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诗两首第2课时乡愁教案新版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2954397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诗两首第2课时乡愁教案新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诗两首第2课时乡愁教案新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诗两首第2课时乡愁教案新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诗两首第2课时乡愁教案新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诗两首第2课时乡愁教案新版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语文资料 精品资料第二课时乡愁一、导入新课在当代诗坛,有一位生长于大陆,定居于台湾的诗人,一位热爱故土如爱自己的诗人,有一位唱着乡愁永不老去的诗人,他就是余光中。现在,让我们走进余光中的乡愁世界。背景拓展: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主籍福建,1949年去台湾,当时仅21岁,再返乡时已64岁。正如他自己所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余光中60年代起就创作了不少乡愁诗,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70年代创作乡愁,在回忆创作经历时他说:“随着日子的流逝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他还说:“2

2、0分钟写出的是20年的思乡之情。”二、朗读,整体感知1熟悉课文生字词。窄(zhi)坟墓(m)2配乐范读,读出诗的音乐美。教师引导交流,体会诗歌结构上的特点:全诗按“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的时间顺序排列。第1节是生离,第3节是死别,死别更痛彻心扉,应读出递进感。全诗长句、短句错落有致,有参差之美。全诗一唱三叹,由个人之思到家国之恋,形式上回环往复,有音乐之美。3自由品读,想象诗的画面美。教师示范,如第一节,可边读边这样想象:昏黄灯光下,一位十五岁的少年正在雪白的信笺上奋笔疾书,向远方的妈妈倾吐自己的思念和学业上的进步。写好后,他仔细地贴上邮票。因为他知道,这一枚小小的邮票上,载着

3、他对家乡对亲人的浓浓的思念。学生在想象中进入诗歌营造的意境,初步理解诗意,用文字描述画面。三、解读,深层领悟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余光中是如何将抽象的“乡愁”转化成具体可感的意象的?作者巧妙地将“乡愁”物化,找到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2诗中,四种意象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这四个物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

4、离。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3愁是凝重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作者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反衬出乡愁的浓烈。托物寄情,表达绵绵不尽的乡愁。含蓄委婉,而又深沉哀怨。4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

5、么效果?全诗运用新奇的比喻,从纷繁的世事与旷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象。还运用了对比、反复、反衬的修辞手法,将游子思乡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如泣如诉,哀怨动人。前三节犹如汹涌而进的波涛,最后一节轰然汇成全诗的九级大浪,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达到高潮。正如诗人所说:“纵的是历史感,横的是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的是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人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了以往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广度与深度。5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邮票(小)母子情船票(窄)夫妻情坟墓(矮)生死别 海峡(浅)家国恋表达了作者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6“乡愁”的含义:“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

6、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四、比读,鉴赏回味余光中和席慕蓉的乡愁,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说说你的理由。相同:写作背景相似。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不同: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

7、比喻新异,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不如余光中的乡愁深刻。五、拓展联读课余,可将课文与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联读,想想诗人在这首诗中选取了哪几个意象?表现了怎样的主题?附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六、总结并仿写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让物象去说话。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这就是“托物寄情”(板书)的写法,也是诗歌常见的写法。请大家模仿课文写法,用“乡愁是,是_”续写两句。【交流】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乡愁是那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乡愁是印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七、板书设计八、作业1背熟全诗,并在网上查找阅读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