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检查实验报告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62970236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视野检查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视野检查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视野检查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视野检查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野检查实验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视野检查实验报告篇一:视野检查实验报告彩色分辨视野测定实验报告学号:02a14541姓名:庄加华高意日期:20XX.10.27摘要:本实验旨在学习视野计的使用方法和视野的检查方法,并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比较左右视野的异同并指出盲点在视网膜上的位置并计算它的大小。实验以一名大学生为被试,用彩色视野计测定被试的视野以及盲点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视野范围红色视标上方为40,鼻侧72,下方50,颞侧65。(2)被试左右两眼的视野范围都大致呈椭圆形,视野在不同角度上可以看到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在鼻侧要小于颞侧,上方小于下方。引言:视野是指当人的头部和眼球不动时,人眼能观察

2、到的空间范围通常以角度表示。人的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最大固定视野为115,扩大的视野范围为150;在水平面内,最大固定视野为180,扩大的视野为190。人眼最佳视区上下,左右视野均为只有1.5左右;良好视野范围,位于在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下30和水平面内零线左右两侧各15的范围内;有效视野范围,位于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上25,以下35,在水平面内零线左右各35的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实际上人的自然视线低于水平视线,直立时低15,放松站立时低30,放松坐姿时低40,因此,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的下界限也应随放松坐姿,放松立姿而改变。色觉视野,不同颜色对人眼的刺激不同,所以视野也不同。白色视野最大,黄蓝

3、红绿的视野依次减小。方法:2.1被试者东南大学机械学院20XX级一名本科生,男,年龄为20,视力正常2.2仪器与材料彩色分辨视野计,红色视标,视野图纸,铅笔2.3实验设计采用双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左右眼和角度,因变量为被试看到的视野范围。2.4实验程序2.4.1准备工作1、把视野图纸安放在视野计背面圆盘上,学习在图纸上做记录的方法。(记录时与被试反应的左右方位相反,上下方位颠倒)。2、主试选择一种某一大小及颜色(如红色)的刺激。3、让被试坐在视野计前。被试戴上遮眼罩把左眼遮起来,下巴放在仪器的支架上,用右眼注视正前方的黄色注视点,一定不要转动眼睛。同时用余光注意仪器的半圆弧。如果看到弧上有

4、红色的圆点,或者原来看到了红色后来又消失了,要求立即报告出来。在红点消失前,觉得颜色的色调有何变化,也要及时报告。4、主试将视野计的分度肖拔出,转动圆盘,将弧放到0-180的位置上。然后将肖插入相应角度位置的孔中,固定圆盘。把弧上滑轮放在被试左边的半个弧靠近中心注视点处,并移动滑轮将红色刺激由内向外慢慢移动。直到被试看不见红色时为止,把这时红色刺激所在的位置用笔记录在视野图纸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再把红色刺激从最外向中心注视点移动,到被试报告刚刚看到红色时为止,用同样方法做记录。5、再按同样的程序,用红色刺激在被试右边的半个弧上实验。但有一点不同,当红色刺激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红

5、色刺激突然消失和再现的现象。把红色突然消失和再现当时的位置记录下来,这就是盲点的位置。6、把视野计的弧依次放到45-225、90-270、135-315等位置上,再按上述程序测定红色的视野范围。每做完弧的一个位置休息2分钟。7、安上述步骤分别测定黄、绿、蓝、白各色的视野范围,用相应颜色的笔把被试反应位置记在同一张视野图上。8、将另一张视野图纸安放在视野计的背面,让被试戴上遮眼罩,用左眼注视中心黄色注视点,按上述同样程序进行测定和记录。9、询问被试各彩色从视野中逐渐消失时感到颜色有何变化。3结果由图像可以判断:此被试视野范围红色视标上方为40,鼻侧72,下方50,颞侧65。4.1实验缺陷由于对实

6、验不太熟悉,在测量时并没有太注意盲点的变化,图像并不完美呈椭圆。四、注意事项在视野图上做记录要特别注意:当刺激在左边时,所测得的结果应记录在图纸的右边;刺激在右边应记录在图纸的左边。因为彩色视野图是表明对人体外部的不同彩色的可见范围,而不是视网膜上不同的彩色区域,所以视野图与视网膜上左右部位是相反的,上下部位是颠倒的。五、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左右眼没太大变化,对于两眼视野0到90度上逐渐增大,90到180度上逐渐增大,180到270度上稍微增大,270到360度上基本不变,说明了视野在不同角度上可以看到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在鼻侧要小于颞侧,上方小于下方,而且说明黄色视标的左右眼视野范围都是呈椭圆形

7、形的,这与以往的实验是相符的。篇二:视野和盲点的测定实验报告人体生理学实验实验名称:视野和盲点的测定班级13应用心理(1)班姓名王璐学号20XX实验日期20XX年10月20号指导教师严璘璘【实验目的】1、学习视野计的使用方法和视野的检查方法,并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2、证明盲点的存在,并计算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实验背景】一、视野视野是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此范围又称为周边视力,也就是黄斑中央凹以外的视力。借助此种视力检查可以了解整个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并有助于判断视觉传导通路以及视觉中枢的机能。正常人的视力范围在鼻侧和额侧的较窄,在颞侧和下侧的较宽。在相同的亮度下,白色视

8、野最大,红色次之,绿色最小。不同颜色视野的大小,不仅与面部结构有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不同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情况。二、盲点视网膜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部位(即视神经乳头所在的部位)没有视觉感受细胞,外来光线成像于此不能引起视觉,故称该部位为生理性盲点。由于生理性盲点的存在,所以视野中也存在生理性盲点的投射区。此区为虚性绝对性暗点,在客观检查时是完全看不到视标的部位。根据物体成像规律,通过测定生理性盲点投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的定理,计算出生理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实验设备及材料】一、视野视野计,红色和绿视标,视野图纸,眼罩、铅笔自备。二、盲点白纸,铅笔自备,黑

9、色视标,尺,遮眼罩。【实验方法】一、视野1、观察视野计的结构和熟悉使用方法视野计的样式颇多,最常用的是弧形视野计。它是安在支架上的半圆弧型金属板,可围绕水平轴旋转360度。该圆弧上有刻度,表示由点射向视网膜周边的光线与视轴之间的夹角。视野界限即以此角度表示。中央装一个固定的黄色注视点,其对面的支架上附有可上下移动的托颌架。测定时,受试者的下颌置于托颌架上。此外,视野计附有各色视标,在测定各种颜色的视野时使用。2、在明亮的光线下,受试者下颌放在托颌架上,调整托架高度,使眼与弧架的中心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遮住一眼,另一眼凝视弧架中心点,接受测试。3、实验者从周边向中央缓慢移动紧贴弧架的白色视标,直

10、至受试者能看到为止。记下此时视标所在部位的弧架上所标刻度。退回视标,重复测试一次,待得出一致的结果以后,将结果标在视野图的相应经纬度上。同法测出对测的度数。4、将弧架一次转动45度角,重复上述测定,共操作4次得8个度数,将视野图上8个点依次相连,便得出白色视野的范围。每做完弧的一个位置休息2min。5、按上述方法分别测出该侧的红色、绿色视野。二、盲点1、将白纸贴在墙上,受试者立于纸前50cm处,用遮眼罩遮住一眼,在白纸上与另一眼相平的地方用铅笔划一“+”字记号。令受试者注视“+”字。实验者将视标由“+”字中心向被测眼颞侧缓缓移动。此时,受试者被测眼直视前方,不能随视标的移动而移动。当受试者恰好

11、看不见视标时,在白纸上标记视标位置。然后将视标继续向颞侧缓缓移动,直至又看见视标时记下其位置。由所记两点连线之中心点起,沿着各个方向向外移动视标,找出并记录各方向视标刚能被看到的各点,将其依次相连,即得一个椭圆形的盲点投射区。2、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定理,可计算出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及盲点直径。盲点距中央凹的距离盲点投射区至“”字距离15/500(mm),盲点直径盲点投射区直径15/500(mm)【观察项目】一、视野被试:许洁主试:王璐被测眼:右眼二、盲点被试:许洁主试:王璐被测眼:左眼根据测量,盲点投射区至“+”字的距离=236mm,垂直径=60mm,横径=20mm【实验结果】一、视野

12、视野图如下:二、盲点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7.08mm,盲点横径=1.8mm,盲点垂直径=0.6mm,实验结果与正常盲点值相比,不符合生理性盲点垂直径7.5cm2cm,横径5.5cm2cm的规律。【结果分析与讨论】一、视野1、视野测定时,被试的眼睛没有一直盯着中央的小圆片,眼睛有所转动,使被试提前或者延后看见亮片。2、仪器问题。金属刻度感的角度不精确。3、被试有个心理期望,导致测量数据偏差很大。4、主试对是否看到红点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5、在测量期间,被试反映由于没有中间的休息,眼睛过度疲劳。也会导致一定的误差。二、盲点1、实验者与“”的距离不能始终保持在50cm2、实验者对于看

13、到与看不到“+”的界定是模糊的,主观判断不是很标准明确,所以测量结果还是误差极大。3、移动白纸时,保持水平的移动。4、只测量了一次,如果多次测量,应该会相对提高准确性。5、实验操作时,没有保持实验室的安静,影响被试的判断。篇三:测定视野范围实验报告第页共4页1第页共4页2第页共4页3第页共4页4篇四:视野和盲点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视野和盲点的测定视野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学习视野计的使用方法和视野的检查方法,并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二原理视野是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此范围又称为周边视力,也就是黄斑中央凹以外的视力。借助此种视力检查可以了解整个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并有助于判断视觉

14、传导通路以及视觉中枢的机能。正常人的视力范围在鼻侧和额侧的较窄,在颞侧和下侧的较宽。在相同的亮度下,白色视野最大,红色次之,绿色最小。不同颜色视野的大小,不仅与面部结构有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不同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情况。三材料1.实验对象:人2.实验仪器:视野计,白色、红色和绿色视标,视野图纸,铅笔。四方法1、观察视野计的结构和熟悉使用方法视野计的样式颇多,最常用的是弧形视野计。它是一个安在支架上的半圆弧型金属板,可围绕水平轴旋转360。该圆弧上有刻度,表示由点射向视网膜周边的光线与视轴之间的夹角。视野界线即以此角度表示。中央装一个固定的黄色注视点,其对面的支架上附有可上下移动的托颌架。测

15、定时,受试者的下颌至于托颌架上。此外,视野计附有各色视标,在测定各种颜色的视野时使用。2、在明亮的光线下,受试者下颌放在托颌架上,调整托架高度,使眼与弧架的中心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遮住一眼,另一眼凝视弧架中心点,接受测试。3、实验者从周边向中央缓慢移动紧贴弧架的视标(视标颜色任选),直至受试者能看到为止。记下此时视标所在部位的弧架上所标刻度。退回视标,重复测试一次,待得出一致的结果以后,将结果标在视野图的相应经纬度上。同法测出对侧相应的度数。4、将弧架一次转动45角,重复上述测定,共操作4次得8个度数,将视野图上8个点依次相连,便得出所选颜色视野的范围。每做完弧的一个位置休息2min。五实验结

16、果个人视野相应经纬度原始数据【思考题】视觉实验时,刺激图片选用多大的视角合适?答:视角不宜太大,控制在普通人的视角范围之内。盲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证明盲点的存在,并计算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二原理视网膜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部位(即视神经乳头所在的部位)没有视觉感受细胞,外来光线成像于此不能引起视觉,故称该部位为生理性盲点。由于生理性盲点的存在,所以视野中也存在生理性盲点的投射区。此区为虚性绝对性暗点,在客观检查时是完全看不到视标的部位。根据物体成像规律,通过测定生理性盲点投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的定理,计算出生理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三材料1.实验对象:人2.实验仪

17、器:白纸,铅笔,黑色视标,尺,遮眼罩。四方法1、将白纸贴在墙上,受试者立于纸前50cm处,用遮眼罩遮住一眼,在白纸上与另一眼相平的地方用铅笔划一“+”字记号。令受试者注视“+”字。实验者将视标由“+”字中心向被测眼颞侧缓缓移动。此时,受试者被测眼直视前方,不能随视标的移动而移动。当受试者恰好看不见视标时,在白纸上标记视标位置。然后将视标继续向颞侧缓缓移动,直至又看见视标时记下其位置。由所记两点连线之中心点起,沿着各个方向向外移动视标,找出并记录各方向视标刚能被看到的各点,将其依次相连,即得一个椭圆形的盲点投射区。2、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定理,可计算出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及盲点直径。五实验

18、结果篇五:实验五视野的测定实验五视野的测定目的要求1、学习视野计的使用方法和视野的检查方法。2、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基本原理视野是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即黄斑中央凹以外的视力。借助此种视力检查可以了解整个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并有助于判断视力传导通路及视觉中枢的机能。正常人的视力范围在鼻侧和额侧的较窄,在颞侧和下侧的较宽。在相同的亮度下,白光的视野最大,红光次之,绿光最小。实验器材视野计、白色、红色和绿色视标,视野图纸,铅笔。方法与步骤1、观察视野计的结构和熟悉使用方法。视野计的样式很多,最常用的是弧形视野计。它是一个安在支架上的半圆弧形金属板,可围绕水平轴旋转360。该圆弧上有

19、刻度,表示由点射向视网膜周边的光线与视轴之间的夹角。视野界限即以此角度表示。在圆弧内面中央装一个固定的小圆镜,其对面的支架上附有可上下移动的托颌架。测定时,受试者的下颌置于托颌架上。托颌架上方附有眼眶托,篇二:视野和盲点的测定-实验报告人的视野测量【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测量出人体视野范围。2、寻找盲点的存在,并计算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实验背景】一、视野视野是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此范围又称为周边视力,也就是黄斑中央凹以外的视力。借助此种视力检查可以了解整个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并有助于判断视觉传导通路以及视觉中枢的机能。正常人的视力范围在鼻侧和额侧的较窄,在

20、颞侧和下侧的较宽。在相同的亮度下,白色视野最大,红色次之,绿色最小。不同颜色视野的大小,不仅与面部结构有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不同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情况。二、盲点视网膜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部位(即视神经乳头所在的部位)没有视觉感受细胞,外来光线成像于此不能引起视觉,故称该部位为生理性盲点。由于生理性盲点的存在,所以视野中也存在生理性盲点的投射区。此区为虚性绝对性暗点,在客观检查时是完全看不到视标的部位。根据物体成像规律,通过测定生理性盲点投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的定理,计算出生理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实验设备及材料】一、视野视野计,红色和绿视标,视野图纸,眼

21、罩、铅笔自备。二、盲点白纸,铅笔自备,黑色视标,尺,遮眼罩。【实验方法】一、视野1、观察视野计的结构和熟悉使用方法视野计的样式颇多,最常用的是弧形视野计。它是安在支架上的半圆弧型金属板,可围绕水平轴旋转360度。该圆弧上有刻度,表示由点射向视网膜周边的光线与视轴之间的夹角。视野界限即以此角度表示。中央装一个固定的黄色注视点,其对面的支架上附有可上下移动的托颌架。测定时,受试者的下颌置于托颌架上。此外,视野计附有各色视标,在测定各种颜色的视野时使用。2、在明亮的光线下,受试者下颌放在托颌架上,调整托架高度,使眼与弧架的中心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遮住一眼,另一眼凝视弧架中心点,接受测试。3、实验者从

22、周边向中央缓慢移动紧贴弧架的白色视标,直至受试者能看到为止。记下此时视标所在部位的弧架上所标刻度。退回视标,重复测试一次,待得出一致的结果以后,将结果标在视野图的相应经纬度上。同法测出对测的度数。4、将弧架一次转动45度角,重复上述测定,共操作4次得8个度数,将视野图上8个点依次相连,便得出白色视野的范围。每做完弧的一个位置休息2min。5、按上述方法分别测出该侧的红色、绿色视野。二、盲点1、将白纸贴在墙上,受试者立于纸前50cm处,用遮眼罩遮住一眼,在白纸上与另一眼相平的地方用铅笔划一“+”字记号。令受试者注视“+”字。实验者将视标由“+”字中心向被测眼颞侧缓缓移动。此时,受试者被测眼直视前

23、方,不能随视标的移动而移动。当受试者恰好看不见视标时,在白纸上标记视标位置。然后将视标继续向颞侧缓缓移动,直至又看见视标时记下其位置。由所记两点连线之中心点起,沿着各个方向向外移动视标,找出并记录各方向视标刚能被看到的各点,将其依次相连,即得一个椭圆形的盲点投射区。2、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定理,可计算出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及盲点直径。盲点距中央凹的距离盲点投射区至“”字距离15/500(mm),盲点直径盲点投射区直径15/500(mm)【观察项目】一、视野被试:刘事达主试:王继洪被测眼:左眼二、盲点被试:刘事达主试:王继洪被测眼:右眼根据测量,盲点投射区至“+”字的距离=236mm,垂直

24、径=60mm,横径=20mm【实验结果】一、视野视野图如下:二、盲点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7.08mm,盲点横径=1.8mm,盲点垂直径=0.6mm,实验结果与正常盲点值相比,不符合生理性盲点垂直径7.5cm2cm,横径5.5cm2cm的规律。【结果分析与讨论】一、视野1、视野测定时,被试的眼睛没有一直盯着中央的小圆片,眼睛有所转动,使被试提前或者延后看见亮片。2、仪器问题。金属刻度感的角度不精确。3、被试有个心理期望,导致测量数据偏差很大。4、主试对是否看到红点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5、在测量期间,被试反映由于没有中间的休息,眼睛过度疲劳。也会导致一定的误差。二、盲点1、实验者与

25、“”的距离不能始终保持在50cm2、实验者对于看到与看不到“+”的界定是模糊的,主观判断不是很标准明确,所以测量结果还是误差极大。3、移动白纸时,保持水平的移动。4、只测量了一次,如果多次测量,应该会相对提高准确性。5、实验操作时,没有保持实验室的安静,影响被试的判断。篇三:彩色分辨视野测定实验报告彩色分辨视野测定实验报告学号:02A14541姓名:庄加华高意日期:20XX.10.27摘要:本实验旨在学习视野计的使用方法和视野的检查方法,并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比较左右视野的异同并指出盲点在视网膜上的位置并计算它的大小。实验以一名大学生为被试,用彩色视野计测定被试的视野以及盲点范围。研究结果表明

26、:(1)被试视野范围红色视标上方为40,鼻侧72,下方50,颞侧65。(2)被试左右两眼的视野范围都大致呈椭圆形,视野在不同角度上可以看到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在鼻侧要小于颞侧,上方小于下方。引言:视野是指当人的头部和眼球不动时,人眼能观察到的空间范围通常以角度表示。人的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最大固定视野为115,扩大的视野范围为150;在水平面内,最大固定视野为180,扩大的视野为190。人眼最佳视区上下,左右视野均为只有1.5左右;良好视野范围,位于在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下30和水平面内零线左右两侧各15的范围内;有效视野范围,位于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上25,以下35,在水平面内零线左右各35的视

27、野范围。在垂直面内,实际上人的自然视线低于水平视线,直立时低15,放松站立时低30,放松坐姿时低40,因此,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的下界限也应随放松坐姿,放松立姿而改变。色觉视野,不同颜色对人眼的刺激不同,所以视野也不同。白色视野最大,黄蓝红绿的视野依次减小。方法:2.1被试者东南大学机械学院20XX级一名本科生,男,年龄为20,视力正常2.2仪器与材料彩色分辨视野计,红色视标,视野图纸,铅笔2.3实验设计采用双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左右眼和角度,因变量为被试看到的视野范围。2.4实验程序2.4.1准备工作1、把视野图纸安放在视野计背面圆盘上,学习在图纸上做记录的方法。(记录时与被试反应的左右方

28、位相反,上下方位颠倒)。2、主试选择一种某一大小及颜色(如红色)的刺激。3、让被试坐在视野计前。被试戴上遮眼罩把左眼遮起来,下巴放在仪器的支架上,用右眼注视正前方的黄色注视点,一定不要转动眼睛。同时用余光注意仪器的半圆弧。如果看到弧上有红色的圆点,或者原来看到了红色后来又消失了,要求立即报告出来。在红点消失前,觉得颜色的色调有何变化,也要及时报告。4、主试将视野计的分度肖拔出,转动圆盘,将弧放到0-180的位置上。然后将肖插入相应角度位置的孔中,固定圆盘。把弧上滑轮放在被试左边的半个弧靠近中心注视点处,并移动滑轮将红色刺激由内向外慢慢移动。直到被试看不见红色时为止,把这时红色刺激所在的位置用笔

29、记录在视野图纸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再把红色刺激从最外向中心注视点移动,到被试报告刚刚看到红色时为止,用同样方法做记录。5、再按同样的程序,用红色刺激在被试右边的半个弧上实验。但有一点不同,当红色刺激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红色刺激突然消失和再现的现象。把红色突然消失和再现当时的位置记录下来,这就是盲点的位置。6、把视野计的弧依次放到45-225、90-270、135-315等位置上,再按上述程序测定红色的视野范围。每做完弧的一个位置休息2分钟。7、安上述步骤分别测定黄、绿、蓝、白各色的视野范围,用相应颜色的笔把被试反应位置记在同一张视野图上。8、将另一张视野图纸安放在视野计的背面,

30、让被试戴上遮眼罩,用左眼注视中心黄色注视点,按上述同样程序进行测定和记录。9、询问被试各彩色从视野中逐渐消失时感到颜色有何变化。3结果由图像可以判断:此被试视野范围红色视标上方为40,鼻侧72,下方50,颞侧65。4.1实验缺陷由于对实验不太熟悉,在测量时并没有太注意盲点的变化,图像并不完美呈椭圆。四、注意事项在视野图上做记录要特别注意:当刺激在左边时,所测得的结果应记录在图纸的右边;刺激在右边应记录在图纸的左边。因为彩色视野图是表明对人体外部的不同彩色的可见范围,而不是视网膜上不同的彩色区域,所以视野图与视网膜上左右部位是相反的,上下部位是颠倒的。五、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左右眼没太大变化,对于两眼视野0到90度上逐渐增大,90到180度上逐渐增大,180到270度上稍微增大,270到360度上基本不变,说明了视野在不同角度上可以看到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在鼻侧要小于颞侧,上方小于下方,而且说明黄色视标的左右眼视野范围都是呈椭圆形形的,这与以往的实验是相符的。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