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2846010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7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发布-实施-发布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Agricultural land classification database standard(报批稿)TD/T T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ICS备案号:52 / 57目 次前 言II引 言III1 范围42 规范性引用文件43 术语和定义4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55 数据库结构定义76 农用地分等数据文件命名157 农用地分等空间数据交换格式178 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元数据17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使用说明及示例19A.1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2、使用说明19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元数据示例25B.1 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元数据示例25表1 基础地理要素分类与编码表6表2 土地利用要素分类与编码表7表3 分等要素分类与编码表7表4 层名称及各层要素8表5 注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代码:ZJ)10表6 县级分等单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FDDY)10表7 县级分等因素指标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ZBQ)11表8 县级分等耕作制度分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GZZD)11表9 县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LYXS)11表10 县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

3、码:XJJJXS)11表11 县级自然质量等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ZRZLD)12表12 县级利用等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LYD)12表13 县级经济等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DB)12表14 县级标准样地分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BZYD)12表15 省级分等单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DY)13表16 省级分等耕作制度分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GZZD)14表17 省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LYXS)14表18 省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JJXS)14表19 省级自然等图属性结构

4、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ZRZLD)14表20 省级利用等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LYD)15表21 省级经济等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DB)15表22 省级标准样地分布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BZYD)15表23 比例尺代码表16表24 农用地分等图类型代码表17表1 基础地理要素分类与编码表2表2 土地利用要素分类与编码表3表3 分等要素分类与编码表3表4 层名称及各层要素5表5 注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代码:ZJ)7表6 县级分等单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FDDY)7表7 县级分等指标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ZBQ)8表8 县级分等准样

5、地适用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YDSYQ)8表9 县级分等耕作制度分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GZZD)8表10 县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LYXS)8表11 县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JJXS)9表12 县级自然质量等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ZRZLD)9表13 县级利用等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LYD)9表14 县级等别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DB)9表15 县级标准样地分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BZYD)10表16 省级分等单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DY)12表17 省级

6、分等耕作制度分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GZZD)12表18 省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LYXS)12表19 省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JJXS)13表20 省级自然等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ZRZLD)13表21 省级利用等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LYD)13表22 省级等别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DB)13表23 省级标准样地分布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BZYD)14表24 指定作物分等计算结果属性(县级)结构描述表 (XJSJG_ZW_XX)15表25 县级综合等别计算结果属性结构描述

7、表(XJSJG-ZH)16表26 指定作物参数属性结构描述表(ZWCS)17表27 “指定作物因素分值”说明属性结构描述表(ZWYSFZ_XX_YY)17表28 “指定作物因素权重”说明属性结构描述表(ZWYSQZ_XX)17表29 “作物因素加减分”说明属性结构描述表 (ZWYSJJF_XX_YY)18表30 标准样地属性特征基准分值属性结构描述表(BZYDSXTEZJZFZB)18表31 县省农用地分等单元对应属性结构描述表(XSDYDYB)18表32 县级文档成果属性结构描述表(XJWD)19表33 省级文档成果属性结构描述表(SJWD)19表34 比例尺代码表19表35 农用地分等图类

8、型代码表20表36 文档类型编码22表A.1 基准作物、指定作物代码表24表B.1“农用地分等因素”结构表25表B.2农用地分等“因素分值”结构表25表B.3农用地分等“因素权重”结构表26前 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略。本标准参加编制人员:略。引 言为规范农用地分等数据库的内容要求,数据库结构和数据交换格式,促进农用地分等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农用地分等规程、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9、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本标准。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县(市)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和省(自治区)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的内容、存储方式、交换格式,规定了农用地分等信息的分类与代码、分等数据文件的命名规则、分等要素的分层、数据结构及元数据。本标准适用于县(市)级和省(自治区)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地区(地级市)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可以参照省(自治区)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相关内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10、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7798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TD/T 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16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 xxxx-xxxx 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报批稿)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要素 feature 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 17798-1999 3.8要素

11、3.2类 class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3.3层 layer具有相同应用特性的类的集合。3.4标识码 identification code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3.5农用地分等数据 agricultural land classification data描述农用地等别及农用地分等相关的要素特性及关系的数据。3.6农用地分等数据库 agricultural land classification database有组织的农用地分等数据及其相关数据的集合。3.7编码 encoding将信息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进行表达,是交换信息和数据共享的

12、一种技术手段。编码的直接产物是代码。3.8元数据 metadata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TD/T1016 3.3元数据。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4.1 数据库内容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要素、土地利用要素、标准样地、农用地分等单元因素、农用地分等参数,以及农用地等别、文档等。4.2 分类编码的原则与方法农用地分等数据库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以下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将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数据要素依次按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和四级类划分,分类代码采用十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13、 | | | 大 小 一 二 三 四 类 类 级 级 级 级 码 码 类 类 类 类 要 要 要 要 素 素 素 素 码 码 码 码其中:a) 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基础地理专业码为10;土地信息专业码为20。b) 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不足位以0补齐。土地利用业务代码为01,农用地分等的业务代码为07。c) 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不足位以0补齐。其中:一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二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四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d) 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类码、二级类码、三级类码和四级类码引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

14、06)中的础地理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e) 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4.3 基础地理要素分类与编码表1 基础地理要素分类与编码表要素代码要素名称说明10000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1000100000定位基础1000110000测量控制点1000190000测量控制点注记1000600000境界与政区1000600100行政区1000600200行政界线1000600900行政区注记1000700000地貌1000710000等高线1000720000高程注记点注 1:本表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第5位至第10位代码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5、13923-2006)。注 2:行政区、行政界线与行政区注记要素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的结构进行扩充,各级行政区的信息使用行政区与行政界线属性表描述。4.4 土地利用要素分类与编码表2 土地利用要素分类与编码表要素代码要素名称说明2000000000土地信息要素2001000000土地利用要素2001010000地类图斑要素2001010100地类图斑2001010200地类图斑注记2001020000线状地物要素2001020100线状地物2001020200线状地物注记2001030000零星地类要素2001030100零星地类2001030200

16、零星地类注记2001040000地类界线2001040100一般地类界2001040200特殊地类界2001990000其他土地利用要素注记4.5 分等要素分类与编码表3 分等要素分类与编码表要素代码要素名称说明2007010000县级分等要素2007010100县级县级分等基础信息2007010110县级县级分等单元2007010120县级分等单元注记20070101320县级县级分等因素指标区或样地适用区2007010121指标区2007010122标准样地适用区2007010140县级分等因素指标区注记2007010150县级耕作制度2007010160县级耕作制度注记200701020

17、0县级分等重要参数200701021130县级县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2007010131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2007010132综合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2007010220县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注记200701023140县级县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2007010141指定作物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2007010142综合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2007010150作物2007010240县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注记2007010160耕作制度2007010170县级因素计分规则2007010171指定作物因素指数2007010172指定作物因素加减分2007010173指定作物因素权重20070101

18、74标准样地属性特征基准分2007010180县级分等指数2007010181指定作物自然质量分2007010182指定作物自然质量等指数2007010183指定作物利用等指数2007010184指定作物等别指数2007010185综合自然质量等指数2007010186综合利用等指数2007010187综合等别指数2007010200县级分等基础注记2007010210分等单元注记2007010220指标区或样地适用区注记2007010230耕作制度注记2007010240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注记2007010250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注记20070103300县级分等结果20070103310县

19、级自然质量等2007010320县级自然质量等注记200701033320县级利用等2007010340县级利用等注记200701033530县级经济等等别2007010400县级分等结果注记2007010410自然质量等注记2007010420利用等注记200701036430县级经济等别注记20070104500县级标准样地分布20070105600县级标准样地注记2007010700县级文档资料2007010710分等技术报告2007010720分等工作报告2007010730标准样地设置报告2007010740标准样地图集2007010750分等资料汇编2007010760分等成果应用

20、报告2007010770分等成果分析报告2007010790其他文档资料20070230000省级分等20070230100省级分等基础20070230110省级分等单元2007030120省级分等单元县级分等单元对应信息20070200120省级分等单元注记20070230130省级耕作制度分布2007020140省级耕作制度分布注记2007020200省级分等重要参数2007032021140省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2007020220省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注记20070203023150省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2007030200省级分等基础注记2007030210省级分等单元注记20070

21、30220耕作制度分布注记2007030230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注记2007023024240省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注记200702303300省级分等成果等别20070303310省级自然质量等2007020320省级自然质量等注记2007023033320省级利用等2007020340省级利用等注记2007023035330省级经济等别2007030400省级等别注记2007030410自然质量等注记2007030420利用等注记2007030430等别注记2007020360省级经济等注记200702304500省级标准样地200702306500省级标准样地注记2007030700省级

22、文档资料2007030710分等技术报告2007030720分等工作报告2007030730标准样地设置报告2007030740标准样地图集2007030750分等资料汇编2007030760分等成果应用报告2007030770分等成果分析报告2007030790其他文档资料5 数据库结构定义5.1 空间要素分层表4 层名称及各层要素序号层名层要素几何特征属性表名是否必选说明1定位基础测量控制点PointCLKZD否测量控制点注记AnnotationZJ否2行政区划行政区PolygonXZQ是行政界线LineXZJX是行政要素注记AnnotationZJ是3地貌等高线LineDGX否高程注记点

23、PointGCZJD否4土地利用地类图斑PolygonDLTB是线状地物LineXZDW是零星地类PointLXDL是地类界线LineDLJX是土地利用要素注记AnnotationZJ是5县级分等基础信息县级县级分等单元PolygonXJFDDY是县级分等单元注记AnnotationZJ是县级县级农用地分分等因素等指标区aPolygonXJZBQ否县级分等因素指标区注记AnnotationZJ是县级县级耕作制度分布aPolygonXJGZZD否县级耕作制度分布注记AnnotationZJ是66县级分等重要参数县级综合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PolygonXJLYXS否县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注记Ann

24、otationZJ是县级综合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PolygonXJJJXS否县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注记AnnotationZJ是7县级分等结果县级自然质量等PolygonXJZRZLD是县级自然质量等注记AnnotationZJ是县级利用等PolygonXJLYD是县级利用等注记AnnotationZJ是县级经济等别PolygonXJJJDB是县级经济等别注记AnnotationZJ是8910县级标准样地分布信息县级标准样地注记县级标准样地分布PointXJJJYD是县级标准样地注记AnnotationZJ是911省级分等基础信息省级分等单元PolygonSJDY是省级分等单元注记Annotat

25、ionZJ是省级耕作制度分布PolygonSJGZZD是省级耕作制度分布注记AnnotationZJ是10省级分等重要参数省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PolygonSJLYXS是省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注记AnnotationZJ是省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PolygonSJJJXS是省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注记AnnotationZJ是113省级分等结果省级自然质量等PolygonSJZRZLD是省级自然质量等注记AnnotationZJ是省级利用等PolygonSJLYD是省级利用等注记AnnotationZJ是省级经济等别PolygonSJJJDB是省级经济等别注记AnnotationZJ是12516

26、省级标准样地信息省级标准样地分布PointSJBZYD是省级标准样地注记省级标准样地注记AnnotationZJ是注: a当一个县域内有多个相应层要素时必选。5.2 空间要素属性结构5.2.1 基础地理、土地利用空间要素属性结构“定位基础”、“行政区划”、“地貌”层要素采用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中相应要素的属性表。“土地利用”层要素采用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中相应层要素的属性表。5.2.2 注记属性表结构所有层注记均采用表5属性结构描述表表5 注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代码:ZJ)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是2要素代码YSDMCha

27、r10见表1、2、3是3注记内容ZJNRChar60非空是4字体ZTChar4非空是5颜色YCChar12非空是6磅数BSInt40否单位:磅7形状XZChar1非空否8下划线XHXChar1非空否9宽度KDFloat1510否10高度GDFloat1510否11注记点X坐标ZJDXZBFloat1530是12注记点Y坐标ZJDYZBFloat1530是13注记方向ZJFXFloat1060,2)是单位:弧度5.2.3 县级分等基础层属性表结构5.2.3.1 县级分等单元属性结构表6 县级分等单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FDDY)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

28、注1标识码BSMInt10非空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单元编号DYBHChar15非空是4地类代码DLDMChar4非空是5面积MJFloat1520是单位:公顷6指标区名称ZBQMCChar30非空是7典型地块DXDKInt10,1是5.2.3.2 县级分等因素指标区属性结构表7 县级分等因素指标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ZBQ)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非空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指标区名称ZBQMChar30非空是5.2.3.3 县级分等准样地适用区属性结构表8 县级分等准样

29、地适用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YDSYQ)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非空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样地适用区名称ZBQMChar30非空是4标准样地编号YDBHChar9非空是5.2.3.4 县级分等耕作制度分布属性结构表9 县级分等耕作制度分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GZZD)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非空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耕作制度aGZZDChar100非空是注1:a参见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

30、2003)中种植制度表示方法。县级分等重要参数属性结构县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表10 县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LYXS)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非空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土地利用系数TDLYXSFloat64非空是5.2.3.5 县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表11 县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JJXS)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非空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土地经济系

31、数TDJJXSFloat64非空是5.2.4 县级分等结果层属性表结构5.2.4.1 县级自然质量等属性结构表12 县级自然质量等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ZRZLD)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非空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面积MJFloat152非空是单位:公顷4自然质量等ZRZLDInt3非空是5.2.4.2 县级利用等属性结构表13 县级利用等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LYD)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非空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

32、1、2、3是3面积MJFloat152非空是单位:公顷4利用等LYDInt3非空是5.2.4.3 县级经济等等别属性结构表14 县级经济等等别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JJDB)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非空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面积MJFloat1520是单位:公顷4经济等等别JJDDBInt30是5.2.4.4 县级标准样地分布属性表结构表15 县级标准样地分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JBZYD)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非空是2要素代码

33、YSDMChar8见表1、2、3是3标准样地编号aYDBHChar9非空是4标准样地级别YDJBChar6非空是5所在省SZSChar20非空是6所在县SZXIANChar20非空是7所在乡SZXIANGChar20非空是8所在村SZCChar20非空是9X坐标值XZBZFloat1630是10Y坐标值YZBZFloat1630是11自然质量等ZRZLDInt30是12利用等LYDInt30是13等别DBInt30是114规划用途GHYTChar10非空是15年平均气温NPJQWFloat520是16积温JWInt40是17年均降水量NPJJSLInt40是18无霜期WSQInt30是19有机

34、质含量YJZHLFloat520是20土壤质地TRZDChar10非空是21土层厚度TCHDInt30是22养分状况YFZKChar4非空是23污染状况WRZKChar2非空是24海拔高度HBGDInt40是25坡面坡度PMPDInt20是26潜水埋深QSMSInt30是27潜水矿化度QSKHDChar4非空是28灌溉保证率GGBZLChar10非空是29灌溉水水质GGSZChar2非空是30排水条件PSTJChar8非空是1231标准耕作制度GZZDChar50非空是参见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中标准耕作制度表示方法32作物1名称ZW1MChar10非空是33作物1产量

35、ZW1CLInt60是34作物1BZLZW1BZLInt60是35作物2名称ZW2MChar10可空否36作物2产量ZW2CLInt6可空否37作物2BZLZW2BZLInt6可空否38作物3名称ZW3MChar10可空否39作物3产量ZW3CLInt6可空否40作物3BZLZW3BZLInt6可空否41合计BZLHJZBLInt60是1342剖面照片编号PMZPChar14非空是景观照片和剖面照片命名规则为:标准样地编号剖面序列号(1位)、标准样地编号景观序列号(1位)。1443景观照片编号JGZPChar14非空是注 a1:字段内容及单位参见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

36、注 2:当多于三种作物时,可以对表格字段进行扩展。注 3:a标准样地编号规则:G(S/X)+省级行政代码(2位)+地级市行政代码(2位)+县级行政代码(2位)+标准样地流水编号(2位)。其中“G”、“S”、“X”分别表示国家级、省级和县级。行政代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91)执行。标准样地流水编号不足2位前面补0。标准样地流水编号按本级别标准样地指定作物标准粮单产(公斤公顷)之和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标准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的情况,将各指定作物标准粮单产之和除以2)。5.2.5 省级分等基础层属性表结构5.2.5.1 省级分等单元属性结构表16 省级分等单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

37、表代码:SJDY)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非空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单元编号aDYBHChar10非空是4面积MJFloat1520是单位:公顷5地类代码DLDMChar4非空是6自然质量等指数ZRDZSFloat410是7利用等指数DYDZSFloat410是8等别指数DBZFloat410是a省级分等单元编号取10位数字,第16位为县级行政代码,第710位为流水号。5.2.5.2 省级耕作制度分布属性结构表17 省级分等耕作制度分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GZZD)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

38、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耕作制度aGZZDChar100非空是a参见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中种植制度表示方法。5.2.5.3 省级分等重要参数5.2.5.4 省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表18 省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LYXS)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非空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土地利用系数TDLYXSFloat64非空是5.2.5.5 省级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表19 省级

39、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JJXS)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土地经济系数TDJJXSFloat640是5.2.6 省级分等结果层属性表结构5.2.6.1 省级自然质量等属性结构表20 省级自然等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ZRZLD)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是2要素代码YSDMChar5见表1、2、3是3面积MJFloat1520是单位:公顷4自然质量等自然等别ZRZLDBInt30是5.2.6

40、.2 省级利用等属性结构表21 省级利用等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LYD)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面积MJFloat1520是单位:公顷4利用等LYDInt30是5.2.6.3 省级经济等等别属性结构表22 省级经济等等别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JJDB)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面积MJFloat1520是单位:公顷4经济等等别JJDDBInt30是5.2.

41、7 省级标准样地分布属性结构表23 省级标准样地分布图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SJBZYD)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标准样地编号aYDBHChar9非空是4标准样地级别YDJBChar6非空是5所在省SZSChar20非空是6所在县SZXIANChar20非空是7所在乡SZXIANGChar20非空是8所在村SZCChar20非空是79X坐标值XZBZFloat1630是810Y坐标值YZBZFloat1630是11自然质量等别ZRZLDInt30是12利用等别LYDInt30是1

42、3等别DBInt30是914规划用途GHYTChar10非空是15年平均气温NPJQWFloat520是16积温JWInt40是17年均降水量NPJJSLInt40是18无霜期WSQInt30是19有机质含量YJZHLFloat520是20土壤质地TRZDChar10非空是21土层厚度TCHDInt30是22养分状况YFZKChar4非空是23污染状况WRZKChar2非空是24海拔高度HBGDInt40是25坡面坡度PMPDInt20是26潜水埋深QSMSInt30是27潜水矿化度QSKHDChar4非空是28灌溉保证率GGBZLChar10非空是29灌溉水水质GGSZChar2非空是30排

43、水条件PSTJChar8非空是1031标准耕作制度GZZDChar50非空是参见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中标准耕作制度表示方法。32作物1名称ZW1MChar10非空是33作物1产量ZW1CLInt60是34作物1BZLZW1BZLInt60是35作物2名称ZW2MChar10可空否36作物2产量ZW2CLInt6可空否37作物2BZLZW2BZLInt6可空否38作物3名称ZW3MChar10可空否39作物3产量ZW3CLInt6可空否40作物3BZLZW3BZLInt6可空否41合计BZLHJZBLInt60是1142剖面照片编号PMZPChar14非空是景观照片和剖

44、面照片命名规则为:标准样地编号剖面序列号(1位)、标准样地编号景观序列号(1位)1243景观照片编号JGZPChar14非空是注 a1:字段内容及单位参见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注 2:当多于三种作物时,可以对表格字段进行扩展。注 3:标准样地编号规则:G(S/X)+省级行政代码(2位)+地级市行政代码(2位)+县级行政代码(2位)+标准样地流水编号(2位)。其中“G”、“S”、“X”分别表示国家级、省级和县级。行政代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91)执行。标准样地流水编号不足2位前面补0。标准样地流水编号按本级别标准样地指定作物标准粮单产(公斤公顷)

45、之和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注:标准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的情况,将各指定作物标准粮单产之和除以2)5.3 分等单元扩展属性结构5.3.1 指定作物分等计算结果表结构表24 指定作物分等计算结果属性(县级)结构描述表 (XJSJG_ZW_XX) 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是否必填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是2要素代码YSDMChar8见表1、2、3是3单元编号DYBHChar15非空是与县级分等单元编号一致4地类代码DLDMChar4非空是5面积MJFloat1520是单位:公顷6指标区名称ZBQMChar30非空是7自然质量分ZRZLFFloat530是8自然等指数ZRDZS

46、Int400是9利用等指数DYDZSInt400是10等别指数DBZInt500是11土地利用系数TULYXSFloat640是12土地经济系数TDJJXSFloat640是注 1:本表为县级数据库内容。其中XX为作物编号,指定作物分等计算结果表为县级农用地分等单元属性的扩展属性表,应与县级农用地分等单元属性通过“单元编号”进行关联。应根据本县农用地分等所涉及的分等因素,对指定作物分等计算结果表进行扩展,扩展后的分等单元属性应包括该县所有分等因素分值。分等因素分值对应的字段定义参见规范性附录2表B2。 注 2:本表格中的“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和“等别指数”为该表格所对应的指定作物分等指数。5.3.2 县级综合等别计算结果表结构表25 县级综合等别计算结果属性结构描述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