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7年级 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章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2929554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 小学7年级 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章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 小学7年级 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章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 小学7年级 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章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 小学7年级 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章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小学7年级 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章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人教版初中数学精品教学资料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3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阅读教材P1618,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结合教材对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个算式,类似地再列举出相应的算式并结合数轴解释,得出结果如(3)(4)、(3)(4)、(3)(4)、(3)(4)、(3)(3)、(3)0、(3)0,根据以上7个算式,思考:你能总结出有理数相加的符号如何确定?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一个有理数和0相加,和分别为多少?知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

2、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自学反馈计算:(1)16(8)8;(2)()();(3)(3)()0;(4)(8)(3)5;(5)(0.125)()0;(6)0(9.7)9.7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一要辨别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二要确定和的符号;三要计算和的绝对值即“一辨、二定、三算”活动1小组讨论例1计算:(1)(3)(9);(2)(4.7)3.9.解:(1)12.(2)0.8.例2足球循环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解:黄

3、队净胜球:2,红队净胜球:2,蓝队净胜球:0.活动2跟踪训练1计算:(1)(3)(8) (2)()();(3)(3)(3.5); (4)(3)(2);(5); (6)3.44.解:(1)11.(2).(3)7.(4).(5)10.7.(6)0.6.注意计算的符号,特别是负号2某县某天夜晚平均气温是10 ,白天比夜晚高12 ,那么白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解:2 .3两个数的和为负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两个均是负数B两个数一正一负C至少有一个正数 D至少有一个负数4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D)A正数 B负数C零 D不能确定符号活动3课堂小结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

4、对值相加2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任意有理数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理解小学中的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中仍然成立2能用有理数的运算律对有理数加法进行简便运算3能根据有理数加法算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简便运算方法阅读教材P1920,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知识探究加法交换律的文字表达: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交换律的字母表达:abba加法交换律的例子说明:1221加法结合律的文字表达: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ab)ca(bc)加法结合律的例子说明:(1

5、2)31(23)自学反馈计算:(1)(7.34)(12.74)7.3412.4;(2)()();(3)()()()(1);(4)(20.75)3(4.25)19;(5)(6.8)4(3.2)6(5.7)(5.7)解:(1)0.34.(2).(3)1.(4)2.(5)1.活动1小组讨论例1计算:(1)(2)31(3)2(4);(2)16(25)24(35);(3)3(2)5(8);(4)(7)6(3)10(6)解:(1)3.(2)20.(3)2.(4)0.例210袋小麦称后记录如图所示(单位:kg).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如果每袋小麦以90 kg为标准,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6、?解法1:先计算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905490105.4.解法2:每袋小麦超过90 kg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10袋小麦对应的数分别为1,1,1.5,1,1.2,1.3,1.3,1.2,1.8,1.1.111.5(1)1.21.3(1.3)(1.2)1.81.11(1)1.2(1.2)1.3(1.3)(11.51.81.1)5.4.90105.4905.4.答:10袋小麦一共905.4 kg,总计超过5.4 kg.注意运算律的运用活动2跟踪训练1用适当的方法计算:(1

7、)23(17)6(22);(2)1()();(3)1.125(3)()(0.6);(4)(2.48)(4.33)(7.52)(4.33)解:(1)10.(2).(3)3.(4)10.2某出租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如下(单位:千米):15,14,3,11,10,12,4,15,16,18.(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距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若汽车耗油量为a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升?解:(1)1514311101241516180,距出发点0千米(2)118a升活动3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

8、、结合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简便运算:运用运算律;运用相反数的和为零;凑整.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3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数学学习中转化的思想阅读教材P2122,思考下列问题通过实际例子,一方面,利用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可知:计算4(3),就是求一个数x,使x(3)4,易知x7,所以4(3)7.另一方面,4(3)7.由,有4(3)4(3)再试着把减数3换成正数,任意列出一些算式进行计算,如:计算98与9(8);157与15(7)得出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

9、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aba(b)减法法则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有了相反数,减法就可以转化为加法,加减就可以统一为加法知识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aba(b)自学反馈计算:(1)(3)(6);(2)08;(3)6.4(3.6); (4)(3)(5)解:(1)3.(2)8.(3)10.(4)8.(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aba(b)活动1小组讨论例计算:(1)(38)(36);(2)0();(3)1.7(3.5); (4)(2)(1);(5)3(2); (6)(3)(1.7

10、5)解:(1)2.(2).(3)5.2.(4)1.(5)6.(6)5.5.活动2跟踪训练1计算:(1)()()();(2)(0.1)(8)(11)();(3)(1.5)(1.4)(3.6)(4.3)(5.2);(4)(56)(79)解:(1).(2)3.(3)6.(4)1.2根据题意列出式子计算(1)一个加数是1.8,和是0.81,求另一个加数;(2)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的相反数的差解:(1)0.811.82.61.(2)|().活动3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aba(b)2转化原则: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相反数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会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2熟悉有理数加减

11、运算的运算律,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度3能把有理数加法运算省略加号和括号,理解有理数的和4形成解决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阅读教材P2324,体会加法与减法的统一和书写的简约知识探究把下列算式统一为加法,并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20)(3)(5)(7)(20)(3)(5)(7)20357;(7)(5)(4)(10)(7)(5)(4)(10)75410.注意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的意义自学反馈把()()()()(1)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并计算解:11.活动1小组讨论例1计算:(1)()()()()(1);(2)7(8)(7)(9)(10)11;(3)991009

12、79895962;(4)123100.解:(1)1.(2)1.(3)50.(4)5 050.例2银行储蓄所办理了8件工作业务,取出950元,存进500元,取出800元,存进1 200元,存进2 500元,取出1 025元,取出200元,存进400元,这时,银行现款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元?解:增加了,增加了1 625元例3把a(b)(c)(d)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为abcd总结: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有如下几个步骤:(1)将减法转化成加法运算;(2)省略加号和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活动2跟踪训练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1)(9)(10)(2)(8)3;(2)(13)(22)(17)(18)解:(1)910283.(2)13221718.2计算:(1)(7)(5)(4)(10);(2)1430.5;(3)()()1;(4)2.43.54.63.5.解:(1)6.(2)0.5.(3)3.(4)0.活动3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省略加号和括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