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片观后感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62988422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片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片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片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片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片观后感(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片观后感篇一:观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讲座有感观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讲座有感韩家小学毛海媛指导老师:赵梅在20XX年4月份,春姑娘为大地披上了万紫千红的新衣。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一场意料之外、突如其来的浩灾劫去了青海玉树人民在迎春之际的幸福。地震!地震!这沉睡在地下的狂啸,在眨眼间喷射出愤怒的火焰,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来了一个下马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人们回想起“四川大地震”那一幕幕,不得不倒吸一口冷气。“玉树地震”立即受到各界关注。生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有一首诗歌是这么写的:那是一张熟悉的脸,眼里闪闪动着泪花,话里充满了

2、力量;那是一陌生的脸,信念撬开了残垣,顽强搬走了巨石;那是一张天使的脸,是爱心包扎了创伤,温暖驱走了恐惧;那是一张慈祥的脸,为了他人的生命,成就了自己的永恒;那是一张年轻的脸,为了灾区的伤员,献出了自己的殷殷鲜血?这一刻,使我自豪地感到,我有一个伟大的祖国!为了让我们加强对地震的了解,学校展开了“防灾减灾”科普讲座。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每年5月12日为我国防灾减灾日;国家“防灾减灾日”图标是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地震分类;地震特征?最重要的知识当然就是避震法了:在地震前会有不少不自然的异常现象会出现。如鸭不下水鸡上树;兔子乱蹦狗胡咬;羊不进圈鱼吐泡。除了动物,井水也是个宝,地震之前

3、涨或退,无故冒泡出旋涡。要想防地震,知识少不了;遇震要冷静,切莫干慌张;在家护住头,就躲结实物;寻齐水、食物,等待人支援;在外远离建筑物,防空洞或空地躲。这次科普讲座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则护己助人的故事。有一个叫伊莉的女孩,在假日与父母去海滩边晒太阳。突然,她注意到一个细节,总会有泡泡从海面飘上天空。这时,她联想到地理老师讲解的一连串的知识,不由得吓了一跳:是由地震发后引起的海啸!匆忙地跑来跑去,通知父母和人们这如雷轰般的消息。人们起初根本不理睬她,可看到她心急如焚的样子,谁都半信半疑,都尾随她到了安全地带上。果真在意料之中,当海滩上的所有人都离开后,立时发起了猛兽般凶气腾腾的海啸。我真佩服她,

4、是她用智慧拯救了几百人的生命。她之所以能护己助人,是因为她善于观察,并且结合运用地震知识。你可以说,灾害会毁灭一切,但毁灭不了人们团结、坚毅的心。篇二:防震减灾观后感观看震害防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视频观后感米山中学初二178常艺泽“5.12”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这犹如百枚原子弹爆炸一样,打破了人民原本平静的生活。,有老人,有年轻人,还有那些天真淳朴的孩子们瞬间就和自己美丽的人生说再见。现在,在遭遇地震的时候,如何避震就成了目前全国人民最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因此,今天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震害防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视频光盘短片。观后,我们深有感触。我们明白:地震是地壳剧烈运动作用的结

5、果,是地壳岩层能量突然释放导致周围岩体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释放能量最大、破坏力最强的自然灾害。短短数秒便摧毁地面上的一切,还能引发海啸或火灾。学会地震是自救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对策。我们在学校中,地震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冷静地听老师安排的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要有秩序地撤离。我们也可以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同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以乱跑或跳楼。在家中,地震一旦发生,我们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

6、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我们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我们的伤亡。强震过后自救也是很重要的。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

7、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短片中也让我们知道,我们要学会甄别地震谣言。我们要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我们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且要及时报告。不要轻信谣言,盲目抢购。最后,向在地震中遭遇不幸的罹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受灾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我们相信灾区人民一定会战胜这次地震带来的困难,重新建立美好的家园!篇三:防震减灾观后感400字(共6篇)篇一:防震减灾观后感防震减灾观后感20XX年5月12日,这是中

8、国人无法遗忘的伤痛。就在这一天,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强大的能量将汶川撕成碎片。在那场灾难中,不仅仅是四川汶川,全国各地都有震感,无数生命被埋于废墟之下。然而就在这样一场浩劫中,有一所学校却是无一人死亡。这似乎是一个奇迹。20XX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福岛核电站爆炸,死亡人数27475人。而在汶川地震中死亡人数则为人。是奇迹吗?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造就这两个奇迹的原因:防震减灾联系。日本是一个岛国,又恰恰处于地震带上,每年的地震次数数不胜数。也正因为如此,日本的学校每年都要演练地震时的疏散逃生,平时更是常常“实战”,以至于面对9.0级的地震时不慌乱无序,不会造成很多意外事故

9、。与日本相比,中国似乎太过平静。在“五一二”中造成死亡的更多的是踩踏事故,或是不知道如何躲避而酿成的悲剧。四川的安县桑枣中学,全校近千名师生无一伤亡。原因很简单,桑枣中学的校长每年都要进行防灾的疏散演练。刚开始没有人重视这件事情,有的人甚至以为它是多余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神秘的地方地球。在科技逐步发达的今天,我们依旧不知道何时会有地震,何时会有火灾。我们只能事先演练,防患于未然。在很多时候,面对突发情况,人们会不顾一切地冲向房外,这是一种本能,却会害死很多人。人的恐惧心理会促使人们不假思索地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是错误的。生命如花,我们不是超人,面对大自然的考验,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我们依赖

10、自然,所以我们要敬畏自然,大自然绝不暴躁,但考验绝不温柔。篇二:防震减灾读后感防震减灾读后感临沂光耀实验学校四年级一班朱钰我还明白了地震来了要怎么做,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篇三:防震减灾观后感防震减灾

11、观后感培新小学六(2)班詹滢洁陈丽敏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小小的困难。有些地方还会出现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当然,遇到这些危险后,要有一定的办法逃生,不过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这一些灾难。在这次寒假的星期六,我和爸爸到科技馆去参观了一次防震减灾的科普展览。在这一次展览中演示了我们在遇到地震、火灾后该如何逃生的办法。在这次展览中着重讲的是在发生地震时,我们该使用那种有效的自救逃生方法。首先,在室内时发生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巴,用鼻子呼吸。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墙角和地面会形成三角形空间的地

12、方避震,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安全。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在那次汶川发生地震的时候,就是因为有的学校有提前演习的习惯,所以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学生们都安全地撤离了,没有发生一些事故。看完这个科普展后,我感受到了在发生任何灾难时,我们都应该沉着冷静地去面对困难,只有按正确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其实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在发生地震时沉着冷静地面对灾难,就会有逃生的可能性。有些灾难其实是可以预防的,比如火灾、水灾。虽然灾难还未降临但我们要防范于未然,多一份安全知识,少一份不必要的损失,让我们多学一点知识,少一点安全隐患。篇四:防震减灾影片观后感防震减灾影片观后感肥城市石横特钢厂学校五年级一班于珺楠影片中的

13、三个小女孩,因为车祸,他们失去了父母,每当出门的时候,见到其他小朋友身边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心中多一些的是羡慕。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却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给碾碎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交通工具是方便我们生活的工具,我们不应该让它成为”杀手“。行走须知:1、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

14、2、行人不准在车行道上追逐、猛跑,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拐横穿;3、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不准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4、不准在公路上玩耍、嬉闹;5、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二、乘车须知:1、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车辆;2、机动车在行驶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3、乘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在车内吃东西;4、不强行上下车,做到先下后上,候车要排队,按秩序上车;下车后要等车辆开走后再行走,如要穿越马路,一定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穿行。我想在这里提醒开车的叔叔阿姨们,为了自己与家人,请不要酒驾或疲劳驾驶。指导教师:刘恩红篇五:新防震减灾法读后感具体来说,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有以下新内容

15、、新特点:一是新增防震减灾规划一章,明确了规划的内容、编制和审批程序以及规划的效力和修改程序。三是加强地震灾害预防。四是完善地震应急救援。新法与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规定进行了衔接。五是规范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六是新增监督管理一章,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一、基本情况法律修订案在保留原法总体结构的基础上,新增加了2章:一是,防震减灾规划,二是监督管理。原法共48条,修订后为93条,新增加条文45条。法律修订案的主要特点:强化了政府职能,强化了部门职责,强化了社会参与,强化了条件保障,强化了科技支撑,强化了法律责任防震减灾法确立的主要法律制度有32项,其中:新建的法律制度11

16、项,完善的法律制度16项,未修改的法律制度5项.防震减灾法对防震减灾管理职能进行了全面的规定:涉及各级政府的职能有28项涉及地震部门的职能有26项涉及相关部门的职能有22项二、法律制度(一)新建的法律制度2建立了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提升地震监测能力的制度新规定了国家建立多学科地震监测系统的要求(第十七条);新规定了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制定相应地震监测台网规划的职责(第十八条);新规定了水库、油田、核3建立了地震监测台网运行、信息共享和社会服务制度.规范了地震监测台网运行的要求(第二十一条);建立了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和信息汇交制度(第二十五条);4建立了震情会商制度对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组

17、织召开震情会商会、形成震情会商意见或者地震预报意见以及对地震预测意见的评审、为政府提出对策建议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定。5建立了外国组织和个人来华从事地震监测活动制度6建立了地震小区划制度7建立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制度8建立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度9建立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立与管理制度对国家、省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市、县政府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进行了规定,对救援队伍的装备配备进行了规定(第五十四条);对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的条件保障进行了规定(第五十五条);10建立了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制度对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的方式、选址、用地、次生灾害防范、治安以及生产恢复进行了全面的规

18、定。(二)完善的法律制度1完善了防震减灾管理体制2完善了防震减灾的社会参与制度在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与防震减灾活动的基础上,新规定了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新规定了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第八条);新规定了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地震预测意见的处理措施(第二十六条);新规定了有关单位和个人观测到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的处理措施(第二十七条);新规定了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组织编制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第四十六条);3完善了防震减灾的经费保障机制法律在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防震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新规定了将防震减灾工作所需

19、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第四条);新规定了国家逐步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经费投入(第十一条);4完善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制度将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公民防震减灾意识,作为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的一条原则,写入法律总则(第七条);5完善了依靠科技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的制度对国家鼓励、支持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依靠科技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进行了规定(第十条);将防震减灾技术纳入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第十四条);对依靠科技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进行了规定(第十七条);对国家鼓励、支持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经济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了规定(第四十三条);对国家鼓励、扶持地震

20、应急救援新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进行了规定(第五十三条);对通过开展震后建设工程破坏机理调查、完善工程强制性标准和抗震设防措施进行了规定(第六十五条);6完善了防震减灾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制度7完善了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制度8完善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时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强化内容进行了规定(第十四条);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震情跟踪、年度工作意见、强化工作措施进行了全面的规定(第三十条);对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设工程抗震加固进行了规定(第三十九条);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抗震救灾资金、物资贮备进行了规定(第四十二条);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市、县人民政府建立地震灾害紧

21、急救援队伍进行了规定。9完善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在原法规定的基础上,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新增了以下规定:明确规定国家和省两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审定制度,并明确规定由地震部门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第三十四条);明确了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第三十五条第二款);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提高抗震设防要求进行了规定(第三十五条第三款);明确规定了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应当与抗震设防要求相衔接(第三十六条);明确了各相关主体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各环节工作中

22、的责任(第三十八条);10完善了地震灾害保险制度11完善了地震分级响应机制建立了四级地震响应机制,与国家相关法律及预案相对接;对各级地震灾害发生后地震应当预案的启动进行了规定(第四十九条);对救援力量的统一部署以及外国救援力量的调配进行了规定(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七第);12完善了震情、灾情上报和发布制度13完善了震后紧急措施制度14完善了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制度15完善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制度强化了政府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职能(第六十四条);建立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制度(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规范了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和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工作(第六十九条);明确了地震灾后

23、恢复重建实施的要求、遵循的原则、善后处置、强化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第七十条至七十四条)16完善了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一方面,对管理部门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行政不作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另一方面,对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三)未作实质修改的法律制度1军队参与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制度2地震监测台网的统一规划与分级分类管理制度3地震预报统一发布制度4建设工程抗震加固制度5地震应急预案制度三、贯彻实施(一)完善配套法规规章修订或者制定相关配套的法规规章,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防震减灾法的新规定和新形势的要求,积极推进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的修订工作;二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要根据防震减灾法的规定和实际需要,推进防震减灾地方法规的修订工作;三是,对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工作,比如地震紧急救援、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活动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