虽也诱人,但毕竟,王维已不再是初到长安的翩翩少年,经历过仕途的失意,不惑而过的他,更愿意在混浊的官场外找寻到一个心悦神愉的自在之地。辋川成了王维结友、奉佛、听风、赏月的田园,他骨子里的淡泊、悠然渐渐在这里突显而出,至此,王维不再有边塞时期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激昂的诗情,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简而不薄的禅意开始在他心灵开启

21、。王维也许不知,他的单纯与直接影响了后世千年的艺术。天机自开的王维,还没有做到陶渊明那么彻底,但他和他的辋川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桃花灿烂中,王维心如满月,肌骨清凉。那山中的动静、虚实、清远、寂静都入得王维心境,不知是辋川寻王维,还是王维寻辋川,他在那花开花落的自然中获得了身世两忘、万境虚空的境界。辋川时期的王维是深情而淡远的王维,他侍老母、结道友,于空寂中望穿人生。即使后来历经“安史之乱”,即使后来人称“王右丞”,王维也从未因世间不定之事,而过于悲喜。盛唐的诗人杜甫、岑参与他唱和,当朝的权贵也往来于他,但是,王维的心真的已经住进了辋川,自言“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辋川带来的不仅是世间的美景,更是王维挥之不去的心境。经年而去,那诗中的画意、音韵、禅境从未淡去“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辋川,清幽、明净、静寂的象征。那一千三百年前的庄园,更是后世沉浸佛教以求超脱的精神王国。辋川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充满空灵寂静的禅意,我们何时想起,何时便充满了奇特的力量。(有删改)赏析美丽的辋川是王维的精神家园,是“与其让他人主宰,不如放飞自我”精神的象征。文章融议论于优美的文字中,本身就是辋川“清幽、明净、静寂”风采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