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XXX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2845984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58.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XXXXXXXXXXXX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XXXXXXXXXXXXXX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XXXXXXXXXXXXXX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资源描述:

《XXXXXXXXXXXXXX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XXXXXXXXXX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7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公司XXX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前言XXX公司XXX项目于2015年11月竣工并开始试运行,试运行至今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和辽宁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有关“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XXX公司委托XXX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接受委托并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后,XXX有限公司随即组成评价项目组,深入现场勘查,收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根据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及现场实际情况,按照有关安全生产和安全评价方面的法律、法规

2、、规章、技术标准的要求,编制完成XXX公司XXX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本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有:概述、建设项目概况、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评价单元及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等。在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XXX公司领导及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谢意;不足之处,敬请指正。74XXX有限公司目录1概述11.1评价目的11.2评价依据11.3评价范围81.4评价程序92建设项目概况102.1建设单位简介102.2项目简介102.3自然条件112.4总平面布置及建筑结构122.5生产工艺及设备152.6公用工程172.7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19

3、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213.1物料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13.2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293.3重大危险源辨识384评价单元及评价方法394.1评价单元划分394.2评价方法介绍395定性、定量评价405.1厂址与平面布置405.2联合厂房445.3辅助建筑495.4公用工程595.5安全管理655.6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落实情况676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727.安全验收评价结论737.1符合性评价的综合结果737.2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737.3安全验收评价结论73附件A.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附件B.辽宁省沈阳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书沈阳-欧盟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 沈欧盟备201

4、310号附件C.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附件D.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凭证 沈阳市消防局 210000WYS140021618附件E.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凭证 沈阳市消防局 210000WYS150016773附件F.防雷装置验收意见书 沈阳市气象局 沈雷验NO:DD201522附件G.防雷装置检测结论报告书 沈雷检字2015DD第154号附件H.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附件I.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附件J.特种设备检测报告附件K.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件(目录)附件L.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目录)附件M.总平面布置图1概述1.1评价目的安全验收评价是贯彻“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5、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已竣工和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评价。通过对XXX公司联明机械汽车零部件沈阳生产基地的建筑以及设置的设施、设备、装置的实际状况、安全管理情况及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检查各类安全生产相关证照是否齐全,审查、确认主体工程建设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要求,检查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建立了事故应急预案。判断项目在安全上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从而做出评价结论并提出补救或补偿

6、的安全对策措施,实现系统安全的目的,以防止或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项目的安全运行,并为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管工作提供依据。1.2评价依据1.2.1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修订)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14年修订)国家主席令2014第14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69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7号(8)中华人

7、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74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3第4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04第31号(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国家主席令2012第54号(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9号1.2.2法规(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6)气象灾

8、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570号(7)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号(8)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5号(9)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86号(10)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辽宁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61号(11)辽宁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辽宁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7号(12)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5号(13)沈阳市安全生产条例沈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0号1.2.3规章(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培训等领域十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9、管理总局令2015第80号(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6)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4号(7)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9)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

10、(10)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11)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8号(1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件规章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3号(13)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14)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1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6号(1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罚款处罚暂行规定等四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7号(17)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国家安监总

11、局公告2015第5号(18)公布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发展改革委令2013第21号(19)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1990第6号(20)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2012第119号(21)中国气象局关于修改的决定国家气象局令2013第24号(2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140号(23)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告(24)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2005第178号(25)辽宁省雷电灾害防御管理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2005第180号(26)辽宁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2009

12、第229号(27)辽宁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2011第264号(28)沈阳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沈阳市人民政府令2012第37号1.2.4规范性文件(1)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 发改投资20093183号(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09159号(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 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

13、管三2011142号(5)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财企201216号(6)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四部门 国卫疾控发2013第48号(7)质检总局关于修订的公告质检总局2014第114号(8)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辽政发20054号(9)关于印发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 辽安委20092号(10)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辽安监应急201030号(11)沈阳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沈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沈安委办201129号1.2.

14、5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l6-2014) (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014年版(GB50014-2006)(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9)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0)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11)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

15、6)(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5)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1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1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20)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GB4208-2008)(21)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22)消防应急照明

16、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2010)(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24)库区、库房防火防爆管理要求(WB/T1028-2006)(25)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2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7)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28)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一般要求(GB/Z6829-2008)(29)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30)交流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31)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17、50058-2014)(32)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1999)(33)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3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3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36)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1477-2006)(37)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CJ173-2009)(38)工业环境用机器人 安全要求 第1部分:机器人(GB11291.1-2011)(39)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 (DB21/T1899-2011)(40)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

18、41-2008)(41)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DB21/T1686-2008)(42)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14)(4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4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4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4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4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4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4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50)

1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 50087-2013)(51)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LD 48-1993)(52)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GB 6067.1-2010)(53)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合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54)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55)机械安全 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 12265.3-1997)(56)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JBJ 18-2000)(57)安全色(GB2893-2008)(5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5

2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6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6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6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GB 4053.1-2009)(6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64)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65)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66)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67)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GB/T 8176-2012)(

21、68)冷冲压安全规程(GB 13887-2008)(69)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766-2001)(70)机械压力机安全使用要求(AQ7001-2007)(71)液压机 安全技术条件(GB28241-2012)(72)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检测规程(LD84-1995)(73)加工中心安全防护技术条件(GB18568-2001)(7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75)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76)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1.2.6参考资料(1) 安全评价 煤炭工业出版社(第3版)(2) XXX公司X

22、XX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沈阳机电研究设计院 (3) XXX公司XXX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备案稿) 辽宁长丰建设评价有限公司1.3评价范围本次安全验收评价的对象为XXX公司XXX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具体评价范围包括厂址、总平面布置、建(构)筑物、生产工艺、设备及其安全防护设施、公用工程以及安全管理等。所涉及的建筑物主要有办公楼、联合厂房、联合站房、其他辅助用房、倒班宿舍、主门卫、次门卫。另外,厂区东侧燃气调压站由燃气公司管理,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1.4评价程序安全验收评价工作按照安全验收评价导则要求进行。具体评价程序,如图1-1所示。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害、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

23、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图1-1安全验收评价程序图2建设项目概况2.1建设单位简介XXX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地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轩顺南路26号,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承茂,注册资金人民币贰仟万元,经营范围为汽车零部件的设计、生产、销售;模具的研究、设计、销售。2.2项目简介2.2.1项目概况本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安全投入300万元,占地面积41496.91,建筑面积约为25912.6。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办公楼一座、联合厂房(焊接车间、冲压车间)一座、联合站房一座、其他辅助用房一座、倒班宿舍一座、主门卫一座(地下为水泵

24、房、消防水池)、次门卫一座。本项目年产水箱横梁、左右前轮罩、左右尾灯支架、左右包裹支架等总成汽车零部件128万件。本项目由辽宁北方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设计,由江苏九鼎环球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沈阳鑫海洋消防设备维护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由沈阳市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完成施工监理。本项目预评价编制单位为辽宁长丰建设评价有限公司,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单位为沈阳机电研究设计院。2.2.2厂址及周边环境本项目位于沈阳市大东区轩顺南路26号,大东区汽车城内。厂区西北侧为凌云股份有限公司,东北侧为上海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西南侧为轩顺南路,东南侧为东腾一街。厂区位置及与周边环境距离见图2-1:图2-1周边环

25、境示意图2.3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沈阳市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由于受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团控制,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湿润凉爽。该区主要气象条件如下:年平均温度: 7.9极端最高气温: 37.5极端最低气温 30.5夏季平均气温: 25.2冬季平均气温: 12.8平均相对湿度: 78(夏季)67(冬季) 年平均降雨量: 675mm最大积雪厚度: 200mm最大风速及风向:29.7m/s SW主导风向及频率: NNW 10%(冬季) SSW、S 17%(夏季) SSW 13%(全年)基本雪压: 0.5KN/(50年一遇)基本风压: 0.55 KN/(50年一遇)最大冻土层

26、深度: 1.39m雷暴日: 26.9d/a (2)地质条件本项目选址地形平坦,地貌单元属于浑河冲积阶地,无不良地质作用,地层基本稳定。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区内不存在可液化土层。场地地层为第四系地层,主要由杂填土、粉质粘土、中砂、粗砂、砾砂、圆砾构成。(3)水文条件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位埋深8.59.0m。地下水受季节性影响,年变化幅度为12m。根据整个厂区所取得水试样的分析结构,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4)地震烈度沈阳地区的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2.

27、4总平面布置及建筑结构2.4.1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厂区占地面积为41496.91,地块大体为长方形。厂区前道路宽18m;生产区围绕厂房布置910m宽环状道路,厂区设环形消防通道,转弯半径9m,满足物流运输要求及消防要求。本项目厂区设置两个出口,出口位于厂区的南侧和东侧。总平面布局整个厂区分为三部分:生活区、生产区及辅助区。(1)生产区生产区位于厂区中部,厂区中部为联合厂房,南侧为焊接车间,北侧为冲压车间,冲压车间与焊接车间由防火墙隔开,并设2个卷帘门。联合厂房内采用燃气热辐采暖。焊接车间分为四跨,西跨为物料存放区,中间两跨为焊接区,东跨为成品区。焊接区南侧为机器人焊接线、人工植焊、凸焊,焊接区西

28、北角设叉车充电区。冲压车间分为四跨,西跨为物料存放区、中间两跨为冲压区,东跨为成品区。冲压区内设有2台油压机,3台冲压机。(2)生活区生活区位于厂区南部,有办公楼和倒班宿舍,其中办公楼与联合厂房南侧贴邻而建,由防火墙隔开。倒班宿舍首层设食堂、餐厅、灶间。(3)辅助区辅助区位于厂区东侧,由北向南依次为其他辅助用房、联合站房、次门卫、主门卫(消防水泵房)。其他辅助用房由北向南依次为材料库、更衣室、值班室及变电所。建筑物主体为1个防火分区,每个工作区均有独立的对外出入口。联合站房由北向南依次为循环泵房、空压机房、锅炉房、休息室及金工车间。建筑物主体为1个防火分区,每个工作区均有独立的对外出入口。主门

29、卫由西向东依次为门卫、五金库。建筑物主体为1个防火分区。建筑物主体为1个防火分区,每个工作区均有独立的对外出入口。门卫内设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及消防控制室,其中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为地下设置。本项目总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2-2。图2-2 平面布置示意图2.4.2建筑结构本项目主要建筑物情况,见表2-1。表2-1主要建筑物工程一览表序号建筑名称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层数高度(m)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类别结构形式备注1联合厂房20397203971F18.15二丁钢排架结构2办公楼20067613F9.8二-框架结构3倒班宿舍23725934F16.35二-框架结构4联合站房4054051F5.1二

30、丁框架结构5其他辅助用房4024021F5.1二戊框架结构6主门卫1201201F5.1二砖混结构7次门卫72721F4.5二-砖混结构8水泵房、消防水池138.6-二-砖混结构地下2.5生产工艺及设备2.5.1工艺流程冲压车间:本生产车间主要是针对冲压件进行冲压处理,冲压件经落料、冲孔、成型、翻边等工序,冲压车间工艺流程图如图2-3。图2-3 冲压车间工艺流程图焊接车间:轮罩及水箱上梁经左右合模、机器人焊、植焊、人工凸焊完成零部件的加工,焊接车间工艺流程图如图2-4。图2-4 焊接车间工艺流程图2.5.2主要生产设备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及特种设备情况,见表2-2及表2-3。表2-2主要生产设备

31、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数量(台套)备注11000t油压机Y100012630t油压机Y63013630t冲床G630t24400t冲床G400t15机器人(焊接)MOTOMAN165D/200D306凸焊机MEIDA87植焊机170228三座标VIEW15251219空压机14m210电瓶叉车2T/3T611燃气热水锅炉CJZSO.7-85/60-Q112热水一次循环泵Q=18m/h H=12.5m213热水二次循环泵Q=15m/h H=18m214供暖循环泵Q=35m/h H=20m215水箱2m116螺杆空气压缩机(风冷)Q=14.6m/min P=0.8MPa217冷干机Q=17m

32、/min218精密过滤器Q=14.6m/min4表2-3特种设备参数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数量(台套)1起重机15/5t12起重机25/5t23起重机20/5t14储气罐V=3m15叉车2t/3t62.5.3原辅材料本项目各种材料运输和供应厂家采用公路运输。公路运输车辆采用租赁形式。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主要原辅材料年消耗量及储存量,见表2-4。表2-4主要原辅材料需求量及储存量一览表原料名称年需求量现场使用量/储存量火灾危险类别储存地点钢板15000t/a125t戊联合厂房物料存放区标准件80t/a800t戊联合厂房物料存放区润滑油50L1000t丙暂存其他辅助用房材料库内,由销售商配送液

33、压油8.91/a150t丙储存于油压机油箱内,循环使用天然气21.6t/a0.06t甲/乙炔0.2t0.01t甲金工车间氧气0.12t0.01t乙金工车间2.5.4能源消耗情况本项目能源消耗情况见表2-5。表2-5主要能源需求量序号名称年消耗量单位1电2500104kW.h2水5400m33天然气5000m34压缩空气360m32.6公用工程2.6.1电气系统本项目厂区用电由开发区供电公司供给,两路10kV电源引入厂区配电室。厂区变电所位于其他辅助用房内,内置7台高压柜,2台800kVA (10/0.4)的干式变压器,20台低压柜(包括电容补偿柜)各建筑380V电源以放射式由变电所引入,电压等

34、级0.4kV。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为TN-S。本项目按第三类工业建筑物进行防雷接地设计。防雷接地装置与电气接地装置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变电所单独接地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采用接零保护。厂区道路照明采用节能灯具,路灯控制在变配电所值班室。车间照明光源采用高效金卤灯,值班(事故)照明光源为白炽灯。车间照明采用均匀照明和局部照明,以均匀照明为主。2.6.2给排水系统(1)给水系统厂区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上引入一根DN150 的给水管,压力为0.1MPa,厂区内设立生活泵房和消防泵房,以满足全厂用水需要。本项目生产、生活供水系统由位于一层的生活水泵房供给,管网为枝状;消防供水系统由位于地

35、下的消防泵房供给,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均为环状管网。 冷却循环水系统为工艺生产用冷却循环水系统。冷却水进水温度32,出水温度37,冷却水由冷却塔提供,系统为闭式循环。(2)排水系统本厂区排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及雨水排水。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地埋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2.6.3消防系统本项目消防水源由市政管网提供,厂区设置1座300m消防水池,经地下一层消防水泵房内的消防泵加压供给用户。在倒班宿舍水箱间内设一座有效容积12m消防水箱及一套稳压设备。厂区消防用水量为35L/s,其中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本项目设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灭

36、火系统,室外采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灭火系统。办公楼设置了烟感火灾报警器,主门卫设置了火灾报警控制器,同时在建筑物内按要求数量配备了灭火器。2.6.4采暖通风(1)采暖系统本项目设集中采暖系统。办公楼、倒班宿舍、厂区内其他辅助用房及站房采暖用热水取自厂区锅炉房,热媒为80/60热水。其中办公楼、倒班宿舍、采用低温地热辐射采暖方式,厂区内其他辅助用房及站房采暖为散热器热水采暖系统;联合厂房燃气辐射采暖使用的天然气取自市政燃气网,管道压力1.0Mpa,管径为DN 80mm,采用燃气辐射采暖方式。(2)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联合厂房采用机械排烟方式。屋顶设双速消防高温排烟风机16台,平时低速运行供通风使用,火

37、灾时高速运行用于消防排烟。办公楼及宿舍的内走廊均设置自然排烟设施,在外墙上设置符合排烟要求的外窗。在手工焊接作业区为每2位焊接操作工配备1套移动焊烟净化机组,通过侧吸罩和连接管对每个工位进行烟尘的收集及处理,以防止焊接烟尘对焊接劳动者产生的不利影响。2.6.5动力系统(1)压缩空气站本项目空压站位于联合站房内,其中包含2台风冷螺杆空压机(一用一备)、2台储气罐、两台冷冻式干燥机以及二级过滤器。空压站负责提供厂区生产所需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供气压力为0.8MPa。(2)天燃气调压柜本项目天然气调压站设置于厂区东侧,用于联合厂房采暖及燃气锅炉,由燃气公司管理。(3)锅炉房本项目在厂区辅房内设一锅炉

38、房,负责提供全厂散热器采暖热水。锅炉房内设一台燃气常压热水锅炉供宿舍及办公楼采暖。锅炉房内设燃气报警装置,燃气管道末端设置天燃气停用时的排空管道。2.7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1)工作制度本项目生产岗位均实行二班制,每班工作8h,每周工作5d,全年工作250d,年工作2000h,具体见表2-5表2-5生产制度表序号车间(岗位)名称轮班制度(班)工人作业时间(h/a、h/d)周工作日(天)年工作日(天)1联合厂房二班2008/852502公用站房二班2008/852503管理人员二班2008/85250(2)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298人,其中安全管理人员1人,管理岗位57人,生产及辅助生产岗位23

39、0人,其它人员10人;男职工266人,女职工32人。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及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相关标准,结合项目生产的工艺特点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与分析。本项目使用的危险物料情况见表3-1。表3-1使用危险物料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分类UN编号/危险货物编号火灾危险类别用途是否为首批重点监管危化品1液压油可燃液体丙类液压系统循环使用否2润滑油可燃液体丙类机械设备保养否3天然气易燃气体1971/8006-14-2甲类车间采暖、锅炉房及食堂使用是4乙炔易燃气体1001/74-86-2甲类维修是5氧气助燃气体1072乙类维修否6压缩空气非易燃无毒气体100

40、2戊冲压机使用否3.1物料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1.1润滑油润滑油的理化性质,见表3-2。表3-2 润滑油的理化性质标识中文名润滑油(机油)英文名lubricating oil理化特征外观与性状油状液体, 淡黄色至褐色, 无气味或略带异味。溶解性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

41、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爆危险遇明火、高热可燃。闪点()180210爆炸上限%(V/V)无资料引燃温度()300350爆炸下限%(V/V)无资料危险特征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储存条件与泄漏处理储存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

42、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

43、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3.1.2液压油液压油的理化性质,见表3-3。表3-3 液压油的理化性质标识中文名液压油英文名hydraulic oil理化特征外观与性状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无气味或略带异味。性质液压油为高闪点丙B类可燃液体。闪点大于170,引燃温度248。毒性及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急救方法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

44、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本品可燃,具刺激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3.1.3天然

45、气天然气的理化性质,见表3-4。表3-4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基本信息中文名:甲烷;沼气英文名:Methane;Marsh gas分子式:CH4分子量:16.04UN编号:1971危险货物编号:21007CAS号:8006-14-2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主(次)危险性:易燃气体特别警示极易燃气体。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无味气体。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分子量16.04,熔点-182.5,沸点-161.5,气体密度0.7163g/L,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相对密度(水=1)0.42(-164),临界压力4.59MPa,临界温度-82.6,饱和蒸气压53.32kPa(-168

46、.8),爆炸极限5.016%(体积比),自燃温度537,最小点火能0.28mJ,最大爆炸压力0.717MPa。主要用途:主要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活性反应】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他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健康危害】纯甲烷对人基本无毒,只有在极高浓度时成为单纯性窒息剂。皮肤接触液化气体可致冻伤。天然气主要组分为甲烷,其毒性因其他化学组成的不同而异。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

47、作,严防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在生产、使用、贮存场所设置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必要时戴防护手套,接触高浓度时应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佩带供气式呼吸器。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

48、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天然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严禁负压。(2)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固定动火区必须距离生产区30m以上)。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配气站严禁烟火,严禁堆放易燃物,站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并应有事故排风装置。(3)天然气配气站中,不准独立进行操作。非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配气站。(4)含硫化氢的天然气生产作业现场应安装硫化氢监测系统。进行硫化氢监测,应符合以下要求:含硫化氢作业环境应配备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

49、仪;重点监测区应设置醒目的标志;硫化氢监测仪报警值设定:阈限值为1级报警值;安全临界浓度为2级报警值;危险临界浓度为3级报警值;硫化氢监测仪应定期校验,并进行检定。(5)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2)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3)天然气储气站中:与相邻居民点、工矿企业和其他公用设施安全距离及站场内的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天然气储气站内建(构)筑物应配置灭火器,其配置类型和数量应符

50、合建筑灭火器配置的相关规定;注意防雷、防静电,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工艺管网、设备、自动控制仪表系统应按标准安装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运输安全】(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3)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

51、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时要把车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4)采用管道输送时:输气管道不应通过城市水源地、飞机场、军事设施、车站、码头。因条件限制无法避开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输气管道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和测试桩;输气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输气管道管理单位应设专人定期对管道进行巡线检查,及时处理输气管道沿线的异常情况,并依据天然气管道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管道。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52、。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

53、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3.1.4乙炔乙炔的理化性质,见表3-5。表3-5 乙炔的理化性质特别警示极易燃气体;经压缩或加热可造成爆炸;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氯仿、苯。分子量26.04,熔点-80.8,沸点-83.8,气体密度1.17g/L,相对密度(水=1)0.62,相对蒸气密度(

54、空气=1)0.91,临界压力6.19MPa,临界温度35.2,饱和蒸气压4460kPa(20),爆炸极限2.1%80%(体积比),自燃温度305,最小点火能0.02mJ。主要用途:主要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亦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原料,也用于氧炔焊割。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易燃烧爆炸。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范围非常宽,遇明火、高热和氧化剂有燃烧、爆炸危险。【活性反应】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麻醉恢复快,无后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

55、经过专门培训,应具有防火、防爆、防静电事故和预防职业病的知识和操作能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闭操作,避免泄漏,全面通风,防止乙炔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在发生或合成、使用、储存乙炔的场所,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并与应急通风联锁,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戴易产生静电衣物和钉鞋。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在有乙炔存在或使用乙炔作业的人员,应配备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不能接

56、触铜、银和汞。要避免使用含铜66以上的黄铜、含铜银的焊接材料和含汞的压力表。(2)进入有乙炔存在或泄漏密闭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检测乙炔浓度,强制机械通风10分钟以上,直至乙炔浓度低于爆炸下限20%,作业过程中有人监护,每隔30分钟监测一次,可燃气体含量不得高于爆炸下限的20%。(3)凡可能与易燃、易爆物相通的设备,管道等部位的动火均应加堵盲板与系统彻底隔离、切断,必要时应拆掉一段连接管道。(4)电石库禁止带水入内。(5)使用乙炔气瓶,应注意: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对已卧放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15分钟,再接减压器使用,否则危险。轻装轻卸气瓶,禁止敲击、碰撞等

57、粗暴行为;同时使用乙炔瓶和氧气瓶时,两瓶之间的距离应超过10m。不得将瓶内的气体使用干净,必须留有0.05MPa以上的剩余压力气体;乙炔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夏季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与明火的距离要大于10m。气瓶的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可用10以下温水解冻;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设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6)在乙炔站内应注意:站房内允许冬季取暖时,不得用电热明火,宜采用光管散热器,以免积尘及静电感应,并应离乙炔发生器1m以上,当气温在0以下时,可用氯化钠的水溶液代替发生器及回火防止器的用水,以防冰冻的发生。乙炔发生器管道冻结可用热水解冻。移动式乙炔发生器在夏季应遮阳,防高温和热辐射;乙炔发生器设备运行时,操作者应密切注意各部位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若发现压力表读数骤升或有气体从安全阀逸出,或者启动数分钟压力表的指针没有上升应停止作业,排除故障。严禁超出规定压力和温度;(7)乙炔设备、容器及管道在动火进行大、小修之前应作充氮吹扫。所用氮气的纯度应大于98%,吹扫口化验乙炔含量低于0.5%时,才能动火作业,并应事先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