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5

上传人:kfc****89 文档编号:62872186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5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机械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5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机械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5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5(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5章 练习题1. 单项选择1-1 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 。 铸件 锻件 棒料 管材1-2 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 。 铸件 锻件 焊接件 冲压件1-3 基准重合原那么是指使用被加工外表的 基准作为精基准。 设计 工序 测量 装配1-4 箱体类零件常采用 作为统一精基准。 一面一孔 一面两孔 两面一孔 两面两孔1-5 经济加工精度是在 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外表粗糙度。 最不利 最正确状态 最小本钱 正常加工1-6 铜合金 7 级精度外圆外表加工通常采用 的加工路线。 粗车 粗车-半精车 粗车-半精车-精车 粗车-半精车-精磨1-7 淬火钢7级精度外圆外表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

2、 粗车半精车精车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粗车半精车粗磨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1-8 铸铁箱体上120H7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 粗镗半精镗精镗 粗镗半精镗铰 粗镗半精镗粗磨 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1-9 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展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 进展。 切削加工之前 磨削加工之前 切削加工之后 粗加工后、精加工前1-10 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及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及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及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及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1-11 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

3、差等于 。 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1-12 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假设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那么封闭环的公差等于 。 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 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 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1-13 用近似概率算法计算封闭环公差时,k值常取为 。 0.60.8 0.81 11.2 1-14 派生式 系统以 为根底。 成组技术 数控技术 运筹学 网络技术1-15 工艺路线优化问题实质上是 问题。 寻找最短路径 寻找最长路径 寻找关键路径 工序排序

4、2. 多项选择2-1 选择粗基准最主要的原那么是 。 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那么 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配原那么 基准重合原那么 自为基准原那么2-2 采用统一精基准原那么的好处有 。 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的形状精度 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可以简化夹具设计及制造 可以减小加工余量2-3 平面加工方法有 等。 车削 铣削 磨削 拉削2-4 研磨加工可以 。 提高加工外表尺寸精度 提高加工外表形状精度 降低加工外表粗糙度 提高加工外表的硬度2-5 安排加工顺序的原那么有 和先粗后精。 先基准后其他 先主后次 先面后孔 先难后易2-6 采用工序集中原那么的优点是 。 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5、便于管理 可以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 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2-7 最小余量包括 ( )和本工序安装误差。 上一工序尺寸公差 本工序尺寸公差 上一工序外表粗糙度和外表缺陷层厚度 上一工序留下的形位误差2-8 系统按其工作原理可划分为 和综合式。 全自动式 半自动式 派生式 创成式2-9 目前系统的零件信息输入方式主要有 。 成组编码法 形面描述法 图形识别法 从系统直接获取零件信息2-10 采用决策树进展决策的优点是 。 易于理解 易于编程 易于修改 易于扩展2-11 单件时间定额包括 等。 根本时间 辅助时间 切入、切出时间 工作地效劳时间2-12 辅助时间包括 等。 装卸工件时间 开停机床

6、时间 测量工件时间 更换刀具时间2-13 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有 等。 缩短根本时间 缩短辅助时间 缩短休息时间 缩短工作地效劳时间2-14 参数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的要素是 。 设计变量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优化方法2-15 工序参数优化问题中的设计变量是 。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背吃刀量 刀具耐用度2-16 工序参数优化问题中的优化目标可以是 。 最短工序时间 最小工序本钱 最大工序利润 最大刀具耐用度3. 判断题3-1 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依据。3-2 编制工艺规程不需考虑现有生产条件。3-3 编制工艺规程时应先对零件图进展工艺性审查。3-4 粗基准一般不允许重复使用。3-5 轴

7、类零件常使用其外圆外表作统一精基准。3-6 淬硬零件的孔常采用钻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的工艺路线。3-7 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宜采用磨削方法进展精加工。3-8 抛光加工的目的主要是减小加工外表的粗糙度。3-9 工序余量等于上道工序尺寸及本道工序尺寸之差的绝对值。3-10 中间工序尺寸公差常按各自采用的加工方法所对应的加工经济精度来确定。3-11 直线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和减环。3-12 工艺尺寸链组成环的尺寸一般是由加工直接得到的。3-13 采用有利于实现工艺过程设计的优化和标准化。3-14 派生式系统具有较浓厚的企业色彩。3-15 创成式系统以成组技术为根底。3-16 在专家系统中广泛采用产生

8、式规那么表达知识。3-17 在专家系统中通常采用正向推理的控制策略。3-18 在工艺本钱中可变费用是及年产量无关的费用。4. 分析计算题4-1 试选择习图5-4-1示三个零件的粗精基准。其中a齿轮,2,37,毛坯为热轧棒料; b液压油缸,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c飞轮,毛坯为铸件。均为批量生产。图中除了有不加工符号的外表外,均为加工外表。aAAtbBBtcCCt习图5-4-14-2 今加工一批直径为, = 0.8,长度为55的光轴,材料为45钢,毛坯为直径280.3的热轧棒料,试确定其在大批量生产中的工艺路线以及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其偏差。4-3 习图5-4-2所示a为一轴套零件,尺寸

9、和已加工好,b、c、d为钻孔加工时三种定位方案的简图。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A1 、A2和 A3。cdab习图5-4-2A3A2A1108038080H300习图5-4-44-4 习图5-4-4所示轴承座零件,孔已加工好,现欲测量尺寸750.05。由于该尺寸不好直接测量,故改测尺寸H。试确定尺寸H的大小及偏差。4-5 加工习图5-4-5所示一轴及其键槽,图纸要求轴径为,键槽深度尺寸为,有关的加工过程如下: 1半精车外圆至; 2铣键槽至尺寸A1; 3热处理; 4磨外圆至,加工完毕。求工序尺寸A1 = ? D习图5-4-7ABC6424200-0.14-6 磨削一外表淬火后的外圆面,磨后尺寸

10、要求为。为了保证磨后工件外表淬硬层的厚度,要求磨削的单边余量为0.30.05,假设不考虑淬火时工件的变形,求淬火前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4-7 习图5-4-7所示零件, 有关轴向尺寸加工过程如下:1精车A面车平。2精车B面,保证 A、B面距离尺寸A1。3自D处切断,保证 B、D面距离尺寸A2。4掉头装夹,精车C面,保证 B、C面距离尺寸A3=240.05。 5精车D面, 保证 C、D面距离尺寸。零件直径D()01502501235辅助孔直径d()台钻立钻摇臂钻习图5-4-8 假设切断时经济加工公差为 0.5,精车时最小余量为 0.2。试用尺寸链极值法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偏差。4-8 习图5-4-8所

11、示为某车间在轴类零件上加工辅助孔时,选用设备的参考图。试将其转换为决策树和决策表的形式。4-9 以最大生产率为为优化目标的目标函数可写为: 式中 A 及加工和刀具条件有关的耐用度系数; n 刀具耐用度速度指数; 换刀时间; 工件加工形状系数; f 进给量; v 切削速度。试求出在给定进给量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生产率的最正确切削速度。对应知识点5.7.35. 练习题编制工艺规程5-1 试编制习图5-5-1所示螺母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将有关内容填入习表5X5-1中。毛坯为铸件,生产批量5000件。习图5-5-1习表 5-1工序号工序名称及内容定位基准机床夹具5-2 试编制习图5-5-2所示拨叉

12、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将有关内容填入习表5-5-2中。毛坯为精铸件,生产批量30件。习图5-5-2习表 5-2工序号工序名称及内容定位基准机床夹具第5章 练习题答案1. 单项选择1-1答案: 锻件1-2答案: 铸件1-3答案: 设计1-4答案: 一面两孔1-5 答案: 正常加工1-6 答案: 粗车-半精车-精车1-7 答案: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1-8 答案: 粗镗半精镗精镗1-9 答案:1-10 答案: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及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1-11 答案: 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1-12 答案: 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1-14 答案: 成组技术1-15 答案: 寻找最短路

13、径2. 多项选择2-1答案: 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那么 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配原那么2-2答案: 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可以简化夹具设计及制造2-3答案: 车削 铣削 磨削 拉削2-4答案: 提高加工外表尺寸精度 提高加工外表形状精度 降低加工外表粗糙度2-5 答案: 先基准后其他 先主后次 先面后孔2-6 答案: 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便于管理 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2-7 答案: 上一工序外表粗糙度和外表缺陷层厚度 上一工序留下的形位误差2-8 答案: 派生式 创成式2-9 答案: 成组编码法 形面描述法 从系统直接获取零件信息2-10 答案: 易于理解 易于编程2-11 答

14、案: 根本时间 辅助时间 工作地效劳时间2-12 答案: 装卸工件时间 开停机床时间 测量工件时间2-13 答案: 缩短根本时间 缩短辅助时间 缩短工作地效劳时间2-14 答案: 设计变量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2-15 答案: 切削速度 进给量 2-16 答案: 最短工序时间 最小工序本钱 最大工序利润 3. 判断题3-1 答案: 3-2 答案: 3-3 答案: 3-4 答案: 3-5 答案: 3-6 答案: 3-7 答案: 3-8 答案: 3-9 答案: 提示:综合考虑包容尺寸和被包容尺寸两种情况。3-10 答案: 3-11 答案: 3-12 答案: 3-13 答案: 3-14 答案: 3-1

15、5 答案: 3-16 答案: 3-17 答案: 3-18 答案: 4. 分析计算题4-1答案:1. 图a: 精基准齿轮的设计基准是孔A。按基准重合原那么,应选孔A为精基准。以A为精基准也可以方便地加工其他外表,及统一基准原那么相一致。应选孔A为统一精基准。 粗基准齿轮各外表均需加工,不存在保证加工面及不加工面相互位置关系的问题。在加工孔A时,以外圆定位较为方便,且可以保证以孔A定位加工外圆时获得较均匀的余量,应选外圆外表为粗基准。2. 图b: 精基准液压油缸的设计基准是孔B。按基准重合原那么,应选孔B为精基准。以B为精基准也可以方便地加工其他外表,及统一基准原那么相一致。应选孔A为统一精基准。

16、 粗基准液压油缸外圆没有功能要求,及孔B也没有位置关系要求。而孔B是重要加工面,从保证其余量均匀的角度出发,应选孔B的毛坯孔作定位粗基准。3. 图c: 精基准液压油缸的设计基准是孔C。按基准重合原那么,应选孔C为精基准。以C为精基准也可以方便地加工其他外表,及统一基准原那么相一致。应选孔C为统一精基准。 粗基准为保证飞轮旋转时的平衡,大外圆及不加工孔要求同轴,且不加工内端面及外圆台阶面距离应尽可能的均匀,故应不加工孔及内端面作定位粗基准。4-2 答案:5. 确定工艺路线: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2. 确定各工序余量:根据经历或查手册确定,精磨余量=0.1,粗磨余量=0.3,半精车余量=1.0,粗车余

17、量=总余量精磨余量+粗磨余量+半精车余量=40.1+0.3+1.0=2.6 。3. 计算各工序根本尺寸:精磨根本尺寸=24 ,粗磨根本尺寸=24+0.1=24.1 ,半精车根本尺寸=24.1+0.3=24.4 ,粗车根本尺寸=24.4+1.0=25.4 。4. 确定各工序加工经济精度:精磨6设计要求,粗磨8,半精车11,粗车13。5. 按入体原那么标注各工序尺寸及公差:精磨,粗磨,半精车,粗车。习图5-4-3cA21080dA338010804-3答案:1图b:基准重合,定位误差,;2图c:尺寸A2构成一个尺寸链见习解图5X4-2c,其中尺寸100.1是封闭环,尺寸A2和是组成环,且A2为增环

18、,为减环。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根本尺寸计算公式,有:10= A28,A2=18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2,2=0.05;20,2。故:3图d:尺寸A3,100.1,和构成一个尺寸链见习解图5X4-2d,其中尺寸100.1是封闭环,尺寸A3,和是组成环,且为增环,A3和为减环。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根本尺寸计算公式,有:10= 38A3+8,A3=28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有:0.1=03+,3= -0.05;-0.1= -0.1( A3+0),3=0。故: 4-4 答案:尺寸750.05、H和半径R组成一个尺寸链,其中尺寸750.05是间接得到的,是封闭环。半径尺寸和H是增

19、环。解此尺寸链可得到:4-5 答案:建立尺寸链如习图5X4-5所示,其中,是尺寸链的封闭环;,是尺寸链的减环;,是尺寸链的增环;A1也是尺寸链的增环,待求。解此尺寸链可得到:4-6 答案:建立尺寸链如习图5X4-6所示,其中0.30.05是尺寸链的封闭环;,是尺寸链的减环; R1是尺寸链的增环,待求。解此尺寸链可得到: 由此可求出淬火前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为:习图5-4-64-7 答案:采用图表法求解,如下:640.350. 5550.05240Z4A2A3=240.05R1A1A4 = 0.05DABC 习图5-4-74-8 答案:决策树: 习图5-4-8 a)决策表: 习图5-4-8 b)D150150D250D250d1212d35d35台钻立钻摇臂钻D150150D250D250d1212d35d35台钻立钻摇臂钻d35d35立钻摇臂钻a) b)习图5-4-84-9 答案:上式对v取导f视为常量,并令其为0,有:可求出获得最大生产率的最正确切削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