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供水系统设计水利工程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2923711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楼供水系统设计水利工程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楼供水系统设计水利工程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楼供水系统设计水利工程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高楼供水系统设计水利工程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楼供水系统设计水利工程专业(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楼供水系统设计摘要伴随当代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张,因为土地资源持续缩减的现状,高层楼宇的建设具备关键的价值。伴随民众对供水质量以及相关系统可靠性的标准持续提升,之前的供水系统逐渐无法满足高层楼宇的供水需要。在世界各国提倡节省资源,降低损耗,发展低碳经济的宏观环境中,使用领先的自动控制技术、检测和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设计出性能齐全、损耗较少、可以适应多个行业的恒压供水系统就变成重中之重。利用分析与对比,本文设计出高楼层基于PL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此系统的主要特点是节省资源、确保运作稳定、便于后期维护,主要包含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水泵电机组等众多部分,完成高楼供水顺利的自

2、动化体系。主要是通过多种反馈压力值,自主调节水泵输出量,不只可以节约之前使用调节阀门开关而损耗在内部阻力以及截流掉的能量,此外还可以减少因设备多次开启和暂停对整个系统的负面影响,弱化对整个电压的负面影响,防止设备猛然加速导致系统的喘振问题,可以全面解决现实问题。关键词:高层楼宇 恒压供水 变频调速 PLCVIAbstract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economy Urban const

3、ruction scale and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shortage of land resources。The traditional water supply system has been difficult to satisfy high-rise building water supply demand. Along with the people continuously improve of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supply system reliability requirement. Throngs suing ad

4、vanced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detection, sensor technology,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sign high performanc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dapting different fields of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system becomes a necessary tre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advocacy saving energy

5、 consumption, and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Humans designed a set of high-rise buildings based on PLC, frequency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system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compare this paper.,This kind of system is safe system with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security an

6、d stability using very convenient about the automatic water system and is composed by convenient usage and maintenance of water supply control system which consists mainly of PLC, frequency converter, pump electrical units, pressure sensor, realize the automation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The system

7、 can self-adjust output water pump through the different feedback pressure value, and also can save the traditional adoption of regulating valves open degree and consumption in the pipeline resistance and intercepting the loss of energy, and save because of constant speed pump of frequent start-stop

8、 net system of the impact energy and for grid voltage fluctuation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f the motor, avoid sudden acceleration caused pump system surge, can eliminate water hammer phenomenon Keyword: High-rise Building,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 Variable velocity Variable frequency,PLC目 录摘

9、要IAbstractII前言11 高楼供水系统概述11.1 本课题产生的背景和意义11.2 变频恒压供水的现况11.2.1 国内外变频供水系统现状11.2.2 变频供水系统应用范围21.3 高层楼宇常用供水模式21.4 本课题主要工作42 调速恒压供水系统能耗与安全性分析62.1 供水系统的基本模型和主要参数62.2 供水系统的特性曲线和工作点72.2.1 扬程特性 82.2.2管阻特性92.2.3 供水系统的工作点92.3 供水系统中恒压实现方式102.4 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102.4.1 变极调速112.4.2变转差调速122.4.3 变频调速122.5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能耗分析132

10、.5.1 转速控制调节流量实现节能132.5.2 转速控制供水系统的工作效率高142.5.3 变频调速电机运行效率高152.6供水系统安全性讨论152.6.1 水锤效应152.6.2 产生水锤效应的原因及消除办法152.6.3 变频调速对供水系统安全性的作用163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183.1 供水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183.1.1 用户需求183.1.2 方案确定183.2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203.2.1系统主要配置的选型203.2.2 主电路方案设计223.2.3 控制电路设计233.2.4 PLC的I/O端子分配及接线图253.2.5 变频器功能设定及接线图264 恒压供水系统

11、软件设计294.1 系统工作流程图294.2 PLC的程序设计流程图304.3 程序编写314.3.1 主程序324.3.2 子程序32总结33参考文献34致谢36附件1 主程序37附录2 子程序37前言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当前人类繁衍和经济发展都需要依赖此资源。在各个地区的供水系统中,大致依靠供水站的电动机促进水泵进行不断运作,形成压力促使网路内的水资源稳步流通,把此类管网内的水资源稳步输送到所有人。然而此类供水系统运作的时候,也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假如可以在提升设备效率、确保其平稳运作时,我们也会消耗相应的资源,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国内供水机泵的特征是数目多、范围宽广、种类多,在工

12、程规模上也具备相应水平,然而在技术能力、工程标准和经济效益指标等部分和其他国家领先水平进行比较,依旧有相应的差异。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大众对供水质量以及相关系统的可靠性标准更加严苛。评估供水质量的关键要求是供水压力是否恒定,由于水压恒定对部分工业或特殊用户来说十分关键,比如在出现火警的时,假如系统压力不够或缺少水资源,就不能顺利灭火,会造成明显的经济亏损或人员伤害。然而各方用水量变化较大,所以供需两者间出现的不平衡问题非常突出,此外主要体现在供水压力上:用水多但是供水少,那么供水压力不高;反之供水压力高。维持管网的水压恒定供水,促使供水与用水两者间维持均衡,不只提升供水产量以及质量,此外还

13、能保证供水生产和电机运作的安全稳定性。变频调速技术凭借自身优秀的节能效果与平稳可行的控制体系,在风机、水泵、制冷压缩机等众多高损耗设备中充分使用。通过变频与自动控制科技的全面融合,在国内众多供水公司中承担供水任务,不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水资源,提升此类公司的现实效率,此外还可以确保此类系统的顺利运作。此类系统汇聚变频技术、电气传动技术、当代控制技术等。使用的时候可以充分提高系统综合稳定性和可执行性,便于完成系统的内部管理与调节,此外还能得到较好的节省资源的效果,提升最终效率。因此设计此类恒定水压供水系统,对于提升公司效率与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此外减少资源浪费等具有关键价值。271 高楼供水系

14、统概述1.1 本课题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在城市供水、建筑与工业领域循环供水等部分技术一直落后,工业科技化水平较低。之前使用的调节供水压力模式,大部分使用多次启/停电机控制与水塔二次供水调整的模式,前者造成一定的能源损耗,此外对电网中其余负荷产生影响,设施持续启停会缩短设施寿命;后者就要充足的占地和投资。其中变频调速式的运作相对平稳,并未出现多次启动问题,启动模式是软启动,设施运作相对稳定,减少电气、机械影响,也不会出现水塔供水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此类供水系统表现出良好的优势,主要是供水稳定、资源不会浪费、设备占地面积少、资金用量少、调节成效好等多部分优点,此外也具有良好的应

15、用前景与更高的现实效益。1.2 变频恒压供水的现况1.2.1 国内外变频供水系统现状变频恒压供水主要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之后得到发展。当前其他国家的恒压供水变频器安全稳定,此类相关技术得到良好发展。其他国家的此类系统在具体设计时一般使用变频器带和水泵机组对应的模式。此类模式运作稳定,变压模式更加自主。但是不足是电机数目与变频数目相同,投资费用高。当前我国有很多企业在从事变频恒压供水的设计和宣传工作,我国制造的设备一般使用进口零件组装或直接进口国外设备,融合PLC 或PID调节器完成稳定供水,在小容量、管控标准不高的供水领域内,此类设备得到较好的发展,且凭借自身费用低廉的优点占据了较大的市场,得到

16、普遍认可。然而在大功率大容量行业内,国产设备依旧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善和创新。1.2.2 变频供水系统应用范围此类系统在供水领域内普遍使用,按照使用范围通常被划分成不同部分:(1) 小区供水(加压泵站)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这部分系统一般使用在厂房、楼房、高层建筑、农村加压站供水中,主要优点是电机功率较低,通常低于135kW,控制系统相对便利。因为上述范围受众不多,因此是当前我国分析与宣传最多的方式。(2) 我国中小型供水厂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这部分系统一般使用在规模不大的供水厂或地区的辅助供水厂。此部分设备功率通常位于135kV320kW范围,其中电压一般是220V或380V。受到使用水厂规模和经济基础的

17、限制,当前一般使用国产制造的变频器和设备。(3) 大型供水厂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这部分系统主要使用在发达城市与地区的重要供水厂,主要特征是功率大(通常都超过320kW)、配件多、大部分使用此系统。这部分系统一般变频器与控制器标准较多,大部分使用进口的设备和控制系统。当前,我国除了高压变频与大部分变频供水系统都号称只要改变容量就能满足多种供水需求,然而在现实使用中,各类运作环境对此类设备的标准和控制模式的需求出现差异,大部分设备无法全面通用。因此在少数特殊的中小水厂,使用通用恒压供水变频系统也无法全部达到现实需求,目前此部分中小水厂逐渐了解到上述问题,且基于现实问题对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进行相应的改进

18、与创新。1.3 高层楼宇常用供水模式在全面分析发展变频恒压供水技术以前,对于高层建筑此系统的研发,通常使用下面的形式。(1)恒速泵直接供水方式在此类模式中,水泵从城市管网或蓄水池内抽水之后全部供给使用者。在上述模式下水泵需要持续不断运作,以便确保正常水压。然而上述供水模式即便简单,投资费用不高,然而其损耗多,导致水资源过度损耗,供水品质不高,进一步降低市政公用管网压力的平稳性。因为其适应性不高,当前也遭遇淘汰问题。(2)水塔的供水方式此类模式一般是由水泵向水塔供水,之后让水塔向用户供水。在水塔注满水之后,水泵暂停运作,然而水塔水位低于某位置时水泵也会运作。所以水泵的工作状态并不连贯。因为水泵一

19、直全力运作,其节电率与水塔容量、额定流量、开停比等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比之前的供水方式相比可以节约大量资源。此外水压也相对平稳。然而此类方式资金投放高、占地面积较多、出现能量亏损与二次污染问题。假如发生故障无法自主开停水泵,会导致资源明显亏损以及供水质量的全面降低。(3)高位水箱供水方式使用楼顶设高位水箱供水的模式,即便相对稳定安全,设施、技术等部分也比较完善。但是,在后期给水系统的运作、维护与管理时期,此模式出现相应的不足。出现水质二次污染情况,此外屋顶高位水箱的有效容积也会遭受建筑负荷影响。此类系统,即便是压力基本恒定系统,其中压力是水位高度。其中内部阻力也在持续变动中,在水的用户较多的时候

20、(也就是开启阀门,放水支路多时),内部阻力也开始降低,反之就导致阻力增加,导致供水能力下降。即便高位水箱供水因为运作比较顺畅、使用范围较大而被普遍使用,当前我国大多数高层建筑都不会使用,主要是投资较大、占地面积以及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4)气压罐供水方式气压罐供水模式通常使用在消防供水。在消防工程内的使用较少,通常是调整水量继而满足早期用水需求,进而取代屋顶水箱、此外当做增压设施,全面弥补原始设定高度的不足、被当做消防稳压设备,启停稳压泵和开启消防泵且发出火警讯号。以上多种用途的相同点,是都需要贮存满足相关标准的消防用水量。气压供水因为体积不大、技术要求少、不会受到高度约束等特征,近期逐渐在

21、高层建筑内使用,然而因为此模式出现调节能力不高、水泵开启次数多、对电器设施标准相对严苛等不足,所以此系统的发展遭受阻碍。(5)变频恒压供水方式此系统是使用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变成相应的电流或电压信号,在相关压力下,当所需水量增加时,内部压力降低,偏差出现,此信号被传入设备中处理的时候,其中形成相应电信号控制变频器升频,设施转速提高,供水增加,负担复原。否则,数量缩减,具体原理与之前相同。因为当前压力偏差不大,调整较快,可以保持压力不变。此系统伴随变频器和PLC应用技术的持续普及,逐渐变成全新系统。主要在节能、维持质量、压力平稳性和操作便利性、稳定性等部分具备一定优点。其逐渐变成当代高楼供水的

22、关键模式。主要设计原理图参考下图1.3。图1.3 变频恒压供水原理图1.4 本课题主要工作本课题重点利用分析PLC来管控变频器完成恒压供水目标,利用设计了解且掌握主要工作情况,编程原理和方式。设计控制系统的主电路、控制电路,其中主要使用S7-200系列的PLC(CPU222),变频器使用西门子泵类专用的变频器MM430。完成控制程序设计任务。在管控时期,各个部分各司其职,PID控制由变频器实现。最终,对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开展调节,对此系统在供水内所得到的节省电耗、恒定压力、维护管网等进行汇总,提出变频技术在供水行业所表现出的优势和问题。2 调速恒压供水系统能耗与安全性分析在整个体系内,水量也在持

23、续变动,使用恒速泵供水方式,不能确保压力恒定,此外会作用于设备使用时间;假如使用阀门控制调整流量来确保管压,肯定会导致众多电能被损耗;此外水泵电机直接工频起动和制动造成的水锤效应,对管网、阀门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恒压、节能和安全性需求,使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模式是目前普遍的方式。根据统计使用此技术调整流量确保稳定供水,节省大量资源,现实效果非常明显。在分析此供水系统节能理论与稳定性以前,需要深入分析此系统的原理与特点。2.1 供水系统的基本模型和主要参数供水系统的基本模型如图2.1所示。摩擦损失吸入口水压全 扬 程实 际 扬 程泵H0H1H3H2水面L0a)全扬程的概念 b)基本模型图2.

24、1 供水系统的基本模型图中: 水泵中心位置; 吸水口水位; 水平面水位; 管道最高处水位; 在高度不受约束时,水泵可以促使水上扬的最高方位。表示泵水能力。在实际管道系统内,此位置并未出现。必须在高于管道真实最高位置的时候,才可正常水。一般参数是:1流量 特定时间内流过某截面的水流量,一般是/min;2扬程 被叫做水头,是此系把将水从某位置上扬到其他方位时水位变化量,数值这厮对照水位差,一般单位是m;3真实扬程 在系统内部,真实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两者之差,也就是系统真实提升的数值。也就是:=-;4全扬程 水泵可以泵水上扬的最高水位和吸入口的水位两者的水位差。全扬程的高低表示水泵泵水能力。也就是:

25、=-; 5损失扬程 全扬程与真实扬程之差,也就是损失量。,两者关系是: =+。当前系统为了确保供水,前者需要超过后者,多余数量不仅可以提升与管控水之流速,此外还能抵偿相关内部摩擦亏损;6管阻 阀门和管道系统对水流阻力与阀门开度、流量多少、系统等众多因素相关,无法精准统计,一般使用扬程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来叙述;7压力 表示整体系统内某位置水压多少的物理量。其多少在静态时一般与管路内结构以及身处位置有关,但是在动态阶段,通常和各方便的均衡状况相关。2.2 供水系统的特性曲线和工作点供水系统参数表示供水功能。然而此类参数并非永远不变,彼此之间出现相应的紧密关系以及变化规律。上述关系与变化规律使用供

26、水系统的特性曲线直接表现,一般是扬程与管组特性曲线,参考图2.2。利用下述曲线图可全面了解此类系统的现实功能,明确具体任务点。图2.2中:ABN图2.2 供水系统特性曲线曲线额定转速时的扬程特性曲线;曲线转速时的扬程特性曲线;曲线阀门开度100%时的管阻特性曲线;曲线阀门开度不足100%时的管阻特性曲线。 2.2.1 扬程特性 将管路内阀门开度不变化是基础,也就是截面积不改变,水泵在某转速中,全扬程与流量两者的关系曲线,就是扬程特性曲线。多种转速条件中此曲线始终稳定不便,图2.2内曲线、主要对照于转速、,此外。曲线表示转速不变的时候,用水量增多,主要是流量增加,内部管阻损耗增多,整个系统内全扬

27、程缩减,表现用水需求情况对全扬程的作用。此处,流量与使用者相关,流量用代表。用水量不变时,不改变,转速不高,水泵供水水平不高,其中全扬程也会减少。2.2.2管阻特性将水泵转速不变是基础,阀门在某开度下,全扬程与流量两者关系曲线,被叫做管阻特性曲线。多种阀门开度,此线也不同,图2.2内曲线对照阀门开度超过曲线。管阻特性表示由阀门开度来管控供水的特性曲线。此时转速固定,表示水泵供水不改变,流量和具体开度相关,也就是管阻多少,主要和供水侧有关,因此特性的流量被当做是供水流量,使用代表。在真实管道中,流量不会是连续性,并未出现供水流量和用水流量之间的差异。此时与方便表述供水能力与用水需求两者的均衡关系

28、而假定的量。在供水流量靠近0的时候,需要的扬程是真实扬程()。表示假如全扬程较小,就无法供水。所以,真实扬程是可以供水的基本量。2.2.3 供水系统的工作点扬程和管阻特性曲线之间的重合点,被叫做供水系统工作点。在此点上,此系统不仅符合扬程特点,此外也满足管阻需求。当前系统位于均衡局面,平稳运作。图2.2内的点代表水泵工作于额定转速,阀门全开供水状态,是综合额定工作点。(1)供水功率当前系统向用户供水时所损耗功率(kW)被叫做供水功率,此功率与流量、扬程的乘积为正比 (2-1)式中一一比例常数。2.3 供水系统中恒压实现方式对供水系统开展的管控,本质上就是为了达到受众对流量的需要。因此,流量是此

29、系统的主要控制主体。其中流量多少和扬程相关,扬程无法进行详细测试与管控。思考到动态时期,内部水压高低是扬程大小的表现,齐总供水能力(使用流量代表)、用水需求(使用用水流量代表)两者均衡状况相关。若供水用水,那么压力提高;若供水用水,那么压力下降;若供水= 用水,那么压力不变。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 ,其中压力变动表现出供水与用水需求两者的矛盾。进而,通过压力控制调整管道流量。因此表示,利用恒压供水可以确保供水能力与用水流量位于均衡局面,正好全面满足用户需要的流量。未来用户需求出现改变的时候,要对供水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满足流量变化需求。上述调整调主要将压力恒定当做基础来完成。普遍的调节模式是阀

30、门以及转速控制法两类。(1) 阀门控制法转速维持相同,利用调整阀门情况来确保流量稳定。本质上是水泵原本供水能力稳定,利用改变阻力情况来强行改变流量,以便满足现实需求。此时管阻特性会伴随阀门变化而变动,然而扬程特性稳定。(2) 转速控制法阀门开度维持稳定,调节水泵转速。本质上是利用转变水泵的供水能力尽早满足现实需要。在转速变化时,扬程特性也会出现变动,此外管阻特征没有改变。2.4 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利用转速控制法完成稳定供水目标,重点是调节设备转速。设备利用联轴器让三相异步电动机全面拖动,所以具体转速的调整,本质上是利用调整电机运作情况。此时具体转速公式是: (2-2)式中 一一异步电动机的同步

31、转速,;一一 异步电动机转子转速,;一一 异步电动机磁极对数;一一 异步电动机定子电压频率,即电源频率;一一 转差率 ,100%。2.4.1 变极调速因为普通异步电动机顺利运作时转差率s不大,具体转速与同步转速相关。基于=60/P可知,在电源频率不变的时候,改变定子绕组的极对数P,同步转速随之出现改变,比如极对数增多一倍,同步转速就降低一半,之后电动机的转速大概降低一半。非常明显的是,上述方式只可以逐级进行改变,并非平缓调速。变极电动机通常都使用鼠笼式转子,由于此类转子的极对数可以自主伴随定子极对数变动而改变,使定、转子磁场的极对数始终相等而出现平均电磁转矩。假如是绕线式转子,那么定子极对数变

32、动时,转子也要改变接法,进而得到与其类似的结果,并不轻松。要让定子具备不同极对数,最佳方式是使用不同极对数的定子绕组,每次使用一套,也就是双绕组变极,显而易见,这不是非性价比高的方式,必须在部分时期才可以使用。最佳方式是:只安装一个定子绕组而使用改变绕组接法来得到众多极对数,也就是单绕组变极。对于倍极比情况(比如2/4极、4/8极等)此部分变极逐渐被大众所利用,伴随科技持续进步,非倍极比(比如4/6极、6/8极等)和三速(比如4/6/8等)使用此类变极也开始被全面普及。在电源频率不变时,转变磁极对数,促进转速改变。磁极对数变动利用修改定子绕组的接线方式来完成。上述调速模式通常使用在单独变极电机

33、,此外是具备极调速,级差较大,无法在整体系统内进行转速的接连调节。2.4.2变转差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铜损耗为 (2-3)此损耗与设备转差率为正比,也被叫做转差功率,通过电阻发热模式损耗。在正常工作额定时期,转差率不大,因此转子铜损耗不大,综合效率高。然而在整个系统内通过此方式确保恒压供水,为尽早适应变动,设备通常无法在额定状态运作,其转速值不高。此时转差率增加,转差功率增加,设备综合效率下降。即便变转差调速内的串级调速法可增加一定转差功率通过整流、逆变设备回馈给电网。但是功率因数不高,低速时过载水平不高,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变压器,费用多,此外提高了中间流程的电能消耗。所以我们不能使用转速

34、控制法。2.4.3 变频调速通过调节电动机的电源频率来实现电机转速的调节方式。=常数式中 一一变频器输出电压,一一变频器输出频率。变频调速方式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表达式 (2-4)式中 一一电机相数; 一一定子电阻;一一定子漏电抗;一一转子漏电抗折算值。 2.5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能耗分析2.5.1 转速控制调节流量实现节能(1)转速控制法与阀门控制法供水能耗分析依照图2.2我们就能知道,把不同控制法的特性曲线绘画在相同坐标系内。假定原工作在额定状态点,在所需流量缩减,从额定流量转变成时,在恒压基础上,使用阀门控制法时此系统工作点会转移到A点,对照供水功率和面积为正比;使用转速控制法时将工作

35、点转移到B点,对照供水功率和面积是正比。上述控制模式中的面积差=表示使用转速控制模式和其他方式相比可以节约较多的资源。(2)转速调节和恒速运行供水能耗研究使用水泵比值知识,改变转速,水泵流量、扬程和轴功率均会出现改变,公式是: (2-5) (2-6) (2-7)其中 , ,主要是调速之后的水泵转速、流量、扬程与轴功率。根据上述关系可知,在转速降低时,轴功率按照转速改变的3次方关系降低,因此转速对功率的作用非常明显。通常在设计中,水泵都思考在恶劣工况下供水,水泵在选择的时候依照水泵额定工作点选择与装置应用,也就是按额定工作点设计。然而在现实运作的时候,管网用水量一般低于恶劣工况。此时,假如减少转

36、速相对于恒速泵供水运作,可以让水泵轴功率不断降低。因此我们就可以知道 ,在供水系统内依照用水量多少,利用变频模式调整水泵转速的模式来完成供水可以得到良好的现实成效。此外上述模式在用水量不多的时候可以得到最突出的节能成效。2.5.2 转速控制供水系统的工作效率高(1) 工作效率的定义供水系统的工作效率为水泵的供水功率与轴功率之比,即 (2-8)此效率一般包含水泵效率在内的所有效率。根据公式我们可以知道 ,表示水泵特定流量、扬程下运作时需要的外部功率,也就是设备输出功率;是供水系统内输出功率的真实功率,根据真实供水扬程和流量计算。供水时期损耗一般是机械、水力、容积与管路内管阻等相关亏损。(2) 供

37、水系统工作效率的近似计算公式水泵工作效率相对值的近似计算公式如下 (2-9)式(2.9) 中 效率、流量和转速的相对值均小于1。有以下关系,、 、为常数,遵循如下规律-=1。 (3) 不同控制方式时的工作效率转速控制模式时,因为阀门开度平稳,依照公式可知,流量和转速是正比,且相对稳定。也就是设备工作效率稳定,始终位于最佳时期。因此,此模式和阀门控制模式进行比较,系统运作效率更高。也是变频调速供水系统具备节能效果的主要部分。2.5.3 变频调速电机运行效率高在设定供水系统时候,额定扬程与流量通常预留多余的数量,此外,真实用水流量一般无法达到设定值,设备通常位于轻载时期,在恒速运作时效率和功率因数

38、不高。使用变频调速模式变频器可以依照负载轻重调节输入电压,进而提升电动机现实效率。这就是变频调速供水系统具备节能成效的最后一个部分。2.6供水系统安全性讨论2.6.1 水锤效应在短暂时期内,因为水流量猛烈改变,造成内部压强出现相应的改变,且造成空化状态,促使管道受压形成噪声,就好似锤子敲击管道,被叫做水锤效应。此效应具备较强的损坏性。压强太高,会造成管子损坏;压强太低,会造成管子瘪塌。另外,效应也许会伤害其他零件。2.6.2 产生水锤效应的原因及消除办法造成水锤效应的根本因素,是设备在开启以及制动时期的动态转矩太高,短时间内出现较大改变。使用变频调速,利用缩减此类转矩,可全面去除上述问题。水泵

39、动态转矩多少作用于水泵加速时间,影响加速过程流量变化,因此随之确定此问题的强弱。拖动系统中,动态转矩;:是设备的拖动转矩;:就是内部的制动转矩。图2.4表现出全压和变频起动时期动态转矩情况。图内曲线是设备机械特点,曲线是水泵机械特点。图2.4b)内锯齿状线是后者的动态转矩。根据下图我们可以知道,水泵在直接起动时期,由于动态转矩较大,导致明显的水锤效应,利用变频起动,可全面弱化动态转矩去除此效应。OOa)全压起动 b)变频起动图2.4 水泵的直接起动和变频起动2.6.3 变频调速对供水系统安全性的作用使用变频调速,对系统稳定性具备一定的积极影响:(1) 去除水锤效应,弱化对水泵和管道系统的影响,

40、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泵和管道系统的使用时间;(2) 减少水泵转速,减少工作时期的平均转矩,进而降低叶片承担的应力,防止轴承库受损,促使水泵使用时间持续增加;(3) 防止电机与水泵的硬起动,进一步增加联轴器使用时间;(4)减少起动电流,随之弱化系统对电网的影响,提升当前系统的稳定性。3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3.1 供水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3.1.1 用户需求此系统总体标准:(1) 通过众多水泵机组完成完整系统,主要范围120m3/h,扬程大概80米;(2) 设定小泵当做辅助,用来进行小规模运作;(3) 压力需要保持稳定不改变恒定,特别是在换泵时需要维持稳定;(4) 系统可自主平稳运作,为方便

41、检查和处理问题,需要预留手动功能;(5) 不同泵都可以稳定完成软启动;(6) 具备强大的保护和预警能力;(7) 确保运作时期可以节省更多的资源。3.1.2 方案确定明确供水系统综合设计预案的主要基础是设计供水能力可以达到系统最不利点用水标准,此外也要依照用户用水量变化种类,思考方案适用性、节能性和其余技术标准。基于用户用水时段特征可把用户用水量变化种类划分成连续型、间歇型两部分。依照流量变动特征,也需要详细划分成高流量、低流量,全流量等不同变化型。不同季节、时间,流量变化类型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连续型表示一天内基本上都会出现流量,或原本管网泄漏就会促使相应流量的存在。间歇型表示一天内出现多时期

42、用水较少时期,流量甚至是零。使用变频调速方式来完成低谷时期恒压供水节能效果相对显著,和一般工频气压给水设施相比一般节省三分之一的资源。此模式的软起动不会影响到电流,此外便于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另外设备在低速运作时,不会出现明显的声音。使用众多水泵共同供水,基于用水量大小调整综合水泵工作台数。在全流量范畴内依靠设备的连续调整与分级调整,促使供水压力一直维持相应范围内。多泵共同运作取代少数大泵独自供水,减少资金,优势相对明显。第一节省资源,不同泵都能全面高效运作,长此以往运作成本不高;第二,供水稳定性好,假如某泵出现问题,通常不会影响正常供水,小泵维护更换相对便利,节省资源;第三,需要的起动电流不

43、大,不需要提高电源容量;第四,需要依照单台泵来增设变频器容量,减少资金投放。供水较少的时候,为持续降低资源损耗,使用规模不大的泵来确保日常泄漏与压力。多泵变频循环工作方式的顺利转换,是完成当前分级调节目标的重点,可选择灵动、平稳性高、抗干扰水平高、调试便利、维修任务量少的PLC通过编程来完成。供水系统的恒压利用压力变送器、PID调节器与变频器过程的闭环调节系管控。基于水压变动,让设备调整电机转速来确保恒定压力。根据上述研究,明确以稳定性高、应用便利、维护便利的变频器与PLC作为关键设施来设计完善的供水系统,大致结构可参考图3.1。图3.1 系统构成方案图3.2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3.2.1系统

44、主要配置的选型(1)水泵机组的选型基于当前需要的综合流量范围、扬程多少,明确综合系统流量与压力(水泵扬程),思考到当前的连续型低流量变化型,主要使用多种水泵机组和相关泵机组,具体情况可参照下表。表3.1 水泵型号及参数(2)变频器的选型基于控制功能差异,变频器被划分成下面的种类。普通型u/f,具备转矩控制功的类型u/f,矢量控制类型。供水系统属泵类负载,低速运作阶段转矩不大,选择价格低的第一种。汇总上述原因,本文使用比较常见的一般功能型u/f控制方式的森兰变频器,型号BT12S22KWI,其中装置PID控制部分,主要使用在闭环控制体系内,承担稳定供水任务。其重要参数和功能叙述为: 额定容量:3

45、0KVA;电压:380V;电流:45A;过载电流:电流的120%1分钟。配用制动电阻:30。(3)PLC的选型基于控制工作,从PLC的输入1输出点数、存储器容量、输入l输出接口模块种类等因素挑选PLC型号。在整个系统设计时期,挑选三菱FX2N-32MR,其I/O端子分配在3.2.4节。FX2N-32MR主要参数和特征:I/O点数:16/16;用户程序步数:4K;主要指令:27条;功能指令:298条;重点指令执行时间:0.08微秒;通信功能:强大;输出形式:继电型;输出能力:2A/点。(4)压力变送器及数显仪的选型选择普通压力表Y-100与XMT-1270数显仪完成压力测试、显示与变送。此处主要

46、范围0-1MPa,精度1.5;数显仪输出一路4-20mA电流信号,变成PID调整的反馈电信号,设置压力上下、限,利用两路继电器管控输出压力超限信号。(5) 其余器件型号表3.2器件型号表3.2.2 主电路方案设计三台大容量主水泵会根据供水状态,选择对应方式,所以主水泵都要利用合理的接触器来与工频、变频电源输出相联系;辅助泵只使用在工频时期,使用接触器接入工频。连线时要格外关注,确保水泵旋向正确,设备挑选主要查看具体机制容量。QF1,QF2,QF3,QF4,QF5,QF6是主电路、变频器和多种水泵工频运作空气开关,FR1, FR2, FR3, FR4是工频运行时期设备过载维护用热继电器,变频运行

47、时期使用设备来完成过载维护。 图3.2 主电路图变频器主电路输出端子(U,V,W)通过接触器接入三相电动机上,在旋转方向与工频时电机转向出现差异的时候,要调节输出端子(U,V,W)具体顺序,不然就不能顺利工作。上述两者的配线长度需要管控在100m范围内。在设备进行相应操作的时候,要采用触摸面板的运作和停止键或者是外控端子FWD(REV)来开展,不能使用主电路空气开关QF2。为了转变设备的功率条件,也需要在设备(Pl, P+)端子之间接入对照的DC电抗器。设备接地端子需要正确进行,以便确保安全,避免噪声。图3.2确定此类系统内电气控制主回路的重要联线关系。 3.2.3 控制电路设计在具体电路设计

48、中,需要全面分析弱电和强电两者间的隔离情况。为了维护PLC设施,其输出端口并非直接和交流接触器联系,主要是在上述两者之间增加中间继电器,利用此设备控制接触器线圈的得电/失电,全面管控电机或者阀门的操作。利用隔离,可增加系统使用时间,提高整体运作稳定性。此类电路内也需要思考内部之间的互锁关联,因此对设备安全运作非常关键。设备输出端禁止与工频电源联系,换句话说一台电机同时接到工频电源和变频电源的问题是不能发生的。所以,在此类电路中多处对不同电机的工频/变频运行接触器进行互锁设计;此外,设备主要依照单电机容量进行分配,不能同时带众多设备运作,因此对不同设备变频运作增加互锁设计。为提升稳定性,在PLC

49、控制程序设计时,主要利用其内部的软继电器开展互锁。控制电路中也思考电机与阀门的目前工作状态指示的设计,为节约PLC的输出端口,在电路内可使用其输出端子此设备相关常开触点的断开与闭合来管控相应电机与阀门的指示灯的明灭,指示目前设备和阀门的现实状态。为了提高稳定性和便于维护,设计控制电路。利用转换关和对照电路来完成。图3.3设计出了详细的电气控制线路图。图3.3 手动控制线路图图3.3 中,SA是手动/自动转换开关,KA是中间继电器,打在位置是手动状态,打在则是KA吸合,是自动状态。在前者,利用按钮SB1-SB14控制不同泵的起停。在后者中,系统开展PLC的控制程序,自动管控关停。KA的7个常闭触

50、点串接在四台泵的手动控制电路上,控制四台泵的手动运作。此KA的常开触点接PLC的XO,控制此运作程序的执行。在自动状态时,不同泵在实际控制下可高效且稳定转变、运作。电动机电源的通断,根据设备KA1-KA7控制接触器KM1-KM7的线圈来完成。HLO是自主运作指示灯。FR1, FR2, FR3,FR4是四台泵的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对设施进行过载维护。3.2.4 PLC的I/O端子分配及接线图表3.3 PLC的I/O端子分配PLC的I/O分配如表3.3。 FX2N-32MR的I/O口的输入输出电路图,如图3.4。图3.4 PLC的接线图3.2.5 变频器功能设定及接线图表3.4 变频器接线及参数设

51、置表3.4中频率参数设置说明:(1) 最大频率:水泵是平方律负载,转矩 ,在转速高于其固定转速时,就会按照平方规律增多,造成设备过载问题。所以此最高频率和额定频率均等。(2) 上限频率:因为设备内部具备转差补偿功能,在50Hz时期,水泵在变频运作时期的真实转速超过工频运作时期,进而提高负载,所以真实预置一般低于额定。(3) 下限频率:在当前系统内,转速不高,会发生水泵的全扬程较少,低于真实扬程,产生设备“空转”问题。因此,在大部分时候,下限频率不要过低,可依照真实状况进行相应调节。(4) 启动频率:水泵在开启之前,其叶轮均在水中,正式工作的时候,出现一定阻力,在从0Hz开启的特定频率内,通常无

52、法运作。所以,需要预置开启频率值,让其在开启的时候具备相应的冲击力。4 恒压供水系统软件设计4.1 系统工作流程图在整个系统内,变频器依照压力传感器检测转换以后的信号自主分析,把变频信号输入供水泵,了解水泵具体运作情况。此外在PLC控制影响下会依照水压自主增减水泵数目。当前具体情况可参考图4.1。图4.1系统流程图4.2 PLC的程序设计流程图图4.2程序设计流程图4.3 程序编写4.3.1 主程序主程序见附件1。4.3.2 子程序子程序见附件2。31总结本文主要分析恒压供水。因此设定出完善的具备高功能的变频器控制系统来取代之前的手动启动、阀门控制系统。主要是依照系统运作需要,自主调整输出频率

53、管控设备转速,进而确保整个系统工况压力平稳。基于实际需求,上述设施是一拖二闭环调速系统,此外变频器带动可进行无级调速。避免系统变化和对电源电网的影响。设备在内部设备发生问题时,可自动关闭设备阀门,顺利退出运作,防止中断供水等问题的出现。在工频模式运作中,需要安装降压设备,在正式开启的时候,因为启动电流太高,而避免电网影响,增加设备使用时间。安装的时候,电动机和电动阀门共同启动,停止时提前关闭电机,电动机在之后暂停,避免水锤问题,增加水泵使用时间。目前系统完成了供水系统的工况管控、调整与设施状态监控功能,此后还能利用对大量现场信息的筹集和传送,比如电压、电流、功率、水压、水位、水流量等,利用确定

54、上位机数据管理体系,设计供水自动化管控系统,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此部分工作要在现实工作中不断进行。伴随各个部分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科技被全面使用,此时能量也不断减少,在上述状况下,此系统的应用会得到充分普及,显然对恒压供水控制技术也会指出更加严苛的标准。比如对系统使用无线模式开展信息传送、利用网络对系统开展严格判断和维修等。此外本文设计、控制方式全部使用恒风压控制,之后完成风机的变频以及节省资源的任务。由于风机和水泵损耗大概占据当前综合损耗的三分之一。因此此类供水技术需要在持续进行健全与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对其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1 王岚. 居民小区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南京

55、理工大学,2008.2 邱瑞生,杨滨.采用交流调压调速的方法实现高楼供水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2,21(4):24-26.3 陈伯时,陈敏逊.交流调速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5-17.4 胡也辉.浅析住宅小区供水节能J.节能技术.2017(3):6-8.5 荆绍莹.水泵调速的节能效果和方案选择J.给水排水.2015(2):31-33.6 王瑞兰.基于变频器的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15(19):18-20.7 张春光.单片机控制的无塔供水系统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4(3):38-40.8 刘红岚.浅谈居住小区给水设计J.房材与应用.

56、2012(8):16-18.9 高梅娟.恒压供水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J.电子工程师.2011(11)14-16.10 李荣生.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27-129.11 李鸣,杨太勇,张红星,汤志彪.基于变频调速的恒压供水智能控制系统J.煤矿机械.2015(6):93.95.12 黄秉政.调速泵供水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给水排水.2015(4):22.23.13 张雁红.新建住宅小区给水设计体会J.山西建筑.2012,Vol.28,N0.7.14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电气设计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5,18-21.16 杨开.调速水泵合理选型初探J.水

57、泵技术.2016,20-21.17 兴忠,戴恒阳.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机理分析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4(4):29-32.18 张西虎.一种闭环恒压供水系统设计J.机械与电子.2011(2):46-48.19 SIEMENSAG.MICroMaster430变频器使用大全Z.2006. 20 黄立培.变频器应用技术及电机调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21 陈乃祥,吴玉林离心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2 张崇巍,张兴.PWM 整流器及其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73.276.35致谢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了,历时一个月之久,在这段时间之中我为自己的论文付出了很多

58、的努力,如今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欣慰之余,心里也感到丝丝的沉重,因为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预示着我的大学生涯也即将结束了,要离开我喜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了。我愿在未来离开学校工作的过程中,始终牢记老师的谆谆教诲,记住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这是我以后工作上的榜样。我要向老师一样,在工作中,保持严谨稳重的态度,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次,再次向他们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我将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以报答所以帮助我过的老师和同学。最后,还要谢谢培养了我三年的母校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以及各位老师,以及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的同学,在此,说声谢谢!附件1 主程序TITLE=Network 1 LD SM0.

59、0CALL SBR5CALL SBR0CALL SBR4附件2 子程序1.工程转换LD SM0.0CALL SBR2, AIW0, 50.0, 0.0, VD0CALL SBR2, AIW2, 16.0, 0.0, VD4CALL SBR2, AIW4, 16.0, 0.0, VD8CALL SBR3, VD12, 16.0, 0.0, AQW02.设定值下限LDR VD12, 8.5MOVR 7.0, VD12Network 4 4. 泵后压力报警LDR VD4, 9.0LDR VD4, 6.0NOTA M1.0OLD= M1.0Network 5 5. 防真空报警LDR VD8, 0.2NOTA M1.1OLD= M1.1Network 6 LD M1.0EULD M1.1EUOLDLD I1.0EUOLDINCW VW20Network 7 6. 重复故障报警LDW= VW20, 3= M1.3Network 8 LDW= VW20, 1OW= VW20, 2TON T101, 1800Network 9 LD I0.1MOVW +0, VW20Network 10 7. 泵前压力启动条件LDR VD8, 2.0LDR VD4, VD12A I0.7TOF T103, 20A T103= 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